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小学生讲世界历史(下)
9515600000004

第4章 封建制解体时代的欧洲(1)

“地理大发现”之后,最开始向海外扩张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很快,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也纷纷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他们在殖民扩张中使用种种手段掠夺殖民地人民的资源和财富,这种掠夺使西欧国家积累了很多的财富,逐渐强大起来。

这一时期的世界可以用“弱肉强食”来形容,在很多被殖民地区,人们纷纷开展不同形式的反抗活动,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人主张发愤图强,为自己国家的强盛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是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杰出领袖、政治家和军事家。

克伦威尔于1599年出生于亨廷登郡一个中等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中等乡绅,其整个家庭环境是清教徒式的。克伦威尔长大之后进入剑桥大学,一年之后由于家道中落不得不放弃学业,独自谋生。

1628年,克伦威尔被选入议会,17世纪30年代迁居至剑桥郡,曾帮助当地农民反对贵族地主,因而在东部各郡中享有很高的声望。1640年,克伦威尔作为剑桥郡的代表先后被选入短期议会和长期议会。在长期议会中,他与坚决反对王党的议员站在一起,并且参与制定了《大抗议书》等文件。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他站在国会革命阵营一方,以自己组织的铁骑军屡建战功。1645年,国会授权克伦威尔改组军队,克伦威尔以铁骑军为基础组成“新模范军”,并指挥这支军队战胜了王党军队。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但克伦威尔独揽大权,成为实际军事独裁者。他镇压掘地派运动,出兵远征爱尔兰。1653年,他解散议会,自任“护国主”,但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克伦威尔始终未能稳定局势,最终于1658年病逝。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位于英格兰的剑桥镇,是英国也是全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

英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作家、政治家都来自这所大学。剑桥大学也是诺贝尔奖获奖人数最多的学府,有8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在此执教或学习。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时期所使用的宫殿,后来又经过历代建筑师、雕刻家、装饰家们的不断改进,越发宏伟壮丽,直到今天依然是欧洲王宫府邸的杰出典范。凡尔赛宫是17世纪专制王权的象征,同时也是法国古典主义艺术最为杰出的代表。

凡尔赛宫在路易十三时期只是一个供皇帝打猎时使用的行宫,路易十四时期开始扩建宫殿。凡尔赛宫从1661年开工修建,直到1689年才完工。

凡尔赛宫的主体建筑长达707米,宫殿内房间众多,中间是主厅,两边分别是宫室以及办公厅、剧院、教堂等。宫殿内的地面和墙壁都用大理石镶嵌,并装饰有油画及雕刻。中部的镜厅是凡尔赛宫不同于其他皇宫的地方,内设17面落地镜将室外的蓝天、绿草等自然景观映衬进来,别有一番情趣。镜厅内两旁分别放置罗马皇帝的雕像和古代天神的塑像。镜厅中有8座可以同时插150支蜡烛的高烛台以及其他若干小烛台,如果全部点燃,加上镜面的反射,可以形成3000多支小蜡烛,将整个大厅映照得金碧辉煌。

凡尔赛宫内有园林建筑,这些园林建筑群分别位于宫殿的西侧,面积有100万平方米,呈几何图形。整个园林的南北是花坛,中部是水池,此外还有各种雕像、喷泉、柱廊等人工建筑。站在园子里放眼望去,跑马道、喷泉、水池、河流、花坛、草坪映衬在一起,构成了凡尔赛宫园林的美丽景观。

凡尔赛宫之所以闻名世界,不仅仅是因为建筑本身,还因为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都是在凡尔赛宫发生的。比如法兰西第三和第四共和国的总统就是在这里选举产生的。1871年1月,威廉一世在镜厅举行加冕礼,标志着德意志帝国的成立。1919年6月,著名的《凡尔赛合约》也是在镜厅签署的,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的全称是《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和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

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和同盟国宣布停火,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经过巴黎和会6个月的谈判,双方各参战国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签署了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

第一艘移民船“五月花”号。

17世纪英国的清教徒运动中,清教徒时刻处于宗教迫害的威胁下,被逼无奈,他们只得转移迁徙,并最终把目光投向了哥伦布100多年前发现的美洲。那里地域辽阔,还没有被开发,也没有国家制度的限制,据说又非常适合居住,那么,在那里轻轻松松地生活,自由自在地信奉、传播自己喜欢的宗教,开拓出一块属于清教徒的人间乐园不是很好吗?

