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导游实训教程
9630900000064

第64章 模拟景点导游(54)

蒙茶仙姑汉白玉雕像婷婷玉立于玉女峰之上,吴理真种茶休憩处所——甘露石室位于蒙茶仙姑雕塑对面,百门、石柱、石壁、石梁、石挑檐、石顶,为全石结构建筑,漏光不漏雨,建筑风格甚为独特。内塑吴理真侧卧像一尊。

过彩色龙凤照壁,就到皇茶园,因周围五峰形似莲花,皇茶园正处于莲心而成“风水宝地”,此园始建于唐代,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式命名。两侧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石刻楹联,横额书“皇茶园”。园后是白虎巡山护茶图像。

这里是精选蒙顶山石料精雕细刻的阴阳石麒麟浮雕,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天,浮雕上的云雾和海水都是湿润的,而麒麟却始终干燥,实为蒙顶之一大奇观。(作者曹含梅)

2.上里古镇

各位朋友:

大家好,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上里古镇了,它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雅安城区27公里,距成都约136公里。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

上里古镇初名“罗绳”,历史上是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因而成为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因场镇内有韩、杨、陈、许、张(韩家银子——钱、杨家顶子——官、陈家谷子——田、许家女子——靓、张家锭子——斗)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称“五家口”。同时红军长征两次过境之地。

古镇的街道均为石板铺成,建筑群的房屋为明清时木制吊脚式楼阁,错落有致,青瓦飞檐流光溢彩,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凸显着民族文化的深厚。为电视剧《聊斋志异》,《被告山杠爷》外景拍摄基地。

上里古镇的四大特点:

典雅的建筑布局:古镇内二水环绕,面向田野小丘,四周古树、修竹、古镇内溪水、古桥相映成趣。石板铺街,木屋为舍。街市平面呈“井”字型布局,取“井中有水”防止火患之意。居高俯览,宛如观赏一幅古老的画卷;身临其间,有又一种时光倒流回到从前的感觉,仿佛置身世外。

风格各异的清代石桥:古镇四周有10余座古桥。这些桥梁是出入古镇和南来北往的通道,其中清乾隆年间的“二仙桥”,是一座单孔大跨度19米的石拱桥,它们承载着古镇厚重的历史,也连接着古镇光辉的未来。

独特的牌坊文化:尚存有3座石牌坊,即“双节孝”石牌坊、“九世同居”牌坊和陈氏“贞节”牌坊。“双节孝”石牌坊建于清代道光十九年,属石质门楼式建筑,四柱三间,重檐五脊,坊高11.25米。牌坊上刻有戏曲故事20余组,人物100多个。牌坊前树有全石双斗桅杆一对,高分别为11米,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品。

罕见有趣的泉文化:古镇内白马泉、喷珠泉素有“雅州山水秀,二泉天下奇”的美誉。白马泉,古名“龙渊”,是常年恒温间歇泉,因起潮落潮均能听见马蹄的声音而得名;喷珠泉,距白马泉100米,泉边有清代雅州太守黄云鹤所书“喷珠泉”三个大字,该泉泉水终年不枯,清澈见底的泉池随时可见到珍珠般的气球从池底喷出。

栩栩如生的塔文化:上里的古塔分有文峰塔(又称字库)、建桥塔、药王塔和舍利塔。是体现上里镇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繁荣程度的象征性建筑物。

工艺精湛的韩家大院,整个建筑物的门、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雕和镶嵌雕刻作装饰。大院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院内雕刻历经三代人方完成,雕刻内容以川戏折子戏和历史典故为题材,其独特的镶嵌式雕刻工艺,实为地方一绝。

红军石刻:1935年6月—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经雅安在夹金山下的达维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一方面军继续北上,四方面军因受错误路线影响而南下。1935年11月12日,红军再次解放了上里。红军北上后,群众用泥土和石灰将四个政治部(认真、德诚、紫光、崇安)标语保护起来,解放后又将覆盖物去掉,标语又恢复原貌。古镇境内尚存有红军石刻标语数十幅,绝大部分集中在古镇上,形成一条“红军走廊”,是后人重走红军路,体味红军文化的理想所在。(作者张更生)

3.安顺场

安顺场,原名紫打地,位于雅安石棉县,松林河和大渡河在此交汇,就是这个深山峡谷小村落,却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而闻名于世。同是沙场较量,一败一胜,石达开败得荡气回肠,毛泽东胜得惊心动魄。

安顺场民间至今都流传着“石达开的兵是饿死的,不是战死的”说法,又说:“石达开为了一个儿子把全军葬送了”。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抵达安顺场,正准备北渡大渡河。可是他的一个妃子临产,于是下令三军暂停渡河,妃子为他生下一个儿子,石达开下令全军庆贺三天三夜,烹羊宰牛,好不痛快,就是这三天的宝贵的渡河时间,却被石达开的儿子给耽误了。三天过后,连降大雨,松林河和大渡河河水暴涨,本来就湍急的河水生猛如虎,石达开前临滔滔洪水,后有追杀而来的清军步步逼近。石达开被置石军于死地。几经折腾,被困的军队已经断粮,人困马乏,饥肠辘辘,眼看身处绝境,军心涣散,石达开的王妃们抱着孩子投江自尽。石达开算是到了英雄末路,他最后放弃强渡,毅然接受清朝廷的招安,舍命保三军。岂料,朝廷招安是假,将石达开骗降后,背信弃义,在汉源将几千太平军全部屠杀,石达开和他的部将曾仕和被押赴成都科甲巷凌迟处死。这位虎胆英雄致死可能还没有想明白,太平军将士会血染大渡河,留下悲壮的千古遗恨。

