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9518000000003

第3章 让本性做主——佛说本心(2)

人生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当人们主动放弃思考的权利,选择随波逐流时,付出的代价就是折戟沉沙。冷冰冰的河底不仅淤住了清净澄明的心性,也尘封了做事的初衷。这时的人们就像一群迷途的羔羊,在黑漆漆的暗夜中穿行,既找不到回家的路,也无法摆脱深深的绝望。要想冲出这片暗夜,唯有一条路行得通,那就是洗净淤积心头的尘垢,顺应自己的天性,不断通过自性感知和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不放弃,连绝望也会成为我们的帮手。

一位哲人曾经说:“在每个令人怀疑的深坑里,虽然感到绝望,我们对真理追求的热情,却依旧不停地存在。不要放弃自己而去依赖别人,纵使别人能解除你对真理的焦虑;不要因诱惑而导入一个不属于你自己的真理。”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不愿觉悟的人。当我们没有忘记自己,点亮自性感悟的明灯之时,真理就会来敲门。

【莲心慧语】

湛弘法师说:“这世上,许多看上去长不出希望的荒地,只要用心开垦、播种,都会有收获。”我们要学会用自性的体悟去寻求自己想要的真理,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他人的看法或是随波逐流。

春在枝头已十分

一个皇帝想要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于是,他在京城内外张贴皇榜,希望找到令他满意的设计师。几番遴选之后,有两组人胜出,其中一组是京城中声名远扬的技师,另一组却是几个和尚。皇帝想要考验一下这两组人的手艺,就命令他们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庙,三天之后他将亲自验收。

技师那一组向皇帝要了许多颜色的漆料,又要了很多工具,而和尚们竟然只要了一些抹布和水桶。这让皇帝十分纳闷。三天很快就过去了,皇帝开始验收两组人的整修成果。

技师们负责的小庙被各种各样的颜料装扮得金碧辉煌,在阳光底下显得金光灿灿,异常夺目。皇帝十分满意地点点头。再看和尚们负责的小庙,皇帝愣住了。和尚们负责的小庙并没有任何颜料的痕迹,他们只是用心地将庙中的墙壁、桌椅和窗户等擦拭得非常干净。这座小庙就好像一面明镜一般,映出了天边的白云,摇摆的树影和对面色彩斑斓的寺庙,它是那样宁静安详。皇帝被这一切深深地感动了。

负责整理小庙的和尚们并没有高超的技艺,为什么皇帝会如此动容呢?是因为擦拭干净的寺庙令皇帝感受到了佛家应有的宁静、安详与庄严。与装扮得金碧辉煌的庙宇相比,露出真容的寺庙更容易令人感受到佛性的力量。正视事物的本来面目可以使我们心生宁静,而我们将在这种宁静之中接近自己最本真的心灵。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每天在生活大道上奔走的我们常常行色匆匆,无暇顾及身边的风景,更谈不上去认识它们的本来面目。只有与挫折或失败相遇,我们才会停下自己匆匆的脚步,反思自己的思想与行动。就像一位刚刚踏上职场的青年,开始的时候丝毫没有留意自己要做的工作,只是一味地前行,直到屡屡碰壁才明白:在了解工作的真实情况之前,任何努力和技巧的运用都是盲目的,唯有正视它,自己才能找到做事的门径。

太原孚上座原来是一位讲解佛家经典的禅师。有一天,讲到法身的时候,他说:“法身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当时,在座的夹山善会禅师不由得笑出声来。孚上座讲完之后,就走下讲坛,向夹山禅师请教:“请问刚才我讲错了什么吗?希望您可以替我指出来。”

夹山禅师说:“你讲的只是法身的皮毛,根本没有讲法身到底是什么。”

孚上座问:“那么我该怎么做才能知道法身是什么呢?”

夹山禅师答道:“你可以暂时停止讲经说法,到静室中打坐。这样,你一定可以亲自领悟到法身到底是什么。”

孚上座按照夹山禅师的话去做。有一天晚上,孚上座听到打更的声音之后豁然开朗,就去敲夹山禅师的门,告诉他说:“我懂了。”

夹山禅师说:“你说说看。”

孚上座回答说:“从现在开始,我再也不会把父母所生的鼻孔弄歪了。”

所谓“再也不会把父母所生的鼻孔弄歪了”就是指再也不会忽视事物的本来面目了。为什么孚上座会有这样的感叹呢?孚上座只是根据佛家经典所言就将法身定义为“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意思是佛法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空间,遍布上下八方的空间),但这只是法身的表象。当按照夹山禅师的指点亲自参禅证悟之后,孚上座才发现原来法身不仅充满娑婆世界的时空,还蕴藏在诸如打更这样平常的生活小事中。这才是法身的本来面目。

其实,这样的误解不止出现在孚上座一个人身上。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急于求成,希望可以尽快完成手中的任务,很少对它们认真分析,可这种囫囵吞枣的做法常常为我们带来不容小视的结果。这个结果不仅违背了我们的本心,还使得我们不得不用更多的时间“返工”。如果这种情形经常发生,我们就会心灰意懒,丧失前行的勇气。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们如果能够正视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被林林总总的物象所迷,就可以摆脱心魔的束缚,成为李白诗中的那朵出水芙蓉,清新、美丽、无瑕。

【莲心慧语】

唐代的无尽藏比丘尼曾写下这样的体悟:“今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只有正视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才能回归自己的本性,才能找到做事的门径。

灵山只在汝心头

几乎每个人都想给自己的生活贴上快乐的标签,不过,快乐的生活仅有物质上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精神上的舒畅也非常必要。特别是信仰成为生活的底色之后,我们就可以时常沐浴在快乐的海洋中,免受痛苦和烦恼的打扰。

信仰是快乐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有了它,我们便可以穿越负面情绪构筑的荆棘林,拥有独立的见解,成为命运的主人。而若希望信仰成为生活的底色,我们就需要锻炼自己的内心,学习各种真理,增强自己识别各种伪真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玄奇的道理时常会跑出来扰乱我们的视线,它们披着真理的外衣,甚至伪装得比真理更像真理。然而,一旦挫折或失败来袭,它们就会露出虚弱的本质。而将它们引为真理的我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失望和痛苦的旋涡中越陷越深,与快乐渐行渐远。

黄檗希运禅师曾经向他的弟子开示说:“你们这些人整天都是迷迷糊糊的,就像吃醉了酒的醉汉一样。你们只是一味地那样到处行脚参访,要几时才能到达像今天这样真正修行的境界。你们难道不知道大唐朝没有真正的禅师吗?”

这时,有一名弟子走出来,答道:“我知道很多地方都有人在开示弟子,引导弟子们进行修行。您怎么解释这件事呢?”

黄檗禅师回答说:“我并没有否认禅的存在。我只是想说没有与弟子相契合的师父。”

黄檗禅师并非对当时各地禅宗的情况不了解,而是故意这样说。在他看来,各地禅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繁荣一时,但大部分都华而不实,只是在重复一种理念,而没有考虑弟子们的实际情况。无论弟子本身的条件如何,师父都只采用一种方式去开示、引导。这就如同用一种玄奇的道理来遮住人们的双眼,弟子们也就不会因为师父的开示、引导而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