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9631600000013

第13章 本体论视角:性伦理中的“应该”与“合理”(6)

西方女权主义者在讨论妇女问题时已经注意到,除了经济因素和生理的差异,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所形成的“角色定位”也是妇女解放的障碍。艾里克.艾里克森在分析性文化对于男孩和女孩青春期角色确认的影响时指出:“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打造出谐调一致的、连贯的自我感觉,使之具备成人生活所需的爱和工作能力,并得到他人(社会)的承认。”79受成人的鼓励,男孩在经历了信任感战胜猜测怀疑,自主感战胜羞耻退缩,主动感战胜被动罪恶,成就感战胜劣势感的过程后达到心理成熟;女孩则没有经历这个过程,相反,社会却告诉女孩,女孩不用征服世界,只消等待白马王子的来临。

在艾里克.艾里克森男孩心理发展阶段论的基础上,卡罗.吉里根进一步指出:男性对成功的渴望大于女性是社会对男女两性的角色定位差异造成的。社会让男人去闯、去拼、去进取、去得胜;社会让男人对成功感到喜悦、骄傲和自豪;社会为男人设计的角色就是尽力做到与众不同,和别人拉开距离,和失败者划清界限。男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体验到自己地位。但社会不鼓励女性拼搏,也取得成功和荣耀。女性的自身心理发展进程因此受阻,这是诸多妇女问题的核心所在,是妇女诸多困扰的真正根源。”同上P115-117

人对于现实的性关系的反思,使性存在的本质对象化为性观念或性规范。性存在的本质一旦对象化,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或社会心理,就同其他社会意识一样有其相对独立的,独特的运动规律。由于文化的变迁要经历如同生物进化般的漫长的历史进程,性观念、性规范落后于时代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下面,我们将从“性别基模”变迁延迟、女性自我意识偏差和生育观念滞后于社会发展等三个方面,来说明性存在本质对象化对性规范合理性进程的影响。

2、“性别基模”的变迁延迟

性存在本质对象化的结果,一方面是形成各种性观念、性禁忌和性规范,另一方面是形成“性别基模”-----社会对两性社会角色或行为方式的刻板印象。从性文化的发展过程看,性别基模就是一种性别角色定位,它的“原型”就是一个社会对特定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社会心理学心理学认为,基模是人的一种认知结构,是人对于某个群体、某种社会角色或行为方式的刻板印象。基模是一种认知原型,是对事物进行分类和信息处理的依据。“基模有助于自动推理,它能让一些与基模相关的认知推理自动发生,不需要意识的参与。”80比如,在危急场合看见一个妇女,男人一般会想到她应该需要帮助,这就是人们关于“妇女是弱者”的“基模”在起作用。

社会对于两性的期望不同,则关于两性的基模也就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男性的基模具有勇敢、坚强、果断等特征,女性的基模具有胆小、柔弱、服从等特征。“性别基模”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沉淀、凝结、固化成特定的文化代代相传。这一点与人的生物基因代代相传非常相似,因此,也可以把“性别基模”看作是性别的文化基因。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性别基模”一旦形成,就会通过风俗、习惯、传统等等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人的社会化过程,并成为支配和主宰人们心态与行为的实实在在的规则。这种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基因”的“遗传”与“变异”与生物学意义上物种的遗传和变异有异曲同工之处。生物物种的变异要转化为一种新的遗传因素,需要经过若干代的自然选择,同样,人类文化基因的改变也需要若干代人的努力。

社会“性别基模”的变迁延迟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其一,在这个世界已是一个地球村的信息时代,众多男子,包括女子在内的许多人仍然执著保持着封建时代人们对“处女膜”文化的崇拜。

据报导:

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处级干部,由于结婚时没有“见红”,便认定妻子不是“处女”。结婚后,他虽然不便以此为理由提出离婚,却明里暗里以种种手段为难妻子,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懊丧。两人一闹矛盾,他就拿妻子“不贞洁”说事,使妻子长年被套在一个无形的锁链中遭受精神折磨,结果导致妻子精神失常,住进了精神病院。81

