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探索与研究
9525700000045

第45章 建筑机械设备租赁管理的现状、成因及创意(2)

管理技能力度不强

管理技能包含技术技能、学习技能、管理技能、智力技能、专业技能等。以管理技能体现租赁管理的丰富内涵,显然是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事实上,租赁企业人员的管理技能,更多表现在管理的多项性实际运作上,如设备维护、流程控制、质量检查、营销指导等各种技能的综合性运用。但现有的管理人员技能成长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其一,人员的技能单一,表现手段落后,在管理中可以举一反三或触类旁通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其二,管理技能没有深度,缺乏力度,管理的基本面不宽,管理的重要节点不明,没有形成自我管理的技能优化体系;其三,技能增长后继乏力,在技能的互动、吸收、创新等环节上,能动管理支持不够,力度不强,管理人员满足现状,表现在对新设备、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等继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个人能动性发挥依然不够;其四,鉴于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企业实际形成的二级管理形态与它所依托的建筑企业本身存在管理脱节、互动不够、协调不强等原因,租赁管理人员技能考核、监督、评价等手段滞后,拉大了管理技能间的差距,个人技能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并不具备优势,技能发挥没有优化的环境保证。

4.管理要素利用不足

现代管理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综合性的优化要素的管理。表现在这些要素是否充分开发和利用,也是体现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除利用相关要素构建管理的形态和内容外,更多潜在的优化要素对现行管理的晋级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企业比较普遍存在着管理要素老化,管理模式陈旧的情况。其本质在于管理要素的转换、置配、互补和再生运用不当,程序落后。如设备管理一项,在保证基本管理之上,可以积极通过转化、添置等手段,形成设备管理的数据链,就可以及时把握设备相关信息、更新换代进程、预设淘汰周期、准备调配方案等信息,采用数据化手段进行及时调整。只有这些设备要素得以充分利用,才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增加租赁效益。租赁企业管理要素的比较直观,利用也相应方便快捷,简单易懂,极具链动效应。但不少租赁企业仍然还在沿袭传统的单线平面式的管理,忽略要素优化,轻视要素的创新与开发依然采用日益僵化的“库房式”管理模式和“后勤式”管理手段来处置日常的管理。至于维护、技术、营销等具体管理项目,要素利用率同样低下,对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已构成了严重的障碍,管理要素创新的可选性和可行性被严重制约。

(24)管理资源配置僵化

管理资源是管理之本。管理资源的配置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管理行为,会极大影响管理过程和管理绩效。管理资源的置配依据资源状况、质量、数量等进行科学地配置,实现最佳的资源互动,产生最好的管理效果。建筑企业的管理资源配置主要依靠人本资源、物本资源和资本资源进行配置,即利用现有的管理资源系列要素进行选组合、构架、设计,以优化的资源配置模式或方法,形成有效的管理系统,以管理机制的科学运行确保企业施工生产的综合性效益。受此影响或制约,租赁企业二级性的管理资源配置空间并不大,资源量相对较少,可选性和可比性不太明显。考量人本资源进行管理配置,租赁企业的人员受到传统观念和上级管理制度影响,整体要素优势因为人员综合素质平衡度差,人员个体的质量优势不高,资源的配置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进行配置,显然没有更大的可比性,配置的效果往往没有质量优势。分析物本资源状况,租赁企业以机械设备的租赁为主,可控物本选择单一,设备资能动性选择非常有限,管理资源没有数量选择优势,单打一式的管理比比皆是,应该是动态的管理资源配置最后变成了静态的平面管理形式。再看资本资源配置情况。租赁企业二级实体的固有性质,基本没有资本资源的配置权力,资本影响效益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在建筑企业越来越高度集中人、财、物的使用,高度集中的“一支笔”审批制度制约下,租赁企业基本没有自己的资本资源的配置机会,加上自身租赁效益难有根本性突破,更谈不上资本资源的拥有和应用了。

