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才艺塑造篇
9524000000005

第5章 发现孩子的潜能和特长(2)

(一)早期辨认颜色法

绘画最基础的东西是善于辨认领色。若孩子对颜色的认识能力强,则说明孩子的欣赏力、美得感受力和想象力都比较突出明知是发展孩子绘画潜能的基础和前提。

判断孩子辨认颜色能力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给孩子分辨各种不同的颜色,让孩子说出来。可以分为四步走:

1.感受丰富的色彩。尽量为孩子提供多种多种多样的颜色(最好是红、黄、蓝、绿或黑白相间)环境,让孩子去感受多种颜色。只有在对多种颜色感受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辨认。

2用配对的方式让孩子分辨。用配对的方式让孩子辨认领色可以在室内进行,如让孩子找像学校里悬挂的国旗一样颜色的东西有哪些?像香蕉一样颜色的东西有哪些?带孩子出外游玩时,可以指导孩子多观察一些各类的事物,如天的颜色像什么?云的颜色像什么?树的颜色像什么?由于配对的方式离不开具体事物,所以孩子较易接受,孩子辨别颜色的能力也容易被发现。

3.在孩子辨认颜色的基础上。教孩子说出颜色的名称,如像学校里国旗的那种颜色,叫红色;红气球、红山植;绿树叶、绿草;黄花、蓝天……此外,家长还要教孩子辨认颜色的顺序。例如,最容易说出的颜色是红色,其次是白色和黑色,再次是黄、绿、蓝。最不容易学会的颜色名称是橙色和紫色。

4.认识混合色。能说出颜色的名称后再让孩子认识间色,这时,可以让孩子亲自动手,用各种颜色混合成浅红、浅绿、浅蓝。也可用各种颜色混合后成另一种颜色,并帮助孩子对这新混合出来的颜色起个名字。如红黄混合后颜色成橙色,并让孩子说出哪些东西是这种颜色。

(二)学画人物测试法

让孩子画人物画能评判出孩子的绘画才能。

1.画人形。孩子学会画基本的线条、圆线之后,可以告诉孩子人的头是圆形的,身子类似正方块,四肢好比细长的长方条,手脚类似小半圆形。如果孩子能画出这种几何结构的人形,就可以慢慢地让孩子进一步观察人体的基本结构,让他画最熟悉的父母和最要好的朋友的模样及主要特征。通过对比了解胳膊、腿、身体的长短粗细。孩子如能画出一个大致的人形就相当不错了。

2.指引孩子由粗画到细画。孩子能画出人的轮廓图形,就应该让他更进一步的注意人的眼睛的差别,哭笑时的表情也是有变化的,同时限形、嘴形也跟着有变化,各有各的形态;孩子一般不注意画人的脖子,可以提示孩子“如果人没脖子,头如何摆动呀?”让他注意细部的人体结构,培养他细致观察的能力。

3.让孩子画他喜爱的娃娃玩具。让他一边看娃娃玩具,一边画。找来一些玩具让孩子模仿着画,这也是一种画静物的初步训练。

4.让孩子学会给人物涂颜色。主要让孩子参照布娃娃,黑色涂头发,红色徐脸蛋,绿色涂裤子,黄色涂上衣,让孩子使用基本的颜色涂。让孩子自己能挑选自己喜爱的颜色给人物涂颜色,一方面锻练他的色彩感,一方面又让他懂得识别颜色的种类。

5.用色。培养孩子大胆的使用基本色调配成各种颜色去画,父母不要指定他们用哪种固定的颜色。

(三)绘画能力创造测试法

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让孩子创作一幅指定的画是检测孩子绘画能力的有效手段。引导孩子进行绘画创作,可以让他们为儿歌或寓言故事配画。具体方法是:首先,播放一首孩子容易理解的非常短小的儿歌,让孩子听后了解大概的内容,随后让他念几遍儿歌,然后引导孩子设想画面,将儿歌中的内容,融合在画面中,最后在纸上着手画出来,例如给孩子放一首唐诗:“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孩子听后感到容易联想就会很迅速地根据唐诗内容,画出一幅画来。

