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9631200000045

第45章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25)

二、改革开放以来对价值内涵认识的三次飞跃

从80年代初以来,国内的学者开始涉足价值论理论的研究,在20余年间逐步恢复和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体系,从而丰富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同步进行的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价值内涵认识的演化过程,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密切相关,哲学界价值论研究的进步,也正是与党的指导思想的不断丰富相伴而行的。回顾30年的改革开展历程,笔者认为,对价值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由否定价值到初步确立价值观念,为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化提供了基础。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对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长时间存在着“左”的偏见,把手段当成了目的,单纯强调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却忘了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不仅否定商品,也否定了价值。1978年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破除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利益,物质价值开始被重视,哲学界开始思考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价值体系的建构问题。80年代初期,价值论开始被国内理论界重视,及至兴起了价值哲学的研究热潮,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中价值观念的形成。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逐步建立,交换中平等的“价值”观念也得以引入,虽然这种价值是以货币为衡量标准的“物”的属性,但对于社会秩序的确立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建立仍然具有进步意义,对物质价值的认识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可以看作是中国对价值内涵的初步认识阶段,人们由否定价值转而开始认同价值,但是由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还很肤浅,人们把关注的重心放到了价值的附着物——客体上,强调并仅仅关注物质价值,物质价值的过度放大很快带来了负面效应,“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等错误的价值观开始侵蚀民众,社会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价值论与实用主义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在这一背景下,急需要价值论研究有所突破,重构民众的价值观。

第二次飞跃是“三个有利于”的提出,统一了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价值内涵中人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真正重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多的是一个认识论的真理问题,而不是一个实践论的价值问题,我们寻求真理,判断事物的是“真”还是“伪”,并不是我们的目的,人们不仅仅需要知道事物“是什么”,还需要知道事物“有何用”以及“怎么用”。马克思主义说得很清楚:“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2]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和国内不少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迈不开步子,不敢闯,以及理论界对改革开放性质的争论,指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三个有利于”这一论断,统一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解决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生产力要发展,国家综合国力要增强,需要我们去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办事,但是,这一切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应该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认识的深化,使价值内涵中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在改革开放以前,国家过份强调集体利益、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个人的利益被忽略,改革开放的30年,是由认识到人的利益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统一的渐进过程,人们不再羞于提个人利益,也敢于争取正当的个人利益。近年来,国家进一步提出要让广大人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强调“以人为本”,更是对人的价值的进一步重视。在前段时间的抗震救灾中,强调把人的生命、财产等利益放在首位,民众能够及时了解到救灾进程;反观唐山地震时,一切强调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体被相应忽略,甚至连死亡人数都认为是国家机密,迟迟不予公布。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的转变,体现了对人的应有尊重,这是对价值内涵认识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应有回归。

第三次飞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的由片面价值认识向全面价值认识的转变。

改革开放是由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的,因而人们最先被触动的价值观念是物质价值,虽然在“三个有利于”提出后,价值内涵中人的主体作用得到了重视和强化,但是片面强调物质价值的情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变。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从“小康”目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其中的转变重点在于“全面”两个字。同年春,江泽民同志首次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明确提出了党要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指出了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智力支持、精神动力以及本身即是发展目标之一的重要地位,这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2005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了全面协调发展各种价值的重要性。物质价值,是其它价值的基础,但并不能够取代所有的价值内容,科技、文化、政治等非物质价值,既要取决于物质价值的发展水平,同样也反作用于物价价值的生产和消费。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因此对物价价值也就高度重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其它需求也开始变化突出,建立一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达社会,使人们能够满足健康、审美、教育、运动、求知、安全等各方面的价值追求,是保障人民自由而充分发展的必要前提。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在此基础进一步指出了全面价值的重要性,全面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人的综合性所要求的价值的多样性,也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4]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但也同时提出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类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在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人类只有主动地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维系生态平衡的责任,做到人与自然间的协调,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永续发展。

三、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以上三次对价值内涵认识的飞跃的成果,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5]。这一价值体系从终极价值目标层次、当前宏观价值层次和现实微观价值层次三个层次阐明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涵,全面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在当前阶段的如何正确看待价值的问题。

终极价值目标层次: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从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和实践论的相互联系的角度,回答了价值论的关键问题,为社会主义价值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的终极方向,即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价值目标。

现实宏观层次:它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解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实现社会价值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发展问题,“以人为本”思想回答了为民的目的,发展和为民,这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两大方面,前者指明了路径,后者明确了方面,只有发展,才能为民,而唯有为民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发展;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回答了在当前,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这个现实世界中,中国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维护国家利益,这里的民族精神既不是大国沙文主义,更不是民族虚无主义,它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三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进一步的解决了现阶段中国如何建设、如何发展的问题。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回答了现实宏观价值层次的社会价值问题。

现实微观价值层次:解决社会中个人的价值问题。即社会主义荣辱观。这规定了我们这个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应该有的一个价值取向,体现了一种主流的道德要求,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南,也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内涵问题系统全面的准确解答,是改革开放30年来价值内涵认识不断深化的阶段性标志成果。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4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第1版,第19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37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8—39页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10版,第26页

人格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辜堪生

【摘 要】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局势新的挑战。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扭转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局面,对人格教育的重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本文正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培养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人格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培养。

从我国教育史来看,人格教育古已有之。作为启蒙教育的《三字经》中这样叙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说明人类通过学习才能“知义”——即对封建人格的教育,而“近朱赤,近墨黑”中的“赤”和“墨”则是封建社会传统的人格标准的两个极端象征。人格究竟包含什么内容呢?人格应是思想、品德、情感的统一表现,丰子恺先生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人格之鼎就站立不稳,显示的人格就缺损,就低下。

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原因在于:第一,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人的价值观念必须统一和稳定,而这就需要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及其人格形态是统一而稳定的。否则,分裂的人格只能产生分裂的观念。第二,人格是形成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世界观是对于世界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虽然来自于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但如果没有良性的人格形态作为内在心理依据,外在的观念灌输就很难起作用。第三,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人格具有品质化的特性,因此,人格一旦形成,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内在质地,不同的质地会适应不同的道德倾向,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质。当然,人格的这些基础作用并不是绝对的,而往往是相对的,同时它还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发生相互的影响和转化作用。因而,人格既有统一性和稳定性,也有分化性和可变性,这些特性也决定了良性人格的不易养成。总之,人格状态可以说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学校是人格教育的主渠道,有责任开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圆满人格,决不只限于笼统的提出思想教育,而应该在提高学生人格素质的基础上,去谈思想进步,政治信仰,爱国主义等等。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看到这一点。但是,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力气花在了正面的、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而很少从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因此,必须在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