在这一想法的指引下,清教徒的著名领袖布雷德福召集102名同伴,在1620年9月登上了“五月花”号,开始了漫长的冒险之旅。对于远距离航行来说,这艘有着浪漫名称的船只未免太小了;而且,由于形势所迫,他们“选择”的是一年中最糟的航海季节。不过,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为了找回失去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出发了。他们最初的目的十分单纯,不是为了建立一个殖民地,而是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

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五月花”号在航行66天后终于安全抵达北美大陆,但这还不是船员们的目的地,在稍微休整后,“五月花”号继续沿海岸线前进。由于逆风和时差的问题,它还是没能到达预定的目的地——弗吉尼亚州,而是在圣诞节后的第一天来到了新英格兰。长期的劳累使他们不想继续漂泊,于是就此登陆。

后来,他们发现了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天然的良港,非常适合“五月花”号停泊。港口附近有一个优良的渔场,可以提供大量海产品;不远处一片连绵起伏的小山,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把这块土地环绕起来;在明亮的阳光下,结了冰的小溪反射着晶莹的光泽,可以为移民们提供充足的淡水。他们兴高采烈,把这个地方叫做“天堂”。这天堂般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普利茅斯港,这里有一块块整齐的土地等待着他们去开垦。

1620年11月11日,大家按照商谈好的内容在船上签署了一份契约,这是一份共同的约定,41名成年男子在上面签了名,大家约定“自愿结成一个民众自治团体”,并保证遵守和服从将来颁布的对他们全体人“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

“五月花”号上的人们在登陆之前签订的那份契约,至今仍被美国珍藏,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它的意义几乎可以与英国的《大宪章》、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等相媲美。它预设了美国民主政治的许多理念与理想,这对后来美国政治体制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美利坚合众国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清教徒。

清教徒指的是天主教的改革派。清教徒们认为《圣经》才是唯一的最高权威,任何教会组织及个人都不能成为最高权威的解释者。

清教徒主要分布在英国,当时的英国将那些不满英国国教、信奉加尔文主义的人称为清教徒。由于后来英国实施了宗教迫害政策,大部分清教徒都逃亡到了美国。

西进运动。

从17世纪20年代开始,北美殖民者开始从大西洋沿岸向西面的太平洋沿岸扩张,所进行的移民扩张运动被称为“西进运动”。

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殖民者纷纷抵达北美。17世纪首批英国人移居北美之后,移民们开始逐渐向西移动。到17世纪50年代,北美的殖民者已经占据了大部分新英格兰地区。

美国独立之后,移民们进一步向西扩张。此外,更有相当数量的拓荒者直抵太平洋沿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今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经被开发和占据。

美国领土的不断扩大,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吸引了更多的外国移民。源源不断的移民对整个美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移民使美国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开发其丰富的资源,以至于很快就摧毁了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美国政府的土地政策,加速了美国西部的开发。

美国向西部进行扩张,无疑对美国的政治、经济都有重大的影响。广大的西部土地并入美国版图,使美国成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西进运动使美国的耕地面积得到扩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另外,移民的大量流入,使美国形成了广大的国内市场。

北美。

北美和北美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北美洲是世界七大洲之一,指巴拿马运河以北的地区,范围比北美要大。北美通常指的是美国、加拿大和格陵兰岛。

沙皇彼得一世。

彼得大帝,是后世对沙皇彼得一世的尊称,他被公认为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所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强国的主要因素。

彼得大帝在承袭帝统之后,认为俄国面临着这样一种局势:周边都是陆地,没有“出海口”,俄国要富强,就必须进入世界文明国家行列,就必须进行“征战”。另外,与西欧先进国家相比,俄国各个方面都十分落后——农奴制盛行,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国防力量薄弱,社会文化生活充斥着中世纪的愚昧,面对国家落后与内忧外患的国情,彼得大帝准备推行改革。

