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95180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佛陀,本意为拥有无限智慧的觉悟者。相传东汉明帝曾经在一天晚上梦见一个身材高大、闪着白光的金人。皇帝刚要开口询问,金人却突然向西方一直飞去。后来有大臣禀报金人可能是西方的佛陀,于是,明帝便派遣专人去当时的佛学兴盛之邦天竺求佛问道,并建起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从此,佛陀便以解惑者的身份走进了我们这个文明古国。

到了四百年后的梁武帝时代,佛学已经在中华大地遍地生根,大江南北均有众多佛家弟子。梁武帝本人更是一位有名的崇佛皇帝,在位期间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并且在朝堂之上大力宣扬佛法。此时,达摩大师从西方而来,与梁武帝晤,留下“廓然无圣”的偈语便北上传道,可梁武帝并没有解开心中疑惑,而且类似的疑惑变得越来越多。如何才能找到解除它们的方法呢?

一百多年后,解惑的方法出现了,它的发现者仍然是一位佛家弟子,那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大师。玄奘大师十几年间跋涉万里,沿着汉明帝时的取经路,取回并翻译了一千多卷真经。这些经卷便化为一粒粒种子,在无数渴望解惑的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正是在这个时代,西方的佛陀真正走进了华夏儿女的心中,融进了他们的血肉。

即便到如今,问佛陀仍是无数人在遭遇困难与挫折之际最先想到的。是他安慰我们人生本多遗憾,身心安顿才是获取幸福的不二法门;是他指点我们贪嗔痴是每个人一生烦恼的来源,唯有释怀才能离苦得乐;是他告诫我们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撑伞自度才能迎来万里晴空;是他帮助我们终止内心的暴力,学会如何才是不必委曲求全,也不必睚眦必报;是他……这便是佛陀对人生最好的回答,这便是菩提树下七天七夜静思后的涅槃。

世人常言:境由心生。心同样是佛陀智慧的出发点。无数书写经卷的文字并不能将佛陀所要表达的真意全部涵盖,而只有心与心的契合才能帮助我们到达理想的彼岸。此时,若能荡涤积聚已久的私心杂念,放下对于世间表象的纠缠,一片澄明清澈的净土就将展现在众人眼前,而我们也将发现埋藏其间的宝藏,找到点石成金的金手指,完成自我的修持。

天堂地狱的差别只在一念之间。我们才是自己最大的贵人。只有寻回自己的本心,洞见自己本来的心性,澄明的净土才能出现在心间,我们也才能为自己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而在这一过程中,《碧岩录》当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帮手。

《碧岩录》有“禅门第一书”的美誉,成书于宋徽宗政和年间。它是以雪窦禅师精选的一百则佛家公案作为底本,由当时的佛家名宿圆悟禅师加以点评而成。“洞山三斤”、“镜清啐啄”等发人深省的公案皆在其间。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碧岩录》运用垂示、本则、颂古、着语、评唱等结合的形式将公案故事讲解得通俗易懂,能够更好地帮助研习者荡涤心中杂念,启悟潜藏已久的智慧。这对于参禅悟道与明心见性极具启发功用。因此,《碧岩录》便成为深受天下禅林推崇和珍爱的必读书籍,新进的禅林弟子更是对其推崇备至,早晚习颂,并称之为“雾海之南针,夜途之北斗”。

《碧岩录》对于明心见性极具启发之功,其同样可以帮助禅林之外渴望明心见性、解除心中苦恼的人们。而若说到对俗世众生最大的帮助,莫过于助他们找到埋藏在自己心中的宝藏了。

有一次,雪峰义存禅师去参访岩头禅师。岩头知道雪峰是从盐官齐安禅师那里来的,便问他禅师讲了什么话。雪峰就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色空不二。”

听完这句话,岩头说道:“今后三十年,你再也不要提这句话了。”

雪峰接下来又举了一个他参访洞山良价禅师时得到的《过水颂》。

岩头听了之后,对雪峰说:“如果像你讲的这样,那你是没有办法自救的了。”

后来,雪峰又举了自己参访德山宣鉴禅师时候的事情。

听完之后,岩头大喝一声:“你难道不知道,如果佛法是经由别人指引而了解的,就并不是自家的珍宝吗?”

雪峰为难地说:“你这样讲,我以后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岩头回答:“你要想弘扬佛法,必须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要从自性中流露出来,弥天盖地。”

雪峰听了之后豁然开悟,连忙向岩头礼拜,说道:“我今天才在鳌山成道!”

岩头口中的“自性”就是我们自身的本性。在岩头看来,由别人指引而没有经过自性的体悟所得的佛法就不能算是自己内心的珍宝。这与俗世中“没有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掉就不等于学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由此不难看出,《碧岩录》不仅是佛家子弟参禅悟道的经典,更对现世生活有着非常实际的指导效用。而这正是渴望明心见性、解除内心苦恼的人们所急需的。它以通俗的公案故事和精辟的禅理感悟帮助我们寻回真实的自我,点亮智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