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9630800000027

第27章 融合的难点与支点(2)

现阶段我国高校既有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这里就德育教育模式作一简单的分析。笔者认为高校的德育教育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德育内容泛化。我国现行的德育是一个外延很宽广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而且也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甚至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等。这种大德育观有其合理性,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仅就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而言,就存在着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误区。在道德教育中容易导致“政治第一”倾向的出现,加上过于说教和灌输,致使德育效果欠佳。二是德育方式单调,缺乏情景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不同的价值观念势必会产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教师的作用就是倡导主流价值观。三是德育内容的超越性。相对而言,先进分子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的觉悟水平是一般的。这就是我国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客观现实。超越性强调的是社会的利益,而忽视个体的正当利益。实际上德育不是消灭私利,而是在肯定私利的基础上又超越私利。“修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德行不是自我牺牲,而是自我实现;德育不是灭私,而是肯定私又超越私”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的意思是为了自己的享用,“为人”的意思则是给别人看的。我们的德育工作经常是做给人看的,很多德育活动考虑得更多的并不是如何对形成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发生影响,而是如何真正起到宣传效果,是为了挣表现,甚至当成自己晋升的工具。修德不是仅仅为了奉献与牺牲,更重要的是实现自我。高校德育要建立在人性基础上,因为人是先爱自己再爱身边的人和物[]。另外德育内容脱离了生活世界,回避现实中的矛盾与丑恶现象,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陈旧的内容难以适应当今时代,如今我国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及伦理道德也发生相应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理,这也要求对以前德育内容进行阐释,赋予新时代内涵。总之,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对现实生活适应基础上的超越。我们强调可能的生活,但反对海市蜃楼式的空洞道德理想教育,因为它使思想全无乐趣可言,使人生全无幸福可言。

在既有的高等教育模式中,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不可能特别关注学生观念、能力、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比如,实践教学一直以来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而实践教学环节恰恰是人文精神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的时代,如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等。也处在一个更加复杂的教育环境中,如高校并轨、公寓走读、信息网络化等。所有这些都是双刃剑,给大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新环境对教育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以国内用人标准而是以国际用人标准。联合国有关专家指出:一个人要想立足于21世纪,必需拥有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这三本护照正好要求的融合。

(三)教育模式需要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模式面临着进入WTO的挑战、知识经济的挑战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这个时候,教育就要与时俱进地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我国正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也应该适时进行专业设计和学科内容的调整来配合经济形势的发展,最终推进民生事业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人才,我们所设计的专业,要以当前宏观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衔接起来,特别是在实用人才的培养上,要使我们教育培养的人才与我们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达到无缝的对接。这样我们的教育既适应了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会发挥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罗素说过一句话,中西文化碰撞后将产生一个更伟大的文明。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不管学习哪个国家,都要立足我们民族的实际,创新出一个崭新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模式,这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模式。

三、高校内竞争机制的阻碍

竞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共同的工作想要达到某种目的而作的较量,并产生优胜劣汰的结果。简单地讲,竞争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的本质和普遍规律,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动力所在。竞争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别人展开竞争,从而锻炼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它是实力的较量,智慧的较量,更是意志的较量。

竞争的特点:一是强制性,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竞争总以其特有的强制性在人们的身上发生作用。二是排他性,是一方排斥另一方的行为。三是风险性,竞争者要承担因失败所致的责任。四是严酷性,表现为优胜劣汰,失败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还要付出一定的物质代价。五是平衡性,竞争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平衡的结果就使得事物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发展。

我们知道,竞争是把双刃剑,高校内竞争机制也是如此,它在促进学校发展,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的融合。

(一)高校内部竞争面面观

高校内竞争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校际间的竞争,二是高校内部教职工之间、学生之间的竞争。

1、学校间的竞争

中国的大学被人为地划为四个等级:一是国家重点大学,北大和清华被称为“超一流”大学,其他的分别为“建国初八大院校”、“最早的34所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有权设立长江学者的院校”。二是教育部等部委所属院校,简称“部属院校”。三是省属院校,也叫“地方院校”,由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属。四是市属院校,比省属院校还要被看低一层。

