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9631500000012

第12章 资产价格与资产价格泡沫(2)

②产品市场中的经济心理与行为。如有关企业家的经济心理与行为(Clelland,1961;Cyert&;March,1963;Simon,1984;Davidsson,1989),有关消费者的经济心理与行为(Van Raij,1984;Andreason,1977)等。被誉为美国经济心理学之父的Katona在20世纪50—60年代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指出消费者动机、倾向和期望是影响周期性经济变动的重要因素,并提出消费感情指标(CSI)这一心理预期指标。此外,Dichter、户川行男分别对人类行为的非理性和商品购买行为的动机进行了研究。

③劳动力市场中的经济心理与行为(Earl,1990;Furnham,1986)。

④家庭中的经济心理与行为分析(Becker,1981;Katona,1975)。

这些心理学研究发现,现实中人的决策行为与经济学的理性假定存在系统性偏差。对于这些非理性心理的研究几乎与市场效率的研究始于同一时间。

与行为金融学关系最为密切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或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它是用信息加工的理论来研究、解释人类认知过程和复杂行为的科学。其核心思想是: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该系统的特征是用符号形式来表示外部环境中的事物,或表示内部的操作过程。该系统能对外部环境及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加工。也就是说,人通常被看作是以有意识的、理性的方式来组织和解释可得信息的系统。但是,其他一些下意识的因素也可以系统地影响人类行为。从这一基本的理论框架出发,认知心理学企图研究人类智能的本质、人类思维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和根本特点。

比如,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决策是一个交互式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按自身法则发挥作用的感知,用以解释其发生条件的信念或心理模式;一些内在动因,如感情(指决策者的心理状态)或态度(即某环境下,对某一相应现象的强烈心理趋向),以及对以前决策及其结果的记忆等,也会对当前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并构成特定的认知方程。这一复杂观点将人类行为看作对给定环境的适应过程。行为是典型适应性的,是以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和短暂的知觉条件为基础的。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除了认知过程之外,还发展到了人格、情绪、发展心理、生理心理等研究领域,对行为金融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2)行为金融学与行为学

行为学的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有过“飞跃”,后来衰落了几乎半个世纪。1974年,当代行为学大师George Homans发表了一篇演说,收在《当代社会理论》里面,提出了五条行为学原理,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定律,如“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定律,都可以从中推演出来。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的George Akerlof,在其诺贝尔演讲中以《宏观行为经济学与宏观经济行为》为题,希望把行为学的假设引入经济学分析框架,并在自己的研究论文里大量运用了行为学和社会学的核心概念。自此以后,行为学又开始成为经济学家注视的热点。简单地说,行为学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①回报原则。那些经常给行为主体带来回报的行为比那些不带来回报的行为更可能被主体重复。

②激励原则。那些曾诱发了回报行为的外界激励比那些不曾诱发回报行为的外界激励更容易诱发主体的同类行为。

③强化原则。行为主体在没有获得对其行为的预期回报,甚至为此遭到惩罚的时候,会被激怒,进而强烈地要求实施能够补偿损失的行为。相反,如果某类行为给行为主体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回报,或没有带来预期的惩罚,行为主体将更主动地实施同类行为。

行为学的这些基本原则是与传统经济学不相容的,因为它涉及“非理性”行为:低于预期水平的回报或高于预期水平的惩罚可以激怒行为主体,导致“过火”行为,“过火”行为的价值随行为主体被激怒的程度而上升。这是把人降低到动物的层面进行分析,经济学家认为这种行为是不理性的,因为它“不经济”。这一原理还认为:高于预期的回报或低于预期的惩罚可以让行为主体“高兴”,并上调行为后果的价值,这是情绪波动。凡是感性(emotional)的,都不是理性(rational)的,都不包括在理性选择的范围内。

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人的行为研究,为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对人类行为实验的设计和行为解释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同时为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者的行为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思路。

(3)行为金融与实验经济学

经济学在传统上被看作是仅依赖真实经济数据的非实验科学,许多学者认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受到的羁绊即在于此。如果不能进行可控性试验,经济理论的检验必定受到限制。仅凭真实经济数据,很难判断一个模型是否失败、何时失败以及失败的原因所在。一般科学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是,理论与可控环境下的观察之间的反馈路径:新的实验结果启发新的理论发现,新的理论发现又要求有用来检验其真实性的新的实验设计。这样的研究原则在经济学中好像非常难得。

于是,当理性人假设无法揭示现实人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时,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尝试用实验和实验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并试图以此来修改和验证已有的经济学假设。这使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依赖于实验和各种数据的收集,依赖于对人的心理分析和对现实人的经济行为的了解。认知心理学家有关人的判断与决策的分析,以及实验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理论的实验,就是这种研究最有成就的方面。而这些研究成果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方法和主体思路。

