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如此纠结,你要内心强悍
9516600000022

第22章 做一位将心比心的仁者——谈仁爱(2)

A是一家公司的市场部主管,一日,A在上班时因为堵车心情不好,而且还被警察罚款,来到公司后他一脸阴沉。这时,A的下属B因为工作来找A汇报,B理所当然成了A的情绪宣泄对象。B莫名其妙地被上司批评了一顿,本来很好的心情一下子也变坏了,而且一整天都闷闷不乐。晚上下班回家,B的儿子小C看到爸爸回来,很得意地将自己在幼儿园画的画拿给爸爸看,希望得到爸爸的表扬。B很烦躁,不仅没有表扬儿子,反而骂了他一顿,说他瞎胡闹。小C莫名其妙地被爸爸骂了一顿,心里十分委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这时,他家的小猫经过他面前,小C狠狠地踢了猫咪一脚……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犯了“迁怒”的错误,于是便让这种坏情绪不断地延续下去,为生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苦恼。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一篇杂谈《天呐!妈呀!》里列举了这样一个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普鲁士的名宰相俾斯麦与国王威廉一世共同协作,使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德国强盛起来。威廉一世的脾气向来不好,因为处处受到俾斯麦的约束,回到后宫时经常气得乱砸东西。一次,皇后问他:“你又受了俾斯麦那个老头子的气?”威廉一世说:“对呀!”皇后说:“你为什么老是要受他的气呢?”威廉一世说:“你不懂。他是首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下面那许多人的气,他都要受。他受了气哪里出?只好往我身上出啊!我当皇帝的又往哪里出呢?只好摔茶杯啦!”因为不能迁怒,所以威廉一世只好隐忍,而在他的隐忍之下,德国变得强盛起来。

迁怒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果我们能修炼自己不迁怒于人的品德,久而久之自己的性格也会发生转变,个人修养也会得到提高。

不迁怒也符合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孔子说人不应当把对自己的要求套用在别人的身上,自己能做得到,不必非要求别人做到。迁怒也是这个道理,人的心中有愤恨,不要拿别人当出气筒,自己消化了岂不是更好,还显得很有涵养。

王阳明追求内心的平和中正,因此他一再告诫人们不要动怒,更不要在不该发怒的时候发怒,尤其是不要迁怒别人,以免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伤害。

对他人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

先生曰:“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王阳明认为,大凡朋友们相处,应该少一些规劝指摘、多一些奖励鼓舞,这样才对。不只是针对朋友要如此,在人际交往中也应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才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很多人喜欢批评别人:考虑事情不全面、能力不够……批评是谁都会做的事情,很简单,但对于那些被批评者而言,就是无尽的痛苦了。轻者变得不自信,严重的甚至自暴自弃,最后毁了一生。

对比批评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显然,赞美更容易让人接受,这也是人际交往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办法。

有一户人家刚搬到一个新住处,由于人地生疏,邻居的关系总是搞不好,常常发生口角。这家人常为这件事情伤脑筋,于是去请教智者,智者说了三个字:“说好话。”

这家的女主人很聪明,她决定按照智者的话去做。之后她一见到邻居老太太就夸她精神好气色好;遇到邻居买菜就夸她篮子里的菜又新鲜又便宜;碰到邻居送儿子上学就夸邻居的儿子又聪明又懂事;要是有人到她家开的百货店买东西,见到年长的就叫大娘、婶子、叔叔、大爷,见到年纪相仿的就叫姐妹、兄弟,而那些小孩子,她则冠以“多漂亮的小姑娘”和“多帅的小伙子”等美称。结果没过多久,这家人在镇上就小有人缘了,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

世界上,有谁不喜欢被别人赞美呢?可以说喜欢被人赞美是人的天性。而且,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赞美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甲乙两人在一家公司任职,一次,两人闹了矛盾。一天,甲对另一同事丙说:“你去告诉她,我真受不了她了,请她改一改她的坏脾气,否则我再也不会理她了。”丙说:“好,我会处理这件事。”丙果真去找了乙。之后,当甲遇到乙的时候,果然觉得她不再那么盛气凌人了,而且还跟甲友好地打招呼。在以后的日子里,乙变得和气又有礼貌,与从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甲就向丙表示谢意,并且好奇地问:“你是怎么说服她的?”丙笑着说:“我只是跟她说,有好多人都称赞她,尤其是你,说她又温柔又善良,不光人长得漂亮,脾气也好,人缘也好!如此而已。”

