书城文化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9650500000004

第4章 声音生态学概述(3)

(2)声景规划

声景设计方案中的规划内容重点明确,考虑到了多个层面的设计。对自然声景现状的调研和资料整理应当成为规划的重点和基础,应该着重在方案中强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应把规划的重点过多的放在重建树林、草坪和建筑物上,而应当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生态还原自然声景观,利用现有的基础规划和整理出一个声景观自然而丰富的奥林匹克公园。

要强调的一点是,要以“绿色”为前提,弱化所谓的“科技展现”,将人工声景真正融入自然声景或与自然相适宜的建筑环境当中去,世界上成功的人工声景设计也正是如此。以日本“水琴窟”为例,整个声景观装置是半隐性设计,并不突出其科技含量,而是强调其与场地活动相适应的文化气质和人文内容,连声响也是很含蓄和自然的。更不用说中国许多传统园林中的人工声景,皆是虽用人工造物但终以获取自然之声为实的典范。正所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并不特意展现人工技巧。

全园的隐藏式的广播系统首要功能是广播、消防、警示等,其次才是为声景创作之用,一体化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和便于智能化控制。更多的人工声景应当视为临时性和局部性的设计,这样才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播放背景音乐的主要功能是在难以用物理手段去除交通噪声的条件下,用音乐的掩蔽效应来降低人们对交通噪音的感觉,让游客有与环境相宜的舒适感,而不应该刻意表现音乐的内容。因此背景音乐系统的声压级应该严格控制,内容要设计得当。

(3)关于传统造园手法的运用

设计方案将“借鉴传统造园手法,保全和创造自然声景”的内容单独论述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创造自然声景”和“将优美的自然声响保存下来,并适量放大”等提法显然有背于“道法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另外从整体方案的呈现来看,景观过于工整,人工雕琢痕迹重,西方园林的味道也很浓,并不似中国园林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中可能存在问题的主要景点为:

“林泉高致”取意幽雅,但景观效果与意向相去甚远,无意趣之石,无自然之林,无天来之泉,便无所谓“高致”。

“天境”意取宏大,效果显然比“林泉高致”要好。但“扶梳坪”的处理应注意保留原自然植被,若确有必要重植,应选择自然能耗低的植草品种。

“滨水亭台”与“廊道”,过于工整。极简不等于工整和简单的几何,中国哲学的“简”在于工迹少而意境深,并不是几何体的堆砌。另外大量的人工亲水建筑会破坏水边的自然生态,这也是需要小心考虑的。

“湿地叠水花台”的设计是所有节点的细部设计中最值得商榷的。首先叠水并不是自然的湿地景观所常有的,设计出发点似乎有偏,这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营造”没有正面作用。

展现动植物自然声景的最根本和唯一有效的做法,就是很好的保护和还原它们现有的自然栖息环境,任何人工再造都要小心谨慎。

(4)重点声景规划与节点设计

“主山景区”:背景音乐系统的声压级要严格控制,内容要精心设计,一个基本前提是要与自然环境相符,如不能做则不如不做。大量林带及植被应尊重现状,特别是草坪尽量保留原有状态。

“主湖景区”:从生态的角度看所有的水面,水边生态的保护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对于天然水面。而即使是人工湖泊,也不应过多的修筑人工砌岸,否则将无法营造水边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虫叫蛙鸣等自然声源也都将随之荡然无存。

“天然滨水剧场”:剧场的所在是一处天然绝佳的演出民乐的自然场所,因此演艺的重点应该向自然原生态的民乐演出倾斜,这将是全园的一个亮点。组织大型演艺活动不应过于频繁。

“湿地区”:这里是可能是整个公园最应该小心保护的地区,其自然声源是丰富多彩的,应当保留原有声景现状,让人们在自然状态下去感受声景的魅力。温室的建设如确有必要才应当考虑,如能与生态学、动植物学的科研需要联系在一起,将更有价值。湿地中的声音采集设备都应当是临时的,对生态的影响是可逆的。

“天境宇宙射电接收及播放系统”:这一声景装置“把整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更广阔的天空和大地当做设计的一部分”可谓独具匠心和富于想像。但是营造这一声景的经济成本无疑是巨大的,因此首要问题是要衡量有无必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此人造景观,其次要讨论此景观的首要用途和收益来源。这一声景装置其实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声景装置,因为这种装置的声音不是自然的声音,实际上是天线所接受的电信号的电噪声。

(5)关于声音艺术活动

讨论“声音艺术活动的持续性组织策划与管理”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强调的是,一个森林公园的声景规划实施和完成后,自然声景永远是最主要的、最长久和最永恒的,人为的声音艺术活动只能是临时、局部和多元的,尽量避免所谓永久性的装置和内容。应当反思,为什么北京胡同生活的某些声景会消失,难道采集声景,建立声音博物馆就仅仅是一种缅怀和历史档案吗?更主要的意义是让人们珍惜我们传统的和正在形成的文化积淀。

“绿色”(自然)和中国传统自然哲学的思想(民族性)应当贯穿整个声景观规划的始终。人们来到这个公园,应该感受到的是舒畅、放松、和回归自然,应该不自觉地彻底忘却现代社会和都市生活环境的声音污染和压力(物理上的和精神上的)。

奥运森林公园声景设计方案的初稿根据多方意见做了一定的修改,虽然各方面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因为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这项国内首次的声景观工程还是难以做到完美无缺,留下一些遗憾。其中比较突出、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背景音乐系统,总是播放着相同的音乐,而播放音乐的广播系统本来是用来进行语音广播的公共广播系统,音质较差,根本不适合播放音乐;第二个问题是,夏日来到时,公园内一片蝉鸣,无处不在的80分贝的蝉鸣聒噪,几乎盖住了所有精心设计的人工声景。可谓万千精心设计,却被几个不适当的音箱和几个小昆虫“大煞声景”。

五、声景与文化遗存

人类文化的历史遗存是多元而丰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通过了旨在留存“人类记忆”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9年公布了《保护民间口头传承建议书》,2001年和2002年分别发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伊斯坦布尔宣言》,2003年10月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对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礼仪、节日庆典、民间知识、手工技艺等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做了规定,指出“文化遗产不限于纪念馆和文艺著作。有一个无形的组成部分”。

2001年我国的昆曲被列入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3年古琴艺术被列入第二批名录之中,此后新疆“十二木卡姆”和蒙古长调也被列入其中,为更好的挖掘我国的文化遗存和有效率的开展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早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几代专家在民间录制的约7000小时的民族音乐资料列入了首批“世界的记忆”名录。将人类社会活动的声音资料纳入到非物质遗产保护中,把“声音生态学”的内容引入历史学的范畴,记录具有代表性的或者正在消失的声音作为文化遗存,是文化遗存抢救工作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