其次,父母可以给孩子朗读一些胆小的语句,开动孩子的脑筋,让孩子进行行丰富地想象,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配画。如父母给孩子朗读了一句:“妈妈,妈妈,快来看呀,路边出现了好多好多会走路的蘑菇。”这主要是让孩子听听、学学,再让他理解、思考:路边长的蘑菇是什么?为什么这些蘑菇会走路?一连串的问题都会使孩子产生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当他们发现原来蘑菇都是雨中花伞时,再让孩子配画,他们就会画出各式各样的花伞来。父母还可引导孩子从各个方面去观察再进行配画,如妈妈和孩子在阳台上往下看,看到雨中的行人拿着的伞都是圆形的,这样为诗句配的画面,会给人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总而言之,根据孩子的绘画知识掌握情况,逐步提出新颖的要求。最后,培养孩子给故事配画。给孩子讲一个小故事,并让孩子将听过的故事复述出来,这样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而语言的发展又会促进思维的发展、想像的发展。父母可通过配画进一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如听了仁只蝴蝶》曲故事,就让他们将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这三只蝴蝶画下来,再画三朵花:红花、白花、黄花……将故事配上主题画。

培养孩子为儿歌、故事配画,是培养和造就绘画人才的重要手段,父母不妨尝试一下这种教育形式。

(四) 绘画潜能测试

对一些美术绘画基础知识有了了解和掌握之后,就可以对孩子进行绘画潜能试验。绘画潜能试验是父母或老师突然出题、让孩子临场发挥的一种试验方法。出题类型可以是下列任何形式中的一种:说明创意,随意绘画;说明画法,随意绘画;说明题材,随意绘画:说明创意和画法,随意绘画;临摹绘画;想像绘画;实物绘画:短小故事(儿歌)配制连环绘画。

绘画潜能试验时父母出题需要注意:出题不要太简单,因为太简单便难以体现绘画潜在能力;题目不要过于难,那样会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压力,从而难以真正发挥潜能:针对年龄而言,难易应适度,这样孩子才能展示出绘画潜力。

试验后评判标准可分为3级:

1级是绘画潜力相当差:表现为图文意思不相符,与出题要求相差甚远。2级是绘画潜力处于中等:表现为有明确的思路,创意较为准确,基本符合要求,但整体布局及技巧还存在明显的欠缺。3级是绘画潜力极好:表现为不但思路正确而且创意难确,符合要求,用笔精当,整体布局新颖适宜。

绘画潜力极好的孩子,通过不懈地努力和持之以恒地训练,将来可能会成为绘画艺术家、美术鉴赏家。当然绘画潜力一般的孩子,通过努力练习也司能成为一名美术教师或装饰设计和广告设计制作者。

第三节 怎样发现孩子有无舞蹈发展潜力

有很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名舞蹈家或舞蹈演员,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们不惜重金送孩子去专门的舞蹈学校,但是建议家长先试验一下孩子是否具有舞蹈才能潜力,因为有许多孩子从专业舞蹈学校毕业后仍然达不到专业水准。试验孩子的舞蹈能力,最好要在孩子学舞路的过程中进行。让孩子掌握舞路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测试。

(一)音乐诱导测试法

一般来说,音乐刺激和孩子的动作有密切的联系,但音乐刺激与孩子动作的协调关系在发展上有一个演变过程。大量的研究材料证明:孩子对音乐最先掌握的是力度、节拍和速度,因此孩子必须最先了解掌握有关它们的概念,随后再让孩子去掌握旋律的运动及节奏,最后是曲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孩子很早就能知道节拍,一放音乐就会和着音乐拍手或走步,并能随着音乐速度的快慢而改变动作的速度。孩子欣赏歌曲和乐曲的能力要比他唱歌时发音的准确性性、旋律及打出节奏的能力发展得早。

让孩子运用动作在音乐伴奏的氛围下来表现音乐内容,这是发展孩子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指导孩子欣赏音乐并利用动作进行合拍,父母要鼓舞孩子积极主动地用动作来体现音乐。只要一响起音乐,大多数的孩子都会随音响或电视中的音乐节奏摇晃自己的身体或手臂。特别是听到播放出的音乐节奏非常鲜明时,孩子更会手舞足蹈。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对节奏鲜明的音乐做出动作反应,但他们是根据适合自己身体晃动的速度,而不是依据播放出的音乐速度来做动作的。

在音乐伴奏下诱导孩子做动作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引导孩子听并出音乐旋律中的高低、强弱、快慢等不同的变化,使孩子能够体会到音乐的不同表现风格。富有表现力的一首乐曲,能够促使孩子发挥想像,孩子会表现出动作灵活、协调、形象并且富有表情。同时,孩子宫有表情的动作,又能使他(她)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加深。父母和教师的启发是孩子体会音乐风格的诱因。

