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9523500000056

第56章 地方篇(14)

(二)坚持服务经济、良性互动共赢是南充金融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

五年的发展表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需求持续旺盛,为金融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坚持以服务经济为己任,就能够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呈现经济兴、金融旺的双赢局面。

(三)坚持市场导向、科学和谐发展是南充金融业发展壮大的特色路径

这五年,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顺应市场规律,遵循南充实际,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五年。五年来各金融机构坚持以市场为基础,做到适度竞争、合作共赢,实现了金融资产质量快速提升,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特色路径。

(四)坚持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是南充金融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五年来,南充金融业坚持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大银行服务迅速向小客户延伸,小银行强调扎根基层,农信社牢牢立足服务“三农”,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填补银行服务薄弱环节,通过艰苦创业,实现了南充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五)坚持统筹协调、优化环境是南充金融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

五年来,金融管理部门与政府建立了良好工作协作机制,在金融业发展规划、社会信用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民间融资管理等多个方面共同推进,多管齐下,为金融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健康的经济环境和稳定的政策环境。

(六)加强政策引导,着力优化结构是南充金融业发展壮大的有效手段

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的信贷支持;保证在建重点项目贷款需要,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放贷管理;建立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出台金融考核激励措施等。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不仅优化了结构,而且大大加快了全市金融的发展。

(南充市金融办)

宜宾市

“十一五”时期,宜宾各金融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认真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好金融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实现了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双赢,“十一五”期间政府确定的主要目标均圆满完成,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金融业务加快发展,金融改革和创新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宜宾金融业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截至2010年末,宜宾市共有金融机构61家,其中银行业机构12家,证券营业网点3 家,保险公司25 家,小额贷款公司4 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7 家;金融从业人员11943人,是2005年末的3.24 倍;金融业总资产达24.34亿元。2010年,宜宾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29亿元,占GDP的2.33%,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5.3%;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94个百分点。

一、金融机构种类增多,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增加,机构分布趋于合理

通过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大力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十一五”期间全市金融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产权关系看,形成了国有(政策性银行)、国有控股、公众股份、股份合作等金融机构;从规模上看,有全国性大型银行、也有区域性、地方性中小型银行;从业务经营上看,有专业性银行、也有综合性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断发展和丰富。在机构的分布上,金融机构大量从县域撤出的状况在明显改善,如中行宜宾分行、宜宾市商业银行分别在县上新设分支机构。宜宾市城市信用社于2006年成功翻牌为宜宾市商业银行,除屏山县因移民迁建因素未设立县级支行外,其余9个区县均新设立支行,由其发起设立的兴隆村镇银行、兴宜村镇银行和异地组建的内江分行顺利开业。2010年,辖内长宁竹海农商行、兴宜村镇银行相继挂牌开业,翠屏农村商业银行获银监会批准筹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了零的突破。2010年,提前解决14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问题,全省率先实现了金融服务空白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

(二)保险业金融机构快速增加,竞争格局继续改善

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资本积累和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提供了保障,也为保险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时期全市保险业金融机构快速增加,保险市场主体由2005年的15家市级保险机构(其中: 财产保险公司9家、寿险公司6家),增加至2010年的25家(其中:财险保险公司14家、寿险公司11个),同时还有专业代理公司5家。保险业金融机构网点大量向县域、乡镇延伸,保险机构覆盖面更广,保险为更多的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保障功能。

(三)其他类金融机构较快发展,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十一五”时期,宜宾新增证券营业网点1家;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截止2010年末,全市有融资性担保机构17家,注册资本金5.072亿元,在保余额17.47亿元;有典当公司2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注册资本金4.2亿元,2010年底贷款余额达2.68亿元;征信评级机构1家。担保、典当、小额贷款公司等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对提高整个金融业运行效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金融业务快速发展,金融机构规模不断做大

2010年,全市GDP实现870亿元,同比增长15.6%,总量是2005年的2.4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35.6%,总量是2005年的3.7倍,由全省第5位升至第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21元,年均增长14.9%,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物价保持总体稳定。其中,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银行业务加快发展,对地方经济支持加大

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45.6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16.68亿元,储蓄存款余额466.25亿元,分别较“十五”末增加598.78亿元、217.64亿元和256.08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47.6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3.8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83.8亿元,分别较2005年增加269亿元、37.9亿元和231.1亿元,存贷款业务实现了加快发展。在业务快速发展的支撑下,银行盈利水平大幅提升,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全市银行类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10.37亿元,为2005年的4.23倍。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从期初的29.1亿元,不良贷款率22.68%,下降为2010年的20.76亿元,不良贷款率4.62%。

