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基于实现企业组织和谐的治理研究
9631400000043

第43章 参考文献(2)

[112]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13]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编,《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7)》[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114]中国人民银行山西分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编写组,《山西票号史料》[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115]中国证券业协会编,《证券发行与承销》[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116]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7]杨海芬,《现代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

[118]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

[119]程莉莉,《劳动契约的性质与公司治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

[120]黄善明,《企业劳动契约剩余研究》[D],四川大学,2005。

[121]李鑫,《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8。

[122]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

[123]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

[124]宋增基,《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3。

[125]胥胤,《企业控制权配置论》[D],四川大学,2007.

[126]闫小龙,《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D],中南大学,2003。

[127]严武,《公司治理研究,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D],江西财经大学,2003。

[128]马俊驹、聂德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当代发展—兼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构》[J],《法学研究》,2000(02)。

[129]托马斯·塞莱尔,《德国股份公司法的现实问题》,《法学家》[J],刘鹅彤译,1997(03)。

[130]廖凡,《美国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案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08)。

[131]廖洪、张娟,《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财务绩效分析—来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4(04)。

[132]林晓镍,《股东利益的冲突与衡平—探寻股东关系的基本原则》[J],《法学评论》,2001(01)。

[133]林毅夫等,《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1997(03)。

[134]刘冰,《企业权力争夺与企业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2(04)。

[135]刘少波,《基于利益冲突的公司治理理论演进及其新发展》[J],《学术研究》,2007(03)。

[136]刘少波,《控制权收益悖论与超控制权收益——对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一个新的理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7,(02)。

[137]刘小玄,《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剩余支配权》[J],《经济研究》,1996,(05)。

[138]刘正才,《知识经济的幻觉:企业所有权向人力资本所有者转换》[J],《社会科学战线》,2001,(04)。

[139]卢昌崇,《公司治理结构及新、老三会关系论》[J],《经济研究》,1994(11)。

[140]卢昌崇,《耦合、效率及委托代理问题:基于乔家字号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8,(08)。

[141]陆维杰,《企业组织中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也谈企业所有权的发展趋势问题》[J],《经济研究》,1998,(05)。

[142]陆一,《员工参与:中国公司治理中被忽视的一极》[J],《商务周刊》,2005(17)。

[143]牛德生,《企业治理结构背后的理论逻辑—关于企业理论的研究与评论》[J],《当代经济研究》,1999,(09)。

[144]农民工城市贫困项目课题组,《农民工生活状况、工资水平及公共服务:对北京、广州、南京、兰州的调查》[J],《改革》,2008(07)。

[145]齐杏发,《劳资冲突对社会治安的影响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01)。

[146]钱雪松,《国有企业富余现金流量规制及其国际比较》[J],《改革》,2008(02)。

[147]孙永祥,《所有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J],《经济研究》1996(01)。

[148]唐清泉,罗党论,《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6,(01)。

[149]唐跃军,谢仍明,《大股东制衡机制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J],《南开经济研究》,2006,(01)。

[150]唐宗明、蒋位,《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04)。

[151]王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劳动关系:冲突与协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01)。

[152]魏杰,《论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人力资本机制》[J],《福建论坛》,2002(11)。

[153]魏明海、柳建华,《国企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J],《管理世界》,2007,(04)。

[154]吴宏洛、陈月生,《劳务派遣:规范与发展》[J],《东南学术》,2007(02)。

[155]吴继忠,《家族企业创业者与职业经理冲突研究》[J],《经济经纬》,2006(01)。

[156]吴炯,《从公司治理起源看其制度治理内涵》[J],《经济管理》,2007(19)。

[157]吴涛,《劳动争议处理的约束条件与路径依赖》[J],《改革》,2008(08)。

[158]吴涛,《旅行社生存空间的典型产业组织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8(06)。

[159]席酉民,《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的新领域》——读《中国—欧盟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丛书》[J],管理世界,2006,(08)。

[160]席酉民,《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的新领域》[J],《管理世界》,2006(08)。

[161]夏波光、邱婕,《劳务派遣期待走向规范》[J],《中国劳动》,2005(06)。

[162]杨其静,《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J],《经济研究》,2002(01)。

