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9523500000036

第36章 经营篇(22)

3.加强产品创新,丰富中小业务产品种类。针对中小企业有效抵(质)押物少以及融资难的特点,成都银行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了适合其需求和发展的金融服务综合品牌——“财富金翼”。目前,成都银行已陆续推出了财富金翼系列“抵贷易”、“知识产权质押”、“物业通”、“互保贷”、“动产质押第三方现场监管业务”、“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贷款新产品,有效地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财富金翼”新产品在3家专营支行的营运中效果良好,其中,贷种“知识产权质押”、“互保贷”和“动产质押第三方现场监管业务”已成为成都银行拳头特色产品。同时,在创新型信贷产品的支撑下,成都银行3家专营支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全面发展,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营局面。

4.创新合作模式,扶持工业园区内中小企业的发展。针对园区属地政府对园区内企业扶持意愿高、信息掌控能力强等特点,成都银行按照“责任共担、利益分享”的合作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由银行、工业园区属地政府、担保公司“三方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和管控优势以及担保公司的担保优势,共同支持园区内中小企业发展。

5.设立科技支行,全面提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针对科技型企业普遍存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经营风险,缺乏有效资产抵押,现金流量小等困扰其发展的难题,成都银行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科技部门的支持下,设立科技支行,积极探索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先后在成都市高新区推出软件企业平台“集合融资模式”,与成都市科技局合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与市中小企业局和高新区合作开展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业务,初步形成了科技型企业特色业务体系。

6.创新服务方式,成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2010年11月,成都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正式开业,主要服务对象为融资需求在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业主,通过单一的业务、规范的管理、创新的服务方式,做到以“专注”促进“专业”,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伙伴银行”品牌形象。

(二)加快创新步伐,助推城乡统筹改革

2007年,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地方金融机构,成都银行以创新为抓手,大力支持成都城乡统筹改革,积极为“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1.创新“三农”服务产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两个基本点,并根据“三农”的资金需求特点,积极开发针对龙头企业、“公司+农户”、“大户+农户”、“基地+农户”的信贷产品,推出农村专业合作社贷款、农业订单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贷款品种,满足涉农客户多元化的资金需求。

2.探索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方式。随着成都市政府2008年1号文件的出台,成都市农村产权确权和流转工作逐步推进,成都银行积极跟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农村融资模式,先后出台了《成都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试行)》、《成都银行成都市农村产权抵押担保管理办法(试行)》、《成都银行林权抵押担保管理办法(试行)》、《成都银行个人农业生产经营贷款管理办法(试行)》,接受农村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等作为抵押物,推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服务、林权抵押融资服务,并加强与市县两级担保公司合作,发放农业担保贷款。如成都银行温江支行与温江区三联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对温江区从事花木种植的农业从业人员提供贷款。

(三)加快创新步伐,提升个人客户服务水平

1.升级和优化个人传统业务

“十一五”期间,成都银行针对个人传统业务进行升级优化,根据不同类型客户的金融需求,进一步完善产品服务功能。2006年推出具有“安全、灵活、便捷、高效”特点的“汇金理财?定活一卡通”借记卡,实现了客户活期、定期以及国债等多个账户的集中管理,并为客户提供了智能型理财方案。2007年,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老年客户,专门开发出“夕阳红”储蓄新产品,受到了中老年客户的广泛好评。

2.创新业务品种,丰富个人业务产品线

在银行卡业务方面,与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共同发行公积金锦程卡?金卡,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共同发行锦程金康联名卡;与成都市建委联合推出了全国首张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代发银行卡——锦程建设卡,并与成都成都市红十字会合作推出锦程?红标爱心卡。此外,成都银行还推出既具有普通信用卡授信消费功能,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功能的锦程公务信用卡。目前,成都银行锦程系列银行卡已形成包括锦程卡系列金卡、锦程卡系列普卡、锦程?钻石卡白金卡以及公务卡4大系列的10余种卡种。

在个贷业务方面,通过产品优化和创新,成都银行已形成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为主,个人信用贷款、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和直客式房贷为辅的产品体系,以满足广大金融消费者需求。成都银行还对业务办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造,2009年起对个人按揭贷款业务实行了集中受理、审批、发放,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服务渠道方面,目前,成都银行已搭建了较完善的服务渠道,在全市率先推出储蓄延时服务,开通7×24小时全方位、多渠道、多功能的96511电话银行服务,并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开通手机银行以及网上银行业务,丰富了客户服务渠道,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为满足客户理财需求,成都银行自2009年起开始发行与市场同期同类型理财产品相比,在预期收益率、风险控制、产品期限、投资方向上具有明显优势的锦程系列人民币理财产品,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2010年,正式开办保险代理业务,为个人客户提供保险产品销售、保费收取和保险金支付服务。

