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探索与研究
9525700000061

第61章 汽车营销市场过程的几个功能分析(3)

从营销组合的新构架看。1984年,在菲利普·科特勒提出“大营销”概念后,市场营销理论有了更新的发展。菲利普·科特勒在“4Ps”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两个“P”即政治力量或权利(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两个新的“P”构成新的“6Ps”营销组合,实际上指出了营销的另一特殊市场,即特定的市场。这个市场封闭,自我保护能力强,对其他市场有非常明显的屏蔽作用。事实上,在一些具有封闭性的地区、封闭的团体、封闭的一些机构利用营销的政治力量或权利(Power)与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非常突出。新的“6Ps”组合的出现,反映了市场营销始终存在着在政治和权利的影子,对营销产生着巨大的潜在作用;揭示了任何营销都在相当程度上都反映着公关原理,存在公关的的能动作用;新的营销“6Ps”组合推动了市场营销的巨大变革,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营销理论,拓展了市场营销的视野,推动了营销“大市场”的形成;对营销“6Ps”的理论性研究与实践性探索必然引发营销更新的革命,出现更多的营销组合与营销模式。“4Ps”组合变革为“6Ps”组合,增加了营销功能,实际上是放大了组合的整体自变量,其函数改变更加活跃,使得营销管理过程与之的结合更为对等、均衡,二者互动对象增加,稳定性和链合性更为突出,管理过程的介入与互动价值则更为优化。

从营销的控制看,营销管理过程也是营销的监控过程,以管理过程为相关范本,管理过程对此形成的监控作用非常明显和更为直接。必须营销进行全面的控制才可能真正发展营销,取得营销的实际效果。控制是多面的,深入的,细致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管理过程对影响监控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对营销的时间控制即在一定的时间内,运用管理过程反映对营销实现的控制情况提供必要的分析或考核依据;对营销的地域控制,即在一定的地域内,运用管理过程对营销实现的地域控制情况提供必要的分析或考核;对营销的内容控制,即以管理过程扩大营销内容组合空间,以内容的丰富性提升营销质量;对营销的市场控制,即运用管理过程对不同市场或选择的不同市场进行控制,掌握市场发展情况,研究市场现状,从而进行营销的必要调整。这样的控制多以市场的占有率作为直接的参考依据来进行。对营销的绩效控制,即以营销的全过程为依据,对营销组合的效果、经济效益状态进行控制分析,是管理过程对营销最重要的控制。

4.以管理过程支撑营销模式的运用

影响的管理过程是营销模式运作的极佳“原生地”。多样化、多维度、多项式、多形式的营销模式可以在管理过程中不断衍生,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管理过程不仅为各种营销模式提供了极好的“栖息地”,还会以自身的变量优势为模式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实验场”。因此,现代营销理论非常注重管理过程的两个潜能发挥,即过程就应视为一种运用的模式;模式就是对过程的精化结果,并且变异性优势非常好,常常可以运用其他模式进行嫁接、改造而创新出新的营销模式。如通常使用的SWOT分析法(模式)。它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要求充分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从各种组合中选择一种最佳的战略。当把SWOT分析模式运用于市场营销的时候,其中的S(Strengths)代表企业自身的优势,可以视为代表企业的营销优势;W(Weaknesses)代表企业存在的劣势,可以视为代表企业的营销劣势;O(Opportunities)代表企业外部面对的机遇,可以视为代表企业的营销机遇;T(Threats)代表企业外部的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可以视为代表企业营销威胁和挑战。其中,S、W是营销内部因素,O、T是营销外部因素。按照市场营销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它所构成的营销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和“可能做的”之间的有机组合。创新性地运用管理过程助推营销模式的不断产生,对市场营销,特别的汽车营销具有极大的引导和借鉴作用。运用SWOT模式对汽车营销市场进行分析,至少可以获得三个提示:一是分析环境因素。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汽车营销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汽车营销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它们是汽车营销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到汽车营销市场的历史与现状,而且更要考虑未来发展问题。二是可以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汽车营销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三是对SO、ST、WO、WT等营销策略进行甄别和选择,确定汽车营销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战略与策略。

