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美德的种子:青少年美德教育的100个经典故事
9516300000006

第6章 诚信是永恒的人性之美(2)

马贩子瞄见了他,上前说:“有一匹上好的骡子,因为负重时受了点伤,把背磨破了,主人要赶生意,急着就把它卖了,你要不要看看?”

官人就随他过去。一匹精壮精壮的骡子,毛色发亮。官人连声夸:“好骡好骡。”

马贩子说:“就是背上有些伤,稍养一养就好了。”

骡子的背上有一些新鲜的擦伤。是陈策的儿子和马贩子磨出来的。脱毛,破皮,见血。

官人和当时的陈策一样,毫不犹豫就买下了。他说:“我的日程宽裕,暂不用它,只与我随行即可。”

陈策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可当时已经晚了,那官人早已离开南城五天了。

陈策骑上马,沿官道追。晓行夜宿,沿路打问。他花了两天时间,赶上了那匹骡子。那骡子见了他,不走了,挨挨蹭蹭要靠近他。想说什么说不出来,只知道犟着不走。

陈策向官人行礼,说:“这是一匹伤鞍的骡子,不能负重。”

官人疑心他舍不得这精壮的骡子,要反悔,就说:“伤鞍的骡子我也要。”

陈策解下自己的马鞍,递给官人,说:“不信,你试试。”

官人说:“我不试。”

陈策叹一口气:“我以诚待你,你却疑我欺诈,既如此,我在家等你。”说完,策马回家了。

不久,官人返回了南城。他找到了陈策,说:“我来并不是为了讨回银两,而是特为谢罪而来。你待我以至诚,竟受我小疑。哎,惭愧呀!”

故事释评:

陈策追骡的故事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利他”的典范。故事本身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诚实。那些常为一己之利表现不诚实的人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陈策的行为给儿子上了一场生动的教育课:一个人对别人表现出完全的不诚实时,可能会获得暂时的回报,但你不可能终生活在自欺欺人的阴影之中。

的确,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诚信的人不容易,因为它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功利,需要实实在在地付出、奉献。真诚待人、克己为人的人,也许偶尔会被欺诈,但他们会真正时时受人欢迎。

樵夫的斧子

从前,在安静的绿林深处,在一条水流湍急、闪着银光的河边住着一位贫穷的樵夫。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工作非常辛劳。每天他都得肩上扛着一把坚硬、锋利的斧头去森林中砍木头。他总是边走边高兴地吹口哨,因为他想只要自己身体健康,斧子不出问题,他就能挣到足够的钱来养家糊口。

一天,他正在河边砍一棵很大的橡树。斧头落处,木屑飞扬。清脆悦耳的伐木声在森林中回荡开来,别人会以为有十多个樵夫在工作。

干了一段时间之后,樵夫想自己应该休息一会儿了。他把斧子放在树边,然后转身想坐下,但突然被一条干裂的老树根绊了一跤。他还没来得及伸手,他的斧子就顺着河岸滑落到水中。

可怜的樵夫瞪大双眼,想看清河底的情况,但河水太深了。河水依旧欢快地从他那失去的宝贝上面流过。

“我可怎么办啊?”樵夫喊道:“我失去了我的斧子!以后我怎么养活孩子们?”

他的话音刚落,湖面上出现了一位漂亮女子。她是这条河的女神,听到他悲伤的话语后浮上了水面。

“你有什么伤心事?”她热情地问道。樵夫把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一遍。听完后,女神立即潜入水下,一会儿之后,手里拿着一把银斧露出水面。

“这是你的斧子吗?”她问道。

樵夫想,用这把银斧能给孩子们买许多好东西。但那不是他的斧子,于是他摇摇头,回答说:“我的斧子是钢制的。”

女神把银斧放到岸上,然后再次潜入水中。一会儿之后,她浮上水面,手里拿着另一把斧子给樵夫看:“也许这是你的吧?”她问道。

樵夫看了一眼:“噢,不是!”他回答道,“这把斧子是用金子做的!比我的要贵许多倍!”

水神把金斧放到岸上,又一次潜入水中。这次浮出水面后,她拿出的才是樵夫的斧子。

“那是我的!”樵夫喊道:“那才是我的斧子呢!”

