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9650100000098

第98章 后记

做学问是孤独的。那帧我在“出国”后第一次“回国”,然后又回加拿大时用当年的“外汇券”在机场购买的“野渡孤舟”字幅,依然伴着我。然而,任何一部著作,又必然是学术共同体的结晶和特定学术公共领域的一部分。这部文集更是如此。这不仅仅因为文集中有我与其他学者的合作文章,更不仅仅因为我自己的许多文章得益于译者和编者的劳动,而且是因为中文学术共同体对我的包容、接纳、鼓励和鞭策,这是我在国外开始用中文写作,并出版此书的动力。

本书第6章的第一个版本,是我的第一篇中文学术文章。该文章写于1997年秋,也就是我博士毕业后去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任教的第一学期。当时,我还没有接触到中文电脑输入,而长期在电脑上用英文写作的过程又使我养成了边写边改的习惯。在阳光灿烂的几天里,我——一位“抛夫别女”,孤身一人在美国加州做跨国知识劳工的华人学者——在家旁一个充满南欧情调的棕榈树婆娑的购物广场角上的一家咖啡馆里,五易其稿,用颇受英语长句式影响的学术中文,写成这篇文章的手稿。后来,时任《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的孙五三教授安排了电脑输入,郭镇之教授为我做了中文润色。就这样,这篇文章终于成了中文传播学术大海中的一滴水。再后来,当时在温哥华做短期访问的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李娜,在我家的客房里,按《新闻与传播研究》上的文本重新进行电脑文字输入,从而形成此文我自己的第一个电子版。

当然,不是所有文章的成文过程都像第6章那么艰辛,那么直接得益于学术共同体中的诸多同仁的劳动,因而那么值得记忆。我慢慢学会了用中文在电脑上写作。不过,南方口音,加上小学时就先天不足的汉语拼音训练使我中文电脑写作速度极慢。我这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妈妈的中文打字水平常常是我在加拿大成长的女儿的笑料。所以,直到2002年,当我应邀参加在北京广播学院举办的“国际传播与国际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时候,为了更好更快地表达自己,我不得不选择用英文写作,向会议提供了一篇英文论文。这篇论文就是本书的第8章。而本书的最后一章,是基于我于2010年7月在台湾中华传播学年会上的主题发言。到了这时,我这个首先学会用英文做学术的华人学者,已在学术语言的选择上基本完成了“重新本土化”的过程——对我来说,在华语学术圈发表论文,用中文写作是当然的选择。

具体到本书的成书过程,我首先要感谢潘忠党教授。大概是在2004年,他邀我参加他计划主编的一套丛书。虽然这套丛书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问世,潘教授的邀请为我编辑此书提供了初衷。此书的出版工作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原因断断续续多年,文稿的不同版本也在一些同行与学生中流传过。最后这个版本的许多文章或这些文章的最初版本,也已陆续发表在其他中文学术刊物中。这些期刊包括2007年第2期的《传播与社会学刊》(第3章)、1998年第2期的《新闻与传播研究》(第6章)、2003年第2期的《现代传播》(第7章)、2003年卷的《新闻与传播评论》(第9章)、2010年第7期的《开放时代》(第12章)、2005年第3期的《中国传媒报告》(第14章)、2009年第4期的《全球传媒学刊》(第15章)、2006年冬季号和2007年春季号的《新闻大学》(第17章)和2010年第12期的《中华传播学刊》(第18章)。这些文章的发表得益于以下编辑与稿件推荐人的努力:孙五三,陈韬文,胡正荣,夏倩芳,李艳红,郭镇之,吕新雨,张锦华,罗世宏,以及另一位我不知其姓名的编辑或稿件推荐者。另外,第1章最初出版在刘曙明和洪浚浩主编的《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中,第8章出版在陈卫星主编的《国际关系与国际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中,第14章的一个缩写本最初收在单波和石义彬主编的《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中。感谢这些同仁与朋友。

本书有一半的章节是在已经出版的英文原文的基础上经译者翻译和我自己在翻译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文字和内容方面的修改而成的。其中,第2章和第5章的译者是沈荟,第4、第10、第12、第13和第14章的译者是高玮,第9章的译者是朱怡岚和靳泽清,第15章的译者是曹书乐,第11章和16章的译者是郭镇之。郭镇之教授还为第3章、第6章的原初版本提出过文字修改意见。在此,谨向我的合作者和译者致谢。为了方便有兴趣的读者查阅,这些文章相应的英文原文的出处提供如下:

第2章:Yuezhi Zhao,“The‘End of Ideology’Again?The Concept of Ideology in the Era of Post-Modern Theory,”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8:1(1993),70—85.

