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9631100000040

第40章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8)

任何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都不可能是单一的。在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中,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所扮的角色不同,在政治生活中就会形成不同的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理想,从而在社会大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形成不同的政治文化。在一个社会中,不同阶级、阶层的政治文化差异,直接与他们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密切相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来,人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和阶级利益,而正是这些利益构成他们思想的基础。因此,任何社会由于社会利益的多样化都势必会形成代表各种集团和阶级利益的政治文化。特别是随着现代全球政治、经济剧烈的相互渗透,更是使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充满了许多异在的因素。然而,在整个政治文化系统中,各种政治文化的地位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其中有一种政治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其他政治文化居于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居于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就是政治主文化,处于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的政治文化就是政治亚文化。正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在不同阶级政治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这在每一时代每一国家都是如此。

从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来看,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成分相当复杂。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型政治文化的存在,这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主体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逐步确立其主导地位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政治基础。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中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人们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初步发挥,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扎下根来,我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执政具有较高的政治认同感。因此,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我国的主导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的存在,这是传统政治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的逻辑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尽管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施贯彻,但是传统政治文化仍遗留在人们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模式中,成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种政治亚文化,在政治生活的各个层次上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碰撞和互动。传统政治文化的生命力是相当旺盛的,它并不会随着旧制度的湮灭而随之消失,没有哪一个民族、社会、国家能够完全抛弃传统文化。外来的尤其是西方政治文化是中西政治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结构内的一种亚文化也对我国政治生活发生着重要影响。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在政治上倡导多元政治,主张实行多党制和分权制,这是与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制相适应的。但是,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中内涵的法治、民主、自由精神,则凝结着人类共同的政治智慧,是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吸收和借鉴的政治文明成果。

政治文化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特别是政治心理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具有极强的社会现实性。社会利益的多样性决定了政治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政治思想水平、政治心理状况与社会所倡导要求的政治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政治文化的多元化对主导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政治亚文化若是过分强大势必对社会政治稳定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要保持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文化的规范和引导,实现社会政治文化的整合。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在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建设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我国主导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人、引导人,从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规范和引导政治亚文化。就我国政治文化领域的总体而言,非主导政治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与主导政治文化保持一致的,也对主导文化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但非主导政治文化中的消极文化因素,比如某些文化形式中夹杂的愚昧、颓废、庸俗的成分,对主导政治文化和社会则会产生危害和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非主导政治文化的规范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来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支流文化中积极和消极的因素,并抵制消极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引导人们对非主导政治文化进行积极的改造,即按照主导政治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对非主导政治文化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其落后的、有害的部分去掉,将合理的、有益的部分留下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使非主导政治文化逐步接近或融入到主导政治文化之中。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反对和抵制敌对性政治文化。在我国当代,敌对性政治文化是指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敌对性政治文化通过对我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挑战,进而对主导政治文化进行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否定。例如,有的公开鼓吹“全盘西化”,在政治上宣扬取消、削弱共产党的领导,主张西方式的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在经济上宣扬私有化,主张取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在思想文化上提出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主张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在价值观上主张极端个人主义;有的歪曲党和人民的奋斗历史,诋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煽动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有的发表和出版格调低下、宣扬色情暴力、迷信颓废的作品与书籍;有的怀疑和否定改革开放,歪曲、攻击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等。否定主导政治文化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否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对主导政治文化进行正面宣传、对政治亚文化进行引导的同时,必须对敌对性政治文化加以反对和抵制,只有这样才能为主导政治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基于“公益”视角探索高校发展与创新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 闫文静

[摘要] 公益的实质是社会创新,即运用创新手段整合全社会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对于高校而言,公益能够和学校加强德育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有机结合,能够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提供校外资源。公益不等同于慈善,它是一种新兴产业,高校完全可以在公益领域发挥所长并获益匪浅。从公益参与者的角度来分析高校的发展创新,公益就是一种社会创新,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文章最后建议:以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和社会经济学研究生专业为突破口,结合会计学、金融学、社会保障、工商管理等专业,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链接公益领域资源。

