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阅卷第一现场
9520600000034

第34章 江苏卷(1)

高考真题

考题解读

江苏高考作文延续了惯有的“提示语+命题”的形式,今年的提示语相对简单,是为了给考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提示语在考题中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起到限制作用,考生必须根据提示语准确定位,而不能漫无边际地闲扯。“绿色”和“生活”必须融合在一起,在阅卷时定位为三个层面:①热爱自然;②护卫自然;③顺乎自然。“自然”是关键词。在涉及“精神层面”时,要特别注意“顺乎自然”这四个字,切不可将所有的“好东西”都堆在“绿色生活”之上,否则便会视为偏题。

题目中的“绿色”是一种隐喻。“绿色”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才具有特定的比喻义,即“提示语”中的“生机勃勃,赏心悦目”。命题中对“绿色”作了三个方面的提示,特别强调了“绿色”的理念涵义。在今天这个时代,“绿色”早成了一个高频词,其核心喻义是生命、生态,最终指向是“自然”。由此推及,“绿色”还可表达人们希望的、美好的、健康的、低碳的、积极的、和谐的、诗意的等含意。

因“生活”的“面孔”之熟、含义之丰、范畴之广,故命题并未做任何提示和界定。但“生活”的基本义是人的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相区别;“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含经验)”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境况”等。引申义虽然比较多,但必须由“生活”的基本义派生而来,如果是象征义或比喻义也必须有相似处和关联点。“生活”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生活”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

“绿色生活”,主要是指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多次使用、救助物种、保护自然之类的环保生活行为均属此列;大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不追求过度的时尚、拒绝过分包装、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随手关闭水龙头、尽量乘坐公共汽车之类的低碳生活方式均属此列。而精神层面的生活,则要扣住“道法自然”(道家)或“天人合一”(儒家)的核心意蕴去找准契合点;人们的情智、态度、灵魂、禀赋诸方面都要紧扣“顺乎自然”这一核心意蕴去选择。例如重在享受过程的积极主动的快乐学习生活,又如既敬业乐业又能寄情山水、休闲身心的工作状态等。

“绿色生活”的写作必须将“绿色”和“生活”融为一体,不可割裂。不能只写“绿色”而无“生活”,也不能只写“生活”而无“绿色”。“绿色生活”可实写,也可虚写。“绿色生活”的写作难点在于:①人人有话说,如何才能说有意义的话。②大家知道是真理,如何说出个性化的真道理。③偌大的命题,如何精巧地切入和表现。④要谨防掉进“浅薄”和“平庸”的陷阱。

阅卷过程中发现,就文体构思而言,以古人故事为主的套题作文数量依旧很多,得分在30分左右;以简单阐述提示语的平庸作文几近三分之一,得分在42-48之间;以简单的故事情节进行铺陈的记叙文随处可见,但因为很多还是能扣题写,基本能拿到及格分以上,相对于议论文,得分沾光。

满分作文赏读1

绿色生活

江苏一考生

蜗居一隅。剥落的朱红,凌乱的书架,飘摇的老屋……这一切,与理想中的绿色生活太不相称。

今天,你是否还在为日益暴涨的房市殚精竭虑?是否还在替明天的落脚点大声疾呼?是否还在为身居蜗壳怨天尤人?你终日翘首期盼头顶那片绿,却发现自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陷于名利中,一身污泥……你的书架蒙了尘,你的心灵生了灰。

生活本绿色,菩提本无树,然,何苦惹尘埃?

可我还是终于瞥见了你的满架藏书和藏书后面的那盆文竹,它透过几千年厚重的扉门,袅袅动人,青翠欲滴。你摸摸那文竹的叶片,眼里有我读不懂的深意。你建议:何妨用只透明的玻璃杯,来泡一杯春色?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茶源于尘土却止于流水。这杯中的茶,竹雨缤纷翩翩而下,如御风群舞,绿波荡漾。此时捧起,雾色弥漫,影影绰绰。这已不是墙上的画,书上的诗,而是胸中的万千气象,是锦绣河山浓缩于身体里的悠然体会。

你呷一口茶,望向窗外,发现绿竟有如此丰富的层次和差别,鹅黄浅嫩,苍翠葱郁,青碧墨黛,展现尽你所能想象到的每片绿。在这时,每棵树,每株草,每片叶,都是一片独立的绿,绿到你自身也要幻变成一片绿,一片匍匐在万绿丛中的叶。

你收起目光,看了我一眼,似有深意。你说:阿拉伯人品茶有三道,一道苦若生命,二道甜若爱情,三道淡似微风。而佛门悟道有三个阶段:勘破、放下、自在。其实,无论是茶,是诗,还是禅,都是使人回归到至纯至简,至明至净,过一种绿色的生活。你再呷一口茶,不再言语。

