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时代,判断善恶的标准应该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协调自我身心关系,是否有利于个人与他们的和谐,是否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否有利于个人与自然的协调。求善就是要学会为人处世,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大学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建设者,在学习科学技术的同时,要懂得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应该知道关爱别人和感恩。这是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何谓“美”
1、“美”的本义及引申意义
“美”是会意字,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所以羊大为“美”。本义为味美,后又指形貌好看、漂亮,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还指美好,如“才美不外现”。有的学者以为,“美”字中的“羊”包含的审美要素在于“中国古人的‘美’中含有功利性质,大有功利于人的,就会视为美。”“不论是羊肉可食,羊皮可制衣,还是羊可作礼品、祭品、都是对人有利有用,因此,羊在古人心目中具有多种功利要素,也即是美的要素”。
“美”这个字与“真”和“善”一样,既包含古文字学的知识,也包含着伦理学、法学、科学学等知识,它还引申出一门独立学科——美学。“美”是人的一种感觉,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感受,用不着思辩。所以,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独立的学科。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十八世纪的鲍姆嘉登开始的,但它的产生建立在自古希腊以来历代思想家关于美的理论探讨之上,是以往美学理论的体系化、科学化。而古希腊以来的美学理论探讨又建立在人们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基础之上,是人们审美活动的哲学反思。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其中现实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美。
2、“美”的哲学定义
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们对美都有论述。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记叙了苏格拉底最先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只是最后承认未能最终解决美的问题,以“美是难的”结束。其实苏格拉底或是柏拉图都不是西方美学的真正源头,真正源头是比他们早一个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美学理论以对数学、音乐和天文学研究为基础。其主要内容是:数是宇宙的本源,宇宙内的各个天体处在数的和谐中。毕达哥拉斯堪称西方美学的开山鼻祖,他提出了美是数的和谐的理论观点,为美学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提出 “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认为“美和愉快的都不过是我们的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康德《判断力批判》认为:审美判断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是“惟一的独特的一种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与它本身的这种协调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质”。自然美是理念发展到自然阶段的产物,艺术美是理念发展到精神阶段的产物,艺术美高于自然美。桑塔耶纳在《美感》中给美下了一个定义:美是积极的、固有的、客观化的价值。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坚持美以及艺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强调现实美高于艺术美,反对纯艺术论。普列汉诺夫在《再论原始民族的艺术》指出:社会人看事物和现象,最初是从功利观点,到后来才移到审美观点上去。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对他有用,是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
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对“美”的问题都很感兴趣,从毕达哥拉斯到柏拉图,再到黑格尔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美”作了论述。马克思从人的现实关系深刻地思考了“美”的规律,从而将“美”置身于人的本质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一理论解释了人为什么在生存需要的驱动下朝着某个方向创造和发展的道理。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越来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着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理论的有力补充和权威说明。
二、“真”“善”“美”的价值意义
真、善、美是人脑在感官观察具体环境、现象、事物的基础上,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分析比较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是具体事物具有的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能和规定,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的相对抽象事物。与之相反的是假、恶、丑,。假、恶、丑是具体事物具有的有害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能和规定,也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的相对抽象事物。因为有了假、恶、丑,真、善、美才有了它的价值意义。真、善、美是客体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价值和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之一,是和负价值、负意识相互对立的正价值、正意识,是和假、恶、丑对立的相对抽象事物。
(一)“真”“善”“美”构成世界的全部意义
人类社会的一切价值都可以概括为真、善、美三大基本类型,尽管学者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如有人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价值可划分为真、善、美、利四大基本类型,还有人认为可划分为真、善、美、利、自由五大基本类型。之所以存在这些争议,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真、善、美、利、自由等价值概念的理解不一致。笔者认为,利与自由均不属于基本的价值类型,它们都由真、善、美复合而成。只有真、善、美才是真正的基本价值类型,任何形式的价值都可以分解而且只能分解为真、善、美三种基本价值成分。这是因为:第一,思维性价值是推动(或阻碍)人类思维有序化过程的价值,用“真”(或“假”)的形式来描述,它包括两个方面知识和思维方式。第二,行为性价值是推动人类行为有序化过程的价值,用“善”(或“恶”)的形式来描述,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行为和行为规范。第三,生理性价值是推动人类生理有序化过程的价值,用“美”(或“丑”)的形式来描述,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
