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社会论纲
9524200000029

第29章 和谐社会的文化生态(3)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追求文化多样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是一味僵化教条式的继承,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国情的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创造性,才能让马克思主义保持生机与活力,才能有效地引领和整合其他意识形态,才能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才能形成一种适应时代和国情的、进步的、充满创造力的文化生态。

第二、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文化是不能隔绝的,文化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文化传统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脉络。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绵延至今,历经兴衰而光焰不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入中华民族的骨髓,并且成为这个民族的一种粘合剂、凝聚力和内驱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然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10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基本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都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思想材料。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在08年汶川大地震中展现出的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从而对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支撑力和动力。

第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公民主导价值观教育。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也是形成健康文化生态的基本要求,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着深刻影响。总的看,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当代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社会上也确实有一些人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高尚,把谬误当真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格格不入,与现代文明风尚极不协调。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风气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十分强烈,对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要求十分迫切。

正是针对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就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它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2)构建和谐文化是建设健康文化生态的现实要求和主要任务

“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11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要求,它确定了当前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和谐”是中华民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意向、一种文化哲学。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广的超庞大的经济体在逐步拓展和深化的改革开放中持续高速发展,采取了首先激活那些最有可能激活的地区、部门和人群的创造性活力,采取把握关键的波浪式逐层推进的发展策略。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总体性推进的同时,使原本潜伏着的局部的发展不平衡在一个发展了的空间中被放大。同时,由于改革前期粗放式经济方式的膨胀,造成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中国经济走到了需要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又需要转变它的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需要新的发展哲学。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需要的是“和谐的哲学”,强调各种积极的力量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动互补,同心协力,为振兴共同的事业而奋斗。和谐哲学是与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哲学,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哲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往往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各种主客观力量合力推动的结果。但是,合力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革命时代主张斗争性的合力,和平建设时代则要着重发挥和谐性的合力,需要一种和谐的文化生态。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构建和谐社会是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2、文化生态与经济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下的中国文化生态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转型期经济发展失衡的背景下展开的。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全面冲击,引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既决定了当下我国文化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文化生态在自身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能够与经济共生共荣的要求。如何推进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使文化成为经济合理发展的内驱动力,使经济成为文化繁荣的后盾,首先需要把握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1)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推动,难以割裂。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发明了火,发明了语言和文字,进而发明劳动工具,一直到工业革命的产生,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这一切都是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经济文化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结果,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但是,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也并不表现为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两者在各自的发展中产生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其合力共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首先,文化不能脱离它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而独立发展。马克思的经典论断已为共识,“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等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12经济对文化的决定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文化的哲学、道德、法律等诸要素都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为人类逐步超越物质生产享受而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生产与享受创造着条件,也制约着文化的对象与范围以及内容的不断丰富,由此决定着文化的发展程度;社会生产的性质决定着文化的性质,一定社会文化的性质是由社会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社会经济领域的变革必将引起文化的变革。

其二,文化发展还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与发展规律。文化的生成和变革受到经济的制约作用,但是文化一经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文化自身所具有民族性、阶级性、继承性、稳定性等特征,这使得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尽管文化的发展水平总体上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一致的,但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经济发达的地区或时期有落后的文化,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或时期,其某些文化也可能是优秀的。

其三,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它为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服务时,就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从而体现了文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在经济发展中,人文资源甚至比原材料、能源的作用更大。随着时代的前进,文化的发展也伴随着经济而进步。一个国家或地区和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兴起,文化的发展都会从深层次质的方面推动经济的变革。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惯性越来越强,文化对经济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在当下我国的社会发展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与内部经济变革的转型时期,文化生态也必定会相应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而变化中的文化又将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必须切实把握好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发挥经济在文化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2)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文化生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是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口爆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毒品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牌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地区间的文化之间有吸收、有融合、同化,也有对峙、排拒、磨擦,甚至对抗,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舸争流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