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9631600000042

第42章 主要参考资料(3)

154 马林诺夫斯基.神圣的性生活.何勇译.知识出版社1998年.P2. www.duxiu.com

155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P571-572.转引自:张玫玫.性伦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资料来源.读秀读书网.www.duxiu.com

156 资料来源: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2006-6-18

157 资料来源:http://www.people.com.cn

158 资料来源: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2006-6-18

159 潘绥铭.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第一章.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郑州

160 在博弈论中,纳什均衡是指在非合作博弈中,存在着某种对于参与者说来是最佳策略的选择。

161 刘世定.社会公正:利益与社会规范.人民网:www.people.com.cn 2007.2

162 资料来源:加拿大约克大学留学生中文网站. http://www.jinxue.ca/article.php

163 [法]皮埃尔.勒鲁著.论平等.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北京.P255

164 唐代兴.公正伦理和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北京P14

165 唐代兴.公正伦理和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北京P15

166 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沈阳.资料来源.www.duxiu.com

167 唐代兴.公正伦理和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北京P3

168 唐代兴.公正伦理和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北京P3

169 金生鈜.德性与教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长沙.P121-122

170 高国希.道德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上海.P42

171 陈乐.唐亦红.性社会学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西安P43

172 阿肖克.高勒克里著.王鹭译.人性的思考[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北京.P8

173 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武汉.P51

174 黄龙保 王晓林.人性升华---重读弗洛伊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P18-25

175 陈乐.唐亦红.性社会学[M]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西安P65

176 国外学者论人和人道主义.转引自: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版.P436

177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323

17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111

179埃德蒙德.胡塞(德)著.艾四林等译.伦理学和价值论的基本问题.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P18

180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北京

181 曾溢滔.遗传病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1999?年. P404 .www.ssreader.com

182 中国生殖健康网. http://www.nn365.org.cn

183 王临虹.生殖健康P:543.2005年03月. 资料来源:超星. http://www.ssreader.com

184 中国商业保险网. http://www.baoxian.insurance.com 2006-10

185兰文杰等.西尔斯的发展理论对儿童人格形成的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2

186 Allpor.G..Personality:A Psychological. NewYouK Henry Holt.1937.P.48

187兰文杰、宛容.西尔斯的发展理论对儿童人格形成的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2

188 [美]D.P.约翰逊著,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社会学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P108

189 绍兴市统计局http://www.sxstats.gov.cn

190 资料来源:腾讯财经 http://finance.qq.com/

191 安然.生命的价格.南方周末2003-07-17

192 燕赵晚报2005年11月06日资料来源http://www.sjzdaily.com.cn/

193 金生鈜.德性与教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长沙.P126

194 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北京.P527

195 王伟、高玉兰.性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P104

196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P26

197 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P263

198 王建疆主编.审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P77

199 哈夫洛克.霭理士著,李光荣编译.性心理学.重庆出版社.2006年5月.P77

200 [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P79

201 [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P278

202 [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P302

203 李重明.道德之美、秩序之美、生态之美.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1期

204 孟轲.孟子.王立明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2OO4.P.131.转引自:主要参考资料[81]

205 徐勇.浅析孟子性善论.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206 《中庸》二十章----二十五章.转引自[82]

207 《中庸》二十二章.转引自[82]

208 王建疆主编.审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P151

209 阿肖克.高勒克里著.王鹭译.人性的思考.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5月.P43

210 北京未来之舟.运动员礼仪培训手册.海洋出版社.2006年9月.P16

211 《弟子规》.中国六书网. http://www.6book.com.cn

212 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P246

213 司马云杰.文化悖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P134,P135,P172

214 廖申白、孙春晨.伦理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1月.P90

215 搜狐新闻频道:http://news.sohu.com 2003年10月8日

216 资料来源:猫扑网/社会杂谈. http://dzh.mop.com/mainFrame.

217 S.E.Taylor 等著,谢晓非等译.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P246-249

218 计琦.透视中美两国征婚广告中择偶标准的文化价值观念.长春师范院学院报(社科版)2007年3月

219 廖申白、孙春晨.伦理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1月.P32

220 A.班杜拉著.缪小春等译.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P132

221 陈章龙.论主导价值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P51

222 阮青.价值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8月.北京.P145

223 黄希庭.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P30

224 雷军.试论公民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25 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长春.P22

226 雷军.试论公民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27 唐贤秋.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P61

228 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 2007年3月15日.转引自:东亚经贸新闻

229 萧萧.一纸亲子鉴定书,捣毁幸福一家子.女性天地.2005年第12期

230 钱广荣.亲子鉴定:科技维护家庭伦理存在的道德悖论.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7期

231 范如国.韩明.博弈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P179

232 《法制日报》2007年4月16日.资料来源:方圆法制网:http://fy.jcrb.com

233 资料来源:方圆法制网:http://fy.jcrb.com 2007-6-27

234 倪新.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P56

235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P71

236 晓风.我和我的父亲胡风.爱情、婚姻、家庭.2004年第22期

237 李永胜.诚信价值论.理论界.2006年第4期

238 罗成翼.诚信的经济伦理价值.云梦学刊.2007年第5期

239 [苏]安.谢.马卡连柯.父母心读.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P270.转引自[42]P263

240 黄希庭.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P208

241 郑雪、严标宾等.幸福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广州.P75---76

242 石明.价值意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2月.上海.P52

243 过保录.试论以权利为导向的青少年性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3期

244 哈夫洛克.霭理士著、李光荣编译.性心理学.重庆出版社.2006年5月.P72-75

245 王伟、高玉兰.性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P281

246 崔平.道德经验批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P43

247 马克思家书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117

248 阿肖克.高勒克里著.王鹭译.人性的思考.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5月.P66

249 叶敬德.欧尼尔《开放的婚姻》及其妒忌观念批判.中国应用伦理学文集.金城出版社.2004年10月.P298

250 转引自:叶敬德.欧尼尔《开放的婚姻》及其妒忌观念批判.中国应用伦理学文集.金城出版社.2004年10月.P298

251 郑雪、严标宾等.幸福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P174

252 搜狐女人频道:卡米拉和查尔斯低调成婚. http://women.sohu.com .200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