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
9517400000016

第16章 戒嗔痴:兜里不能老是揣着弓和箭(3)

故事中的学僧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认清自己嗔心源头的人。他把自己的“脾气暴躁、气短心急”归咎到父母身上,却不知这样的品性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养成的。既然如此,嗔心就是能够改变的。一个人若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以一颗宽容心对己对人,以一份豁达的心境面对人与事,那么,这个人就能够除却很多烦恼,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忽然一个人愤怒地冲进精舍,对着佛陀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完他的无理辱骂,等他安静下来时,对他说:“你家里偶尔也有访客吧?”

那人回答:“当然,你为什么问这些?”

佛陀不答,继续问道:“那个时候,你偶尔也会款待客人吧?”

那个人说:“那是当然。”

佛陀继续问:“如果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剩下的菜肴应该归谁呢?”

那个人回答:“要是他不吃的话,只好归我了。”

佛陀以慈祥的目光看着他说:“你今天在我面前说了很多坏话,但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谩骂,仍是归于你自己的啊!婆罗门啊,如果我被谩骂,并以恶语相向,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说:“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击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击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胜于自己,而且胜于他人。”

面对他人的无理谩骂,佛陀并未生气,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甚至以一颗宽容之心为他剖析其中缘由,实际上这是佛陀对他的点悟和开示,是否能够参透,则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灭嗔心是每个人修行中的必经之路,每个人在修行之时要学会以豁达的心胸待人处事,不以人之犯己而动气,以祥和慈悲的态度面对一切事、一切人,如此,就能够在世事面前如流水一样,可方可圆、顺其自然,过幸福的人生。

每个人都会跌倒受伤:阻断愤怒的伤害

灭嗔心,就能修行一切善法。嗔心之火熄灭,人会生起慈悲之心,以关怀、原谅、同情的心对待他人;嗔心消灭,会以纯客观的智慧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分析他人的问题,化解一切麻烦的问题。即一旦嗔心灭,一切善法生。

——圣严法师

作家林清玄说过:“无嗔”对修行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正所谓无嗔才能无痴、无疑,无嗔才能心胸坦荡,无嗔能够让生命的内在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柔软而调和。

圣严法师说:“生活中,很多人只要心中有嗔有怨有恨,很快就从面色、言辞、行动上表现出来。修行人要得心安稳安定,感到喜悦安乐,一定要把嗔心除掉。有些人没有表现贪欲,但嗔心很重;他不求名位、利禄、权势,也不想追求男色、女色,但对很多事情、很多人都看不顺眼。既然对任何事都怨忿不平,对任何人都采取对立的心态,心中岂能安定?”在贪、嗔、痴这三种最常见的烦恼中,嗔心对人们的毒害最大。因为贪往往是需要个人来背负的重担,通常只会给每个人带来个人的烦恼,而嗔怒的爆发却是有指向性的,一旦发作,不但害人而且害己,是一种“双重的罪恶”。《成实论》里有这样一句话:“恶口骂辱小人不堪,如石雨鸟;恶口骂詈大人堪受,如华雨象。”为什么我们总在抱怨现世人心惶惶,社会不安,世界纷扰,这些都是由于众生的嗔心重。

一个人如果能够每时每刻都用一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世间的人和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中就会除却很多烦恼,就能够时时拥有一颗宁静的心。

嗔怒的锋刃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呢?它既伤害别人,同时也伤害自己。嗔,这把双刃剑,剑锋所向,最终归于我们自身。一句或许在自己看来无关紧要的话,可能会在听者心田划开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因而古人说:“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出口伤人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训练,但话语暖人却是一种需要长期修炼的本事,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说好话”,不是曲意奉承,不是马屁狗腿,而是诚恳讨论、热心关怀,用最温暖的语汇,表达最真挚的心意,如此而已。释迦牟尼就曾指示弟子们应该说柔软语、真实语、慈悲语、爱语,不可说恶语,因为恶语不仅伤害别人,更伤害自己。