2.培养孩子学习符合音乐节奏的节拍、力度、速度和情绪。做动作必须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让孩子学会动作随音乐变化而变换。在动作身体的各部位时,能通过运动神经去感受音乐的优美,同时又借助协调优美的动作,去表达音乐的内容和表情。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作和节奏感以及对音乐的感受力。要从小培养孩子“欣赏音乐的耳朵”,为孩子具有较好的音乐听觉奠定基础。随音乐而动,是孩子体验音乐的优美的最有效途径。

3.启发孩子的想像。在培养孩子依据音乐的节奏来协调做动作时,要与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形象密切联系,启发孩子想橡,便孩子对这些动作百吏深一步的理解,这样在展现时才会逼真动人。联想,是孩子理解音乐变化的一般方法。

4.要选择适应孩子体力及动作发展水平的曲目。动作活动幅度不宜过大,活动时间不宜过久,动作难皮要适当,变化也要少。

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够协调地做动作,就说明孩子可以学习舞蹈,是否能成为舞蹈家则要看进一步的学习。

(二)辅导学习发现法

孩子是否具有舞蹈才能,在辅导孩子学习舞蹈时也能被发现。辅导孩子学习舞蹈的方法不是惟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介绍几种方法:

1.示范法。老师首先要将舞蹈作品为孩子示范一下,在示范的过程中将动作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现出来。让孩子在此过程中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清楚的印象。老师在示范过程中可以把动作从头至尾的完整示范一遍,也可以逐句逐段将基本动作、较有难度的动作提取出来一个一个的示范。老师在示范的同时还要伴随着语言加以解释,还可以做镜面示范,即做相对动作。如孩子应伸左手,老师就要伸右手,孩子应出左脚,老师就要出右脚。示范法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愿望和热情。

2.拆分归纳法。其含义是把舞蹈中重点和难点动作先拆分开再归纳到一起的一种辅导方法。如先教手的动作,再教脚的动作,然后将手脚的动作归纳在一起来做。也可把舞蹈拆分成一段段或一个个动作,逐段、逐个动作地指导练习,然后再归纳在一起来完整串联。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掌握重点和难点动作,克服学习障碍,树立自信心。

3.观察模份法。这种方法是针对舞蹈中一些难于分解的动作,让孩子一边看一边模仿着做。父母在做示范时要注意速度一定要放慢,动作一定要放大、做到位,以有利于孩子的观察模仿。观察模仿方法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有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进而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4.语言讲解和喊口令的方法。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简短明了,禁止哆哆嚷嚷。如辅导孩子转腕这一动作,如果父母只是死板地按动作要求讲解,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转,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反转。孩子学做起来既无兴趣又很费力,使孩子很难接受与掌握。但是如果父母这样启发孩子:假如你正在用手从树上摘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怎样才能摘下来呢?你就要必须手腕转动拧一下,这样桃子与拧灯泡的动作是非常相似的。利用这样的具体形象、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一下,孩子一定会极有兴趣地且高高兴兴地很快掌握转腕这一动作。在单一学动作时,可采用数数的方法,喊口令,动作学会了再将音乐结合在一起做。此种方法有利于加快孩子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习舞蹈的速度。

5.练习法。练习法是指孩子自己多参加各种类型的汇演,从演出的实践中既得到锻炼,又获得各方面的培养,这是辅导孩子学舞蹈的根本途径。父母应该为孩子多提供一些登台演出的机会,或在众人面前给予孩子展现才能的时间,这些都有利于帮助孩子练习舞蹈。如单一动作练习,可以一句句的或分段分角色地练习,站在镜子面前自己练习,也可由父母和孩子一起练。在练习的过程中父母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并耐心指导解除错误,使孩子下次不再重犯,同时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练习要以表扬为主,鼓励孩子的学习勇气和信心。

6.游戏法是利用游戏形式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游戏首先要让孩子体会到是在学习舞蹈,游戏是一种有趣的娱乐。如让孩子学习动物走法的一系列动作,父母可扮演动物的长辈,让孩子扮演小动物,请孩子跟妈妈学本领,还可以戴上头饰、面具等或穿上服装。这种方法可以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在学习中有较好的表现,则表明孩子有舞蹈发展潜力。反之,孩子根本没有兴趣,就不要勉强孩子学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