第4章:Robert A.Hackett,Yuezhi Zhao,“Challenging a Master Narrative:Peace Protests and Opinion/Editorial Discourse in the US Press during the Gulf War,”Discourse&;Society 5:4(October 1994),509—541.

第5章:Robert A.Hackett,Yuezhi Zhao,“Are Ethics Enough?‘Objective Journalism’Versus Sustainable Democracy,”in V.Alia,Brian Brennan and Barry Hoffmaster(eds.),Deadlines and Diversity:Journalism Ethics in a Changing World(Halifax:Fernwood,1996),44—58.

第9章:Yuezhi Zhao and Robert A.Hackett,“Media Globalization,Media Democratization:Challenges,Paradoxes,Issues,”in Robert A.Hackett and Yuezhi Zhao(eds.),Democratizing Global Media:One World,Many Struggles(Lanham:Rowman&;Littlefield,2005),1—28.

第10章:Yuezhi Zhao,“From Commercialization to Conglomer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ress within the Orbit of the Party Stat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0:2(Spring 2000),3—26.

第11章:Yuezhi Zhao and Guo Zhenzhi,“Television in China:History,Political Economy,and Culture,”in Janet Wasko(ed.),A Companion to Television(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2005),521—539.Reprinted in Hakan Lindhoff and Lena Rydholm(eds.),Media Cultures and Globalization in China(Stockholm:Stockholm University,2007),71—90.

第12章:Yuezhi Zhao,“The Rich,the Laid-off,and the Criminal in Tabloid Tales:Read All about It!”in Perry Link,Richard Madsen,and Paul Pickowicz(eds.),Popular China:Unofficial Culture in a Globalizing Society(New York:Rowman and Littlefield,2002),111—135.

第13章:Yuezhi Zhao,“‘Enter the World’:Neo-liberalism,the Dream for a Strong Nation,and Chinese Press Discourse on the WTO,”in Chin-Chuan Lee(ed.),Chinese Media,Global Contexts(London:Routledge Curzon,2003),32—56.

第14章:Yuezhi Zhao,“Transnational Capital,the Chinese State,and China’s 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in a Fractured Society,”The Public/Javnost:Journal of the European Institute for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10:4(2003),53—74.

第15章:Yuezhi Zhao,“After Mobile Phones,What?Re-embedding the Social in China’s‘Digital Revolu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1(January 2007):92—120,January 2007.http://ijoc.org/ojs/index.php/ijoc/article/view/5/20

第16章:Yuezhi Zhao,“Between a World Summit and A Chinese Movie:Visions of Information Society,”Gazett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Communication Studies,66:3—4(2004),275—280.

另外,虽然第8章的原文是英文,但是我没有在英文学术界发表过。前文提到,此文最初是提交给2002年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与国际关系”学术会议的论文。作为这个会议组织者邀请的国外学术顾问,我在参加会议议程的安排中注意到会上发表机会有限,所以就放弃了宣读论文的机会。感谢陈卫星教授把这篇文章收集在会议的论文集,即《国际关系与国际传播》一书中。也感谢文章的译者刘宏。

另外,我要特别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吴畅畅博士和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龚伟亮,他们二位先后对整部书稿的文字进行了精心的编辑和修改,使其表达更清晰,也更符合中文的语境。黄樱棻博士为我的序言部分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我很感谢她。最后,我还要感谢参与我2010年在中国传播大学开设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国与世界”暑期课程的同学们,他们不但阅读了书稿,而且作为他们作业的一部分,就部分章节写了非常精彩的评论。是他们对我的课程的热情参与和对本书的期望和鼓励,是他们所表达的那份学术真诚,使我决定,2010年暑期我无论如何要完成自己的书稿这一作业。终于,2010年8月28日,在去机场赶搭回温哥华的飞机的前十分钟,我向我的编辑交上了作业。

本书的出版几经周折。我的书稿最后交给了我母校的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而且能以我自己所认定的面目与读者见面,好像一切是冥冥中的安排。感谢出版社总编辑闵惠泉教授对出版我的著作的支持。赵丽华博士为本书的编辑和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2010年酷暑与严冬,我们先后两次在传媒大学校园见面。我为我们之间有这么多的共识和默契而高兴,我更被她热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而感动。我还要感谢本书的特约编辑王维佳博士,他对本书的内容进行了把关。当然,一切书中的缺陷和不足之处,由我个人负责任。

赵月枝

2011年4月于温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