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导游实训教程
9630900000059

第59章 模拟景点导游(49)

现在我们看到的松潘古城西门号“威远”,另外还有有门六道:东曰“觐阳”、南叫“延熏”、西号“威远”、北作“镇羌”,西南山麓者称“小西门”,外城两门,东西向称“临江”、南北向称“阜清”,都保存完好。各城门以大块平行六面的条石拱圈,使顶部呈半圆形,门基大石上镂有各种雕图案,别具匠心,耐人寻味。在临江门旁的石壁上,还镌刻着崇帧十六年(1644年)关于减免苛赋的布告。城门洞上那巧夺天工的龙凤狮鹏石雕,你也不得不对松州人的聪明智慧和气魄油然而生敬佩之情。由于当时生产技术条件所限,整个松州城从开工到完工整整花费了?60年的时间。负责建城的官员不知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多少能工巧匠,但其中绝大多数人是从西北地区征集而来,这些人大都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修城时间如此长,这些人也就逐渐失去了返回自己家园的可能性,于是最后在松州定居下来。

古城墙门洞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门洞厚十五丈(31.5米),造工坚实,经数百年风雨而不蚀不坏,这也算是我国现存最厚的城门洞。内城跨江沿山构筑,外城土石堆砌而就。城墙与山势、水流巧妙融汇,富有特色。每座城门以条石和大青砖拱成,精美宏大,浮雕石刻精美,堪称杰作。

特别是现存的古城北门,在历史上称为“镇羌门”,它宽6米、高8.5米、进深度为31.5米。据《阿坝州志》记载:“松州城墙的厚度,特别是城门洞的进深度,为全国明代城门之冠。现存的北京故宫城门、南京、西安明代城门,均无如此之厚”。

登上古城墙,我们可饱览周围的雄壮景色。而松潘城内,小桥流水,景观独特,一条湍急而清澈的河流从松潘古城的东端穿过环城路向西流,在切过中央大街后,转往南流,从南城门左侧流出松潘古城,使得整个松潘古城顿时活泼生动起来。尤其河两岸的人家,依着河岸在河面上架起古意盎然的竹楼,欣赏远山近水,非常惬意。

城墙所用的青砖长50厘米、厚12厘米,每块砖重达30公斤,所用的灰浆由糯米、石灰加桐油熬成,粘连异常坚固。城墙高10米、宽30米、长6200米,是我国苜屈一指的古城墙遗址。位于城东、城南、城北的三座城门顶部均呈半月形,门基大石上镂刻着各种别具匠心的浮雕,古色古香,至今保留着远古的韵味。

不知您注意没有,松潘古城没有护城河,只有穿城河。

我们都知道,在古时,几乎每座城池的城墙四周都建有护城河,目的是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而松州古城却一反常理,没有护城河,只有穿城河。这的确奇特!

这是什么原因呢?历史上松州地处边陲,商贾云集,为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和商贸集散地。战乱之际,蕃兵时常围攻古城,导致城内断水。明嘉庆年间,松潘总兵何卿主持增筑外城时,将原本沿着古城东侧山脚流淌的岷江人工改道,将河道凿为“Z”形,使岷江穿城而过,及时解决了因来犯之敌长期围城,城内断水之困,同时也给古城消防取水带来了方便。此作法在中国古城建筑史上极为罕见。

松潘因地处边陲,茶马互市而自然就成为了商贸中心,长此以往,逐步形成了多民族杂居的格局。现在,松州古城内主要居住着藏、羌、回、汉四种民族,全县总人口约64000余人,主要由藏、羌、回、汉4种民族构成。其中藏族24000余人,占总人口的37.19%;羌族4500余人,占总人口的7.03%;回族8400人,占总人口的12.99%;汉族27500人,占总人口的42.75%,堪称阿坝州民族结构的缩影。

我们都知道回族是一个极善经商的民族,因而松州亦以商业繁荣而饮誉海内,旧时城里就有大小商号、座商百余户,从商者达数千人之众。这在现在也许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数量,但在当时一个不大的古城里有如此多人经商,的确已是全民经商了。

在松潘古城的每条古街上,你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相互毗邻的建筑,身着各色服饰的各族人民;古城西侧的城隍庙、观音阁与城北的清真寺遥遥相望,城南的藏传佛教寺庙与羌碉毗邻而建。千百年来,藏、羌、回、汉各族人们居于一城,却没有彰显太多同化现象。到如今他们也依旧沿袭着各自的风俗习惯,互不干扰,相互尊重、相安而居,是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典范。

