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9514300000003

第3章 形象设计概述(2)

二、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形象设计必须考虑的。材料饰品价格高,形象设计的成本必然昂贵,创意再好的设计也无法得以实施。所以,形象设计必须要与经济挂钩,只有那些成本低、质量高的设计才是成功的。

例如,央视早些年的“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充分考虑形象设计的经济性,用衬托和假领代替衬衣领,女主持人甚至用各式各样的巾帕代替衬衣领,既保证了衬衣的常换常新,丰富形象,又经济实惠,成本很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女性外出常用的化妆盒,为了适应社交的各种场合的需要,由梳妆台上转到随身携带。设计者在盒盖内装上一面小镜子,便于随时化妆,形成了空间的转移;还有的装上微型电珠,任何情况下一打开就亮起来,在暗处也可以进行化妆。它的成本很低,但设计巧妙,样式新颖,加工精细,使用方便,大受青睐。这种艺术与经济的结合,是促进形象设计的发展和生活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三、和谐性原则

形象设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各种美学元素的组合、重叠、取舍从而产生美,而美的根源便是“和谐”。

无论形象设计的构想怎样,无论选用材料的性质与性能怎样,无论形象设计各种元素之间的组织配合怎样,其终极目标是在受众的各种感官的接受过程中产生一种和谐感,这种和谐感才是创造美的设计效果的最关键手法和诀窍。很多主持人只一味关心自身形象是否高贵脱俗或者是否前卫时髦,却忽视了不同场合、时间的要求,忽视了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贴切性。例如一些节目主持人在实地进行现场直播,不管是工地、矿山,还是城市、农村,不分场合和场所,一味西装革履,大多情况下这种一成不变的形象在受众眼中显得刺眼、突兀,效果很不好。由此可见,节目主持人在进行形象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作出相应的调节,使自身形象与时境相谐调,才能产生和谐的、美的形象设计效果。

四、美观性原则

形象设计最直接的目标是要在形式上达到美的效果,因此外形的美观是形象设计所必然要强调的。

不同身份和角色,有不同的想象标准。文凭学历、家庭出身、知识阅历不再是万能的敲门砖。经常听说衣着邋遢、不修边幅的人,虽然口袋中有钱,但常被宾馆门卫挡住。人们在交际之初,“以貌取人”、“以衣饰取人”的心理趋势是很难避免的。所谓“第一印象”总是从外形的美观与否开始的,外形将最先影响着人们的接受程度。聪慧、灵敏、成熟、睿智、精明干练的形象特征是当今电视观众对节目主持人共有的心理期待,而这些形象特征首先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外观的美才能一步一步实现。无论如何,主持人在服饰、发型等外在仪表上的讲究永远是最重要的,衣着发型是主持人的外包装,在主持人形象设计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不可掉以轻心。

当然,主持人形象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绝不能只把它单纯地看成是特定时刻的穿着打扮,绝不能把目光停留在表面的设计上,形式上的美观不是主持人形象的全部内容,行为、语言、气质的设计也同样不可或缺,它们是美的精华。而外观美是帮助传达“美的精华”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最佳形象设计效果的桥头堡。

§§§第三节形象设计的构想

我国个人形象设计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孔德明教授在其专著《形象设计》一书中指出,“构想是形象设计的基础”。

诚然,合理和个性化的构想,是形象设计的第一步,也是贯彻于形象设计全过程的创造活动,是形象设计的基础。形象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创造性的工作,没有好的构想,就无从谈起好的设计效果。

一、形象设计构想的过程

关于形象设计构想的全过程,孔德明教授认为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构想初步形成阶段

这是形象设计构想的第一步。设计师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和分析,被生活中的某些人物、事件或自然景象所强烈吸引,从中领悟到某种意义、价值和美,产生了要把它在艺术上表现出来的念头或冲动,从而进入创作过程。

分析形象设计的实践过程,不难发现,每一个设计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创作的准备阶段。不管这个初始的念头多么不成熟,却都有可能成为设计的原动,成为设计的一种依据。当然,这个最初的构想,在设计中不一定都能实现,有的甚至会被放弃。但如果是深思熟虑、切实可行的,往往最终是能够兑现的。

(二)构想逐步完善阶段

在初步构想的基础上,经过再孕育、再认识,构想就进入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设计的主题、内容、形式、构架等都开始形成,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构想的第一个阶段与第二个阶段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由笼统逐渐变得具体,由模糊逐渐变得明晰。