以上解释实际上就是真善美价值的两个客观判断标准,当两个客观判断标准发生矛盾与冲突时,认识论标准必须服从于价值论标准。价值论标准是检验真善美(或假恶丑)价值的最终标准。例如,从认识论标准来判断,宗教是反逻辑的,不符合常理的,但从价值论标准来判断,它具有教化人、团结人、慰藉人、稳定社会等价值功能,因而能够长期存在下去,并经常得到许多有知识、有修养、有地位的人的信奉。再比如,从认识论标准来判断,武则天严重违背当时的封建伦理规范,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女人,而慈禧则是一个相对规矩的女人,但从价值论标准来判断,武则天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慈禧则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历史对于前者的评价远远高于后者。
(二)“真”“善”“美”的价值意义在于“求”
在某种意义上,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真善美与假恶丑矛盾冲突的历史。人类世世代代千百万年来所追求的,就是要发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亦即要用真善美去战胜假恶丑。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所向往的共产主义社会,便是集中体现真善美的社会。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三大支柱之一的教育(另二大支柱为政治、经济),要担负起传播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真善美教育的一项基本理由。从现实出发,近年来,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这些丑恶思想的抬头,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假恶丑的现象。比如,暴力事件的有增无减,有人采取的极端残忍的手段,简直令人目不忍睹;各种假东西充斥市场,甚至还出现了假教育,无怪乎有人慨叹道:“现在什么东西都是假的,只有一样东西不假,这就是假东西不假”;为了追求不义之财,可以不顾人格、国格,几乎不知羞耻为何事;某个人只要有钱,就成为被人羡慕甚至尊敬的对象,而不管这些钱是怎么来的;有些人凭借权势,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等等。虽然在社会上不是主流,但对人们尤其是学生的影响是很坏的。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都莫不重视真善美的教育。也正因为这样,从古代开始,便提出并形成了智育、德育、美育的框架与体系。即是说,智育是为了解决真假的问题,德育是为了解决善恶的问题,美育是为了解决美丑的问题。而这又是以人的心理为基础的。众所周知,按照心理学的“三分法”,可以把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划分为知、情、意即认识、情感、意志三部分。“真”以认识心理为基础,“善”以意志心理为基础,“美”以情感心理为基础。顾名思义,真善美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就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要求真,就要打假;要求善,就要除恶;要求美,就要反丑。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真善美的人。
??求真:一是探求真知,只有真知才可以增长才干,才可以改进人的天性,才可以塑造人的性格;二是坚持真理,苏格拉底云:“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是拥有真心,即待人接物要有一颗真诚的心。也可以说是待人以诚或以诚接物;四是培养真人,这是求真落脚点。
求善:一是养成善德,就是一个人具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了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培养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与精神,就可以说他是一个养成了善德的人;二是锻炼善行,善行就是良好的行为。一个人为社会、为他人做好事,不是做几次,而是做一辈子,那便是一种值得称颂的善行;三是具备善心,即每个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善心的核心就是爱心、爱人之心。孔子说“仁者爱人”,并从两方面提出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即从积极方面说,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更多人站得住,要想自己事事行得通,也要帮助人家事事行得通。从消极方面说,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四是培养善人,上述三项即善德、善行与善心就是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善人则是“求善”教育的根本目的。
求美:培根在《论美》篇中所写的一些话,对于我们讨论“求美”教育肯定是会有启发的。他说:“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许多容颜优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我国古代就十分重视“求美”教育,如孔子对人、事、物的要求是:既“尽善”,又“尽美”,他似乎把“美”看作是人、事、物完好的最高层次。“求美”,一是注重美形,就是外表美或仪表美,也就是上面培根所说的“外形美”、“形体之美”或“美的形貌”,可统称为外在美。在一定的意义上,一个人要具备这种美,才能把他的内在美显示出来。外在美是“文”,内在美是“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见一个人对美形表示一定的关注,还是必要的;二是训练美行,就是行为美,也就是如培根所说的“优雅行为之美”或“美的德行”;三是具有美心,就是心灵美,也就是培根所说的“内在美”,这种美的核心是高尚的情操,它是由高尚的情感与美好的行为结合而成的。追求崇高的理想,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都是心灵美的表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精神,就是一个人的心灵的集中反映;四是培养美人,美人即美好的人、完善的人,上述美形、美行、美心三项、乃是美人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美人则是求美的归宿。
“求”是一个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彰显出真善美的价值意义。
(三)“真”“善”“美”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决策,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真善美的辩证统一。
和谐社会之真,就是求真、守真。求真、守真意味着尊重社会客观事实,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谐社会不排斥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追求不同个体、不同群体的价值。这样,和谐既促成了个体有最大作为,社会又得到最佳整合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局面。当然,提出和谐社会并不等于和谐社会就已经来临,它是一种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的辩证统一,是一个不断积累的长期过程。和谐社会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遵循科学的规范。只有搭起了这么一个科学的舞台,我们才能在舞台上演出威武雄壮的人间大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