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9514200000002

第2章 节目驾驭的意义及其对主持人的要求(1)

§§§第一节:驾驭的概念及其在主持人节目中的体现

驾驭,就是调度、控制的意思,它是领导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我们将它用在节目主持艺术中,主要是想表达这样一层意思: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主人”,他要对节目的全过程当家作主他要对节目的全过程当家做主。他要对节目的每一环节、每一部件都了如指掌,能够全面控制,成为广大受众审美心理的领导者;成为开始、展开、推进、结束整个节目流程的掌舵者;成为情绪、气氛、高潮等现场效果的制造者。无论是严格或是非严格意义上的节目王持人无论是严格或是非严格意义上的节目主持人,只要担当起主持节目这份职责,就必须调动自身的语目、体态、个性魅力等十八般武艺去出色地把握节目的走势,驾驭操纵节目的进程。

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在与王群合著的《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中指出:“主持就是对一项工作或事情的负责掌握或处理。”“无论是严格意义上或是非严格意义上的节目主持人,只要你担当起主持节目这份职责,那么在节目与受众见面的时刻,你无疑要用语言去出色地完成以下任务,显示出驾驭操纵节目的才华。”他们所指的“以下任务”包括四个方面:确定节目基调、推进节目程序、营造节目气氛、沟通节目关系。我们同样可以将它们理解为主持人驾驭节目的具体表现。下面就从节目驾驭的角度具体阐述之。

一、把握整体基调

基调是一个音乐术语,它是指贯穿整个作品、表现某一情感的主要旋律。节目基调就是一台或一档节目要向受众传递某一主要精神,表现一种基本情调。它是节目各个部分思想情感的总和,体现着节目思想感情的整体。节目主持人责无旁贷地要运用语言为节目确定基调,让它在整个节目过程中起到激发、引导、制约受众思想情感的作用。

确定节目的基调一般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确立宗旨

每一台或一档节目,都有其一定目的和意图,或给受众某种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或给受众某种情感上的陶冶和满足,这就是节目的宗旨。目的是行为的方向,是思想、情感的本源。如果看不清方向,找不准本源,那么自然一切语言行为、思想情感都会出现偏差,产生错误。因此,节目主持人要想用语言确定节目的基调,准确而整体地表现出节目思想情感的总和,就必须对节目的宗旨了如指掌。

例如,曹可凡曾为著名沪剧演员马莉莉主持过一次专场演出。他首先明确这是一场文艺演出,节目的宗旨是为了让受众了解马莉莉的艺术道路和艺术成就,向受众传递欢乐,于是他为整个演出节目确定了轻松而愉快的基调。晚会一开始,便向观众介绍道:

“马莉莉原名马丽丽,美丽的‘丽’,观众要问为什么要将美丽的‘丽’改为茉莉的‘莉’呢?原来马莉莉小时候使用的是繁体字,‘丽’的繁体字笔画太多,马莉莉每次写自己名字都要写出格。父亲为此大伤脑筋,不得已改成了茉莉的‘莉’。名字虽然改了,但马莉莉的‘出格’依然如故。日后,当她走上沪剧舞台,正是靠了这种‘出格’精神,在继承前辈艺术家的基础上,锐意创新,自成面貌,这才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在艺术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这一段话,不仅介绍了马莉莉名字的来历、她的性格特点,而且也由此及彼地分析了她取得成功的原因。寥寥数语,剧场里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陈鲁豫努力在《鲁豫有约》中营造没有侵犯,平等尊重的氛围。她知道这是一档访谈类节目,而且访谈的人大多是社会知名人物,这些社会知名人物最痛恨的莫过于媒体对其隐私大加炒作。她深知其中缘由,因此对这档节目的基调和宗旨都把握的十分把握得十分到位。记得一次,她在采访美国华人政治活动家陈香梅的时候,陈香梅就是特别凝重,从她的脸上看不出一点表情,她是。面对这个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女人,而鲁豫在那种情况下却依然表现得那样非常镇静,因为这样才可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访谈氛围。这,不能不说是她的本事。记得再比如她采访璩美凤时,陈鲁豫说的第一句话“是:“光碟我没看过,这点你可以放心,因为我没看过才能很直接的地看你的眼睛”。”鲁豫她的话很感性,也很善解人意,这是她的风格,同时也很契合节目舒心、平等的谈心氛围。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让嘉宾在心理上逐渐接受了自己,从而进而放松、自然地打开话匣,袒露心扉。