这个案例表明,“处女膜”情结不仅是男性意识中“女性基模”的心理反应,而且也是女性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该案例中妻子的精神失常一方面与丈夫的逼迫有关,同时也与她自己的心理暗示导至的心理压力有关。如果她自己不为自己的所谓“不贞洁”感到自卑,在现代社会,她完全可以重新做出选择,而不必忍辱负重把自己逼进精神病院。这个事件的可悲之处还不在于某个女子被逼进了精神病院,而在于它是整个社会 “文化心态”的反映,从各门户网站生活频道上“处女膜”修复手术广告的泛滥可见一斑。

男性对于“处女膜”的崇拜是旧的社会分工下女性隶属地位的观念表现,是一种源于不发达生产力条件下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性禁忌。这种性禁忌把女性当作男人的私有财产,强调男性对于女性身体的“独占”权利,对于女性说来是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但是,“处女膜”禁忌经过上千年社会文化的世代传承,已潜移默化为一种文化心态,成为男性意识中“女性基模”的组成部分,要想改变它也绝非易事。

其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早已摆脱了单纯依靠体力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性别对社会分工的影响越来越小,妇女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是,社会关于女人是柔弱的、感性的、怯懦的、群体等刻板印象并没有随之改变。女人需要男人的保护,男人有责任保护女人。这种两性在社会定位上的差别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描述:

泰坦妮克号就要沉没了,男人们要求妇女和孩子先走。女人和孩子登上了救生艇,男人,包括那些哪怕只有十几岁的小“男子汉”手拉着手,大义凛然地站在越来越倾斜的甲板上,随着不断下沉的船体慢慢地没入海水中。

这幕令人心颤的场景集中表现了男人的“自我”以及由“自我”唤起的“自尊”。求生本是人的本能,但“强者”的自尊却让这些“男子汉”在生死关头将生的希望给了“弱者”。而在事实上,若单纯从体力上看,一个18岁的小“男子汉”并不比一个30多岁的青年妇女更强壮!可以说,是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构架造成了这种失衡现象。

因为男性是女性生命周期中的支配者、供养者和保护者,所以他们对于女性的身体乃至整个生活都有绝对的权利。布劳弗曼、沃格尔、克拉克森、罗森克兰茨1972年对传统性别角色所做的研究表明,社会对成熟的要求---自立、决策、负责等几乎都是针对男性的,是针对男性成熟的标准。传统性别角色暗示:家庭和事业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合的矛盾冲突;女人附属于家庭,只是社会发展的“软约束条件”;男人是世界的主宰,是社会发展的“硬约束条件”。82

中国古代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可以说是对这一基模的最恰当的注解。女性被看作是无能的,因而她只能是男性生命周期中的哺育者、抚养人、照看者、贤内助和人际关系协调人,而不能成为社会的主宰。性别定位的结果是,女性逐渐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其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她为男人提供的照顾和帮助。在女性已经进入公共生活,妇女解放的经济条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性别基模”的变迁延迟,导致女性的社会地位不能随着她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的提高而同步提高。

3、女性自我意识的偏差

由于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别基模”的变迁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这不仅表现为大多数男性对于女性群体的刻板印象,而且还表现为女性自我意识的偏差。人们从出生起,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被灌输的“男强女弱”的观点使得两性具有完全不同的“自我”概念。男孩从小就被教育成能“养家糊口”,女孩从小就被要求学会“相夫教子”。这种“性观念”代代相传,使得“男强女弱”这种本来源自于两性生理上的差异,经过社会分工的历史积淀,变成了一种道德和文化,并对人们的“自我意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自我意识上的偏差导致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总是处于被动的附属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一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越来越多。普通大学中许多文科专业女生的比例已超过二分之一,理工专业的女生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与此不相称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领域中的主要岗位还是由男性占据,女大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附属的,服务性质的工作,如文员,销售,广告,会计等。不仅如此,女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的成就渴望也不如男大学生,社会精英人士中,男性依然占绝对优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生理差异、社会偏见外,女性自我意识的偏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民间曾有“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俗语,这一民间俗语的现代版就是,“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据调查,相当一部分女生及其家长认为,对于女孩子来说,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老公。女作家于秀在《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婚恋调查》一书中搜集了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

