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953200000035

第35章 黑白博弈,利与义的谋断取舍3

第六章 黑白博弈,利与义的谋断取舍3

被诚信背叛的守信者——郦食其的“重诺”之局

局之秘籍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诚信是立身之本,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人与人之前正常交流的基础,故而有“言必信,行必果”的要求,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承诺。但无论是怎样的要求和承诺,都无法保证每个人都能信守承诺。世上有许多的守信者,同时也有许多的背信者,我们总是希望自己遇见的都是守信之人,但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尤其是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之中,这甚至成为一种奢望,那些信守承诺的人变成了异类,他们会因守信而丧失许多东西,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

人物千秋

郦食其,秦朝陈留县高阳乡(今河南开封市杞县西南)人。少年时就嗜好饮酒,常混迹于酒肆中,自称为高阳酒徒。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等小吏。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开局:找到了明主便为他卖命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打起“伐无道,除暴秦”的旗帜,于是天下群雄起而响应。项梁、项羽起兵于会稽,刘邦发难于沛县。当陈胜、项梁等起义军路过高阳时,郦食其非常轻视他们,认为他们都是些鼠目寸光之辈,不足以举大事,只有对刘邦十分敬仰,说他有雄才大略,可以和他一起共事。于是郦食其前往投靠刘邦,凭借自己的聪慧得到刘邦的赏识,并获得了“广野君”的称号。

郦食其常常担任说客,以刘邦使臣的身份奔走于天下诸侯之间。当时天下格局初定,楚汉相持的局面渐渐形成,只有齐国具有相当的实力,和楚汉不即不离,因此,齐国的立场就显得格外重要。

楚汉相争,正面战场一时间难分胜负,在韩信破赵、收燕准备南下攻齐的关键时刻,郦食其自告奋勇,向刘邦请命说:“田齐地广势众,齐将田间统帅二十万大兵驻守历城(今山东济南一带),汉军即使派出数万大军,也难以在短期内攻破。我请求受命出使,劝说齐国向汉称臣。”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便派他出使齐国,去说服齐王田广,争取其成为刘邦的同盟。

郦食其只身来到齐国,不仅证明了他的勇气与魄力,实际上,他是将自己的性命当做游说的筹码。他相信只凭自己一人,便可让齐国归顺,正如他相信刘邦会让他全权处理一样。

控局:舌灿莲花说齐王

郦食其来到齐国后,即刻请求拜见齐王田广。他从中门缓缓地进入,并未向齐王行跪拜之礼。齐王见他这样,不禁大怒道:“你来我国游说,竟敢违背礼仪,是不是欺负我们没有军队啊?”

郦食其说:“汉王率领百万雄师,威震内外,韩信现在屯兵赵国,随时都有可能席卷而来。可惜齐国的人民已经危在旦夕,大王的君位也很难保全了。我今天来此,一是想要救齐国人民的性命,一是为保大王安然无忧,我担负这样的使命,并不是有求于大王,为何要行跪拜之礼呢?如果大王不想保住齐国的话,就尽管立即杀掉我,以正君臣之礼;如果是为齐国的百姓考虑,为什么不听听我的建议呢?”

齐王说:“我堂堂齐国地域广阔,国富兵强,内有文臣治世,外有武将安边,哪里来的危在旦夕?”

郦食其说:“大王又何必自欺欺人呢!论勇武,大王与霸王相比,怎么样啊?霸王得关中而不能守,走彭城而不能敌,五国皆叛,关中尽失。如今大王想要以齐国的千里之地,对抗全胜的汉王,难道不是一种错误吗?”齐王听了沉吟许久,无言以对。

郦食其接着说:“大王无须再想,要想知道齐国是否可以保全,关键在于天下人心的归向,不知大王知道吗?”

齐王说:“我不知道。”

郦食其说:“当今天下,楚表面强大实际势弱,汉看似势弱实则强大。汉王和项王一起攻打秦朝,早就约好了,先攻入咸阳的人便可以称王。汉王首先攻入咸阳,但项王却不让他在关中称王,而让他到汉中为王。汉王攻下城池,立刻就给有功的将领封侯;缴获了财宝,立刻就分赠给士兵,和天下同得其利,所以那些英雄豪杰都愿意为他效劳。而项王对别人的功劳从来不记得,对别人的罪过却又从来不忘记;将士们打了胜仗,却得不到奖赏;攻下城池,也得不到封爵;不是他们项氏家族的,便得不到重用;对有功人员,不愿意授给侯印;攻城得到财物,不肯赏赐给大家;天下人都背弃和怨恨他,没有人愿意为他效力。我知道天下之所归在于汉,而不在楚,大王最好及早归附汉王,这才是明智之举。我此次前来是为了齐王您,而不是为了汉王,还请大王三思。”

齐王听了郦食其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起身向郦食其拜谢说:“先生此来的确是为了寡人,刚才言语上有所冒犯,还请恕罪。不知先生所说的归附之事,应该如何去做啊?”

郦食其见时机已到,便说:“现在汉王已经据有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守住了白马渡口,堵塞了大行要道,扼守住蜚狐关口,天下诸侯若是想最后投降那就先被灭掉。您若是赶快投降汉王,那么齐国的社稷还能够保全下来;倘若不投降汉王,那么危亡的时刻立刻就会到来。大王最好先派人到荥阳递上降表,我在此等候,和大王一起迎接汉王的到来。”

郦食其以其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齐王,而且还使齐王对他感激不已,真可谓是帮了刘邦一个大忙。至此,他还不知道,此行将会成为他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定局:韩信背信,郦生被烹

齐国的相国田横在旁边说:“现在韩信屯后于赵,大王毫无准备,如果韩信突然袭击,我们要如何抵御啊?”

郦食其说:“我此次前来并非私自行动,乃是奉了汉王的旨意而来,韩信怎么敢违背汉王的意思呢?”

于是齐王说:“那还请先生写一封书信给韩信,让他不要出兵攻打我们才行。”郦食其当场修书一封,让人将书信带给韩信。随后,齐王便下令撤除了兵守战备,天天和郦生一起纵酒作乐。这样,郦食其只身入齐,仅凭一番说辞,便替刘邦平定了齐国的七二余城。

韩信收到书信后,知道郦食其不费吹灰之力,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取得了齐国的支持,心中很不服气,便听从了谋士蒯通的建议,置齐汉协议于不顾,在夜幕的掩护下,带兵偷袭齐国。齐王田广听说汉兵已到,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对郦食其说:“如果你能阻止汉军继续进攻,我就留你一条活路;不然的话,我就要烹杀了你!”

郦食其不明究竟,以为齐王在装腔作势,便张口怒骂,说:“做大事的人不顾小节,老子我不再对你们说废话!”这更加惹恼了齐王,便将他投入油锅烹死,高阳酒徒就此离开了人世。

身为刘邦的谋士,郦食其从一开始,便看到了刘邦的前途与未来,所以他才会只身前往齐国,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性命为自己的承诺做担保,他是一个重诚守信之人。但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即使他有三寸不烂之舌,即使他巧舌如簧,还是敌不过手握重兵的武将。韩信背信弃约,借齐王之手杀了郦食其,但郦食其到死都不相信韩信会作出违背信义之事,真是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