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社会论纲
9524200000012

第12章 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背景(5)

三、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全球化与现实挑战对我国社会建设的重大影响

1、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一直是我国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1987年6月,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说:“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 反过来,改革和发展又会对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涉及各方面的利益调整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赛缪尔·亨廷顿也指出:“在某些情况下,经济发展计划可能会促进政治稳定,而在另外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计划可能会严重破坏政治稳定。同样的道理,某些形式的政治稳定可以激发经济发展,而另一些形式的政治稳定又会阻碍经济发展。”

对于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问题,胡鞍钢和王磊对此进行过专门分析。胡、王认为,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有减贫效应、良好预期效应、结构性效应(即经济增长能促进社会中间层的形成)、合法性效应、社会控制效应、制度化效应。经济增长对会稳定的破坏效应则有:趋利效应、不均衡效应、不确定性效应、信息不对称效应以及开放风险效应。最终表现出来的社会形态稳定与否就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竞争 。

上述各效应比较起来,不均衡效应是非常突出的。既然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与社会稳定与否有密切关系,则将表征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基尼系数与我国刑事案件比率列在一起,从中就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确切关联。胡联合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明确得出了“伴随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步拉大,我国刑事犯罪案件和治安案件也随之大幅上升,特别是侵财性案件大幅上升,表现出了与财富分化很强的关连性”的结论,并计算出基尼系数的变化能够解释违法犯罪率变化的89.3%,基尼系数每上升一个百分点,违法犯罪率就上升0.3602‰。

另外,群体性事件在我国也呈现迅速上升的势头。有数据表明,从1993年至2003年10年间,群体性事件数量急剧上升,年平均增长17%;规模不断扩大,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人数年均增长12%,由43万多人,增加到307万多人;其中百人以上的由1400起增加到7000多起。“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信,几乎绝大多数的群体性事件都同困难群体受到不公正对待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社会保障待遇问题、强行拆迁问题、强行占有土地问题以及劳动保护问题等。” 另外,林新聪在《城市贫困人口心理和社会稳定》中还提到:“从贫困人口对贫富分化现状的容忍程度的调查来看, 认为不能接受、有必要改变或缩小贫富分化状况的富人和穷人都超过了半数。” 可见,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发展确实已对社会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本章第二部分已经证明,这种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发展又是与全球化发展密切关联的。

2、对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有三个:消费、投资和出口。其中,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的拉动力又远远大于后两者。本文第一部分已指出:“消费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当前出现了较长时期的消费不足?凯恩斯曾做过一个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经典分析,这种理论认为,随着收入的提高,个人消费也将提高,但提高的程度会不如收入增加的幅度大,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后来经济学家运用经验数据证明,凯恩斯的这个理论虽然不适合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发展的宏观过程,但就一国经济发展的截面数据来说是正确的。于是,征诸我国实际可以发现,我国在融入全球经济和市场化改革中已经形成了新的阶层结构,但中间阶层远未壮大,大量的财富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而正是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可能最小。再加上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完善的保障制度,也造成很多人不敢放手消费。进一步还造成了这样的情形,一方面是一些耐用商品积压,另一方面却是很多社会成员耐用消费品匮乏。消费不足,于是就只有依靠投资和出口。但又如前面所讲,投资拉动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外延式扩张,过分依赖出口又伴随者高度的经济安全风险,这种情况如果不尽快改变,必将继续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消极影响。

3、对中国崛起的影响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们的夙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到底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崛起以及将在世界事务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大国角色,成为了冷战后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西方有过“中国威胁论”,也有过“中国崩溃论”等论调。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先生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首次提出了“和平崛起”这一概念,迅速获得了国内政界、学界的认同,在国际上也产生很大反响。

但关键在于怎样才能实现“和平崛起”呢?郑必坚又提出:“围绕这条道路,最重要的战略方针有三条:一是锐意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二是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三是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又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的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并强调:“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