司爽是一个漂亮的女大学生,家境不算好,父母都是从生产建设兵团回上海的。从她上大二起,妈妈就开始忙着给她介绍男朋友了。她同意妈妈的看法,女孩子应该通过嫁人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单是靠自己上班后那点薪水,要多少年才能买到房子?还是应该嫁个钱多的男人,这样我很快就能过上好日子。83其实,不光是普通的女大学生,就是有较高社会地位和较高收入的女知识分子和女明星也拘泥于这种立场。一个知名女作家曾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公开表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另一个女影星也向记者表示,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归宿,比多演几部片子更重要。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男性把结婚作为自己的归宿,甚至有部分男性把婚姻视作“围城”、“爱的坟墓”,而把“嫁人”,最好嫁个“有钱人”当作人生一大目标的女性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是对传统“性观念”中女性隶属地位的认可。

尽管现在没有一个知识女性会象汉代的班昭那样,公开承认自己地位卑微,丈夫统治妻子天经地义,但在其潜意识中,“男尊女卑”的意识仍然存在,表现在择偶观上,就是大多数女性都希望找一个能力比自己强的丈夫。社会上流行的“A等男人配B等女子、B等男人配C等女子”的婚姻模式就是这种择偶观的真实写照。调查表明,在婚配条件上,男性更看重女性的内在的素质和人品,如善良、贤慧、美丽、大方等,女性更看重男性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基础,如学历、职位、收入、住房等。即使是自己经济收入不错,社会地位较高的女性也不愿意找个买不起房子的男人做丈夫。“一个男人连房子都买不起,还想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什么样的女人敢嫁这种男人?”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女性的择偶观点。

女性择偶观是传统性的存在本质对象化在个体自我认知上反映。“自我”是人们对自己所持有的重要信念的集合,那些关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信念就是自我概念。84对自我的认识关系到人的自我评价和行为选择。人们从出生起,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被灌输的“男强女弱”的观点使得女孩子从小就具有“女子不如男”的性观念。这种性观念代代相传,使得“男强女弱”这种本来源自于两性生理上的差异,经过社会分工的历史积淀,变成了一种道德和文化,并对人们的自我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笔者上大学前曾经在一个国企工作过。在那个到处都在宣扬“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七十年代,女工虽然与男工“同工同酬”,拿一样的工资,吃一样的口粮定量,但在工作上还是处处受到男工的照顾。比如,挖地基时,女工最多往筐子里装装土,其他活儿都是男工干。焊接时,男焊工吭哧吭哧地把氧气瓶扛到现场,女焊工才慢腾腾地悠过来开始干活。在那个年代,所有这一切都显得天经地义。女工自得地享受这种照顾,而男工也不会对此有什么意见。唯一有意见的是单位的头儿,哪个单位里女工多了,头儿便害怕完不成任务,会到领导那里去叫苦。

看来妇女能否“顶起半边天”与倡导者的美好愿望无关,舆论宣传所能起的作用在这里也显得微不足道。因为“男强女弱”作为一种“性别基模”和性观念已经深深地植入人们的自我意识之中,被社会普遍认同。不仅男性总是习惯于将女性视为弱者,女人也把自己认为是弱者,愿意要依附于男人,依赖于男人的保护。这样,一方面是“男尊女卑”,一方面是“男强女弱”,社会对女性精神上的歧视和肉体上的保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进一步弱化了女性自身的独立性,同时强化了那种“女子本质上不如男”的社会偏见。当然,因为每个人的社会背景不同,不同个体受此偏见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说来,文化层次较高,经济上独立的女性受“男强女弱”的性观念影响较小,在价值取向上,她们倾向于以自我潜能的发挥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而那些文化层次较低,收入较少的女性则更倾向于依附于男性,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