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9631200000060

第60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10)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必须以人为本,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价值的一种体现。

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本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教育发展观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人文性,强调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断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整个过程是由人以及人的活动所构成的,其主体是人,主导是人,过程是人,结果也是人。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使学生在保持心情舒畅的情况下高效地达成学习的目标;必须把学生看成具有能动性、潜在性与差异性的活生生的人,教师要努力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及教育技巧,以达到使学生在做人上自尊、求知上自取、生活上自理、健体上自强、审美上自悟的目的,实现变只重知识灌输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变死板僵化、负担过重为生动活泼,变单纯依靠“他人教育”为重在进行“自我教育”。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会活起来,学生也才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才能活泼快乐,健康和谐地成长。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的路径

(一)必须提高教师素养

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细微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的创新,要求教师首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对各种文化思潮和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解开学生思想上的困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既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创新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意识,要有一种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教师必须全身心的投入,要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良心,要一切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与名利;教师既要有精深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又要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懂得高等教育规律,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做到会教、善教、教学有方,并且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时刻影响学生;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这个育人阵地,还要善于把育人延伸到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拓展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种环境和范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还要做学生的益友,在他们成长、徘徊的人生十字路口,教师要像火炬一样照亮他们的前进的道路,像航标一样指示他们前进的方向。

(二)拓宽教育渠道,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式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其教育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就当前的情况而言,至少以下几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要以“两课”教学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战场。要有系统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解决好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有坚实的、科学的理论作支撑。教师在“两课”教学中,应本着坚持从实际出发,求真、求准、求实的原则。所谓“求真”,就是用真理服人,真情感人;“求准”就是对问题要抓的准,准确的用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决问题;“求实”就是把焦点对准学生的热点倾向,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从而达到“活”的目的。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路。从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小事开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社会,逐步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的关系,克服骄傲自满和自视优越的心理定势,逐步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进一步增强对改革开放政策的理性认识,找到努力的方向,树立正气,报效祖国和人民。

最后,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新载体。校园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无论是物化的景观还是人格化的形式,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形成和发展。因此,要重视营造高品位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把马克思主义教育贯穿于创建校园文明的活动中。要重视校园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校园文化在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创新考试内容与形式

考试是检验学生素质和水平的基本手段,然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考试,其内容基本上限于书本,考概念、考原理、考问答、考论述,至于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判断、问答、论述样样都有。这种考法,实际上就是在考学生死记硬背的功力,忽视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及其素质的培养,造就的是“高分低能型”的人员。为了使考试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指挥棒,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考试内容和形式都应进行创新。在考试内容上要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方面,要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前大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面,要侧重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在考试形式上,可以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在阶段性学习结束以后,可以要求学生写小论文,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和对问题的思考。此外,还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答辩、辩论和实际操作等形式对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成果进行考核。

四、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创新的机制

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使其创新富于成果,必须予以相应的制度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的创新力和创新度直接受制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的创新体制和机制。

首先,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创新的领导与管理。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形成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创新的氛围,鼓励教师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以增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为导向,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同时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善待失败和失误。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既是创新,就有可能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的创新也应该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然而事实有可能很复杂,甚至可能不尽人意。为保证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创新实践的考核与评价。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的创新理所当然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服务。同时,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的创新必须立足于客观环境,充分关注大学生思想的新动向,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实践。为此,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广泛深入的开展评教、评学活动,采取各种评价方式,一方面保障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的创新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另一方面充分保障各项创新成果能够得到及时的肯定和推广。

再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既要重视硬机制,也要重视软机制,既要重视结果,又要重视过程。新的激励机制应从公平、公正性朝着如何使教师进一步发挥其潜能和积极性的方向发展。要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绩效管理体系,形成一套有效的业绩指导、业绩评价和业绩辅导改进体系,以及建立以此相适应的报酬激励制度。

面对现实的同时还需适当解读现实

——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龚松柏

【摘 要】本文认为,为了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我们面对现实时还需适当的解读现实。在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解读现实几个维度基础上,提出解读现实是提高政治理论课理论深度的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面对现实 解读现实 实效性

当前我国的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关键问题一般认为都是教学内容。一般认为教材内容与现实的差距是导致学生对这类课程不感兴趣甚至反感的重要原因,但是,本人从几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中发现,真正关键的东西并不是教材内容与现实的差距,首先,经过新的方案后,实际上新的教材与现实的距离已经不大,可以说基本上反映了现实,其次,任何教材与现实都有差距,与现实的差距不是政治理论课特有的问题。但是相对而言,其他课程,包括文化素质课在内的课程,学生相对比较感兴趣,或者至少没有什么反感,而政治理论课却经常遇到学生的兴趣不高甚至反感的问题,真正的关键在于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遇到讲解现实问题时有太多的束缚,一般只能描绘或者简单的解释现实,而不能做自己个人的解读。这才是这类课程吸引力相对较差的重要原因。所以,本人认为,为了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我们面对现实时还需适当的解读现实。

一、解读现实的含义

要说明这一问题,首先必须解释解读现实的含义。我认为,政治理论课在遇到现实问题是,有三个基本的层次,这就是面对现实、解释现实和解读现实。所谓面对现实就是不回避现实问题,对现实问题作简单的描绘,叙述,说明某个现实问题是什么样子。而所谓的解释现实就是对于现实问题在真实描绘、叙述的基础上根据党的政策作出较深的解释,但绝对不允许自己个人的发挥。而解读现实就是在解释现实问题时,适当的发挥,加入一定的个人理解。也就是说,一般的解释现实问题时,所用的理论、观点都必须是前人或者现在的中央领导人都讲过的,但解读现实时虽然仍然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却可能有自己很多个人的见解,这种见解不一定是前人或者现在的中央领导人讲过的。

具体而言,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现实。

其一、对于党的基本政策和理论可以提出深层次的含义。这种含义在文件上是没有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理解适当的引申

例如,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教材上只是描述了社会主义从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到最终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过程。这种论述的逻辑结构总的的来说都是从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自身逻辑的发展,或者最多只提到它的对立面——资本主义,这样的一种论述显然过于简单化,很难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追求社会主义,即便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做再详细的解释,因为现实中邓小平讲的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特征现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说都在慢慢实现,至少当前阶段比中国做的还要好。所以这种简单的解释显然是很难服人的。而如果对这一问题做适当的引申,说明人类探索社会主义只是在探索一种理想的社会,并适当介绍一下西方古代的理想国思想以及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理想,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不过是一种理想社会的名称,学生自然就能够理解。因为学生可能不一定接受一种现实中的具体的社会制度作为既定的追求目标,但绝对会接受一种理念,那就是人类必须追求一种理想的社会。

其二、教师可以对于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个人独特的见解

很多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可能在教材上,党的在文件中可能都有详细的解释,教师如果过分的拘泥于这样的解释,学生可能非常反感,但如果教师能够从另一个角度上思考这一问题,提出含有个人见解的解读,也许就能够给学生以很大的启发,由此也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关于贫富分化问题,教材和党的各种文件中都只是强调一个先富与后富的问题,强调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随后先富带动后富的路径。这样的解释恐怕任何一个大学生自己都能讲出来,如果教师也只是如此解释,肯定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没水平,这种课没必要去听。而如果引入一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库兹涅茨曲线说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之中一般都会遇到的贫富差距先扩大后缩小的问题,理论深度自然就会有所增加,学生自然也就会提高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