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人说死就死,大家都想看看普化如何死。第二天一大早,东门已是人山人海。普化扛着棺材来到东门,看到这种情景,皱皱眉头:“那么多人看热闹,我今天不死了,明天到南门去死吧。”大家有些扫兴,不过,隔天还是有不少人跑到南门。普化仍嫌人多:“还是明天到北门死吧!”隔天,到了北门还是嫌人多。就这样从东门到南门再到北门,原本好奇的人已失去兴趣,也不相信普化禅师的话了。
第四天他来到西门,这时候跟来的人已寥寥无几。普化说:“你们很有耐心,跟着我跑了四个门,好,我就死给你们看!”说完,就躺进棺材里入灭了。
自古以来,像这样能预知时至,自如而生的祖师大德还真有不少呢!
佛教有关超越生死的看法,值得那些看不透人生、想不通生活或贪生怕死的人参考、借鉴。
佛教重来去自在,生死也有如来去。参透这一玄机,我们就不必天天为生老病死而恐惧不安,或对于家庭亲朋甚至世间的虚华富贵有所舍不得,至少我们可以活得开心一点,快乐一些。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收与放,本质都是一样的。面对生死,悠然自得,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正如丘吉尔谈及死亡时说:“酒吧关门的时候我就离开。”
红尘禅语:一行禅师说,死亡并不可怕,对待死亡要有“一岁一枯荣”的自然心态。用一种超脱、达观的态度去面对死亡,把死亡当做一次快乐旅行,就能减轻生的压力,活得逍遥自在。
随缘生死,云生云灭自在风
生死,在一般世人眼里,生之可喜,死之可悲,但在悟道者的眼中,生固非可喜,死亦非可悲。生死是一体两面,生死循环,本是自然之理。不少禅者都说生死两者与他们都不相干。生者寄也,死者归也。生时,好生善待;死时,坦然面对。
人都是轻死贵生的,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很怕提到“死”字。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这个道理。佛门讲究生死轮回,把一次死亡当成是另一次生命的开始。
有一个人每天都要去医院门口看讣告,看看谁又被贴出来了。然后,他记下逝者的名字,将讣告抄写在小本子上。医院是通往死亡的平台,隔三差五,总有人要在这里离开这个世界。有时,一天会送走好几个。
看见他抄写讣告,人们就把他当成一个很怪异的人,误以为他有收藏癖,专门收藏讣告。
人们哪里知道,他是个身患绝症的人,死神已经向他招手,他几乎可以听见黄泉路上的潺潺流水声了。
可他不想死,真的不想死。每一个有生命的人,都不想死。他也曾经自暴自弃,想一头撞死在墙上。死亡的方法有许多种,也许是出于胆怯,他没有选择自尽,而是硬撑着活下来了。活一天算一天吧——他这么想。这是个很简单的想法。有时,简单胜于复杂。简单,可以让人看见另一道风景。
忽然有一天,他在医院门口看见了讣告。过去他从未留意过医院门口的讣告,而这一次,讣告磁石般地吸引了他。讣告上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道闪电划过脑际,燃亮了他心中的那片死海。
于是,他每天都到医院门口看讣告,看谁又被贴出来了。一个又一个名字,有些是他很熟悉的:熟悉他们的音容笑貌,熟悉他们的家庭子女。于是,他开始一笔一画地抄写讣告。日积月累,他抄写了厚厚的一个本子。有这么多人,在前面走了,自己对死亡,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讣告上那些沉痛的词语感染着他,燃烧着他。燃烧过后,他的内心反倒平静了下来。如果有一天,自己的名字真的被加上了黑框,真的被写到了讣告上,应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在医院门口,人们脚步匆匆,谁会在意一粒灰尘融入大海呢?生来死去,医院不过是一条现实中的通道。
闲下来的时候,他开始整理那些讣告。他将每一条讣告整理成文辞精美的散文。他歌颂死者,超度死亡,心里没有一丝倦怠和杂念。
他有一个朴实的想法:写够99个人,然后就挂笔,将第100个位置留给自己。虽然,他不知道,有谁会把他当做第100个逝者来写,但他相信,会有人来做这件事情。他的心,真的很平静。有99个人,在另一个世界等着自己,自己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
第100个死亡的人,他希望是自己。
死亡,对他来说,已经无所谓了,只要上帝来召唤,鞋一蹬,说去就去了。
可是,上帝一直没有露面。
后来,有一天,他打算给自己写的那些文章编号,排查一下自己的写作数量。让他吃惊的是,他写的文章,已经超过100篇了。也就是说,他神不知鬼不觉地与死亡擦肩而过!
第100个逝者,不是自己!
他喜出望外!他泪流满面!
医生不敢相信这个奇迹。医生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直接给每个绝症患者开具《死亡通知书》好了,让患者与死神零距离接触!”