学校间的竞争没有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学校间的不平等导致竞争的不平等。国内的一流大学从来不担心没有钱花,而是担心怎么花的问题。地方性院校及以下的学校除了整天愁钱外,还要为培养人才而努力。从2005年开始的本科教学评估暴露出了学校间的畸形竞争。这些年,大家总在奇怪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出不了大师,其实是没有大师成长的土壤,好苗子在摇篮里就给扼杀了。就像中国足球一样,不能说队员不努力,更不能说队员没有水平,而是足球的高层将优秀队员的努力与水平给扼杀在摇篮里了。

人为地划分大学的等级权利,使中国大学的竞争不是建立在学术实力上而是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上的竞争,使竞争不平等,遏制了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活力。

2、学校内部竞争

中国的大学是个小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分为教职工间的竞争和学生之间的竞争。

(1)教职工间的竞争分为行政职务竞争和教师学术、教学的竞争。

行政职务的竞争是指在学校内部管理层面的竞争,是学校管理的需要。现阶段高校选拔各级领导干部是按照中共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要求进行的,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和基本要求是推进党政干部制度改革,重点是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通过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全相关制度措施,形成正常的更新交替机制;逐步实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交流、监督等工作的规范化,从制度上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学术竞争是高校教师在科学研究上的竞争,有的教师是为科研而学术,有的教师是为职称晋升而科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保持社会活力与效率的重要手段,高校同样无法逃脱竞争的诱惑,因为它确实是一种相对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但它不是万能的。适度的竞争能够调动社会肌体的活力,但是,过度的竞争将导致不择手段成为使利益最大化的合理选择,从而使社会陷入一种整体不经济和无效率状态。由于当下高校的异化考评机制,导致被动的学术行为快速增长,这样就无形中加剧了科研活动的竞争程度。当适度竞争带来的激励机制被释放殆尽,僵化的考核体系在制度的惯性下维持不变,而从事学术活动的人群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整个学术生态就开始处于一种过度竞争状态。不正当竞争行为就有了潜在蔓延的势头,这种情况造成学术界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学术理想的破灭,同行相互保密,制约了知识的流通与传播。另外,为了获得竞争优势,有些人重数量、轻质量而产生泡沫学术,其结果是创新率低、学术腐败等。

教学的竞争是高校教师间最普遍的一种竞争,存在于同一学科、同一课程教师间的教学竞争。近年来许多高校试行教师挂牌上课,加剧了这种竞争程度。

(2)大学生之间竞争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竞争与隐性竞争。显性竞争是指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竞赛、体育竞技和各种选拔等。隐性竞争表现在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的训练与培养。学科竞赛是锻炼人智力的,超出本专业书本知识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目前全国性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有: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赛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仿真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杯力学竞赛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

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中国机器人大赛

RoboCup公开赛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CCTV电视大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

中国电子商务大赛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先进制图技术与技能大赛

学科竞赛、活动竞赛、体育竞技和各种选拔都是公开的,多数时候还需要教师组织和参与。公开竞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隐形的竞争则不然,是学生的“地下活动”。如为争夺某个好的岗位而进行的努力,个别的个人消费也属于这类竞争。对不同的人来讲,公开竞争与隐形竞争有时没有明显的界线,比如有的学生要考研,但他不公开自己的考研计划,而是把这种雄心壮志深埋“地下”,默默努力,最后一举成功。这种隐形化的公开竞争在各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二)高校内部竞争利弊分析

高校内部竞争是必要的,是学校事业发展、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促进干部队伍年轻化、调动全校教职工积极性的需要,是提高当代中国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就没有学校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势必成为死水一潭。和任何事物一样,竞争也具有两面性,有好处也有弊端。

一般说来,竞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首先在于它能“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列宁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当代大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竞争中大学生能够做到精神振奋、精力充沛,提高学习效率。其次,竞争有助于大学生客观评价自我,获得对自己的比较实际的评价,扬长避短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其三,大学生在竞争中还能激发自身的自主参与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一个人是良才还是庸才只要到竞争场上一比高下,即见分晓,也就所谓中国古语“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人才只有通过竞争才能被社会所发现和承认。

竞争的弊端,也就是竞争的消极作用表现在:其一,竞争中的失败者容易产生自卑感,丧失信心。其二,竞争中的胜利者容易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其三,竞争的压力可能引起人们心情的过分紧张和焦虑,更严重的是,当虚荣心作怪的时候,会把别人的成绩看作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比如学科竞赛可能使某些大学生抛弃其它课程知识,造成偏科。还可能使人的精神过度疲乏,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