(25)管理体制先天不足

管理体制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遵循建筑企业管理体制内涵,租赁企业的管理体制就是规定自身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其核心是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职权的分配和各机构间的协调。管理体制的作用如何,会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对整个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纵观租赁企业的管理现状,管理体制失衡是造成诸多管理问题的原因之一。管理体制失衡带来的直接后果非常明显:首先,管理体制的构成要依靠诸多管理要素的选择、各种管理形态的支撑、具体管理内容的铺垫、已有管理制度的协调等,才可能构成体系或系统,最终形成管理的优质运行体制。这些综合性配置在不少租赁企业并不完备,缺失或异变的管理系统本身已不能积极作用于管理体制的建设或运行,导致现行管理体制先天不足;其次,租赁企业不少管理体制沿于上级固有的管理体制,照搬照抄,或浓缩,或放大,万变不离其中,没有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自我需求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补充、造成自身管理体制基因欠缺;最后,租赁企业依据自身管理要求进行的相关管理资源配置、确定的管理目标、制定的管理制度、实施的管理行为等,也因为客观的人、财、物的制约、自我经营性质、范围等不明,自我构建的管理体制本就没有质量优势。同样,这样的管理体制没有真正有效的监督,没有考核与评价的后继性管理,缺乏管理体制自我改造、自我创新的动力,结果是管理体制更多成了一种摆设。

(26)市场管理目标缺失

建筑企业机械设备租赁企业的管理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个最值得重视的,就是企业“干什么,应该怎么干”的市场定位始终没有真正解决。长期形成的“后勤配角”,使租赁企业单打一地依附于自身的建筑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以维持生存。这种价值不大的所谓“经济效益”不是来自市场竞争和自我的扩张性营销,更多是靠自己的建筑企业本体的“施舍”而获取“租赁效益”。实际上,这种企业内部的效益转换,是建筑企业效益的“自我榨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通过自我经济优化,开源节流而产生的效益附加值。租赁企业对内少对外,没有目标市场支撑,变始终摆脱不了建筑企业“后勤兵”角色,搭配、依附,寄生的属性,极大地制约了租赁企业的健康发展。这种市场目标的缺失,最集中表现在两个个方面:一是没有明确的市场目标,经营、管理没有明确的基点,租赁企业没有立足之本,自我发展丧失了根基,已经直接影响到租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二是缺失市场目标,包括管理、营销在内的全部运作,租赁企业依然固执于链接本建筑企业的施工生产,不仅严重影响到市场目标的确立,还会异变企业属性,难以积极调动各种发展要素,充实自我,尽快与市场进行接轨。

三、创新机械设备租赁管理的创新

依附于建筑企业自身而发展的租赁企业要求得自己的发展空间,真正进行市场化运作,必须要改变现有状况,从管理的自我变革入手,以现代管理推动企业管理的自我优化和自我发展。必须在创新管理上有所作为,是当前租赁企业的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六)以现代管理理念优化管理队伍

现代管理本质就是对人的管理。人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和第一生产力,是构成企业现代管理的核心。对人的管理首先需要管理理念的优化。管理的现代理理念就是看法、思想的体现形式,是一种积极思维活动的成果。建筑企业机械设备租赁企业管理同样离不开对人的管理,离不开对现代管理理念的积极吸收。以现代管理理念对管理队伍进行直接干预,已成为提高管理队伍素质的重要元素和主要手段。显然,优化管理队伍,必须在优化整个企业员工队伍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依靠现代管理理念对管理人员的组成、培养、运作、调控等进行富有成效的优化,已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必由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优化的力点主要有三个:切实改变管理人员对管理的认知过程,创新思维,活跃思想,促进观念的置变,形成管理的全新认识,带动管理的全新行为;以观念的改变优化管理的诸多要素,把人的积极思维的结果视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转化作为管理的重要动力,使人的积极的能动作用能够发挥于整个管理过程;用理念的优化质量构建管理观念、意识、行为等的链动模式,对全部管理进行链接和覆盖,实现管理队伍的优质化,推动管理工作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