松州古城奇特之处还在于它一反常理,四座主城门之一的西门(古称威远门)建在古城西侧山顶,垂直高出古城500米。这在我国现存的古城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据了解,历史上,松州古城最初修筑的城墙,西山无防御工事,敌兵由西边来犯,城内防御状况尽收眼底,形成易攻难守之势。为解决这一问题,明英宗正统年间,负责松潘兵备的佥御史寇琛主持将城墙分别从东南两侧山脚延筑至山颠,并增筑了西门,至此形成了“西门在山顶,高城五百米”的离奇景象。(作者余志勇)

七、卓克基土司官寨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卓克基土司官寨参观考察。

(一)卓克基土司官寨的沿革

卓克基土司官寨即官邸、土司署,位于阿坝州马尔康县东7公里的卓克基乡西索村,海拔2700米,距离汶川240公里。它始建于1918年。卓克基土司是清朝乾隆13年第一次“大小金川之役”后授封的“长官司”,是当时川西有名的“理番四土”之一。1912年索观瀛土司在此始建该土司官寨。1936年夏初,红军离开卓克基后,当地反动上层为嫁祸于红军,放火将官寨烧毁。至1937年索观瀛土司再度在原基础上重修,即现存卓克基官寨。1984年,纽约时报总编索尔兹伯里参观后上书胡耀邦“别忘了马尔康附近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它是世界上少有的建筑奇迹,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在胡耀邦的关心和过问下,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投入大量工人资金进行了整体维修。

(二)红军长征巧取官寨

话说1935年夏,

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2师6团翻过梦笔山,向马尔康进发。沿着纳足沟攻打卓克基。索观瀛土司时任国民党“游击司令”,他亲率土兵200余藏兵进行阻击。红军为了执行民族政策,主要通过喊话宣传,但是藏兵不理。他们的枪法很准,反而将宣传民族政策的通司打死,红军于是被迫还击。这些藏兵那里经得住历尽血海战役洗礼的英勇红军的打击,于是节节败退,藏兵从梦笔山到败退到有近100里的卓克基官寨,妄图凭险继续抵抗。红军一时不能推进,相持到天黑。这时下起了大雨,当时藏兵的火药枪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红军就乘机发动攻势,藏兵无法抵挡,只得撤退进卓克基官寨,企图凭险继续阻止红军逾越卓克基官寨。由于官寨易守难攻,红军一时无法靠近,双方相持到当天夜晚。为求友军增援,红军先头部队向天空发射了3颗彩色信号弹,就是这个平常的求援举动,没想到却产生了意料不到的效果。3颗信号弹照亮了整个天空,土司及他的土兵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以为是神兵天降,索观瀛土司慌忙带着他的家眷连夜逃往山上,就连他的土司大印也没来得及带走。藏兵开门纳降,红军比较轻松的进入了官寨,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是三颗信号弹,巧取卓克基的故事。

7月3日清晨,踏着川西北浓浓的雾霭,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推开了土司官寨沉重的大门,

眼前这座城堡似的建筑,深深吸引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毛泽东在土司的书房蜀锦楼住了一周。蜀锦楼珍藏着很多书籍,其中藏文书籍有天文、地理、经书,汉文书籍有《古文观止》、《三国演义》、《四书五经》等。嗜书如命的毛泽东甚感惊讶,对卓克基土司也有了新的认识。毛泽东不但在官寨内饶有兴趣的重读此书,离开官寨后还将此书带在身边借读。在官寨居住的7天时间里,毛泽东等人谈古论今,指点江山,并于当日在“土司议政厅”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讨论民族地区的有关问题,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号召藏族民众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成立游击队,实现民族自治。同时六千红军将士也随即进驻官寨,休整补充,作继续北上准备。此外,毛泽东详细考察了官寨,联想到《三国演义》第八回中对郿坞的记载,感慨道:“古有郿坞,今有官寨,土司这个城堡,应该是长征途中见到的最有特色的一个民居了。”

1915年马尔康解放后,索观瀛也成为了爱国人士,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后来曾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于20世纪60年代去世。长征时在卓克基土司官寨的这段往事,给毛泽东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17年后的195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上,代表西南少数民族代表团进京参观时,毛泽东欣然邀请索观瀛同桌就餐。风趣地说:“当年我们只是借道北上,没有占有你官寨的意思,你的郿坞还在吗?”索观瀛激动地说:“还在,因你住过,把它留下作纪念物呢!”

