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9650500000028

第28章 音乐声音生态与北京的音乐厅(2)

大众是否理解音乐声音生态、对音乐声音生态的重视程度、看法等也是构成音乐声音生态的重要因素,没有大众对音乐声音生态问题的理解和重视,谈论构建音乐声音生态就没有实际的意义。

在音乐文化比较普及,音乐建筑比较常见的国家地区,听众对一个乐队的音响特点、对音乐演奏场所的声学特性等环节都非常在意。在音乐界和传媒领域有一批专门的音乐评论人专注于音乐活动和音乐场所的声学特性的评论,在重要的音乐会后,在媒体上都可以看到对音乐会声音特点的评述。

音乐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消费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结合的活动。只有一个社会的精神生活水平和大众的消费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大众化的音乐活动才有可能普及。而在此之前,音乐活动更多地是专业行为和所谓的“高雅”生活的象征而已。客观地来讲,虽然我们国内已经建造和正在建造了大量的音乐建筑,专业乐团和专业音乐厅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目前的国民精神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都还没有达到形成大众化的音乐厅文化的水平,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还远远没有达到与一个理想的音乐生态相适应的地步。

一般的百姓,很少有机会和消费能力去听专业的音乐会;绝大部分普通人没有主动区分自然声和电声的意识,更别说鉴别能力;在电声环境中成长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在音乐厅听过现场音乐会,而在音乐会的听众里,大部分是来“看”音乐会的,而不是来听音乐会的。因此,大众的音乐文化水平的提高,音乐声音生态概念和意识的普及,是构建理想的音乐声音生态的必要工作。

第二节北京三大音乐厅的音质[4]

每当夕阳西下,十里长安街华灯初放,天安门广场游人渐渐散去,白日的喧哗不再,只有天安门前的华表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就在这华表不远之处,每晚都会回响起不同的乐章,这就是在北京中心、天安门广场旁边的三个音乐厅:中山公园音乐堂、北京音乐厅、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这三个音乐厅的建设和管理背景,目前这三个音乐厅在国内音乐建筑领域具有华表般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传统、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原因,历史上中国并没有形成大众化的在较大的封闭空间内群体欣赏音乐的习惯,没有形成全民基础上的音乐厅文化。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各地展开。在各地已经建设和正在规划建设的专业音乐厅越来越多,而在北京的这三个音乐厅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某种参照系。音乐厅的音质设计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目前还不能完全按照工业化的程序来设计,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厅的音质设计一半是技术,一半是艺术,就是说对音乐厅的音质设计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掌握,有许多因素我们还认识不透,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探究。

同样,对音乐厅的音质评价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目前所有的室内声学的客观参数并不足以反映音乐厅的实际听感效果,按照目前世界上最佳音乐厅的声学指标设计出来的音乐厅并不能保证一定会达到最佳的听感效果。国内出版过一些音乐厅设计方面的论著,但对重要的一些音乐厅的实际音质效果的评述还不多见。国内的有些音乐厅在对外宣传上号称其声学参数到达到或接近国际上最佳音乐厅的水平,这种说法其实不恰当,缺乏对音乐厅音质效果评价的基本常识。有些音乐厅对外宣传使用了所谓最先进的声学材料和结构等等,但是这些东西与音质效果完全是两回事情,就如同用了最好的布料并不能保证做出来的衣服都是最合身的一样。

室内声学参数目前只能作为音乐厅的基础设计参数和工程控制指标,音乐厅的效果如何最终是靠听感来检验的,也就是主观音质评价。主观评价的主体应该来自方方面面,包括声学设计师、演奏家、指挥、听众、音乐评论家、以及音乐厅的业主和管理者等。而且,对音乐厅的评价应该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通过一两场音乐会也很难对音乐厅做一个全面的调查。由于现实的条件和音乐厅文化的缺失,在国内目前的条件下做一个全面的调查非常困难,有些音乐厅在开幕季根据一、两场音乐会和对基本上没有音乐会体验经验的听众的调查所得出的对音乐厅音质效果的评价是难有说服力的。