[关键词] 公益 高校 发展与创新

一、前言

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政策的变革、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公益资源垄断的打破、民间志愿精神的发扬、社会组织就业功能的凸显等因素已渐渐形成一股合力使得中国的公益事业处于大发展的前夜。作为一名深深认同“经世济民”精神的财大学子,笔者上大学时的时间精力一半放在了课堂上财经商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一半放在了课外公益服务和社会工作中。而硕士毕业后,非常幸运地得到了留校的机会,在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的这一年来,也接触了许多NGO、基金会、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等机构的专业人士,因此,商科出身的我对于公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笔者认为公益的实质是社会创新,即运用创新手段整合全社会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这也是当前全球各界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写作中选择“公益”视角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公益能够和学校加强德育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有机结合。笔者认真思考过为什么学校每年培养了那么多去银行、去外企、去政府等部门的优秀学生,却很难出现真正的政商界精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部分财大学子非常“现实”和“功利”,不管是日常学习、考研考证,还是做学生干部、参加课外活动,一切的指向都是找个“好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就是让校园风气变得浮躁物质、缺乏人文关怀和创新氛围,“全民CPA”、“加分导向”……最终的结果就是学校“出厂”了许多受就业市场欢迎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白领,却难以培养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力的领导者。这应该不仅仅是财大,也是全国高校面临的难题。从笔者个人的学生经历来看,其实专业、技能、语言的学习仅仅是大学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培养慎思明辨的思维能力;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的国际视野;关注社会,成为一个志存高远、德才兼备的人。而这些,恰恰是目前不少财大学子乃至中国青年所欠缺的。

二是公益能够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提供校外资源。波特曾经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过《战略与社会:竞争优势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联系》一文,他认为“其实,没有一个企业会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它们必须选取和自己的业务有交叉的社会问题来解决。而选取标准的关键不是看某项事业是否崇高,而是看能否有机会创造出共享价值——既有益于社会,也有利于企业。”这也是本文的基本观点——学校和企业一样,都有自己的使命。笔者写此文并不是要强调学校应该如何大力提倡或者全民参与公益。学校在思考和制定决策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方面的考量和分析问题的视角,那么笔者建议增加“公益”这个视角,挖掘校外资源并建立合作,从而达到学校自身发展和社会资源整合的双赢。

二、公益不等同于慈善,它是一种新兴产业:从价值链环节分析高校发展创新的潜在机会

提到“公益”,绝大多数人会很自然地想到 “志愿者”、“慈善”、“无偿服务”、“奉献”、“业余爱好”等一系列词汇,然而,笔者看来,这样的认识是陈旧、肤浅和片面的。公益和慈善有共性的一面,大家都做善事,但是公益和慈善其实有巨大的不同,慈善更多是治标的,而公益是想办法去治本。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思考“公益”,将挖掘出一些以往忽视到的资源和机会,从而有利于高校的发展创新。

综合人口老龄化、资源瓶颈、环境承受力、国际产业链、社会发展和国民成长等各方面因素,中国经济增长单纯靠制造业等重工业发展很难,而服务业却还有很多的机会,未来经济增长点会在服务业。并且,在未来的20 年内,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很有可能出现在医疗、教育、社区和家庭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

事实上,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公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有专门劝募的机构,有专门执行的机构,有专门支持型的组织,同时还有政府的公共服务外包和定向购买,市场化高度发育,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之间紧密合作,有效运转。据统计,美国非营利部门GDP贡献率高达8%,并承担了美国10%的人口就业。而据2007年民政部的数据结果显示,中国非营利组织在服务业中增加值的贡献仅为0.3%。这意味着公益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朝阳产业,从国际经验来看,它将带来服务业的新发展与新的就业领域。

目前我国的公益领域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分工,那么,从公益价值链的各环节进行思考,学校能有哪些潜在机会呢?

图1 基于公益价值链的分析

1.资金提供和使用环节

在这个环节,各类基金会是主体,核心内容是“公益筹资”、“公益投资”和“基金会管理”。而这一研究领域暂将其名为“公益金融”,它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也需要大量公益基金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投资人才。

2.具体项目运作环节

在这个环节,国内外众多NGO 是主体,具体运作环保、教育、扶贫等项目。对于学校而言,可以选择与知名NGO 合作,一方面可以与其共建在校生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利用NGO 的社会资源和实务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校的国内外知名度。

3.公益理论和政策研究、公益项目成效评价环节

这是我国目前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最能发挥高校作为“智库”、服务社会、争取政策制定权的领域。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和国际机构、国外院校、当地政府广泛合作,开展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最典型的就是北京师范大学与壹基金合作建立的公益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