批评和指责别人,只能带来更多的怨怼和不满,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很容易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恶化。相反,如果采用赞美的方法,问题就容易解决得多。法国名人拉罗什富科曾说:“理智、美丽和勇敢的赞扬提高了人们,完善了人们。”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妨尝试着赞美别人,努力挖掘他人的闪光点,这也是王阳明所推崇的仁爱精神。

不要为了行善而行善

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

王阳明认为,如果人们为了行善而行善,就不是真正的仁者。就好比,侍奉父亲,不是为了从父亲得到“孝”的美名;辅助君王,不是为了从君主那里得到“忠”的称赞;结交朋友、治理百姓,也不能从朋友或者百姓那里得到“守信”和“仁爱”的赞誉。

《论语·先进》中写道:“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意思是说,子张问怎样算是一个好人,怎样做才叫行善?孔子的答复是:“不践迹,亦不入于室。”什么叫“不践迹”呢?就是不留一丝痕迹。我们可以借用道家庄子所说的“灭迹易,无行地难”来加以理解。我们在电影中时常看到坏人的一些做法:他们一般在作案的时候要戴上手套,做了之后还要毁尸灭迹,让警察追查不到他们的行踪。如果人们把这种“不践迹”的态度用到行善做好事上,就能很好地致良知,让世界更和谐更快乐。

生活中,一些人做好事是希望别人对他感恩戴德,或者是希望别人能看见他做了好事,那么这样的人其实并不算是真正做好事。孔子认为,一个真正行善的人是不会让人感觉到他做事的痕迹的。可见,孔子对于行善的标准很高,有点像今天我们所说的“做好事不留名”,但是比这个的标准要高一点。孔子还强调了做好事应注意方法,比如你伤害了别人的自尊,那你的行善就不能算是行善。

有一家卖布丁的商店,将许多美味的布丁摆放成一排。顾客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口味的布丁,店家甚至还允许顾客先品尝,然后再做决定。

店主海特常常想,会不会有些根本不打算买布丁的人利用这个优惠的机会白吃呢?有一天,他向女店员提出了这个问题,才得知的确有这样的事情。

“有这样一位老先生,”她说,“他几乎每星期都来这儿尝一尝每一种布丁,尽管他从来不买什么,而且,我怀疑他永远也不会买。我从去年,甚至前年就记住他了。唉,如果他想来就让他来吧,我们也欢迎。而且,我希望有更多商店让他去品尝布丁。他看上去好像确实需要这样,我想大家都不会在乎的。”

就在她跟海特说话的时候,一位上了年纪的先生一瘸一拐地来到柜台前,开始兴致勃勃地仔细打量起那一排布丁。

“哎,那就是我刚刚跟你说的那位先生,”女店员轻轻地对海特说,“现在你就看着他好了。”说完,又转身对老先生说:“您想尝尝这些布丁吗,先生?您就用这把调羹好了!”

这位老先生衣着破旧,但很整洁。他接过调羹,开始急切地一个接一个地品尝布丁,只是偶尔停下来,用一块大大的手绢擦擦他发红的眼睛。

海特看到他的手绢已经完全破了。

“这种不错。”

“这种也很好,但稍稍油腻了一点。”

海特想:看起来,他真诚地相信自己最终会买下一个布丁,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是在欺骗商店。可怜的老头!也许他过去有钱来挑选自己最爱吃的布丁,如今他已家境破落,所能做到的也只是这样品尝品尝了。

海特突然动了恻隐心,走到老人跟前说:“对不起,先生,能赏个脸吗?让我为您买一只布丁吧,这会让我深感欣慰的。”

听完海特的话,老先生好像被刺了一下似的往后一跳,热血冲上他那布满皱纹的脸。

“对不起,”他说,他的神态比海特根据其外表想象出的要高傲得多,“我想我跟您并不相识,您肯定是认错人了。”

说完,老先生转身对女店员大声说道:“劳驾,把这只布丁替我包好,我要带走。”他指了指最大的也是最贵的一只布丁。

女店员从架子上取下布丁,开始打包。这时,他掏出一只破旧的黑色小皮夹子,开始数起他那些零散而少得可怜的钱来,然后将它们放到柜台上。

一个真正行善的人,在帮助他人时绝不会表现得像一个高高在上的施舍者,这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由此可见,做一个好人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为了行善而行善,那不是真正的行善,更多的是为自己博取“仁”的美名。真正的行善,应该是“好事不留名”;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顾及他人的自尊,这也是王阳明所认可的仁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