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细说中国的世界遗产37地
9521800000020

第20章 千年瑰宝档案(10)

高句丽开国王城——纥升骨城和五女山山城

据史料记载,高句丽王国成立于公元前37年,是我国东北的夫余国王子朱蒙为躲避自己兄弟的迫害,随后逃离夫余国而南下,以纥升骨城为平原城建立起的王国,五女山山城是高句丽王国的防御山城。高句丽政权就是从这里逐步扩大,并创造出了炫丽的高句丽文化。

五女山山城拥有“东方第一卫城”之誉,其山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生活环境恶劣,可以在战乱时作为避难所,因此被高句丽第一位国王朱蒙看中,并苦心修建。现虽仅存遗址,但也是考古学家破解这一东北古代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依据。五女山山城作为高句丽早期王城和发祥之地仍然备受重视。

现在到高句丽王城参观的游客多愿意走走“十八盘”古道,主要是为了与古人共享吧!“十八盘”是高句丽时期进出山城的主要道路,直通西门,沿山谷曲折盘旋。路是土质的,外围用石头砌有护坡。现在,这里仅存门阶、门枢础石、门卫室等遗迹。

城墙、城门、马道、大型建筑基址、居住建筑群址、蓄水池、嘹望台、哨所这些建筑仍依稀存在,却已物是人非。通过这些历经千年而不倒并且霸气十足的建筑可以看出,当年这里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在高句丽王国时期,这座山城从未被敌人攻占过。

国内城与丸都山城

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代国王“琉璃明王”把王城从纥升骨城迁走,仍沿袭高句丽王城由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的特色,建成了国内城和丸都山城。国内城位于集安市内,是高句丽王朝在集安境内的第二个平原都城;丸都山城建在山脊上,同五女山山城一样易守难攻。据史籍记载,丸都山城作为高句丽军事守备城,在灾难突然来临时曾两次成为临时都城,但其主要功能仍以军事防御为主,同时也说明山城宫殿具有王宫与衙署的双重功能。

国内城和丸都山城都是坚固的石城,现虽仅存遗址,但都城风范犹存。

好太王

好太王是高句丽王国的第19代大王,其墓碑就立在集安城东4千米处。好太王公元391年即位,他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东讨西征,占辽东,驱倭寇,侵汉江,降夫余,使高句丽疆域空前扩大,是高句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好太王碑被发现后,成为我国、日本、朝鲜及欧美等国学者争相研究的对象。

将军坟

将军坟里静静躺着的是高句丽第20代王——长寿王,位于集安城东北4千米龙山脚下悬崖上。将军坟也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全部采用精琢的巨型花岗岩石条砌筑而成,墓室顶部用面积约50多平方米的整块巨石覆盖。在坟的顶端,四边条石上留有排列整齐的圆洞,墓顶的积土中有板瓦、莲纹瓦当和铁钩一类构件,可以看出是亭阁建筑的遗迹,这与北方古代其他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极为吻合。墓体建筑雄伟,造型明快庄严,是高句丽建筑技艺、艺术成就所达高度的一个缩影。

总之,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的发现,为华夏文化史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知识链接

好太王碑是由一块方柱形巨石修琢而成的,高6米多,四面环刻文字共1775个,字体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汉字镌刻的碑文记述了好太王一生的功绩和有关高句丽起源及建立政权的传说,是高句丽保存至今最长的一篇实物文字资料。这个价值连城的石碑,却被荒烟蔓草整整掩盖了10个世纪之久。

精华必看:

在高句丽政权建立后300多年才出现的贵族壁画墓虽起步较晚,但其艺术特质却毫不逊色,被誉为“东北亚艺术宝库”。壁画记载了我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的特殊文化,是5000年华夏文明的一朵奇葩。

壁画的内容丰富,真实再现了高句丽王公贵族家居、宴饮、歌舞、百戏、出行等社会生活。早期的绘画方式一般是在石壁上抹白灰,然后在白灰上作画。发展到后来,颜色增多,出现了朱砂、土红、石黄、粉黄、白粉以及石绿等,壁画作品更加丰富、真实,五彩缤纷。

