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9631200000066

第66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1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层面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使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价值所在。加强实践性教学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与有效途径,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

多层面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为着眼点,以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以教师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作基础,以多样化的学生社会实践形式为依托,以有效的实践教学目标评价体系为牵引的一种系统实践教学模式。

一、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养成的重要途径

1.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

关于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品德养成中的重要性,中国古代思想家有过深刻的思考和精辟的论述。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1]大思想家朱熹强调:“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之非艰,行之唯艰,功夫全在行上。”[2]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在社会性活动的中学习或接受的知识和观念,通过心理的中介作用内化后,并通过长期的社会反复实践才能转化为素质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在个体的一生中持久发挥作用的品质才是真正意义的思想品德素质。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先生曾对148名杰出青年和115名被判处死刑的问题青年作过对比分析,发现决定他们命运迥异的是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不同的童年造成了杰出青年与死刑犯青年之分,更造成了先进青年与平庸青年之分。而这“不同”的基本点之一就是基于点滴的行为习惯。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同时,一个人思想道德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验证和调整。马克思指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3]。在社会性实践中,人使自己的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识的对象,通过进行认识、评价、审美等复杂的心理文化活动,把社会需求和主体需要结合起来,不断刺激个体产生新的需要,激发起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欲望,从而使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向更高更完善的水平发展。毛泽东曾经深刻地指出:你要有知识,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行为教育学的研究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2.加强实践教学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处于网络时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其思想观念、理论素养、个性特征、对社会的认识和看法等明显地区别于其他青年群体,也有着不同于传统的明显特点,表现为:一是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变革强烈的愿望,但对转型期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辩证的思考,容易出现心理困惑,产生不满情绪;二是有远大的理想追求,尊重和服从国家利益,但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并考虑自己置身其中的价值体现;三是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变,特别是就业的巨大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开始由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向自身能力的培养,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于是不少大学生应付文化课考试的同时,强烈希望了解社会,在实践中丰富自己;四是求他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喜欢表现甚至是张扬个性,但思想易脱离实际,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

凡此种种,当代大学生希望思想政治课能联系社会实际,联系他们的思想实际,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教师的喜欢程度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喜欢与否,最重要的内容是否能理论联系实际。在被问及“据您的估计和感受,政治理论课进行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教学,这对于提高同学们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而言:A.会有帮助但帮助不大、B.帮助很大、C.没有什么帮助”时,36.3%的同学选择了A,55.5%的同学选择了B,只有8.2%的同学选择了C。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对目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满意,认为太少,方式也太单调。

3.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说明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极其丰富,外延极其广阔,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宝库,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近现代历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涵盖历史、现实、未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革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党的建设等,既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更是植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深厚土壤、产生和发展于我国社会生活实践的理论成果,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

同时,理论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本质要求。正如毛泽东曾经指出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如果你能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赞扬,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4]在与学生座谈时,很多大学生就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应受课本限制,应关心当代中国的实际,这是理论的说明力和生命力所在,如新农村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物价的上涨、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与民生相关的问题,应关心当前实际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学校伙食价格的上涨、大学生的婚恋问题等。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性环节是大学生期望的学习方式。我们的问卷显示,当问及学生“你对进行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态度是:A.很期望、B.不喜欢、C.无所谓、D.期望”时,49.1%的学生选择了A,31.7%的学生选择了D,“期望”与“很期望”的比例高达80.8%。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并不尽人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社会实践形式主义严重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参观、社会调查,有组织的进行或自由选择等不一而足。但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学校和老师为省事,提前放假两周或晚开学一周由学生自由活动来进行所谓的“社会实践”,有的是老师在假期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自由完成,之后交上一篇稿子即可,至于内容是否真实,学生是否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教师一般不深究。“放羊式”的社会实践,一些学生直接从网上粘贴或坐在屋子里“想当然”就可完成。