“这是你的,”水神说道,“另外两把现在也属于你了。它们是河水送给你的礼物,因为你刚才说的是实话。”

那天傍晚,樵夫扛着三把斧子回了家。当他想到自己可以为家人买许多好东西时,禁不住高兴得吹起了口哨。

故事释评:

这是一个古老而典型的关于诚实的故事,历久弥新。

诚实的人,必定得到生活的厚报!这是生活的基本法则。

棋品和人品

唐朝元和年间,东都留守名叫吕元应。他酷爱下棋,养有一批下棋的食客。

吕留守常与食客下棋。谁如赢了他一盘,出入可配备车马;如赢两盘,可携儿带女来门下投宿就食。

有一日,吕留守在亭院的石桌旁与食客下棋。正在激战犹酣之际,卫士送来一叠公文,要吕留守立即处理。吕元应便拿起笔准备批复。下棋的门客见他低头批文之状,认为不会注意棋局,迅速地偷换了一子。那知,门客的这个小动作,吕元应看得一清二楚。他批复完文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与门客下棋,门客最后胜了这盘棋。食客回到住房后,心里一阵欢喜,企望着吕留守提高自己的待遇。

第二天,吕元应携来许多礼品,请这位食客另投门第。其他食客不明其中缘由,很是诧异。

十几年之后,吕留守处于弥留之际,他把儿子、侄子叫到身边,谈起这回下棋的事,说:“他偷换了一个棋子,我倒不介意,但由此可见他心迹卑下,不可深交。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些,交朋友要慎重。”他积多年人生经验,深觉棋品与人品密不可分。

故事释评:

小事显示人的品德。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工作中还是娱乐中,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别人衡量你人品的尺码,所以,不能不谨小慎微地恪守正直之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畏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

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干大的事业,而最朴素的真情最能让人感动和相信。大唐开国皇帝李世民和李广将军一样,堪称以诚之德成就大业的典范。李世民和尉迟恭的生死情谊,就曾在民间留下了一段佳话。

隋唐时期最有名的战将之一尉迟恭,字敬德,原为宋金刚的部下,公元620年4月,宋金刚兵败逃命,尉迟恭等人被迫投降了李世民,一同投降的寻相将军及宋金刚的部下士卒在夜间偷偷地逃走了。

这样一来,唐营里都指着尉迟恭窃窃私语。屈突通、殷开山等几人,害怕尉迟恭逃跑,为唐留下后患,就把尉迟恭捆了起来,然后跑去对李世民说:“尉迟恭骁勇绝伦,万人无敌,日后必为唐之大患,必须及早除之。现我等已乘其不备把他捆起来了,听候您的发落。”

李世民闻言大惊:

“你们可知道,尉迟恭如果要叛变,他怎么可能落后于寻相将军?现在寻相叛而敬德留,足见尉迟敬德毫无叛志呀!”

说完,赶忙走到尉迟恭面前,亲手为其解开了绳索,并把他引到了自己的卧室,拿出一箱金子相赐,说:

“大丈夫只以意气相待,请不要为小事介怀。如果将军不愿意留在这里,这箱金子可供作为路费,略表我的心意。当然,我是怎么也不会因谗害正,更不会强留不愿与我交朋友的人。”

尉迟恭听李世民如此一说,声泪俱下,立刻下拜道:

“大王如此相待,恭非木石,岂不知感,誓为大王效死,厚赠实不敢受。”

李世民忙扶起他说:

“将军果肯屈留,金不妨受。”

尉迟恭继续推辞,李世民便说:

“先收下,作为以后有功时的赏赐吧。”

第二天,李世民带了500骑兵巡视战场,突然遭到王世充骑兵的包围追杀。王军人数超过万人,带队的又是大将单雄信,单是隋唐时名将,惯用长槊,紧紧地缠住李世民不放,李世民眼看就要被生擒,正在这性命垂危的紧急关头,突然一员猛将飞驰而至,冲开层层包围,把李世民从刀枪丛林中救了出来。

此人正是众人皆疑独李世民信任的尉迟敬德。

李世民回营后对敬德说:

“众将疑公必叛,我谓公无他意,相报竟这般快速么?”