佛陀的教导真是对症下药。俗话说:“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对别人宽容一些,其实就是对自己宽容,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最终将伤害到自己。

嗔剑就挂在每个人心间,出鞘不出鞘,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人贵在了解,彼此沟通、增进了解,知道人都有弱点和局限,便可化解嗔怒。

一个懂得欣赏别人优点,能一眼看出别人优点的人,不容易犯嗔怒。相反,总是挑剔、强求别人的人,处处看不惯别人,自然容易犯嗔怒。

而治疗嗔怒,阻断愤怒的伤害的药方就是:宽容和饶恕。

与他人交:一言一行都建立在慈悲之上

桶底脱时大地阔,命根断处碧潭清。

好像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宋·大慧宗杲禅师

《华严经》上讲:“众生欢喜,诸佛欢喜”。人们都知道菩萨是以慈悲心为根本,而大慈悲心则发自于菩提心,菩提心来自于正觉。那究竟什么是慈悲心呢?慈悲一词来源于佛家,“慈”是慈爱众生,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拔除痛苦,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即是慈悲的象征。

人类从来都是希望自己与周围的事物和自然融于一体的。对别人进行关怀,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身。万事万物在自然界中都有权利享有自由。因此,常怀一颗悯物的心,不仅能体现博大的情怀,而且能体现一种对人生与自然的理解和顿悟。

佛家视众生为平等,也望众生彼此平等以待,互尊互敬,不过人们对慈悲的理解仅限于建立在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上,佛家对慈悲的理解要比我们在世俗中的理解深刻得多。他们认为真正的善良应该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平等和相互尊重,便谈不上善良。例如一个高高在上并且腰缠万贯的人施舍一点残羹冷炙给一个贫苦的乞丐,那么他的行为不是善良,而是怜悯。

即使是一只毫不起眼的小蚂蚁在佛家眼中也是一条生命,动物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是一样的,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它们也应该享有生命的权利和尊严。慈悲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表达了对一切生命的深切关怀,曹源寺有一位滴水和尚正是这样一位以慈悲心对待万物生灵的高僧。

滴水和尚19岁时就上了曹源寺,拜仪山和尚为师。刚开始时,他只被派去替和尚们烧水洗澡。有一天,仪山和尚在洗澡的时候因为水太热,就呼叫弟子提桶冷水来加,于是滴水便去提了凉水来,把热水调凉了,他先把部分热水泼在地上,又把多余的冷水也泼在地上。

禅师不悦地说道:“你怎么如此浪费和冒失?你不知地下有多少蝼蚁、草根会被烫坏。要知道,世间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处,只是大小价值不同而已。你那么轻易地将剩下的水倒掉,那么水的本身也失去它的价值。就是一滴水,也可以用来浇灌,可活草、树。你为什么要白白地浪费呢?你若无慈悲之心,出家又为了什么呢?虽然是一滴水,但是价值无限大。佛祖也曾曰: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滴水当下就开悟了,并以“滴水”为号。他也就是后来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这就是“曹源一滴水”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佛家将慈悲延及所有的生灵,就像释迦牟尼佛所言:“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所以佛教徒喝水也要念“饮水咒”,善待一滴小小的水滴是一大慈悲。

一滴水尚且如此,何况是一个生命。无论我们多么卑微,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即便是一个犯了很大过错的人,他一样有权利得到别人的尊重。世间的生命原本是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的,每一个生命都有着它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任何一个有生命的生物我们都应该去尊重它。而且,我们在关爱其他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对我们自身的关怀与尊重。

在这偌大的一个世界里,人们共生于同一个空间,我们与身边的人、事、物都会有这样那样,或密切或曲折的关系,既然这样,那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互尊互敬呢?为什么一定要钩心斗角、挑起是非呢?我们的生命中存在着一个又一个的蝴蝶效应。有的时候会因为我们的某一件错事,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发展下去最后还会殃及我们自己。所以对别人应该抱有慈悲之心,对生命应抱有感恩之心,对生活应抱有平和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