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953200000041

第41章 棋有弱招无完局,拆解迷阵的短板3

第七章 棋有弱招无完局,拆解迷阵的短板3

活跃于乱世中的“儒狗”——叔孙通“变通”之局

局之秘籍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无论古今中外,人们都赞赏为正义、为自由牺牲的理念,孔子的“杀身成仁”,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所要表达的都是这样的一种思想。这样的观念是高尚的,秉持这种观念的人,心中有很崇高的信仰和目标,他们会为了这个信仰和目标,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相应的,也就存在着一种与之相对立的观点,人应该珍视自己的生命,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之下,都要竭尽全力,保全自己的生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好死不如赖活” ……所要表达的就是要珍视生命,只有在保全自己性命的前提下,人生才会有更多的可能和希望。我们总是推崇前一种思想,把那些为“义”牺牲的人尊为英雄,往往忽略了那些秉持后一种观点的人,他们或许在某一个时刻,为了活下去,会作出一些在我们看来偏离道德的事情。但我们的眼光不应该只是聚焦在他们的这些行为上,还应该要看到,作为弱势群体代表的他们,是如何游离于强者的“游戏规则”之外,甚至利用强者的“游戏规则”的。

人物千秋

叔孙通,又名叔孙何,鲁地薛(今滕州官桥一带)人,西汉初期儒家学者。少年时期曾师从孔鲋学习儒术,孔鲋见这个弟子灵活机变,非池中物,便早早结束授业,劝他入仕。他先后跟随过十多个主人,最后成为刘邦的朝臣,他曾协助汉高祖制定汉朝的宫廷礼仪,先后出任太常及太子太傅。他在引荐人才及制礼作乐等方面,多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帝王面前表现得游刃有余。许多儒生对他的行为不置可否,后世对叔孙通也褒贬不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叔孙通,为大义而不拘小节,称他为“汉家儒宗”; 司马光则指责叔孙通为争一时之功而制定礼乐,致使古礼失传;甚至还有人说他有狗一样的嗅觉,总能随时体察帝王的需要,因而被斥责为“儒狗”。这些评价已经无法形成一个定论了,但是我们至少知道,叔孙通能在多番易主之后,仍然位极人臣,这并非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对局:找寻明主的过程

叔孙通是秦二世胡亥时的儒士,因为善于写文章、学问渊博,被朝廷征召到中央政府,任命为待诏博士(即候补博士)。

当时,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纷纷响应,官吏几次上奏,秦二世都不当回事,只是在召见博士、儒生时,顺便问他们:“叛军已攻下蓟县,进入了陈县,先生们对此事有何看法啊?”

在场的三十多名博士和儒生异口同声地说:“身为百姓,就必须顺从,哪里有造反的道理。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罪该万死,希望陛下赶快发兵讨伐。”

秦二世见这些博士和儒生都这样说,觉得自己做了皇帝便发生这样的事情,无疑是在说自己这个皇帝不合格,顿时勃然大怒。众人见秦二世的脸色变了,都不敢再出声,朝堂上下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

叔孙通马上就明白了秦二世的想法,上前说:“如今天下平定,海内统一,先帝毁掉郡、县的城墙,销毁了天下的兵器,哪里还会有战争呢?况且上有圣明天子,下有完善的法律,人人尽职守法,四海安宁,哪里还有人要造反呢? 虽有一些人滋生事端,但也不过是强盗行径,是些偷鸡摸狗的小贼罢了,何足挂齿!况且现在县令们已经在搜捕了,皇上不必担心。”

这番话正好说到了秦二世的心里,他顿时转怒为喜,笑道:“先生说得很对。”博士、儒生们脑筋灵活的,很快来个急转弯,附和叔孙通,说陈胜、吴广之辈是“盗贼”;脑筋僵硬的,依然坚持说是百姓造反。于是秦二世便下令御史以“说话不合时宜”为由,把说“造反”的人都罢了官职,关进了监狱。至于带头说是“盗贼”的叔孙通,则成了“有功之臣”,秦二世赐给他帛二十匹、锦衣一袭,正式提升为“博士”。退朝后,诸生都讽刺叔孙通说:“先生真会阿谀奉承啊!”叔孙通说:“今天的事几乎是羊入虎口了,你们怎么这么不识时务呢?”