他没有和医生争辩。每天,他依然跑到医院门口,抄写讣告,然后,回家整理成文章。
对死亡的惧怕每个人都有,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人就能有嵇康那样的气魄。他在临刑前还要抚琴弹奏一曲《广陵散》,并无奈地说:“从此之后就无人再懂《广陵散》了,它要遗失了。”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这样的道理,把大好的光阴用在惧怕死的问题上,还不如真真切切地去想一想怎样好好地活着。
弘一法师是1942年在福建逝世的,他逝世时神智很清楚,提笔在片纸上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便转入涅槃了。弘一看破红尘而达到“悲欣交集”即功德圆满,是弘一法师生平的三部曲。弘一法师虽看破红尘,但绝对不是悲观厌世。他认为,即使是人生最后一段大事,也不可大意。
法师的离去,令人想到了“生亦何欢,死亦何惧”的话,他对于死亡的认识和淡定的心态,实在叫人的魂灵都为之震颤。
红尘禅语:印顺法师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人之生必然相伴着死,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便步入了走向死亡的过程。那么,我们在生的过程中就应该去体验生,去沉思生,去由对死的叩问而让自我的生命获得更为长足的发展,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价值。
生死本无鸿沟,只经过喜悦旅途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写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在佛家看来也是如此,死并非生命的结束,只是另一场轮回的开始,正所谓“生死一如”,我们要看淡生死,进而勘破无常。
道家有种观点叫“物壮则老,老则不道”,意思是指一个东西壮到极点,自然要衰老,而一天天衰老,生命结束,另一个新的生命要开始。
一位中年人和一位年轻人都身患绝症,住在同一间病房。中年人的生命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而年轻人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年轻人对自己即将终结的生命感到很沮丧,同时不断抱怨着老天对他不公平。尽管他的父母为了给他治病,倾家荡产,心力交瘁,但他还是对父母充满了怨恨、指责。每次探望他的时候,他的父母听到的都是抱怨。
而中年人对生死表现得很平静,每次对前来探望他的家人、朋友都非常平和,经常还幽默地谈笑风生,根本看不出一个即将死去人的悲凉。
一次,年轻人的父母在受完儿子的责骂走后,中年人终于忍不住对年轻人说:“你死了,不仅是对你父母的解脱,也是对你自己的解脱。”
年轻人很愤恨地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说?”
中年人平静地道:“你的内心充满了怨恨,丝毫没有怜惜你的父母,他们是在承受着你的折磨;而你自己在折磨他人的同时,也在折磨自己。生命只剩下最后的时光了,你却没有看到美好的东西,难道你这是在珍惜生命吗?”
怀海禅师说:“生命的本质不在于现象,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脱生死交替的轮回。”只不过大部分人都像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不愿面对,怨天尤人。
生死本无鸿沟,全在于人的设定。人需要飞越的不是生死,而是人心中划分的不可逾越的生死鸿沟。在我们人生的路途上,只有抛却生死无常,才能得到喜悦。
红尘禅语:认识到永恒的生命,如天地自然中万有造化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就能从绝望虚无的泥淖中脱离出来。这始终存在的生命,继续繁衍生发,成了一个延续如波浪的涌进,它连贯畅通,让生死之间变得没有一丝空隙。
感恩生命,虔诚生死
多数情况下,人的内心都为外物所遮蔽、掩盖,浮躁占领了人的灵魂。生下来,因不能为所欲为而号啕大哭;上了学,因不能痛快玩耍而屡屡大发脾气;上了班,因为不能迅速发迹而唉声叹气;到老了,一事无成却贪生怕死。我们很少会想到要把每一天过得如何有意义,如何快乐,而是周密细致地盘算、权衡着可能有的各种收益与损失,于是,别人成了我们生命的标准,我们总是渴望成为别人,渐渐地失去了自我。殊不知,他人的生命再精彩,也不过是我们眼中的烟花,在别人的话语中我们不会得到更好的生存经验,丢失的只是自己的时间而已。
每个人都是他人眼中的刹那烟火,过去不留,所以,自己的生命怎么能交给别人把握呢?
神会禅师前去拜见六祖,六祖问他:“你从哪里来?”
神会答道:“没从哪里来。”
六祖问:“为什么不回去?”
神会答:“没有来,谈什么回去?”
“你把生命带来了吗?”
神会答:“带来了。”
“既有生命,就应该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
神会答:“只有肉身来来去去,没有灵魂往往返返!”
六祖拾起禅杖,打了他一下。
神会毫不躲避,只是高声问:“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
六祖又杖打了三下,才说:“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答:“感觉痛,又不痛。”
“痛或不痛,有什么意义?”
神会答:“只有俗人才会因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头和石头是不会感觉到痛的。”
“这就是了!生命要超越一切世俗观念,舍弃一切尘想与贪欲。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关系?痛与不痛,又能怎样?无法摆脱躯壳的束缚,还谈什么生命的本源。”
六祖又说:“问路的人是因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还用问吗?你生命的本源只有自己能够看到,因为你迷失了,所以你才来问我有没有看见你的生命。生命需要自己把握,何必问我见或不见?”
神会默默礼拜合十。
人的生命只属于自己,之于他人而言,只存在羁绊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法替我们决定我们的命运,占有我们的生命。所以,原本属于自己的生命,何须将主动权拱手送人?
你就是你,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你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你主宰着自己生命的繁华与清净、优雅与从容、美满与幸福。别人不能替你而活,不能替你过日子,更不能替你承受死亡之苦,一切的决定权都在你。
一位佛学大师说:“我们生来难道就是为了和世间的人相聚团圆的吗?难道就是为了在出生的时候听到他人的欢喜大笑,在死的时候听到别人为自己痛哭流涕吗?”必然不是。来到这人世间,我们是要发挥自己的价值,投入到人群中,融入到社会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虽然与整个世界相比,“我”是如此微薄,但人的爱可以贡献无限的力量,因为爱和慈悲能够传递。
红尘禅语:星云大师普法讲义说,人有“来”的一日,必有“去”的一天,生死是逃不了的两重关卡,但生命的意义由人自己定义。如果我们把各种小爱演化为大爱,把生命的小义演化为救世的大义,那么我们就能将生命真正地把控在自己手中,把每一天都过得无比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