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9631600000035

第35章 价值观调适:促进性和谐的社会举措(2)

异化的婚姻是性价值观失调的产物。转型时期异化婚姻的增多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性价值观的变化。价值观念决定个体的性选择,爱情至上的价值观决定了个体在性选择时更加重视性的心理尺度,而享乐至上的价值观决定了个体的性选择的物欲倾向。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某种稳定性,规定着主体所进行的价值评价、价值选择活动,成为主体活动的内在尺度。例如,对于“高校美女嫁大款”这样的事件,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评价。价值评价直接决定着个体的性选择,因此,要解决异化婚姻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就应当从性价值观的调适入手,推进性和谐。

不仅如此,异化的婚姻还是造成离婚或婚姻失败的重要原因。在异化的婚姻中,双方性价值观常常存在着严重分歧,通常一方希望在婚姻中获得更多的心理享受和浪漫情感,另一方则因异化婚姻本身无爱情可言而缺乏这样的兴致。长期如此,这种价值追求方面的矛盾所导致的不和谐降低了双方的幸福感,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分道扬镳。因此,性价值观的调适也是解决婚姻稳定问题的有效方式。

3、性价值观调适的原则和示范效应

性价值观是一种关于个体生活的价值观念。与其他社会意识一样,性价值观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在社会转型时期,个体行为更趋向于独立性和自主性,原有的价值观约束减弱;个体发展更趋向于务实和具体,许多人不再相信那些带有理想性的个人发展蓝图,更加重视眼前的利益和实际的效果;个体的价值选择趋向于多元化,生活的空间拓宽以后,各种价值有了存在的环境。219在这种条件下,个体性价值观的调适不能采取简单的说教方式,而应当遵从这样一些原则。

其一是主体精神原则。所谓主体精神原则是指,我们在进行性价值观调适时必须承认每一独立的个体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价值主体,只有个人的主体性品质才造就生活的价值,如果否认个体的主体精神,个体的生活价值就无从谈起。其二是自觉意识原则。所谓自觉意识原则是指,我们在进行性价值观调适时必须重视个体的能动性,个体是自觉参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体都有其特殊的生活目的,而且,唯有个体的自觉行为,才具有价值评价上的意义。其三是自主选择原则。所谓自主选择原则是指,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享有实现他所期望的幸福生活的权利,唯有尊重个人的自主选择,才能使个人的生活价值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实现。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人们在进行行为选择时,总是要对不同来源的比较信息-----标准比较、特殊社会比较以及个人比较----进行权衡和整合。220价值目标的确定反映在对不同形式的比较信息的权重上。例如,关于个体的性选择的爱情尺度、货币尺度和声望尺度我们都会有很多相关的例证,但由于人们接受这些信息的权重不一样,这些信息对人的行为选择的影响也就不同。一般说来,与个体的性价值观相一致的信息容易被给予较大的权重,而与个体的性价值观相反的信息容易被给予较小的权重。因此,通过一定方式的组织示范影响,逐渐灌输和强化主导价值观,加大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一致的信信息的权重,有利于性价值观的调适。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每天都要从周围的人身上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对会人们发生正面的或负面的心理示范效应,引起人们的效仿或排斥。例如,如果某个女孩通过涉外婚姻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她周围的许多人会立即跟风效仿;反之,当某个女孩遇到了外国婚骗,则她周围的许多人也会对这种婚姻形式表示拒斥。在这方面,媒体的示范效应是相当典型的。例如,大众媒介,如电视、小说、电脑视频等大肆渲染性行为,其示范效应的后果是助长了非道德的性行为。人比较容易追逐短期目标,特别是当远期利益与当前利益相比更不确定,更不明显时,周围环境的示范效应会更加明显。

性价值观在个体的性选择中的示范效应主要表现在:

⑴ 判断作用。所谓性价值观的判断作用是指,在个体的性选择过程中,性价值观能帮助人们作出一定的价值判断,即帮助人们确定判定某种选择是好还是坏,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价值判断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要在主体对其所处环境和各种要素进行反复比较和权衡之后才能作出,但是,当人们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性价值观之后,在选择中往往就能够根据价值观直接作出判断。例如,当个体同时面对一个心仪的性爱对象和一个有经济实力的结婚对象时,其价值观能帮助他迅速作出判断,哪种选择对他更有利。

⑵ 定向作用。性价值观的定向作用是指,在个体的性选择过程中,性价值观能够帮助个体确定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当一个人青春萌动时,他其实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甚至可能还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现代青少年生殖系统成熟较早,使很多人在有资格为人父母(结婚)之前就面临性的选择。为了避免青少年陷入无保护的性行为,就需要通过正确的性价值观的确立激发和引导个体行为的自我调节技能,通过内部标准和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性反应,激发社会认知的自我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拒绝危险的性行为的社会诱因,

⑶ 调控作用。性价值观的调控作用是指,在个体的性选择过程中,性价值观能够使人们符合社会伦理和良知的行为得到心理报偿,从而激发人们追求价值目标的热情和意志。个体受尊重的需要不仅可以通过社会评价来满足,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满足。当个体行为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一致时,会得到良心的自我肯定,他会因为这种肯定的奖赏而感到愉悦;反之,当个体的行为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背离时,会引起其良心的不安。因为主导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在人的整个社会化过程中已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人的骨髓中,形成了一套内在的尺度和评价标准,时刻都在监控人们的行为,并对人的行为起纠偏作用,正是这种监控和纠偏使人们沿着预设的价值目标前进。221