好,我知道了。现在,什么也不要说,让我们端坐下来,坐成道,坐成神,坐成佛,看这文竹的翠片长久地绿下去,看我们的心灵空灵到最佳境界,让我们拂去尘埃清扫花径。

行走于尘世,有人低头捡拾别人落下的钱币,埋头刨尘埃里的富贵,亦有人向往绿色生活,他们抬眼揣测云的心思,聆听天边的落羽,观察刺入天际的大树,他们全长着富有哲理的眼睛。

绿色生活,先是“静”,再是“净”,最后是“境”。

简单而闲适,人因植于对绿色生活的歆羡而得以荫庇在美的浓荫下。

【阅卷感受】

1. 立意高远,自显不凡。作者从心灵生活的层面切入题旨,在立意上显示出不凡的功力。生活本是一张网,你我都在网中央。蜗居一隅的人们为生活而奔波,诗意的生活离他们太远,作者让一片绿色唤回人们尘封的美好回忆,引导人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真正做到绿色的诗意的生活。

2. 情理交融,相得益彰。本文以茶为具体的叙写、思索、抒情对象,寓说理于感悟之中,寓情意于叙写之中,使思、诗、事融为一体,构思精巧。静是自然的宁静、净是生活的纯净、境是人生的境界,文章逐层递进,颇具思想深度。

3. 诗意笔调,饱含哲理。文章诗意的笔调、堪称隽永警拔的一些语句,都显示出作者深厚的积淀和灵动的才思,诚如作者所言,文章“处处长着富有哲理的眼睛”。

【满分理由】

情理交融,意蕴深厚。

满分作文赏读2

绿色生活

江苏一考生

记忆中那片盎然的绿意,总是被回忆与想念的思潮氤氲在梦里,那片我曾经生长过的土地,贮存了我长久以来最向往的和谐的绿色生活。

谁家的小子要娶新娘,谁家的姑娘要进婆家,村里的大叔大伯大婶大娘便赶早踏上结实的路,到喜事人家问个好,争着拥着看娶亲的小伙,道着:“真俊啊!谁谁谁你可有福了!”喜悦的滋味漫延到心底,乡亲们的脸在鞭炮声中黑红黑红的,空气中弥漫着绿草清新的气味,也弥散进了乡邻和睦爽朗的笑声。

村里总有大片大片绿色的田野,淹没了在田间埋头干活的男人。谁的庄稼种得好,谁的玉米长得快,谁家棉花受虫灾,晚上去谁家喝酒,谁的水壶没水了,拿起谁的就往下灌,日暮的时候,蹲在田埂上抽着烟,在落日的余晖洒遍整片望不到尽头的绿色,一年年的收成便从烟卷里一圈圈地冒了出来。

村子里家家都有小块的菜园,绿油油地长着一家子的蔬菜佳肴,女人们精心侍弄那片天然的菜地,在哗哗的水流下,扯东家长西家短,谁家的孩子长高了,谁家的猪长肥了,谁的针线活做得好,晚上给仍在地里的男人做啥好吃的……爽朗的笑声惊起屋旁大杨树上的一双鸟儿,噗哧一声又躲进了那片绿荫。

孩子们放学回家,谁的作业做得快,谁的玩具最新式,谁最能上树,谁最会摸鱼……成长的脚步便在叽叽喳喳的吵闹中轻轻到来,到老还能像屋舍后的爷爷奶奶那样,摇着青藤做的躺椅,闲目享受一旁竹叶,在轻轻吹来的林间风中听竹叶细碎的摩挲声,分享一辈子的事。

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哪,那群享受着和谐的绿色生活的人们哪,如今却不知在哪儿了,我想在城市中找回那样的绿色,找到那样的生活,只是……

城市的大门也漆着墨绿的颜色,只是不知会在什么时候打开,路旁偶尔有几棵柳树,却都耷拉着脑袋,勉强地活着,公园里的竹林,小小的仍遮不住视线,难以奏起欢歌,路上走着的红男绿女,惊人地有着近乎一致的面无表情,而我的笑容,我的笑声,竟不知应赠予何人?