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助力“两个加快”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成都银行紧紧围绕“两个加快”的奋斗目标,针对全省投资工作重点和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积极调整信贷投放结构,综合运用各种融资工具,创新金融服务,助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灾后重建项目、民生工程、“三农”、扩大就业等的支持力度,逐步形成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的又好又快发展格局。

截至2010年末,全行四川地区各项贷款余额647.14亿元,较2006年末增加428.42亿元,增幅196%。其中,公司类贷款余额512.73亿元,较2006年末增加330.41亿元,增幅181%;个人贷款余额120.97亿元,较2006年末增加104.49亿元,增幅634%。“十一五”期间,成都银行缴纳各项税款共计18.23亿元,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大力扶持重点行业、重点项目

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成都银行以国家发布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契机,重点关注我省八大优势产业和“7+3”产业发展状况,在信贷额度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重点支持了装备制造、汽车制造行业发展。

截至2010年末,八大优势产业在成都银行贷款余额24.11亿元,较2008年末增加21.91亿元,增幅996%,其中,装备制造业0.7亿元,汽车制造10亿元,石化行业5.38亿元,电子信息产业8.03亿元;“7+3”产业在成都银行贷款余额29.24亿元,较2008年末增加24.06亿元,增幅465%,此外,成都银行还大力支持了能源电力、饮料食品、现代中药等行业;重点支持了成都4.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项目、青白江区祥福镇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华诚数字娱乐软件园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及时为地震灾区提供金融服务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天,成都银行迅速行动,立即启动了应急处置预案,设立了临时应急指挥中心,及时启动受损网点建筑质量检测、紧急加固维修以及自助银行机具检测工作,还抓紧抢修计算机线路和设备,以保证成都银行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5月13日下午,成都银行恢复了74个网点的正常营业,约占网点总数的64%,5月14日恢复了80%网点的正常营业,5月19日全面恢复营业。为及时向地震灾区提供金融服务,成都银行第一时间将大巴车改装的“流动银行”开到了灾区,不久又在地震重灾区都江堰市以及受灾较为严重的大邑县开设“板房银行”。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视察成都银行公交“流动银行”时,称赞成都银行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作用,在金融机构中起到了表率。

(三)积极服务于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震后,成都银行积极响应人民银行、银监会的号召,投身到灾后重建的工作当中,按照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汶川地震灾前贷款因灾延期偿还有关政策的通知》要求,坚持执行优惠政策。截至2010年末,成都银行累计投放灾后重建贷款达46.30亿元,灾后重建贷款余额43.41亿元,个人灾后重建贷款余额1795万元,贷款户数317户。此外,2010年考虑到都江堰地区灾后重建的实际情况,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放宽业务办理条件,同意都江堰支行办理安居房项目灾后重建贷款,支持了都江堰支行的灾后重建工作。

(四)认真落实地方就业促进工作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工作财政支持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和成都市政府《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好稳定就业工作的意见》等相关精神,成都银行制定了《成都市商业银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规范成都银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办理。目前全行开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有都江堰支行、锦江支行、成华支行等10家支行,2010年10月1日至年末,成都银行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130万元,共计26笔。成都银行还指定19家经办行向符合认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009年全年共累计发放29笔,贷款金额4245万元,2010年全年共累计发放52笔,金额7240万元,有效地支持了成都市的就业促进工作。

(五)大力支持产业优化升级

成都银行以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为导向,全面加强绿色信贷建设,加大对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支持力度。截至2010年末,成都银行绿色信贷新增授信额度18000万元,授信总额达129367万元,新增贷款投放19005万元,贷款余额达117207万元。从信贷投向来看,成都银行支持绿色信贷主要体现在能效贷款和再生能源方面,其中,能效贷款余额97267万元,循环经济贷款余额3940万元,再生能源贷款16000万元。从淘汰落后产能行业看,截至2010年末,电力行业在成都银行贷款余额3.98亿元,较2008年末减少1.5亿元,成都银行对电力行业的信贷支持主要集中在企业日常流动资金需求上,涉及企业扩大产能的项目贷款已得到有效压缩。

成都银行还严格执行国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压缩在钢铁行业的信贷投放。截至2010年末,钢铁行业在成都银行贷款余额0.65亿元,且全部为流动资金贷款,较2008年末减少0.85亿元。

(六)服务全省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期间,成都银行采取优化网点布局、建立“支农资金保障机制”等措施,积极支持我省新农村建设。通过撤并整合城区网点,将有限的网点资源向县域经济圈倾斜,实现对全域成都的覆盖,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域支行,还增设了第二网点、第三网点,以此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对这些区域的金融服务功能。为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成都银行每年还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确保每年新增信贷投放总量中不低于10%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要求县域支行分支机构在当地吸收存款的70%以上必须用于支持所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当地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