(二)保费收入较快增加,保险的保障功能充分发挥

2010年,全市保险业金融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4.3亿元,为2005年保费收入6.03亿元的4.03倍;政策性农业保险全年实现签单保费9675万元;保险深度为2.8%,较2005年上升1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为456元,较2005年提高331元;实现赔款及给付6.6亿元,共计15余万件,保险业总体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保险业的保障功能明显提升。

(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融资能力明显增强

2010年全市证券机构实现交易量773.58亿元,较2005年大幅增加,呈现抛物线状走势,城镇居民有更多的投资渠道。宜宾市商业银行2009年成功发行3500万元“兴宜建设”银行理财产品。与此同时,直接融资取得突破:天原股份顺利上市,募集资金15.36亿元,红楼梦酒业、岷江机械等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块上市工作稳步推进。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融资工作也在市政府金融办、人行宜宾中支、市经信委等部门的推动下有序开展,企业融资渠道不断丰富。

(四)准金融机构快速发展,为金融市场体系提供有力补充

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截至2010年12月末,该市开业运营小额贷款公司达到4家,贷款余额达2.68亿元。积极开展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规范清理工作。截至2010年12月末,宜宾辖内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公司共计16家,其中法人机构14家,分支机构2家;全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保余额17.47亿元,比年初增加9.1亿元,增长108.72%,融资担保业发展显著加快。

三、信贷助推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对于宜宾这样欠发达的西部内地二级城市来讲,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无疑在金融业中拔得头筹。“十一五”期间宜宾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第二产业投入屡创新高,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明显

“十一五”初期,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强市”战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五年来,第二产业贷款余额从期初的8.3亿元增至2010年的166.3亿元,增长19倍,其中制造业贷款增长22倍,电力、燃气及水类贷款增长9.75倍。信贷资金的强劲注入使该市投资拉动经济优势明显,第二产业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一是工业领跑。2010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47.7亿元,是2005年的3.2倍,工业总量由全省第四升至第三,工业利税突破200亿元大关,是2005年的3.1倍,由全省第三升至第二;工业对GDP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59%提高到75%。二是结构调整效果显著。随着向家坝电站、珙县电厂、福溪电厂、筠连矿区建设等进一步推进,阳春坝、罗龙、福溪等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加速发展,使过去比较薄弱的县域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十一五”时期区县工业年均增长39.5%,并在2008年首次超过市属工业。2010年区县工业增加值达270.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60.4%,对全市工业贡献率达到66.3%。三是园区建设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工业园区从无到有,13个重点园区累计开发面积44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9.6平方公里,完成总投资398亿元,入驻企业317户,2010年实现主营收入685亿元,利税143亿元,分别占规上工业的54%和70%。

(二)加大中小企业贷款投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全市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增加值约占全市GDP总量四成,从业人员28余万人,是解决该市就业难题的主要载体。宜宾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多种信用工具,加大贷款发放力度和周转速度,2010年,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66.2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小企业贷款增长38.3%,实现了小企业“两个不低于”目标。国有商业银行转变观念加大小企业投放成“十一五”时期最大亮点,2010年小企业贷款比上年增长46.2%,增速超过其各项贷款增速18.2个百分点。信贷资金的及时投入,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346.4亿元,占当年GDP总量39.8%,增长30%;民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38亿元,是2005年的4.5倍,实现增加值464.9亿元,占 GDP总量53.4%。

(三)加大优势企业信贷投入,一批支柱产业集群脱颖而出

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通过调整信贷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培育对全域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产业,促进大企业大集团的形成。2010年末,全市最大10家客户贷款余额达157.3亿元,占全市贷款总额35.1%,比上年增加25.78亿元,增长19.6%。

“十一五”时期,宜宾酒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五粮液利税达111.5亿元,品牌价值达526亿元,天原集团成功上市,丝丽雅集团超常发展。全市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机械制造四大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四大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44.2亿元、108.6亿元、72.4亿元、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24.6%、16.5%、54.7%,一批优势企业已成为宜宾经济发展的支柱。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城镇建设成效明显

“十一五”期间,宜宾银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类贷款增长8.85倍,房地产类贷款增长5.1倍,有效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十一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5.8亿元, 总量是“十五”时期的3.3倍;其中城乡建设投资达612.6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达209.6亿元。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38.56%,比2005年提高10.26个百分点,全市104个建制镇、72个乡实现总规全覆盖,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已62.5万人,宜宾长江大桥、金沙江大桥、江长路、宜珙路、宜南路、观斗山隧道等相继建成通车,各城市组团等新区建设全面推进,全市城市面积已扩至56.6平方公里,已进入全省6个大城市行列,为宜宾强势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