(二)调动情感

前面说得很清楚,节目的基调也就是一台或一档节目“思想情感的总和”。既然基调离不开情感,那么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有无情感,必定直接影响着整个节目的基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确定节目基调的手段,没有比调动节目主持人的情感再重要的了。因此,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明确节目的宗旨,了解节目的目的和意图,而且要设法调动自己的情感,以自己情感的强弱、色彩去表达节目的主要精神和基调。

以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主持人朱军为例。在与嘉宾交谈时,他 总是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情感故事和人生感悟来调动嘉宾的情绪和思绪,用自己的真诚与质朴来打动嘉宾和观众的心,使嘉宾陷入自己真实的人生思考中,真心愿意与朱军交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种谈话类节目不需要激动人心,只需要真诚以待。也正是朱军的声音质朴而富有感情的声音,让嘉宾有了亲切感。再加上他朱军的“多愁善感”,往往能使现场的气氛往往是感人至深。比如,当冯小刚的夫人徐帆上台,夫妻俩拥抱时,朱军便退到了台下一角;当北京大学的同学同孙道临登台演唱歌曲时,朱军悄然站在侧台,动情地看着这感人的一幕……朱军知道他的作用只是调动嘉宾与现场观众的情感,他做到了。

比如曹可凡曾于1995年初主持了《爱满天下》的特别节日,东方电视台以电视直播的形式报道了上海新华医院的大夫们为两名孤儿动大手术的实况。记得当两名孤儿平安度过手术厄险期后,他几乎是含着热泪说出了下面这段话:

“红尘有爱,孤儿不孤。正是无数好心人献出了他们赤诚的爱,才使这两名不幸的孤儿度过了难关。爱是人间最美丽的词汇,她能给生活带来浪漫和遐想;爱是一盏明灯,在黑暗中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爱又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她能驱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推倒心与心之间的冰墙。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一点爱吧!让世界充满着爱!”

这一言一语都饱含着强烈的“爱”的情感,为节目确定了深情而热烈的基调。话音刚落,整个现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人们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爱的暖流在心中激荡。

(三)把握语调

要想用语言确定节目的基调,仅仅是心中明确节目的宗旨,调动了自己的情感还不行,节目主持人还必须通过一些外部手段,使受众能感知到节目的某种主要精神和基本情调。语调则是思想和情感的外现,运用语调的变化让受众感知到节目的基调也是节目主持人不可缺少的方法。比如,2008年白岩松主持“感动中国”节目,在为汶川救灾现场“唐山十三兄弟”颁奖时,首先用唠拉家常的语调,非常平缓,语速的快慢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变化,就像是平时与朋友叙说一件趣事儿那样自如,说到:说道:“在2008年,我们认识了十三位这样的农民兄弟,十三位农民兄弟代表了十三亿中国人,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巧合。。”将观众拉入故事情境。转而,口气又变为认真严肃,同时也非常真诚的地说:“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固执地认为,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一种必然。”不难体会,肯定而真诚的语调,将”十三兄弟“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团结一致共度难关共渡难关的伟大精神巧妙的地表达出来。此外,在为嘉宾宣读颁奖词之际,白岩松首先用富有力度的声音、缓慢的语速读出:“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是他们及无数个他们这样的人,在2008年撑起了中国的脊梁。王振耀:在国家巨大灾难面前,他们以无声有力的行动,宣告了民间志愿救灾时代的来临。”随后,他又运用渐进的节奏,满怀深情且充满敬意的读到:“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的颁奖词: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将“感动中国”栏目震撼人心的力量运用语调的加强表现出来。前面提到的两段串联词。后一段,曹可凡一开始便用富有力度的声音、缓慢的语速说出“红尘有爱,孤儿不孤。正是无数好心人献出了他们赤诚的爱,才使这两名不幸的孤儿度过了难关”这两句话;然后运用渐进的节奏,满怀深情地说出“爱是人间最美丽的词汇,她能给生活带来浪漫和遐想;爱是一盏明灯,在黑暗中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爱又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她能驱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推倒心与心之间的冰墙”这三句比喻句;对其中的“爱”字,他尽心竭力地加以渲染;最后,采用了渐扬的语势,对全场、对电视机前所有的观众、对全社会发出有力的号召:“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一点爱吧!让世界充满着爱!”为整个节目定下了深沉而热烈的基调。前一段,他说话的语调就不同了,声音一点不着力,语势的起伏、语速的快慢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变化,就像是平时与朋友叙说一件趣事儿那样自如,给受众带来了幽默与风趣,为整个节目确定了轻松与欢快的基调。