2.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在被问及“你认为目前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时间是:A.比较适中、B.太多、C.太少、D.觉得从来没有开展过实践性教学”时,53.4%的学生选择“太少”,32.6%的学生选择了“觉得从来没有开展过实践性教学”。回答“据你的了解和观察,全国其他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是:A.经常进行、B.很少进行、C.进行过但并不多”的比例数据依序是14%、 36.2%、49.7%。大学生之所以认为目前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太少、觉得从来没有开展过实践性教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确实很薄弱,殛待加强;另一方面也表明,不少大学生认为只有走出校门去搞调查参观才是社会实践。

3.实践性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一些专业课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负责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育人是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工干部的事。”这是一种将教书和育人完全割裂的一种典型的模糊认识。如,财经类高校中,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中所讲授的西方经济学家分析市场经济惯用的元理论“经济人”假设在学生中有很大的影响。一些教师将资本主义制度理想化和绝对化,并用以解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一切现象,并把它作为评判得失成败的唯一标准。由于有的专业课教师不加分析的讲授,没有与思政课内容的有效对接,严重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多元价值选择和冲突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在我们组织的多场学生尤其经管类大三和大四学生的座谈会上,学生多次提到这一点。

构筑多层面立体化的实践教育模式

列宁曾说,“教育共产主义青年,决不是向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辞和准则,教育并不是要这样。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5]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树立大实践性教学观,着力探索多层面、立体化的实践教育模式。

1.学校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证

对于广大学生喜欢、单靠教师个人难以落实的实践教学环节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组织的力量。包括,高校要组建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专门领导机构,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下大力气开辟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要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原则、实践基地协议的签订、实践基地的挂牌、实践教学的开展及注意问题、实践基地的共建等方面形成一整套较为完整、规范的运作方式。不仅如此,学校还应制度的形式具体规定社会实践教学大纲、实践学时,并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经费,以便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各种必要的实践。问卷调查,在被问及“如果您认为目前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时间是太少的话,那么您觉得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时,3.5%的学生选择“任课教师不愿意”,51.6%的学生选择“任课教师一个人能力有限,条件有限,没有活动经费”,28.2%的学生选择“学校不真正支持”,16.5%的学生选择“社会不真正重视”。

2.教师应丰富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教师首先学懂、学通、学深,真学、真懂、真信,学生才能真正入耳、入脑、入心。由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思政课教师师资比较紧张,因而近年来高校新调进了不少年轻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刚刚毕业,社会阅历较浅,个别青年教师甚至连学生询问的一些社会常识性的东西都难以准确回答。即使是一些老教师,由于长年从事繁重的教学工作,无暇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许多社会问题同样不甚了解。有些教师感慨:“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因此,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积极组织教师深入农村、企业、红色圣地、沿海发达地区,走访基层党员干部,聆听模范党员谈切身体会,使教师亲身感受基层党员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体悟科学发展观在基层的现实功效。有了这样的切身体会,教师的课堂才能有生动的素材,也才有可能针对性地对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指导、组织管理和考核。

3.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方式

一是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采取“问题教学法”,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准确掌握大学生真实思想动态,不断丰富直观教学手段,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积极和深刻的政治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体现在原著及党的重要文献中,不重视对原著的学习,政治理论课就不可能真正学好。根据特定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读有关原著,边读书边思考,加以融会贯通,同时还要组织大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现在,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进程以及展示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弘扬主旋律的精品影视相当丰富,许多都是很好的很经典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优秀素材,如《毛泽东》、《长征》、《亮剑》、《延安颂》、《邓小平》、《走进新世纪》、《执政党兴衰史鉴》、《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等。我们进行的问卷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被问及“您喜欢的政治理论实践性教学方式是(可多选):A.放经典影视资料、B.讨论、C.参观考察、D.写读书心得”时,回答的比例数字依序是80.2%、29.3%、51.8%、14.2%。可见,“播放经典影视”与外出“参观考察”都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教学方式。

二是拉大课堂教学框架,积极调动学生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大实践性教学活动,要拉大课堂教学框架,坚持强化科学有序管理,倡导团结协作精神,注重科研创新意识,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注重多学科渗透,抓好多部门联动,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做到学生喜闻乐见,积极主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