传说石达开看见大势已去,把大量的文书,金银财宝窖藏于安顺场,很多人觊觎这笔宝藏,可是至今还没有发现藏宝的地方,还说有一张藏宝图,把石达开当年的故事说的神乎玄乎。

同一个地方,同样的一条河,时隔72年后的又一个五月,即1935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巧渡金沙江后,先遣团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得大渡河边仅有的一只小木船。5月25日,由红一团团长杨得志、一营营长孙继光指挥,在南岸红军强大的枪炮火力的掩护下,以17勇士为先导,打响了红军长征途中举世闻名的强渡大渡河战役。以红一团一连连长熊尚林为首的红军17勇士,在当地老百姓和船工的协助下,不顾大渡河的惊涛骇浪,冒着枪林弹雨,强渡成功,占领了北岸桃子坪敌守军阵地。并飞速沿江而上,配合对岸的杨成武部,夺取泸定桥,为中央红军摆脱绝境,开辟了生命通道,彻底打破了蒋介石“要毛朱成为石达开第二”的美梦,为红军最终完成史无前例的万里长征,立下了汗马功劳。

安顺场现在是重要的国防教育基地。60年代初,建起了占地面积达200平方米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室”。1983年,在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附近,用白色花岗石塑造的红军渡河纪念碑。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的碑名。2002年底,石棉县投资470多万元,对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地进行了整体规划,新建了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上千人参观,收藏有200余件反映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实物及复制品,其中包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军旗以及红军强渡大渡河成功后1935年5月26日出版的一份油印小报等珍贵文物。纪念馆还采用声、光、电等多种现代化手段,展示石达开和红军遭遇的两段截然不同的历史史实。

漫步安顺场大渡河边,那肃然静立的群山,似为太平军将士默哀!滔滔江河,还在为红军高奏凯歌!当年红军强渡大渡河指挥楼和红军机枪、火炮阵地等旧貌依然,它们记载着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英雄壮举,向世人宣告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围追堵截的破产。(作者曹含梅)

二、甘孜州

4.泸定桥

三百年前,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往往因渡河困难,造成大渡河两岸经常货物堆集如山,一些鲜活食品(比如说山珍海味、肉菜)因无法过河而腐烂;而频繁的军队调动在这里也成了梗阻。公元1705元,康熙皇帝为了祖国的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公元1706元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平定”(平判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从此泸定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这块御碑如今屹立在东桥头。桥东还有康熙48年的“御制泸定桥碑记”。

现在我们所见的是御制泸定桥碑记。系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六月初四,由四川巡抚能泰、提督岳升龙所立的。碑面高4米,宽1.65米。横批原书为“一统河山”,可见康熙对当时疆土完整的意愿;而反过来看,“山河统一”又表现了他对疆土完整统一的一种喜悦。民国三十年因地震而坍塌,1945年新建,将碑改为“康熙御碑”,将原东桥头御碑上的“山河一统”四字移于此,并将词序改为“一统山河”。正文为“泸定桥”,碑文记载了建桥的起因、经过、桥的命名和作用,日后的管理和修善等。该桥至建成以来一直是藏汉交流的重要通道,被誉为“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关第一桥”。

关于泸定铁索桥,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还是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中“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诗句,正是当年红军22勇士强渡大渡河,突破大渡河天险,红军取得了陕北会师的胜利,因而泸定铁索桥也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载入历史史册。1961年国务院批准泸定桥(包括附属建筑)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德委员长为沪定桥题的“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的对联,给后世留下了可贵的启示。

泸定铁索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

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其中底链九根,扶手4根,水平排列;每根铁链由862个至977个铁环相扣,每环均标有记号,均由熟铁锻造,共重21吨左右。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宛如13根巨莽横空。底链根间距离0.33米,共宽2.7米,上铺3米长、0.1米宽的木板筑成桥面。木板间隔相铺,即减轻了桥的自重,又减轻了风的阻力。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

整个桥统一和谐,人一踏上桥面,会同桥一起起伏荡漾,如泛轻舟。大家行走的时候,请走上桥中间0.75米宽的主走道板。注意安全!请不要故意摇晃!

走在桥上,低头看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大家能否想象一下当年的工匠是怎样把这么沉重的铁链拉过河铺成铁索桥吗?当年的红军又是怎样在枪林弹雨之下怎样爬过这103米的铁索吗?

沪定桥西有噶达庙。相传修桥的时候,13根铁链无法牵到对岸,用了许多方法都失败了。有一天,来了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两腋各夹1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安装,当他运完13根铁链后,因过于劳累不幸死去。当地人修建此庙,以纪念这位修桥的英雄。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实际上,在修建此桥时,荣经、汉源、天全等县的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共商牵链渡江之计,最后采用了索渡的原理,即以粗竹索系于两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如此般巧妙地利用竹筒的浮力将铁链拉到了对岸。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桥台为固定地龙桩和卧龙桩的基础。桥之两端,各有1座20米高的桥台,堡基面以下是落井,埋有生铁铸造的地龙桩和卧龙桩,并以铁链锚固,13根铁链铆定其上。我们看见的这根铁柱,就是地龙桩,上面铸有的重量18000斤,这和孙悟空的金箍棒的重量差不多,大约也只有它才能撑起这座桥了。桥台自重作为压重,承受铁索的巨大压力。桥之东西两端分别铸有铁牛、铁蜈蚣,表达了人们镇服“水妖”、铁桥永固的美好愿望。

桥亭属清式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是我国国内独有。

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冲。1863年,太平天国起义中骁勇善战的翼王石达开抢渡大渡河失利,全军覆没。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我们所在的噶达庙,现在称之为观音阁,也就说是一座寺庙。但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它却是红军的“飞夺泸定桥点指挥部”和炮台、机枪阵地,正是在它的掩护下,红军的22勇士从13根铁索上奋勇爬过,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