[163]杨瑞龙、聂辉华,《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06,(02)。

[164]杨瑞龙、杨其静,《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J],《经济研究》,2001,(03)。

[165]杨瑞龙、周业安,《交易费用与企业所有权分配合约的选择》[J],《经济研究》,1998,(09)。

[166]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兼评张维迎、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7,(01)。

[167]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家》,2005,(03)。

[168]叶正茂,《企业制度的演变与创新——共享利益制度的提出》[J],《管理世界》,2000,(05)。

[169]衣长军、张贤澳,《企业经营最终维护谁的利益?——关于两种所有者治理模式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1,(05)。

[170]袁国良、郑江淮、胡志乾,《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1999(03)。

[171]袁煌,《企业人力资本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初探(下)》[J],《中国资产评估》,2005(11)。

[172]张春霖,《国有企业改革:效率与公平的视角》,《经济社会体制比较》[J],2008(04)。

[173]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09)。

[174]张文魁,《公司治理、公司政治机制及股东、董事、经理之间的权力配置》[J],《改革》2004(02)。

[175]张衔,《政治经济学运用数学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9,(09)。

[176]张衔、陈怡男,《全流通后的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分析》[J],《西南金融》,2006(06)。

[177]张衔、黄善明,《员工效用函数、员工剩余控制权与企业治理结构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2001(03)。

[178]赵磊,《剩余索取权归属的理论分歧与现实变化》[J],《经济学动态》,1998,(08)。

[179]郑红亮,《公司治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J],《经济研究》,1998,(10)。

[180]郑红亮、王凤彬,《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2000,(03)。

[181]郑玲,《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识别》[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04)。

[182]郑震,《犯罪压力下的警力资源不足之探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8(01)。

[183]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5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J],《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5(03)。

[184]周刚、姜彦福、雷家骕,《公司治理理论动态及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08)。

[185]周鹏、张宏志,《利益相关者间的谈判与企业治理结构》[J],《经济研究》,2002,(06)。

[186]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06)。

[187]周小川,《国有企业应该向“所有者”分红》[J],《中国企业家》,2006。

[188]朱红军、陈继云、喻立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利益分歧下的多重博弈与管制失效—宇通客车管理层收购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6(04)。

[189]朱红军、何贤杰、陈信元,《定向增发“盛宴”背后的利益输送:现象、理论根源与制度成因—基于驰宏锌锗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8(06)。

[190]邹嫄,《高层管理者薪酬增长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探讨—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企业经济》,2007(02)。

[191]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报告—基于2007年1162家上市公司》[J],《管理世界》,2008(01)。

[192]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分析》[J],《管理世界》,2007(05)。

[193]罗本德,《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J],《社会科学研究》,2007(03)。

[194]李革森,《关于企业所有权向人力资本所有者转换的探析》[J],《管理现代化》,1998,(06)。

[195]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J],《经济研究》,1997,(06)。

[196]孔泾源,《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J],经济研究,1992(07)。

[197]

郎咸平,《历史动荡看中国今天需要怎样的公司治理》[J],《新财富》,2002(19)。

[198]冀县卿,《我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激励缺失及其矫正》[J],《管理世界》,2007,(04)。

[199]贾康、赵全厚,《中国财政改革30年,政策操作与制度演进》[J],《改革》,2008(05)。

[200]贾生华、陈宏辉,《全球化背景下公司治理模式的演进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01)。

[201]胡新文、颜光华,《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述评及民营企业的治理观》[J],《财贸研究》,2003(15)。

[202]韩朝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代理问题——一个国有资产流失案例的启示》[J],《经济研究》,1995年第5期。

[203]郝云宏、王淑贤,《我国国企企业家产生、激励和约束问题的特殊性》[J],《管理世界》,2000,(02)。

[204]何德旭,《经理股票期权: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兼论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管理世界》,2000(03)。

[205]黄少安,宫明波,《共同治理理论评析》[J],《经济学动态》,2002(04)。

[206]华生,《中国股市的最大国情》,《时代财富杂志》,2001(10)。

[207]费方域,《控制内部人控制一国企改革中的治理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19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