实验经济学是在可控的条件下,针对某一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决策者的行为并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模拟实验环境,探求经济行为的因果机制,验证经济理论或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因此,经济学的实验方法就是对经济学家给定一种直接的责任,即把可控的过程作为生成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而这些过程也可以在其他实验室中重现。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50年代,有三大标志性的经济实验类别:第一类是个人选择理论实验,试图通过实验手段了解影响个人效用偏好的因素和规律。Thurstone(1931)提出的实验,用来研究偏好的无差异曲线,随后其他学者的设计实验检验了以消费者行为为研究基础的效用理论的正确性,Wallis和Friedman(1942)对此实验提出了重要批评,在该批评基础上,Rousseas和Hart(1951)、Mosteller和Nogee(1951)做了后续实验,Allais在其1953年的著作中提出了“阿莱悖论”(Allais Paradox)和一般效用理论。第二类是关于博弈论的实验。有关博弈的实验已经格式化为著名的囚徒博弈(Flood,1952,1958)。从著名的囚徒博弈为起点,其他还有信誉效应、公共品抉择、议价过程等方面的博弈研究。第三类是关于产业组织的实验,主要特征是构建虚拟市场和组织形式,在不同的信息和市场条件下,研究人的行为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市场价格的影响。Alvin

E.Roth就曾关注于有关行业结构的早期调查,其后有Chamberlin(1948)以及Siegel、Fouraker(1960)的著作。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至今,实验经济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设计和构思不断创新,方法和根据不断完善,结论和证据与传统经济学的结论相去甚远,对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60年代出版了第一部对实验经济学的回顾。60年代末,学者们开始大量思考实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如,Hogatt,Esherich和Wheeler(1969)描述了一个计算机化的实验室。80年代后,更有史密斯(Vernon L.Smith,1982),Plott,Grether(1979)等开创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富有革命性的成果。史密斯的经济实验,包括拍卖、公共品提供、航班时刻表设计、能源市场设计、政府采购、国有资产拍卖、规制设计等,大大丰富了人们对机制设计过程中的经济关系的认识,他因此而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实验经济学对现象与问题的解释依赖如下过程:构造模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统计——得到结果。经济理论的实验是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所要验证的是人的行为命题,自然就需要借助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方法。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厌烦的心理,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价值诱导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三个小时内;二是运用行为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经济实验的重要性,正如Smith本人强调的那样:一项未经实验过的理论仅仅是一种假设,大部分经济理论被接受或拒绝的基础是权威、习惯或对假设的看法,而不是基于概括一个可以重演的严格证实或证伪的过程。但是,实验经济学可以把可论证的知识引入经济学领域,使人们了解真实的市场运行模式。同时实验中的可控过程作为生成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其数据采集的严格标准也受到理论经济学家日益重视。

正因为实验经济学的研究过程是可控的,也就可能为这种研究提出数据采集过程的严格标准,它作为方法论为行为金融学研究提供了研究路径,包括:a.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假设模型;b.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c.采用合适的模型对异常现象做出解释。目前,人们越来越多的对金融决策,特别是涉及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的决策内容,如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进行实验设计和模拟。

(4)行为金融与行为经济学

行为金融学是由行为经济学延伸出来的众多分支学科中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之一,它的基本观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大都源自该学科。行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复杂的、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投资、储蓄、价格变化等经济现象的学科,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有机组合。

从20世纪50年代起,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地发展起来。行为经济学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a.其出发点是研究一个国家中某个时期的消费者和企业经理人员的行为,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b.其研究集中在人们的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的决策过程,而不是这些行为所完成的实绩;c.它更重视人的因素。研究分析经济活动的心理过程,例如人们在作经济决策时的动机、态度和期望等,因此也可以认为它是管理方面的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以Kahneman和Tversky(1974,1979,1984),Thaler(1980,1981,1985),Shiller(2000),Shleifer(1990a,1990b)等为代表的行为经济学家,基于现代心理学的启示,分别对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的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等三个假定进行了修正,并进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现实人”假定。以此为立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如Laibson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讨论宏观经济问题时,加入了一些心理变量;Ernst Fehr在分析劳动力市场经济学核心问题时,将非完全理性融人经济模型;Rabin(1993)把人的非理性引入博弈理论与经济学中,提出混合公平的概念,即共同最大化或者共同最小化的“公平均衡”,而不仅仅是折中双赢的“纳什均衡”。Rabin(1998)则系统地分析了心理和经济的关系,以务实的态度讨论了偏好、信任偏差、认知的选择等,向传统经济学的理性概率分析方法提出挑战。Rabin研究的领域还包括为何有的人会入不敷出、会吸毒成瘾、会三心二意等等,传统经济学根本无法解释人类为何会做出这些不理性的行为。这些为行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Rabin等(2001)指出,当存在自我约束(Self—control)的局限时,人们会出现“拖延”(procrastination)和“偏好反转”(preference

reversal)等行为。Rabin将这些因素纳入传统经济学分析模型,得出了一系列有趣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对储蓄、就业等经济领域具有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