4、性主导价值观的内化过程

从意识形态上划分,性价值观可分为性主导价值观和性个体价值观。性主导价值观是指社会舆论、习俗普遍推崇,并被统治集团认可的价值观,如贞操观念、忠诚观念等;性个体价值观是个体在其特殊的社会位置上,根据其特殊需求形成的价值观。由于个人的需求取决于人的先天素质、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等,因此,个体价值观具有多样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特点。个体的性价值观念要既要受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影响,也要受个体需求的影响,这使得社会有可能通过主导价值观的确立,将个体的性价值取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一个社会的性主导价值观总的说来是由那个社会的主体需求决定的,每一个社会的主体需求不同,性主导价值观的内容也会有所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即,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主体的最大需求。应该承认,人类社会中存在着普遍价值。每一个人的特殊需求和特殊价值中所包含的共同的,超越了具体个人界限的东西就是一个社会的普遍价值。普遍价值与个体的特殊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普遍价值存在于特殊价值之中,并通过特殊价值来表现自己;特殊价值则通过普遍价值而获得必然性。222一个社会的性主导价值观就是社会的普遍价值的反应。

在性存在领域,普遍价值则是人类种的繁衍、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以及社会的发展,特殊价值是指个体所获得的性的愉悦和满足。从社会的普遍价值出发,主导价值观倡导互爱、忠诚、相互尊重,反对背叛和不负责任。虽然主导价值观所体现是社会主体的最大利益,但社会利益并不等同于个人利益。就个体而言,一个事物的利或害,取决于它是否满足还是有碍于个体需要的实现。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的客体才会被判定为有价值,而不能满足或有碍于主体需要的客体则会被判定为无价值或者负价值。

在另一方面,在需要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又常常对个体需要起调控作用。价值观表达人的情感、愿望和追求,它一经形成,就会反过来对需要进行评价、调节,并引导个体的需要。223因此,在个体的性选择过程中,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主导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之间总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使得性主导价值观的建构过程充满矛盾。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人既不是单向地受内在力量的驱使,也不是单向地受环境条件的控制,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外部环境三者之间是双向地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性主导价值观的建构和道德发展是有机体与外部环境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与德性形成的过程类似,性主导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个体内部机制对外部环境所施加的教育影响进行认知—认同—内化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化理论为德性”与化“德性”为“德行”相统一的“德知—德性—德行”的递进过程。224

内化一词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个人将社会的价值转化为内部的主体因素的过程。社会的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个人的德性的过程就是一个内化过程。亚里斯多德认为,德性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它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习俗规定着人的精神态度的总和,它对人们有着强大的归融作用,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来说,习俗其实是他们获得自我意识的内在统一性和结构性,即人的社会环境基础。一个民族的风俗本质上是普遍性的,因为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并由许多人在实践中践行着、维持着,它若无普遍性,或者不合理,就不可能持存下来。

主导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分为认同、践行、反思三个子过程,每一个子过程又包含着若干个阶段。所谓认同是指个体在舆论和习俗的引导下接受主导价值观并形成与主导价值观一致的价值取向。这种认同既有主体通过自觉学习和理性思考所获得的认同,也有在习俗的引导下,盲目跟风而获得的认同。认同是主导价值观内化的基础,没有对主导价值观的认同,就不能形成与主导价值观一致的行为取向。所谓践行是指人们将内化的价值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的过程。价值观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其主观的内隐的特性使其不与社会现实发生关系,因而只具有一种潜在的价值。只有当人们对主导价值观的认同转化为客观的实际行为,才能将其价值实现出来。所谓反思是指人们对自己所处的主导价值观的实现环境及其践行后果的思考。例如,对性主导价值观所倡导的互爱、忠诚等行为,个体最初可能只是被动接受的,但是经过反思,个体意识到这是其获得真正的幸福生活的源泉,这种被动的认同就转化为理性的认知。

认同、践行和反思,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认识周期,并呈螺旋式上升态势。认识周期的每一次循环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如此循环往复,使得人们对主导价值观的认同不断深入,践行更加自觉。人们对性主导价值观的接受是一个过程。在初始阶段,这种认同可能是被动的,盲目的,但是,经过不断地践行、反思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和结构。

性价值观的建构过程是个体内在转化机制与外在影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外在影响力主要有媒体舆论、社会习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这些要素会对个体施加一定的影响,使个体产生一定的压力,促使个体进行学习,这种习得的观念通过内部机制转化为较稳定的心理要素,使个体的内在转化因素同外部影响因素处于一个相对统一、平衡的状态。然而这种稳定与平衡只是暂时的,个体内部道德环境同外部道德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迟早会被打破。225这时,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道德迷盲期。但是,经过一系列个体内部的机制与外部新环境的整合又可以而达到新的平衡。

在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个体的内部道德环境与外部道德环境之间平衡总是不断地被打破,新的平衡又不断被 打破。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地解决,使个体的品质不断地得到发展、提升。226例如,在学校教育阶段,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崇尚爱情和忠诚的性主导价值观,但此时的认同还只是一种被动的盲目认同。走上社会以后,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偏离。原已形成的价值平衡被打破,个体在价值选择上会出现暂时的迷盲。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反思和再认同,会形成新的平衡,人们对主导价值观的认同也逐渐从盲目走向自觉。

二、 诚信在家庭伦理中的价值

诚信是家庭伦理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家庭关系的道德基石。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取决于家庭成员之间是否相互忠诚、相互信任。相互信任能强化夫妻双方的情感体验,导致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向行为选择,而正向行为选择又能进一步强化情感体验,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诚信能降低人际交往的成本,提高两性交往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