据史书记载,高句丽民族骁勇善战,在早期壁画中有不少表现军队与战争的场面。比如酷似今天日本相扑的角抵运动、骑马狩猎的场景等,还有长白山森林中常见的虎、鹿、野猪、熊、狍子、白兔、雉鸡等动物。早期壁画还绘有宫殿、亭阁、马厩、水井、卫兵、侍女、牛马鸡狗、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等图案。此外,这类壁画还绘有极具中原文化特征的伏羲女娲、黄帝神农、仙人、僧侣、道士等,表现出丰富的儒、佛、道文化。后期壁画内容多被朱雀、玄武、青龙和白虎(即所谓的“四神”)所占据。

高句丽壁画墓主要集中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和朝鲜境内。20世纪中后期,我国和朝鲜境内先后清理和发掘出一批高句丽壁画墓。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我国境内有33座,朝鲜境内有68座。这些壁画墓中封土石室墓居多,占90%以上。

由于高句丽留下的文字数据很少且散见于我国古籍,所以,内容丰富且比较完整地反映出该民族的独特传统的贵族壁画作品就成为专家学者研究高句丽历史、文化、风俗等内容的重要考古资料。

深度体验:

凭空想象,也许悬崖峭壁、巍峨险峻、怪石嶙峋是五女山留给游人的唯一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现经过国家开发,五女山已成为重要旅游胜地。乘缆车到达山顶,站在东端峰巅,遥望辽宁省最大的水库,烟波浩渺,白云、蓝天、青山、绿水浑然一体,美如画卷的桓仁镇尽收眼底。

五女山一年四季景色如画。春天看千枝竞秀,闻万花飘香;夏天赏蜂蝶纷飞,听鸢声婉转;秋天看苍松翠柏、枫林似火;冬天感受银装素裹、雪压寒梅。大雅河漂流区位于五女山旁,可以把自己摔在水里的船上尽情漂流,任其与右岸山峰擦肩而过,刺激尽在不言中。漂流过程经过“回音壁”、“傲骨三侠”、“玉佛指”、“天柱峰”、“小桂林一线天”、“情侣松”、“望夫崖”、“斧劈崖”等景点。此时,不论怎么应接不暇,一定不要忘记抬头看上一眼:无数几乎连接在一起的奇峰怪石,有着十分别致的天然造型,实乃称奇。

置身峻峰怀抱间,别有天地非人世。心中升起的无限憧憬,早已把你带入朦胧梦幻中。这一切,如梦似幻,像一幅彩色的风景画,更如一首清新淡雅的抒情诗。

集安市还有众多特产,人参、山珍、板栗、鸭蛋、江鱼、花生、地瓜、芋头等绿色食品都值得一尝。

文化链接

为保护高句丽历史文化遗产,我国政府于2002年在集安市启动了《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葬地保护规划》 。这份规划共划定了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2个高句丽都城、12座王陵与好太王碑两处附属建筑、27座贵族墓葬的43处保护区。

延伸阅读:

高句丽王城是我国文化遗产中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代表之一。为了让2000多年前的高句丽遗址不受损毁并逐渐恢复原貌,2003年3月,集安市43个政府部门带头从市政府办公大楼迁出。因办公大楼旧址所在地位于高句丽第二个都城——国内城遗址上,便将政府办公大楼改建成“高句丽遗址公园”。紧接着,1150户居民,加上51家机关、工厂、学校和商店,共计4145人搬出了总面积达10.89万平方米的一期环境整治区,使高句丽“国内城”古城墙不再受人为活动的干扰。

搬走的这些居民世世代代散居在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附近。他们的房子有的与古墓相依相伴,有的甚至就建在古城墙上。鉴于居民与房屋的感情,在没有动员居民搬迁之前,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是个艰巨的工程”。为了保证在动员拆迁过程中不伤及群众感情,集安市政府派出了400余名有经验的领导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调查情况、讲解相关政策。

结果大大出乎相关责任人的预料:附近的居民虽然祖祖辈辈居住在此,对故土感情深厚,但为了保护文物,他们全部同意搬迁。

千百年来,集安市作为长白山区、鸭绿江畔的一个狭小盆地,这里的百姓始终恪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习惯。虽然经济相对发达,但淳朴的乡民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座小小的古城有朝一日会对世界产生如此强大的吸引力。

为了宣传高句丽文化遗产、普及高句丽历史知识,有关部门特意亲自编撰了乡土教材,以连环画的形式向当地中、小学生介绍祖先创造的悠久文化。此外,高句丽知识电视竞赛、歌舞演出等文化活动也此起彼伏。为使群众更好地参与到文物古迹保护的事业中来,当地政府做出了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