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9650500000022

第22章 北京的心跳—天安门广场的声景

第一节天安门地区的历史变迁及其声景意蕴

北京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城市。它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经过数百年的不断营造,形成了规模恢宏、气势雄伟的城市建筑格局。而在这恢宏的建筑格局中,中轴线及中轴线上的建筑是北京的灵魂和命脉,多少年来,历史变迁,斗转星移,北京城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墙消失了,胡同也大多都消失了,但这条中轴线却依然顽强地存在着,并不断地延伸和拓展,昭示着它的生命力。

北京的中轴线不仅仅是一条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的对称线,它更多地是一条历史与文化的中轴线。中轴线上建筑物的变迁见证和记录了八百年来北京乃至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散尽历史的硝烟,积淀下来深厚的文化内涵。传统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开始,在中轴线上依次展开的建筑有:天桥,正阳桥牌楼,正阳门箭楼和正阳门城楼,中华门,外金水河,天安门,端门,午门,内金水河,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大石雕,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合欢树,天一门,钦安殿,顺贞门,神武门,绮望楼,景山,寿皇殿,地安门,万宁桥,鼓楼,钟楼。钟楼是传统中轴线的北端,从永定门到钟楼这一条历史中轴线上展开的建筑,其建筑功能、风格、形制各异,但又相互联系,协和共存,相映成趣,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和文化的交响曲,其节奏和旋律跌宕起伏、舒展流畅[1][2]。

虽然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连北京的城墙都消失了,但是北京的中轴线依然存在,并在顽强地拓展。在“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思中,北京市的城市规划提出了“一线两翼”的发展战略。这“一线”就是对传统中轴线的延伸和发展,将传统的中轴线从旧城向南、向北延长。中轴线从永定门向南延伸,与北京市的南城开发战略和建造北京大都市街的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中轴线从钟鼓楼桥向北延伸,进入了以人文为核心的奥运区域,与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建设结合在一起,并在奥运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初次引入了声音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可见,传统的中轴线以它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使得现代北京的建设不得不以它为战略构想的出发点。这条中轴线不仅主宰着北京城市的创新、发展,还构成了北京城市的中枢和脊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南主阳、北主阴,南为天、北为地。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连通了阴阳,撑起了天地,而在这天地的中间,就是北京的心脏。旧时,北京的心脏是中轴线上的紫禁城,是皇帝理政、起居之地。时过境迁,紫禁城成了静谧的故宫博物院,失去了旧时的威严和功能。如今,北京的心脏走出了紫禁城,走出了天安门。开阔的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也是现代中国的心脏,因为北京是现代中国的心脏。

自从清朝的皇帝被逐出皇宫,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事件都在天安门广场上演,在天安门广场留下了痕迹和声音。从“五四”的呐喊开始,四九年建国的礼炮,文革期间的狂热,“四五”期间的骚乱,“六四”期间的动乱和枪声,法轮功的自焚、奥运晚会的辉煌,六十周年国庆的阅兵等等,这一幕幕在天安门广场展开的历史,记录和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变化,有愤怒、有喧嚣、有欢庆、有悲哀、有慈爱、有血腥、有希望、有绝望。在同一个空间里,有过和平鸽的飞翔,也有过硝烟的弥漫。

天安门广场是一个博大的胸膛,它是包容的,在这广场之中跳动的是一颗无形的心。这颗心是也许看不到,但心声可以真切地听到。这是北京的心声,也是近现代中国的心声。这心声当中,有高潮、有低潮、有杂音、也有过静音,而更多地是每天那有节律的心跳声。

北京的心跳声就是天安门广场的声景。由于北京和天安门广场的特殊政治文化背景,天安门广场的声景也是特殊的,这其中许多的声音元素都是标志性的。如同太阳每天都要升起、落下一样,除了突发性的事件外,天安门广场的声景也有着它的周期性。在这听似平淡的日常声景中其实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时政信息。天安门广场的建筑都是恢宏的,标志性的,具有政治色彩的。除了天安门城楼、正阳门城楼可以说是历史文化建筑外,四九年后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建筑都是与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政治事件相关的。西侧的人民大会堂、东侧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场中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南侧的毛主席纪念堂无不是标志性的政治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所在位置原本是中华门的位置,中华门是承袭了大明门、大清门,在中华民国时期更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拆除了中轴线上的中华门,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在中轴线的建筑史上是具有颠覆性的事件。毛主席纪念堂的建立可能也是在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在城市的中轴线和心脏处建造的已故领袖的陵寝建筑,在历史上也是极具颠覆性和标志性。

建筑是静态的,以建筑为背景和内容的声景是动态的。标志性的建筑其声景也具有标志性的成分,这种标志性并不一定是直接显露出某种重大的意义,而是在听似平凡的声景中承载着历史的典型性。在天安门广场上发生的声景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典型性,周期性是指在平淡的历史岁月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声景的内容有听似循环重复的一面;典型性是指,在天安门的人员以初次来北京的游客据多,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在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和发出的声音有类似的一面,也就具有典型性。

第二节天安门地区声景概观

除了重大政治事件外,天安门地区在日常是一个以各地游客为主的旅游场所,天安门地区的景观也主要是旅游景观。因此,天安门地区的声景也很大程度上是以游客和旅游景观展开的。以人声为主的声景,其必然反映着人的构成,人的素质,人的思想,和人的当时状态等。根据天安门地区的旅游导向图,天安门地区的声景录制采取分区的办法,在不同的地点进行录制。具体声景分区为:

一、午门到端门的区域

这个区域包括午门广场以及端门到午门广场前东西通道的区域。这里集中了准备购票进入故宫参观的大量游人,有国旗护卫队的营房和日常训练活动的设施等。每天国旗护卫队从这里出发,执行升旗、降旗的仪式。有小贩和旅游商品兜售亭等。准备进入故宫的游人们在交谈、议论。每天都会听到的声音有国旗班的训练声,列队行进时的歌声、口号声,游人的赞叹和惊呼声,小贩的兜售声。偶尔也有乞丐和“落难人”乞讨和“求助”的搭话。还有一些偶发性的事件,看似与环境很不协调,其实有很深的历史隐喻。

二、端门到天安门的区域

这里是游人的缓冲地段,主要的活动是部分游人在这里购票、存包,然后登上天安门城楼参观。有天安门城楼的售票处、安检处、存包处。在天安门后的东西两侧矗立着一对华表。这里的主要声景有导游介绍如何参观天安门城楼,售票处的声音,存包处的声音,安检的声音,介绍华表的声音,导游对端门的介绍声音,商贩的声音等。

三、天安门前区域

这部分区域包括天安门门洞以南到长安街隔离护栏的区域。每天清晨,有大量的游人在此聚集,开始游览天安门地区,大部分是旅游团。这里的标志性建筑有天安门正门,金水桥、华表等。这里的声音有导游介绍游览事项的声音,游客的询问声、拍照声,各类小贩的声音,来回巡查的警察和武警人员的通讯设备的声音。金水桥上执勤的武警维持秩序和引导游客的声音。游人在华表下的议论声。国旗护卫队列队行进时的脚步声。长安街的交通声等。

四、地下人行道

从天安门前到广场除了国旗班外,所有人是不可以直接穿越长安街的。必须通过地下人行通道。这里典型的声音有游人的背景声,小贩兜售的声音,安检的警示声,维持秩序的保安的引导声,行乞的卖艺人的声音等。

五、国旗观礼区

这里是几乎所有来天安门地区的游人必来之地。是一个标志性的地点。与升旗、降旗相关的声音是天安门广场地区最具标志性的声音。这个声景包括国旗护卫队的行进声、口令声、乐队奏国歌的声音、观礼游人唱国歌的声音、游人的议论声,小贩兜售国旗的声音等。

六、广场区

这个区域是指纪念堂到国旗杆之间的空旷区域,游客在此区域的主要活动除了漫步以外就是拍照留念。这里的声景以拍照留念声为主,包括游客拍照的声音,广场摄影小贩的声音。还有广场入口处安检处的声音,广场上巡查人员的声音,打扫卫生的清洁人员的声音,售卖饮料食品的售货车的声音。有走累了坐在地上或路边歇息的游人谈论的声音,有小孩的声音,也有外国人的声音。有广播找人的声音。

七、人民大会堂

这里的声景是动态的,从排队存包、上台阶、安检到进入大会堂每个环节的声音组成一个动态的声景。进入大会堂后,有导游的介绍,有游人的议论和赞叹,甚至还有小贩的低声兜售等。

八、历史博物馆前

历史博物馆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封闭施工状态,门口树立着一个倒计时的牌子,奥运前是奥运倒计时,奥运完了是世博会倒计时。门口是清静的,只有不远处的交通声和偶尔从博物馆后面传来的施工的声音。

九、人民英雄纪念碑

除了拍照留念的声音外,可能没有多少与纪念人民英雄有关的声音了吧。

十、毛主席纪念堂

这里的声景也是动态的,虽然被纪念的人已经安息了,生活和历史依然要往前走的。从排队到安检,到进入纪念堂,以及门口的广播声。进入纪念堂后是无法录音的,活着的臣民如何与逝去的领袖对话不得而知。纪念堂周围苍松翠柏,闹中取静,是广场上唯一能听见鸟鸣声的地方。

十一、正阳门

正阳门是天安门广场的最南端了,与天安门周围的热闹相比,这里是清静的,游人似乎不多,有些走累的人坐在城楼下歇息。城楼售票处不停地播放着音乐和旅游广告。城门洞里有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小贩。穿过城门洞,地上是零公里标志,广场上的一切到这里似乎都归零了,一切从零开始。正阳门以南是繁华的闹市,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正阳门地下是隆隆驶过的地铁列车的声音。

第三节天安门地区声景档案

附录的CD中给出了在天安门地区所采录的九段声景录音资料,以下是这些录音资料的声景档案。这些档案中对录音内容的标注比一定完整,只是作为声景资料整理方法的一种尝试示例。

参考文献

[1]周春虎,20世纪音乐与社会音乐生态环境,艺术教育,2007年第5期,p.62-63

[2]井华,以生态美学创构音乐生态,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1期,2007年1月,p.14-16

[3]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中国音乐,2003年第2期,p.9-17

[4]孟子厚,华表下的交响——北京三大音乐厅音质效果评述,艺术科技,2009年第3期,p.3-9

[5]石蓓,孟子厚,音乐厅民乐音乐会声学效果调查,2005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