为了研究国内音乐厅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音乐文化、音乐审美习惯的音乐厅室内声学,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声学研究所在相关基金课题的支持下,对国内的音乐厅和音乐会等做了一定的跟踪调查,现场考察过的音乐会近百场,特别是对北京天安门地区的三大音乐厅也做了过百人场次的调查和评述。由于这三个音乐厅的特殊地位,难以进行随机的大量听众问卷调查,所以组织了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声学研究所音乐环境声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们进行现场音乐会聆听调查和评述,并参考每场音乐会媒体的反应和评价来做综合。以下是根据这项工作的阶段性结果,对这三个音乐厅的音质做一个初步的总结。

一、中山公园音乐堂

中山公园属于紫禁城建筑群,音乐堂座落在苍松翠柏、古亭长廊的皇家园林之中,虽处闹市,却远离尘嚣喧哗,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演奏大厅可容纳1400人,全部由乳白色大理石镶嵌装修而成,墙面为高级木装饰套拼金花米黄大理石,局部镶嵌汉白玉浮雕,座椅为硬木质靠背,上嵌红色软包织物,整体感觉气派非凡。演奏大厅内还设有5个欧式贵宾风格包厢。演奏大厅舞台宽23米,深14米,台口有两根1.9米粗、13米高的金黄色的通天圆柱,舞台顶部悬挂有3排有机玻璃反射板,近年又在观众席上方加装了一排反射板。每年近300场的演出,使中山音乐堂成为北京专业音乐厅中演出场次最多,最有影响的剧场之一。

中山音乐堂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按音乐厅的目的设计的,它是日本侵华时期在北京建造的唯一的一个剧场。1941年在中山公园内社稷坛的东南角上建造了一个占地宽80米,深50米的露天剧场,命名为“北平市音乐堂”。它结构十分简陋,观众席呈扇形分布。1949年以后,在原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多次重建,1980年后才形成了目前的这个室内剧场的样子。由于先天结构的缺陷和不足,中山音乐堂的整体结构仍然呈扇形,这不利于测向反射声的均匀分布,二层观众席与天花板距离过近,包厢是嵌在一层池座的后墙上,基本没有有利的反射声到达。最近一次装修所加装的第四排反射板,实际上是为包厢服务的,给包厢提供一些反射声。而舞台上方的反射板似乎也并没有仔细地调整过角度。

中山音乐堂的突出特点就是清晰度很好低音提琴和大阮的声音有迹可寻,清晰而不突兀,融合感好又不会让人感觉混沌。但是,此厅的混响感明显不足,混响时间不够,特别是低频混响不足,这影响了音乐厅的温暖感和包围感。根据实测数据发现,此厅在空场条件下中频混响时间为1.8秒,而在低频和高频混响时间都下降,这就造成整体音质不丰满,有些“干扁”。低频混响不足的原因除了体形因素外,音乐厅的内墙表面上脱胶的木质装修结构、包厢结构、木质地板下的空腔、和侧墙上的通风口都可能造成低频共振吸声结构,导致低频混响不足。

不论是交响乐还是民乐合奏,或是几件乐器的协奏,中山音乐堂里的声音都是清晰、干净的,声场的均匀度也不错。在大部分的听众席上,乐器的各种细节表现充分,拉弦乐器或弹拨乐器的各种技法闻之凿凿,特别是打击乐合奏,层次清晰,不混不乱,重心清楚。但是由于结构缺陷和混响不足,观众席没有充足的侧向反射声,空间感、环绕感或包围感都略显不足;即使是演奏大型的交响乐,依然感觉少些气氛;听感上的声源集中于舞台中央,有些束缚;亲切感也欠缺;低频不够丰满,造成温暖感不够。

在中山音乐堂听音乐会,除了音质本身外,中山公园的历史文化氛围对欣赏和感知音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山公园本身就是一首中国传统文化和近现代历史的交响乐。庄严的天安门,沧桑的社稷坛、充满屈辱的林德牌坊、昂首问天的孙中山铜像、秀美端庄的习礼亭、格言厅、在古典园林中外形显得有些诡异的音乐堂等,都是一篇篇色彩斑斓的乐章,这些乐章有辉煌、有威严、有屈辱、有奋斗;有田园般的意境,有命运的多舛,也有英雄的悲壮。在静谧的傍晚,沿着长安街进入中山公园,首先要走过这一篇篇无声的历史乐章,在音乐堂里用心去感知音乐声中的内涵和意境。音乐会结束,沿着灯光幽幽的小道,穿过公园的东门,来到故宫的午门广场,在高高的紫禁城墙下、在静静的护城河畔,闭上眼睛,会听到历史的交响依然余音回荡。