18. 5.以管理过程创新营销管理的三大原则

19.汽车营销市场管理过程始终离不开现代管理中的三个原则,即权变原则、弹性原则和创新原则。权变原则的权变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这一原则能够适应现代市场营销复杂、多变的特点,对于管理行为和管理好吃具有普通的指导意义。权变原则能充分体现动态管理的原理,按照这一原则,管理过程可以创新任何一种管理行为,并且将这种行为变革为特定的管理条件,进行一对一的过程到管理的统一,实现权变和管理过程的两个创新。弹性原则是指管理工作应留有余地、富有弹性,是管理过程的一种深化,为管理过程带来的管理行为的性质所决定。营销活动纷繁复杂,影响管理过程的因素很多。在处理特定管理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到所有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管理过程为弹性原则提供的选择性和可行性,优化了弹性原则的内涵,提升了弹性原则的可塑性和能动性。如在营销机构的设计上,应根据管理过程的变化,随时调整某些部门,或在管理层次和营销部门进行新的划分,增加弹性度以适应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创新原则是指市场营销、营销管理和营销机制不断革新、变化的界定性原则。创新不仅是营销产品、服务水准、技术(工艺)等的创新,也贯穿于现代市场营销管理的全部活动之中。运用管理过程助推创新原则的指向很大,创新的“标的”不少。如利用弹性预算法创新,就可以运用管理过程改善现有的营销结构,将管理过程演变为营销自主管理、人本营销管理、营销轮换管理等形式,使汽车市场营销管理更加多样化,创新化和绩效化。

6.以创新营手段销突出管理过程实效

20.管理是一种变革活动,过程是变革的必然动力。在市场营销中的人、财、物等要素不断变化,市场营销内部或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环境不断演绎的情况下,要突出营销管理的过程质量,必然要不断创新营销自身,以现代营销的举措加大过程的创新度、演化力,用演化的管理过程 反作于市场营销,达到二者的共同创新。现代市场营销建设的实效要根植于营销管理的全过程,代表市场营销建设的厚重价值。创新营销手段突出管理过程主要表现在:其一,创新营销可以在目标、价值、体系、机制、模式、运作、成效等大有作为,以极大的创新力度和发展空间,提升和净化管理过程的指向性和能动性,将管理过程系统化,从过程的理论、原理、功能、观念、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变革,形成管理过程的行为、价值和精神体系,使之更加形象鲜明,直视管理过程的精华所在,借此表现市场营销建设的特征、风貌和实效。其二,以创新营销目标、过程、手段、评价四大运作提升管理过程的实效。从创新营销目标看,可以运用目标的优化程度对管理过程认知的理念、意识、思想、行为质量,积极思考,引发创意,注重流程,扩大容量,在管理过程中增加过程的清晰度和过程运行价值;从创新营销的过程看,营销可以其运行的先进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在创新环节上反映出管理过程的绩效值,聚合出过程的整体质量和运行水平,实现管理过程在整个市场营销中的“形象着陆”。从创新营销成果看,营销创新可以建立可靠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化手段的延伸性效果,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反馈式审视,为新管理过程提供经验、范本、参考或模式。其三,管理过程通过营销手段创新,不仅要看重实际成果,更要看重过程实效在营销管理中的形象化反映。营销管理过程是群体性的建设过程,其广泛性、代表性性和深入性要求必然要以营销创新为基点,突出管理过程的的能动绩效、辐射力度、作用评估、效果推广等,必须要务实求真,绝不能夸夸其谈,更不能留于形式,照本宣科地搞花架子。

汽车市场营销管理的全过程是一个可行性、科学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过程,反映了当前汽车市场营销的过程与做法,以及相关的实际运行状态,为形成创新性的市场“大营销”的提供了充分的参考和依据。对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探索与研究,必将促进我国汽车市场营销更大的整体性进步。

参考文献:

1.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美]迈克尔·波特.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美]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6.[美]德鲁克.管理前沿.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7.[美]彼得斯,沃特曼.探索企业成功之路.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1985.

8.李弘,董大海.市场营销学.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9.周小其.探索与发展新论.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10.王秉安.当代营销新观念与战略营销管理.北京:航空工业出版,1997. 11.卢泰宏.营销在中国.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

12.王海云,常昌武.新编市场营销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