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9632300000002

第2章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概述(1)

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均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中很多分支和旅游业有交点。近年来,随着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关联度的不断提升,两大产业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而成的新型旅游业态,文化创意旅游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第一节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背景

一、创意经济是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现实背景

进入21世纪,“创意经济”一词频频出现并逐渐赢得公众认同,发展创意经济已经被提到了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战略层面。被誉为“创意产业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John Howkins,2001)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己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句源于美国硅谷的流行语己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共鸣。

创意经济的根本理念是以创意和文化为核心,通过跨越组织边界促成不同行业及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创意经济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征,发展创意经济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符合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在创意经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传统旅游业发展推动力主要源于注重物质要素投入的“外延式”发展,而非注重非物质要素投入的“内涵式”发展,从而导致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不够、创新意识不足。文化创意产业是智能化、知识化的高附加值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绿色产业”和最具增长潜质的“朝阳产业”,也是推动经济增长与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以更多的知识型要素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在创意经济的现实背景下,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应进一步加大融合力度,凝炼创意内核,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产业融合是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理论依托

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有助于产生强大的复合经济效应。在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技术进步和政府管理的放松,行业间的壁垒逐渐降低,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出现重大转变,产业融合现象不断增多。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有助于在产业边界激发出全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形式,加强行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形成双赢模式。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还有助于扩大市场空间,提供展现平台,延伸产业价值链,挖掘旅游产品创意潜质,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和政府管制的放松。最初的产业融合发端于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技术进步为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构筑了良好平台,有助于两大产业更充分地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大利益。此外,政府管制的放松是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动因。政府管制的放松降低了行业壁垒,为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渗透、交叉和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随着技术创新力度的加大和政府管理的放松,产业壁垒不断降低,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文化创意旅游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由于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仍有待深入。

三、旅游业转型是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逐渐提高,旅游业转型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当旅游市场适应需求变化由“大众观光市场”发展到“大众休闲市场”和“个性体验市场”时,传统的旅游产品已很难吸引游客目光,而个性化强、创意性好、体验性高的旅游产品则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旅游需求的变化推动旅游发展出现创意转向,创意国家、创意城市、创意阶层、创意课堂等概念相继出现,创意发展策略为众多国家、地区和城市发展所采用。如何使旅游产业冲破传统的束缚,需要我们从创意的视角进行新的思考。

文化创意旅游是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顺应了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当前,文化创意旅游呈现出加速发展之势,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世界旅游组织的高度关注。文化创意旅游具有互动性、创造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强调对文化的学习和创意体验,满足游客获取知识讯息、提高文化艺术修养、体验创意生活等多方面的诉求,为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使游客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我发展。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岛国,新西兰在全球率先将文化创意旅游付诸实践,为本国旅游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亦方兴未艾。

自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确定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后,旅游业转型随即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近年来文化创意旅游的迅速发展则为这一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相辅相成,只有加强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局面。因此,在全球文化创意旅游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也应高度重视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将创意元素植入旅游发展全过程,不断提升主题公园、旅游节庆活动以及旅游演艺的创意内涵,打造创意旅游精品,从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旅游产品国际竞争力。

第二节文化创意旅游的相关理论

一、文化创意旅游的相关概念

(一)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1. 文化产业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以艺术创造表达形式、遗产古迹为基础而引起的各种活动和产出,具体包括文化遗产、出版印刷业的著作文献、音乐、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频媒体、视听媒体、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和游戏、环境和自然等十大类。

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其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它包含以下九方面内容: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通过上述关于文化产业的界定可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分类主要具体到各个行业,而中国文化产业的分类则以文化服务为主。

2. 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概念最初由英国政府明确提出。1998年11月英国工党政府的创意产业工作组在《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第一次提到了“创意产业”概念,随后在《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中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

2001年,经济学家霍金斯(Howkins,2001)从知识产权角度出发将创意产业定义为:知识产权法的每一部分相对应的产业,所有这些产业的总和就组成了创意产业。经济学家凯夫斯(Caves,2004)则从文化经济学角度出发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提供具有广义文化、艺术或仅仅是娱乐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通过上述关于创意产业的界定可知,创意产业强调的关键是创意和创新。创意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意产业包括所有由创意推动的产业,狭义的创意产业则主要指文化创意旅游。

3. 文化创意产业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尚未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同。国内外学者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进行了探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中国学者金元浦(金元浦,2007)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

本书主要从实践应用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界定,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主要指具有商业价值的设计和创意,即通过知识产权的产生和开发而具有创造财富的巨大潜能的文化产业,主要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等内容。

(二)文化创意旅游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尚未就文化创意旅游的概念达成共识。国内外学者比较认同的是,文化创意旅游是在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大背景下,由文化创意产业吸引物和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旅游业态。在资源紧张、传统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助于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本书主要从产业融合视角对文化创意旅游进行了界定。在旅行游览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都是进行游览的必要条件或派生物。以往游客外出旅游往往是为了观光、度假和消遣等,如今这种倾向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因此,本书将文化创意旅游界定是由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而派生出的新型、时尚的现代文化旅游业态,具有社会、 经济、 文化、 审美、 地域等多重属性,满足了游客获取知识讯息、提高文化艺术修养、体验创意生活等多方面的诉求。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核心特征是具有独特性和文化底蕴,在表达上更倾向于用表演、活动、视觉冲击、头脑风暴、亲身参与等作为互动平台,具有新颖、独特、互动、渗透力强等特点。

二、文化创意旅游的特征及分类

(一)文化创意旅游的特征

1. 渗透性强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文化创意旅游仍然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经济、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可以渗透到许多产业部门。

2. 创意性强

文化创意旅游主要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旅游业中的集中体现,产品创意性强。

3. 附加值高

文化创意旅游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主要以技术创新和研发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

(二)文化创意旅游的分类

文化创意旅游是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旅游业态,具有渗透性强、创意性强、附加值高的特征,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发展战略时重点关注的领域。目前,学术界尚未就文化创意旅游的分类达成一致。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涉及文化艺术类、创意设计类、传媒产业类、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类四大类,因此本书主要从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出发,将文化创意旅游分为影视旅游、动漫旅游、旅游主题街区、创意旅游综合体等,并以重庆为视角,对重庆的影视旅游、动漫旅游、旅游主题街区和创意旅游综合体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

三、文化创意旅游的理论溯源

(一)技术创新理论

文化创意旅游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创新和创意,这与技术创新理论的内在机理相吻合,从这个意义上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可以被看作创意思想的先驱者。早在1912年,熊彼特(Schumpeter,1912)就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理论,并运用创新理论解释了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意味着技术创新理论的诞生。熊彼特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著名经济学家罗默也曾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

多年来,技术创新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及实际工作者探讨的热点问题。国外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是熊彼特创新理论得到分解研究及技术创新理论的建立阶段;70年代是当今技术创新理论开始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阶段;80年代是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形成和扩展阶段;80年代以后技术创新理论进入综合、实用和再拓展阶段。

技术创新理论的迅速发展为文化创意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促使文化创意旅游不断推呈出新,积极凝炼创意内核。

(二)产业融合理论

文化创意旅游是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而产生新业态,产业融合理论是其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