面对秦二世这样一个反复无常、阴晴不定的暴君,若做一个直言进谏的忠臣,无异于送死,即使因进谏而牺牲了,也不会产生任何改变。叔孙通心里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选择做一个“阿谀奉承”之辈,找准胡亥的“要害”,用几句胡亥愿意听的话,巧妙地化解了一场危机,得以全身而退。

之后,他认识到秦二世不会再有什么作为,而且待在咸阳城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于是偷偷地跑回了自己的老家。秦朝灭亡后,叔孙通投归项梁。项梁败死后,又到楚怀王身边任职。项羽杀死楚怀王后,叔孙通就顺便转投到项羽的麾下,侍奉了项羽。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攻占项羽的根据地彭城,叔孙通见势又投降了刘邦。

叔孙通身处乱世,每次主人发生危难之后,他都没有做一个迂腐的“忠臣”,随主人而去,反而是在混乱中,选择一位新的主人。因为在乱世中,唯有先保住自己的性命,才能实现个人的抱负和理想。

破局:初获刘邦的信任

刘邦是个农民,向来重武轻文,非常讨厌儒生。第一次拜见刘邦时,叔孙通峨冠博带,十足的儒生打扮,刘邦见了,心里很不高兴。叔孙通察言观色,立即明白了。于是,再次拜见刘邦时,叔孙通便脱掉了儒装,改穿短小贴身的衣服,刘邦看了很高兴,见他知进退,认为其是个可造之才。

叔孙通号准了刘邦的“脉”,便针对刘邦的习性“对症下药”,他既不向刘邦宣讲儒家学说,也不推荐跟随自己的儒生和学生,而是向刘邦推荐那些盗贼出身的壮士。刘邦更是高兴,于是拜他为博士,号稷嗣君。

跟随叔孙通的儒生和他的学生饱受冷落,逐渐地对他心生不满,在暗地里说:“我们跟随先生多年了,好不容易共同投降汉王,先生不单不推荐我们做官,反倒天天推荐那些狡猾的盗贼,这是为什么呀?”叔孙通知道后,便对众人说:“汉王冒着刀林箭雨争夺天下,你们这些儒生能上阵杀敌吗? 所以现在只能推荐那些能扛旗拿刀的人啊。你们不要着急,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平定了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是为汉高祖。刘邦废除秦朝的严刑苛法,礼仪力求简易。但是跟随他一起定天下的都是武夫,更不懂什么规矩,常常在朝廷上饮酒争功,喝醉了就大嚷大叫,甚至拔剑砍殿上的柱子。刘邦看着乱糟糟的景象,很头痛。

解局:以“儒狗”的方式辅佐汉室江山

叔孙通猜到了刘邦的心思,知道时机已到,便对刘邦说:“儒家虽不能争夺天下,却善于守成。臣愿招集鲁国的儒生,和臣的弟子们一起制定朝廷礼仪。”

刘邦说:“只怕会像过去的那样烦琐复杂吧?”

叔孙通说:“礼,是按照当时的世事,制定出节制和修饰的法则。所以,之前的每个朝代,都会沿袭前朝的礼仪,但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我可以参照古代和秦朝的礼法,来制定新的礼仪。”

刘邦说:“那你试着去做做看吧,但是一定要简单易行,我能做得到才行。”

于是,叔孙通就叫来了跟随他的儒生和他的学生们共同制定朝仪。有两个人不肯跟随,说:“先生先后侍奉了近十个主人,都是靠阿谀奉承才得到富贵的,现在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却又大兴礼乐。礼乐的兴起应该是在皇帝积德百年后才可以的。我们不忍心像你那样做,你做的事都不合古法,我们不跟随你了。你们去做吧,不要侮辱了我们的名声!”叔孙通笑他们“是些不识时务的愚蠢人”,继续斟酌古代和秦朝的礼仪制度,经过一番讨论、修订、演习,终于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礼仪制度。

这套礼仪制度第一次实行便大获成功,群臣齐齐跪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由刘邦高喊“平身”。这样的阵势,让在马上打天下的刘邦慨叹说:“我直到今日才知道天子的尊贵啊!”自此之后,大臣们上朝,都严格遵循礼仪,稍有越轨便被一旁监视的御史拉下惩治,人人心中畏惧,朝中气象大为改观。叔孙通建制有功,被封为太常,又赐金五百。

叔孙通知道刘邦已经尝到了兴文建制的好处,开始对文人感兴趣了,便不失时机地对刘邦说:“臣的学生们跟随臣多年了,又和臣一起制定礼仪,希望陛下为他们封官。”刘邦此时已从心里喜欢儒生了,便把叔孙通的学生们都封为郎官。叔孙通也因此被弟子们誉为“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叔孙通后来又迁升太子太傅,制定了宗庙的仪法。刘邦死后,叔孙通又尽心辅佐懦弱的汉惠帝。

叔孙通总是能抓住当权者当时的思想核心,然后“对症下药”。或许自己的目的暂时无法实现,但一时的变通,必定可以换来最终愿望的达成。他凭借着自己善于揣摩别人心理的优势,抓住对手的“软肋”,灵活变通,在秦汉两朝始终活跃于政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