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首先,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其次,要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再次,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依托重大项目,集中组织攻关,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培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现代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抓住结构调整的契机,加快淘汰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电力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其目的在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将新的增长动力转变从投资型增长转变为技术型增长,是由要素投入的增长转向要素效率的增长的过程。要实现此目标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世界经济正在从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向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转变,信息技术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正改变原有经济结构,并已经渗透融合到各个产业,正在改变着这些产业的存在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引起劳动力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变化,有效地改造和转化传统产业,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结构性效率。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若不加快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扩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我国企业用于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不到1 % ,与发达国家大企业8 %~10 % 的水平相距甚远。信息技术对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是难得的机遇,因为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可以全面改造、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使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可以跨越某些经济或技术发展阶段,在新的起点上,用全新的方式和更短的时间实现新型工业化,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和各项资源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弥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不足,这为形成后发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加速实现现代化带来了历史性契机。走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我国这样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但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当然,要发挥好后发优势,还要注意结合自身特点,以及国内外提供的机会,选择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之路。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1]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要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要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力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化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以资本投入为主要增长源泉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不同,信息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科技为主要投入增长源的,而人才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根本保证。人力资源是经济要素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根本因素,人力资源的水平代表着生产力的水平和经济的发展潜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升级,要求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加速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相应地要求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按新型工业化之路的要求,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才,为人力优化与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重视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本投资体制创新,营造有利于人力投资和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市场环境。发展中国家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在中国目前资本仍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最符合中国比较优势从而最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关键在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这一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近期看,我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应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以充分自身的比较优势。
(3)构建和谐社会——走生态经济之路。
当前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 已经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 因此, 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 0 世纪6 0 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型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型来发展的经济。其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的。它通过研究自然生态和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 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生态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的生态经济, 是指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 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统筹规划、综合建设, 培育可持续的优美生态环境, 建设文明和谐的生态文化, 发展高效低耗的生态产业,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社会,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实践活动。它的本质是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 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社会系统。生态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模式, 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 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 而是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1]创立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重视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2]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 R ”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发展循环经济,转变观念,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 D P 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知识化和生态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调整机制创新,在一、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上使之高度化、知识化和生态化。如引导传统农业向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可持续农业发展转变;引导传统工业从重污染的黑色工业走向清洁生产的绿色工业。为了使我国的产业结构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使其改变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来推动经济增长的资源密集型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其技术含量,走向技术密集化、知识化和生态化的发展道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另一方面,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专利权保护制度安排刺激新知识、新技术的生产和扩散;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和环境创新力度,制定并实施有利于环境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及激励机制。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
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就是对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推进企业发展的转型。企业管理制度运作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与优化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企业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资源经济模式。通过企业投入的知识化和管理的知识化,使现代企业逐步从主要依靠物资资源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知识要素的投入。从传统的末端治理的管理模式转向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再利用的转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逐步形成资源节约、生态优化的企业可持续经济管理制度;在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微观基础。强化企业管理,加强企业资源环境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要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型企业。企业要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车间、班组岗位责任制,完善计量、统计核算制度,加强物料平衡。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坚持节奖超罚,调动职工节约降耗、综合利用和实施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创新。促使企业从注重物资资本投入到注重人类资本投入观念的转变;从重视企业内部效益到同时注重企业外部效益和企业形象的转变;从单一追求经济效益到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理念的转变。只有以这样的经营和管理理念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企业外部不经济性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企业内部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的有机结合与协调统一,从而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经济知识化的挑战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