(四)活用语体

语调可以影响节目的基调,语体风格也会使受众感知到节目所传递出来某种情感和思想的力量。

例如,中央电视台7套《乡约》节目主持人肖东坡,被许多农民观众亲切地称为“第一中国农民之友”。听肖东坡在主持节目中的讲话,包括他就某个问题对嘉宾所进行的采访,他在与嘉宾促膝谈心时透出的某些小小幽默,他在节目中就嘉宾独特人生经历所做感悟等等,都十分具有乡土气息。其语气语体都与节目的风格相配甚好。

在一期采访农民神捕朱守营的节目中,肖东坡一开始就轻而易举地消除了嘉宾的紧张和陌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肖东坡一上来就操着一口地道的“农民话”,让采访对象感到自然亲切。

主持人:过去的那么多年里,我听说你几乎每天都上街去溜达?

朱守营朱:天天出去。

主持人:刮风下雨也不怕?

朱守营朱:雨很大了,就不行了。

主持人:雨很大了,贼也不出去了,早晨7点出去,几点回来呢?

朱守营朱:中午回来,吃了饭,趁中午再出去。

主持人:合着你一天别的什么也不干,专门出去溜达抓贼去,比如说你现在看到一个小偷一,但是他没动手。主持人:从你刚开始抓贼那会儿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朱守营朱:30多年了。

主持人:30来年就在咱这个章丘什么地方转悠啊。

朱守营朱:主要是在俺明水,那时候有集市,天天在这儿转悠。

主持人:一转悠就是30多年,时间长了,这些贼不就认识你了?

朱守营朱:外地的他不认识。

主持人:平时你出去化装吗?

朱守营朱:不化装。

主持人:能看着那个熟悉的贼吧?

朱守营朱:少啊。

主持人:就是你抓完了之后,他还在这儿作案,他知道朱守营在这儿,一般你往集市一钻,这个猫咪来了,老鼠都吓跑了。

肖东坡在自己肖东坡所主持的节目里,像对待这样与农民嘉宾形同兄弟。他在这样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中,用具有乡土气息的话语同农民嘉宾或观众作推心置腹地交流,的农民式话语几乎随处可见。也正是因为这些农民式的朴实无华的语言,确定了节目轻松愉快的、拉家常似的基调,使每一个参与者都沉浸在轻松朴实的乡土气息之氛围中。

请看一次朗诵会上一位节目主持人所说的串联词: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一场白雪,一串脚印,一鞭新柳,一苞花蕾,一声燕啼,一缕清风,一片白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每触动了我们敏感的神经,我们都命之为诗。于是你写,我写,他写,在座的各位都想写。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诗呢?问你,问他,问我?不,我们还是问一问××同学:“你为什么要写诗?”——

(××朗诵《我为什么要写诗》)

哦,要写诗,写人生的美,写人生的丑,写男儿伤口里渗出的血,写少女笑涡里溢出的酒,给弱小者以脊梁,给虚伪者以刀枪,给黑暗以光明,给痛苦以欢畅。我歌,我哭,我颠,我狂,这也是生活呀!不信,你问她——

(×××朗诵《这也是生活》)

生活,没有固定的轨道,自然,也没有永恒的春光,万物处处给人以启迪,雪原也蕴着精湛的诗行——

(×××朗诵《雪盼》)

雪,覆盖了山,覆盖了地;淹没了河流,淹没了道路。它以严酷的寒冷冻结了显赫,却以温柔的心湖,孕育着希望。看,沃野上微微蠕动的新笋不正是白雪创作的诗行——

(×××朗诵《春笋》)

春笋给我们以启迪,春笋给我们以希望。尽管现在还是严冬,但我们似乎看到了春光;尽管现在还是黄昏,但我们似乎已看到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

(×××朗诵《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