二、北京音乐厅

北京音乐厅前身为中央电影院,后划归原中央乐团,更名为北京音乐厅。1978年由国家拨款重建,1986年竣工,一度成为北京音响效果最好的专业音乐厅。北京音乐厅是我国第一座现代模式的、专为演奏音乐而设计建造的演出场所。为了获得良好的音质、频率特性和适度的混响时间以及均匀的声场分布,厅内采用了一系列建筑声学措施。敞开式的演奏台可同时容纳百人交响乐队及百人合唱团。时隔十七年后,北京音乐厅2003年底举行了音乐厅全面装修改造工程。此次改造把舞台向前扩了70厘米,两边的木制围墙也各向外退了20厘米,使得舞台看上去更宽大了。为此,还将观众席的前三排座位拆掉,音乐厅也由原来的1182个座位减少到了1024座,而观众席的视线也做了重新调整,层层加高比以前更适于观看。

音乐厅是欣赏音乐的场所,因此声学设计是内部改造的重点,也是北京音乐厅改造后能否成为严肃音乐演出场所的关键。为使得观众厅拥有高质量的建声环境,整个天花板一改原来的“后工业”风格,变得更加舒展从容,并因此而向上升高2米。除了墙壁、地面等的改造,最主要的是在演奏台的上方悬挂了4排16块透明的可升降反射板,通过调整反射角度以加强观众厅前区的反射声。经过测试,由舞台发出的声音混响时间在空场时达到2秒,满场时达到1.7秒,改善了原来人们普遍感到声音发“干”的问题,而在重新装修之前的混响时间不到1.5秒。

北京音乐厅的混响感要好于中山音乐堂,在大部分交响乐和民乐音乐会时,混响感基本合适,只是在合唱时,偶尔会感到混响不足。其实就混响感来说,北京音乐厅在空场时作为交响乐录音是非常好的一个录音场所。低频混响合适,使得这个音乐厅有温暖感,不会让人感到干涩。对于小乐队的室内乐来说,北京音乐厅的音量似乎不足,亲切感要差一些。

在北京音乐厅欣赏打击乐是一种享受,不仅重心分明,而且有余音绕梁之感,敲击鼓梆时清脆的声音,初听如晴天霹雳,紧随着就由点及面的铺开,层层叠叠,很痛快。对于交响乐,不论是西乐或是民乐,北京音乐厅的平衡感都还不错,各声部较为和谐整齐,气势磅礴。民乐演出时,乐器本身的高频毛刺声能被恰当的混响所掩盖,听着很舒服。

由于在重新装修时考虑了侧向反射声的问题,并且加高了顶棚,减少了座位,这实际上增加了每座容积,或者每个座位的“音乐空间”,再加之音乐厅的基本体形是有利于侧向反射声的矩形结构,侧墙上保留了较多的反射面,北京音乐厅的空间感也不错。在大型交响乐演出时,感觉仿佛被音乐包裹,身心均陶醉其中;若恰逢音乐戛然而止,闭目仔细揣摩,首先是直达声,其次是侧向反射,接着是后部反射,最后是混响声,各种感觉相互交织,非常奇妙。在钢琴独奏时,钢琴声如潺潺流水,不紧不慢的向你袭来,沉浸其中难以自拔。音乐厅有明显的声像展宽,在合唱音乐会上,感觉到的声源宽度要比视觉声源宽度宽两成以上。

由于音乐厅是在电影院的原址上重建的,受原地基的局限,音乐厅虽然是传统的矩形结构,但是它的长宽似乎不是最协调的比例,好在重新装修时高度增加了两米,这部分改善了体形比例不协调所带来的问题。但是在二层楼座的音质还是不够理想,侧向反射和直达声都不太够,有些发闷,前方空荡,偶尔会使人不自觉联想到电影院的音质。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是瑕不掩瑜,北京音乐厅依然是一个良好的专业音乐厅,只是体形和规模有些小。如果去掉从墙上凸出来的侧座,效果可能会有明显的改善。有意思的是,电影交响乐团经常在北京音乐厅演奏一些电影和动漫“原生态音乐会”,就是一边放宽银幕电影,一面现场由交响乐团演奏给电影的配乐。在北京音乐厅,欣赏这样的音乐会,视听综合效果很好,这是在普通电影院和电声系统所达不到真正的“原声态”、真正的“立体声”电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