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9631200000022

第22章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2)

对改革开放制度创新,一开始就有不同的评价,有的甚至“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32]。可以说,改革开放每迈出一步,几乎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姓“资”姓“社”问题的争论,这种争论浪费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影响着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33]

为了促进改革开放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警惕“左”的和右的东西的影响突破姓“资”姓“社”问题的束缚。实际上,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邓小平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起就表明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34]“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35] 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他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36]“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37]“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的,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38]到九十年代初期,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是明确地谈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9]这些论述,打破了传统所认为的市场经济仅属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仅属于社会主义的观点,为解决姓“资”姓“社”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应该如何评价改革开放制度创新过程中的是非得失呢?邓小平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0]也就是说,改革开放制度创新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最重要的是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的体现,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是非得失、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任务的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41]。生产力标准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归宿和目的,即只有生产力得到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获得我国应有的国际地位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也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放生产力,首先就要解放人的思想和创造力。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当人民群众的利益得以满足时,人民群众参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坚持“三个有利于”的评价标准,能够使人们从姓“资”姓“社”的框框中解脱出来,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促进我国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

经过30周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42]“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43]这种开创与邓小平改革开放制度创新思想是分不开的。

注释:

[1].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中译本,第53~54页。

[2].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33页。

[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1页。

[4]. 沈宝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4页。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08页。

[6].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页。

[7].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页。

[8].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页。

[9]. 参见沈宝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108页。

[10]. 参见沈宝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109页。

[11]. 参见沈宝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

[1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6页。

[1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8页。

[14].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1页。

[15].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3页。

[16].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1页。

[1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2页。

[1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

[1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2页。

[2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2页。

[2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7~208页。

[2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7页。

[2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2页。

[2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4~265页。

[2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2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2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

[2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页。

[2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2页。

[3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3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3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5页。

[3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34].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6页。

[35].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6页。

[3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8页。

[3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8~149页。

[3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3页。

[3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4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4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7页。

[4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7页。

[4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页。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春梅

【摘 要】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把马列主义理论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总结中国深刻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在实践中逐渐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道路,并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引中国开始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主动走向世界的大规模的对外开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邓小平 对外开放思想

一、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