(三)卓克基土司官寨概况

卓克基土司官寨由一座石砌五层藏式民居和一座石砌五层碉楼组成,坐西北朝东南,为典型的嘉绒藏式民居,呈仿汉式的四合院建筑,其布局,整体为石木结构,院内中心部分分为天井。呈仿汉式的四合院建筑,院内中心部分为天井,其建筑风格是藏汉结合,集官衙、居住、防御为一体的典范,建筑共5400平方米,大小房间63个,官寨由南、北楼、东楼、西楼组成的闭合四合院和西北角的碉楼组成是上司政治、军事、生活的中心。也是土司制度兴衰和长征精神的历史见证。电视剧《长征》和《尘埃落定》均在此实拍,致使卓克基家喻户晓。

好了,各位嘉宾,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卓克基官寨的大门处,今天就让我带您仔细看一看封建社会藏族头人的官邸。

在官寨西北面耸立着一座与西楼连通的四角形的碉楼,初建时共9层28米,现仅存6层、余高20米,形态稳健,气势轩昂,不仅是土司及家人在紧危情况储藏珍贵物资及藏身的防御性建筑,同时亦是土司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官寨南楼为一楼一底建筑,其底层,系门厅,进出通道;二层为汉式“会客厅”,亦称“外宾厅”,为土司接待汉族官商客旅的专门场所;顶为平顶,如西楼为三楼一底,是僧人的书房和住房;东楼四楼一底,原是土司及家人住房。

北楼一楼全部及四楼的部分房间主要是集中展示嘉绒文化区域,分为厨房、经幡房、社稷房、银厅房、酿酒房、衣饰房等12个展厅。二楼主要是红色文化展示厅,恢复有毛泽东当年看书休息的“蜀锦楼”,以及中央红军在官寨内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原貌,展示有红军在该县建立的13个乡级苏维埃政权组织的军用沙盘,以及县境内现存和流落的红军简介、老红军的题词及各种文史图片档案资料,红军在该县留下的石刻标语、纸质标语、木板标语,及钢盔、手枪、水壶、牛皮船、钱币、红军发放的文件布告等,共11个展室。三楼主要展示土司文化:土司卧室、土司议政厅、官司房、客人住房、土司餐厅、土司大烟房、管家卧室等十四个展室。五楼及四楼的部分房间为宗教文化展示厅,是按照原貌恢复了土司的家庙和经堂,主要有文经堂、红教殿、黄教殿、长寿殿、狮面空行殿、禁食斋、僧人住房等8个展室。

整个官寨全用片石砌成的,石灰加糯米汤勾缝,其次回廊木柱和楼板成框架式结构。墙体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上窄下宽,整个墙体处于抗压状态,成为建筑的承重主体,加之内部木结构横梁的互相支撑拉合,整个建筑亦下大上小,重心向内,稳定性强,历史上经历多次地震而为遭受严重破坏,其稳定性可见一般。墙体四周开有内大外小的小窗作通风和了望防御之用。四面墙体正中镶嵌石刻彩绘的天神或地神,相传有镇妖、避邪之功能。四角上各安置一木雕龙头,龙头上各系一铜质风铃,常作吟风啸月,歌秋颂春之音。官寨的内部以木板或石墙隔成63间大小房屋,各屋又以各种藏汉家具填充空间,使屋内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大小经堂内帷幔低垂,神灯长明,香烟缭绕,内墙四周绘有佛本生经的故事等内容的壁画,色彩艳丽,笔法细腻。置身其中,会有一种“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的感触。

我们再看,官寨的屋顶也很有特色,它采用了嘉绒传统的密梁式粘泥夯筑平顶和汉式三角木行架构成的悬山式屋顶两种结构形式。由于官寨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在侧立面又采用前低后高的拖厢做法,因此各楼面高低起伏,分高中低三层,错落有致,层次清晰,别有洞天。

除了用石木建筑材料将官寨修得高大结实外,土司还通过神秘的宗教手法,把房屋武装起来。首先是在官寨的正门口立一根高大的旗杆,顶部配以日月气托,旗杆上一长幅嘛呢经幡在风中威风十足的飘动,以抵御一切邪秽之气的侵犯。房顶的四周挂满了献给菩萨的嘛呢旗,四角插满代表箭簇的树枝,象征守护神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射杀敢于靠近官寨的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