再把昨夜那箱金子相赐,尉迟恭这才收下。

经此事变以后,尉迟恭几乎成了李世民的贴身侍卫,每次征战,都寸步不离。李世民好冒险,总喜欢把最勇猛的将领组成一支突击队,在敌军阵中左冲右突,以挫敌锐气或打乱敌人阵脚,其中每次尉迟敬德都参加了突击队。尉迟敬德也为能加入这支冒险队伍为荣,感激李世民的信任,对李世民更加忠诚,决心以死来报答李世民的知遇之恩。

唐朝统一中国之后,皇宫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但他怕功劳盖世、战将如云的李世民与他争夺太子之位,便联合三弟李元吉企图刺杀李世民。

可是,李建成又十分害怕李世民的大批战将和护卫,尤其是形影不离而武功绝世的尉迟敬德。李建成深知尉迟恭是除掉李世民的最大障碍。于是他就采取了分化互解政策。

有一天李建成派人送给尉迟恭一车金银珠宝,尉迟恭坚决辞退:

“敬德出身微贱,久陷逆地,幸亏秦王提拔,得有今日,现欲酬报秦王相遇,尚未有好机会,若取太子礼,我报恩更报不过来了……”

李建成等见金银珠宝并不能收买尉迟敬德,便又施一计,准备以北讨突厥为名,要调尉迟敬德作先锋,由李元吉带领离开长安。并决定在大军出发前,乘尉迟恭不在李世民身边时突然行刺以便除掉李世民。

尉迟敬德在探知这一情况后,便与其他谋臣一起,劝说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世民率先发动玄武门事变,尉迟敬德协助李世民,捕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亲手割下两人的首级,假冒圣旨斥退李建成等人布置的军队,然后冒险执槊闯到李渊面前,逼迫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

这样李世民在尉迟敬德等人的协助下,终于顺利地登上了太子之位,不久便做了皇帝。

故事释评:

由此可见,真诚是人格魅力的基础,没有真诚,就不会有真心的朋友。以诚待人,才能得到友谊和真情,有的人总是疑神疑鬼,谁也信不着,到头来,他只能收获孤独。

真诚的价值在于可以置换。秦王李世民用真诚去对待降将尉迟恭,尉迟恭终生都真诚地辅佐李世民,毫无二心。

当然,也不能没有原则地对任何一个人都奉献真诚。面对狡诈虚伪之徒,你还真的要留几个心眼儿,否则,对方会利用你的真诚去实现他个人的卑劣目的。

高山流水之约

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小村庄中的一个樵夫的家里,年轻的钟子期垂危,年迈的父母守着病榻。

“儿再不能对父母尽孝心了。儿死后,只请父母将儿埋在马安山那边的江边。”钟子期握着父亲的手说。

“儿啊,为什么一定是那里,那儿离家有二十多里呀!”母亲流着泪问。

“为了守信、守约。”钟子期微弱的声音说,“父母知道,去年中秋,儿在那里遇到伯牙兄,临别时约定,今年中秋,伯牙兄要来我家,我说,到时候我去江边接他……不能活着去接,死了也要到江边,要信守约言……”

“我儿,伯牙乃是晋国士大夫,去年是公事路过,今年怕是不能前来了。晋阳城到这里是几千里呀……”父亲说着抚摸儿子的手。

钟子期说的是去年中秋的事。晋国士大夫俞伯牙奉晋主之命外出办事。回晋时走水路,八月十五之夜船行到汉阳江口,就停泊在岸边。

俞伯牙在船上弹琴时发现有人偷偷欣赏,就把这人请到船上。这人就是青年樵夫钟子期。交谈中,俞伯牙发现钟子期对他的珍贵的古瑶琴的来历十分了解,且对琴理十分精通,欣赏弹奏也十分内行。俞伯牙想着高山弹奏,钟子期就听出“巍巍乎志在高山”;想着江河弹奏,他就感叹“汤汤乎志在流水”。在这里遇到知音,俞伯牙激动异常,当时就同钟子期结为兄弟。两人谈心直到天亮,都觉得言犹未尽。

俞伯牙邀钟子期过些天到晋阳去,钟子期说:“如果答应了贤兄,我就必须履行诺言。万一父母不允许我去,我岂不成了言而无信?我不敢随随便便答应了后来再失信……”

俞伯牙感叹后,决定明年来看望钟子期。

“仁兄明年什么时候来到?”钟子期问。“昨夜是十五,现在天亮了是十六。来年,我就是八月十五或十六来到,最晚不超过八月二十。爽约失信,我就不是君子。”俞伯牙说。

钟子期说:“既然如此,来年的八月十五、十六,我就将在这里江边接你!”

一转眼,到了次年。俞伯牙算计了日子,向晋主告假。

晋主怀疑俞伯牙要另投别国,就迟迟没有答应。

俞伯牙想着上年的约定。再算算日子,心想,宁可丢官,决不能爽约失信,于是,收拾好行装就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