【阅卷感受】

这篇文章独辟蹊径,写淳朴自然的乡村生活,作者笔下的意境颇有沈从文《边城》中的味道,而文笔颇似汪曾祺。远离城市、远离喧嚣,作者刻画出了一种最原始的生活状态,最令人神往的风情,文章从传统散文的书卷气中彻底摆脱出来,弥散着淡淡的人间烟火味,会让人一下子想到陶潜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从而让人想到那无限的春意,沁人心脾而不带杂质的绿色生活。返璞归真的语言是本文最大的亮点,也是本文被专家组定为满分佳作的主要原因。另外文章的可贵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前后对比,抑或是详略安排得当,更主要的是一句“而我的笑容,我的笑声,竟不知应赠予何人”给人留下无尽的感叹和沉思,专家组一致认为意犹未尽的结尾也是该文得满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满分理由】

言有尽意无穷,语言朴实清新。

满分作文赏读3

绿色生活

江苏一考生

“一朵花的凋谢代表一个人的凋败,一棵树的夭折代表一个人的夭折,一粒种的死亡便代表一个人的死亡。”刘亮程用它直白而口语化的语言阐释了生命间的互相联系。当他的文字横空出世之时,大街小巷都刮起了一阵“绿色生活”的龙卷风。他们说绿色在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里。

和刘亮程不同,我是个向往繁华的人,骨子里向往极致的繁华,只有那昼夜不灭的灯红酒绿才聊以填补我内心的空缺。然而,当我读到那本《一个人的村庄》时,我深深地疼痛了,眼泪似乎已经蓄谋已久,刘亮程只是为我找了一个发泄它的借口。那才是生活,人的生活,绿色的生活。

他像一个哲人一样赤脚踩在田埂上,平和地看四季从田野上年复一年走过,草长莺飞。他的眼光温和而睿智。我想,我是嫉妒他的。他拥有这样绿色的生活,而我却只能在十八楼抬头仰望灯火通明的夜空,我的心逐渐被钢筋水泥一层一层加固。终于,忘了绿色是怎样的一种颜色。那是一种怎样美丽的曾经,而刘亮程只要睁开眼便是满目的翠绿。绿色的柳芽,绿色的杂草,绿色的毛虫,甚至脚下的泥土都是绿色的样子。

他说,我愿意在一个地方长久地生活下去——具体地说是在一个村庄的一间房里,只要房子足够结实,我便不挪窝地过一辈子。如果有一天,我也能找到这样的绿色生活,我愿意和刘亮程一样,和他的村庄一起活着,将那抹绿色永远刻在心上。绿色是一种生命的形态,绿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其实,偶尔不做人也挺好,比如做一头驴,亢奋时叫两声,沉默时跺跺土地,心怀驴胎。至少,这也算过了一天绿色生活,虽然是以驴的形态。

风吹平一道田埂需要一百年,人用旧的一只瓷碗埋在地里三千年仍纹丝不动,而当人们将第一根钢筋水泥插入土壤时,带来的是土壤的疼痛,大地的疼痛,永恒的疼痛。城市化逐渐将绿色带出人们的生活,而这个来自农村的农民作家又将绿色带进灰蒙蒙的城市。当他在绿草茵茵间捧起一堆牛粪深深地呼吸,想要将天地间少有的绿色吸进血液,天地都动容了。其实人们仍是向往绿色生活的,不敢说是害怕面对无法获得后的失落,而刘亮程带给了麻木的人们希望,只要心中有自己的村庄,钢筋水泥也过上绿色生活。

我期待一场覆盖天地的大雪,甚至苍茫、萧索、肃杀,然后一切重新开始,绿色生活绽放在冰消雪融之后。

【阅卷感受】

这篇文章以读后感的形式出现,而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并不是广大考生所熟悉的,很有新意。开头便不凡,一语中的,交代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正是这种关联打动了曾经追逐繁华的作者,并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唤,希望能带给麻木的人以希望。笔下见诙谐, “心怀驴胎” 、“以驴的形态”,道出了人心的麻木;笔下见细腻,“在绿草茵茵间捧起一堆牛粪深深地呼吸,想要将天地间少有的绿色吸进血液”,道出了内心的渴望;笔下见哲思,“其实人们仍是向往绿色生活的,不敢说是害怕面对无法获得后的失落”,道出了都市的无奈。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高中学子有如此深厚的文笔,实属罕见。

【满分理由】

形式新颖,独辟蹊径;文笔深厚,颇见功底。

满分作文赏读4

绿色生活

江苏一考生

绿色生活,是清晨的一轮朝阳,清醒着我们的世界。给予我们朝气与活力。绿色生活,是万绿丛中的一朵红花,点缀了自己,也愉悦了别人,拥有绿色生活,我们的人生才更加夺目。

绿色生活是睁开眼睛,即有万木葱茏的清新画面。应着时代的发展,大自然早已失去她本来的色彩,过去大自然象征着幽静、闲适,她给予我们绿色的世界,是身心疲惫的漂客的疗养院,是老者安享晚年的伊甸园,他们沉浸在绿色的生活中,好生快乐,而如今我们的大自然也如《阿凡达》中的魔盒一样,千疮百孔,褪去了原本的翠绿,换上了土灰的新装。于是,人们生活中的绿色越来越少,不再有秋风怡人、生机盎然的体验了,拥有绿色的生活,是我们必须追求的家园,是新时代不可缺少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