1697年,彼得大帝组织了一个250人的庞大考察团去西欧各国访问,成员分为两部分,外交官员负责游说欧洲列强组织反土耳其联盟,留学生则主要学习先进的科技和工艺,尤其是学习造船技术。25岁的彼得大帝也改名换姓,以下士身份随同前往,自称是“一个寻师问道的学生”。在16个月中,他游遍西欧,在荷兰的造船厂当学徒,同其他学生一起亲手制造了一艘三桅战舰;为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当了一段时间的船长;在普鲁士学习射击,走访了欧洲各地的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出席了国会的会议,参加了王宫的化装舞会。

彼得大帝归国后就剪掉了贵族们的胡子,下令全体臣民不得穿传统的长袍,其他各项改革制度也随即颁布。

积聚了一定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后,在1709年的波尔塔瓦战役中彼得大帝给瑞典军以毁灭性的打击。1721年,俄瑞《尼斯塔得条约》签订,俄国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里加湾的大片土地,从而获得了出海口,取得了周边海域的主控权,也赢得了全欧洲的赞赏与尊敬。

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两岸,即在征服瑞典所获得土地的一部分上建起了一座新城市——圣彼得堡,并于1712年迁都于此。300年前,这里还是波罗的海边的沼泽地区,彼得仅用30年时间便建起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城市,市中心巴洛克建筑随处可见,花园和雕像星罗棋布,普希金在诗歌中称之为“开向西方的窗户”,俄罗斯走上现代社会之路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不管改革有多少不尽如人意之处,彼得大帝都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原本落后的国家。彼得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开放的学习风气,还有张扬的扩张野心,沙皇俄国自此跻身欧亚帝国的行列。1721年10月,俄国枢密院尊称彼得为“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也正式改称“俄罗斯帝国”。

叶卡捷琳娜一世。

叶卡捷琳娜出生于立陶宛一个卑微的农奴家庭,曾是一名牧师的洗衣工,在俄瑞战争中被俘,成了一名军士的情妇,后被彼得大帝的宠臣缅什科夫看中。一日,彼得大帝来缅什科夫营地巡察,发现了叶卡捷琳娜,后将她带走。一直颠沛流离忍受着折磨的叶卡捷琳娜的命运终于改变了,那时她还只是一个17岁的少女。

她用心揣摩彼得的心思,也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当时彼得在皇后身上找不到感情的寄托,又遭到前任情人的背叛,叶卡捷琳娜开始拼命学习俄语,大量阅读书籍,并皈依了俄罗斯的国教东正教,以此表露自己对彼得的忠诚。据说当她用标准的俄语虔诚地朗诵东正教誓言时,在场的大主教和众教徒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些在彼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对于彼得来说,感情上的慰藉不是最重要的,事业上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叶卡捷琳娜颇有见识,年少时曲折的经历与磨炼使其有着成熟的心智和极强的分析能力,让她能够给予彼得所需的理解与支持。

彼得的改革是强烈而激进的,在备受抵触的改革进程中,叶卡捷琳娜巧妙地协调着彼得与权贵间的利益冲突,也为改革时偶尔的妥协寻找合理的借口。正因如此,她从彼得的炮筒下解救了不少人,为自己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

1712年7月,俄军在普鲁特河会战中被土耳其大军包围,弹尽粮绝,军心涣散。面对打算乔装逃跑的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要投降,也不做无谓的抵抗,折中的选择是最明智的,即讲和。她献出自己全部的珠宝首饰,让彼得先贿赂土耳其军总司令。最终,和谈成功,俄军以最小代价换取了土耳其军最大的让步,使两万多俄军免遭杀害。

战争期间,陪伴在彼得一世身边的叶卡捷琳娜,既是妻子,又是谋士。她平易近人,关心将士,照顾伤员,为彼得也为自己赢得了军心。因此,在彼得逝世后,叶卡捷琳娜在政界和军界的支持下,登基成为女沙皇。

“加尔各答黑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