(三)构想加工完善阶段

构想的最后阶段,是设计者对设计构想进一步加工改造,使之趋于完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要再次精心考虑,再次多方实践,千方百计保证设计的质量,并将它落实到设计图纸上。至此,构想才算完成。

二、形象设计构想的实践步骤

形象设计的构想,是一个系统工程。孔德明教授认为,在具体实践中构想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理解设计对象

理解设计的对象,是设计构想中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了解设计对象的情况,如五官是否端正、身材是否匀称等等,才能作出正确的设计构想。

在电视连续剧《武则天》中,刘晓庆扮演一位女皇,从十几岁少女,到年过花甲老妪的化妆造型,无不惟妙惟肖,精彩绝伦。化妆师是如何塑造出如此精彩的装束的呢?化妆师回答:“我是根据她的骨骼来化妆的。”这话道出了人物形象设计的精髓——只有深入了解设计对象,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形象。

(二)明确设计目的

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需求,一个要去参与商务洽淡的白领丽人,与一个偕同恋人赴舞会的娇媚少女,她们装束的目的截然不同,形象设计的要求也大相径庭。即使是同一个人,社会角色也在不停地变化,在同事面前是一个事业有成者,在丈夫或妻子面前是一个体贴人微的伴侣,在父母面前是孝顺的儿女,在儿女面前又是严父或慈母。多种不同的社会角色,需要不同的形象设计。因此,在设计之前,就必须明确设计的目的,然后根据这个目的来进行构想。

(三)确定设计主题

主题是整个形象设计的核心、灵魂和统帅。主题在形象设计中就像一根红线,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始终。一切设计的局部和零件,都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进行选择;一切设计的好坏,首先要看主题是否正确,是否鲜明,是否新颖,是否深刻。所以,在设计的构想中,最重要的是确定设计主题。

在确定设计主题时,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确立中心。中心不能有多个,多个中心,等于没有中心。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确立中心的过程就是抓主要矛盾的过程。二是减少头绪。主题的提炼,关键在于选材,根据设计对象的需要,把现实生活中获取的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提取其精华,形成一个主题,千万不可贪大求全。

(四)选择设计题材

题材是设计师对客观生活有所感悟而选取来予以加工表现的材料。题材虽然来自客观现实的生活,但不等于原始生活材料,只有经过设计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提炼、加工,予以表现的生活材料,才是题材。

形象设计的突出特点,是不以情节取胜,而是着重展现人的内心世界,或着重刻画人的外貌、性格、气质等社会属性,在这一点上,形象设计与雕塑有相通之处。罗丹晚期作品《巴尔扎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雕刻家以激动的情感雕塑了这位漫步于不眠之夜的文豪形象:病魔使他失眠,逼他受苦,他被莫大的幻象所迷惑,抖动着他的病体,就像抖动他的睡衣一样。他苦恼地仰首凝视,那朦胧的睡眼、紧闭的嘴唇、蓬松的乱发,都表现出一种被失眠折磨得无可奈何的神态。但他又好似在静静地构思,推敲着词句,正在酝酿着新的巨作。在形象的塑造上,雕刻家不求形的精雕细刻,不求轮廓的明晰呈现,而是采用不稳定的明暗对照,放松局部的琢磨,强调形象的整体感,使人物形象好似从光线和空气中浮现出来,从而更深刻地表现了巴尔扎克的性格及内心世界。

在题材的选择上要多渠道选材,尽量广泛地搜集素材,积累丰厚的底蕴,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五)构建整体框架

形象设计的整体效果,只有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才能表现出来。组织结构是形象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段。结构的基本环节是材料的选择和安排,也就是剪裁和布局。剪裁就是要善于从大量的素材中选择最适于表现和设计的元素。

布局就是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全局通过各个局部来体现,局部反映全局的一部分,二者相互配合,才能组织好结构。在形象谢十中,布局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的整体包装,包括发式、化妆、服饰、体态等。

好的结构应该是完整、和谐、统一的,使各个组成部分构成一个统一体。让作者的思想方法与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达到主、客观的高度统一。

(六)选择具体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为内容服务、受内容的支配,反过来也会影响内容的表现。一种形式往往可以表现多种内容,而一种内容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但是,一种内容的最佳表现形式只有一个,设计者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去寻找这个表现形式。一旦形式与内容达到和谐统一,这个形象设计就是美的。这一点,近年来在视觉识别设计方面表现得相当突出。

一般而言,形象设计离不开色彩、光线、形态等形式因素,这些形式因素在形象设计中,就如建筑中的砖瓦,是设计的基本表现手段。设计效果的好坏,实质上是对色彩、光线、形态这些形式因素的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