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必知的国学常识
9513900000004

第4章 熟悉经典,修身立志(4)

解读:与其杀一个无罪的人,宁愿冒着用法不当的罪名放了他。为政的人当有这样的底线,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无辜的人能够生活,这样的官员才是称职的官员,哪怕犯错,也是值得的。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解读:鼎的轻重大小,除了国君之外别人是不能问的。“问鼎中原”,就是征服中原的意思。古人们是很讲究地位等级和身份差异的,每个人都不能逾越身份和等级的限制。鼎是国家的象征,别人询问就是在超越本分,是不应该的。

福祸无门,唯人所召。

解读:福气和灾祸都不会自己找上门,都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的。行为决定着结果,好的行为招来福气,不好的做法招来祸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想要积德求福,就要多行善事。

不以一眚掩大德。

解读: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我们应该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在对一个进行评价时,既要看到他的缺点也要看到他的优点,既要看到他的过错也要看到他的贡献,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解读: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只想着快速发展却不打好牢固的根基,只会适得其反。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解读: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辅车相依寒”、“唇亡齿”都是用来形容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有时候一些看似无关的事物,彼此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善于把握好事物之间的联系,认真分析和思考,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第七节 《论语》

《论语》概说:

有一本书,它产生于久远的年代,一直被传诵不衰,直至今日仍能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有一本书,它记载着圣人的语录,阐发着深刻的道理,但却通俗易懂,能给人以切实的关怀;有一本书,它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必备书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熏陶出了无数的名人大家。这本书就是《论语》。《论语》对于中国的影响可谓深远,不仅是古代的文人,即使是现在的青少年,人人几乎都能吟诵书中的一两句经典语录。一本如此重要的国学典籍,理应受到大家的重视,现在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共有二十篇,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据国学家考证,《论语》不是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面完成的,而是不同的人先后完善而成,最后成书在战国初期,距今已经有两千四百年了。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其中的许多言论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全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名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来温习,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遥远的地方赶来,可以和我讨论学问,这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这是《论语》首篇《学而》中的话。宋代的大学问家朱子分析说,《论语》将学习放在书的开篇,就是想让大家明白,学习是一切的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读:学习但不思考,或者思考而不学习,都会变得迷惑,懈怠。孔子主张学与思不能偏废,只有学思结合,方可成为有学识、有道德之人。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应该如此,要将接受知识与主动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有所成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态度才是明智的。这是孔子告诉子路如何求知时说的,它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想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文化知识,就应该保持实事求是和谦虚的求学态度,知道的就加以巩固,不知道的就要承认不足,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是明智之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读: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这是孔子在回答子贡关于“卫国大夫孔圉为什么能得到‘文公’的称号” 时所说的话,它告诫我们为人要谦虚好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读: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句话既指出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即“知之”“好之”“ 乐之”,也为我们揭示了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热爱学习。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一门学科饱含热情,自然能学得快学得好一些。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解读: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这是《论语》中关于君子形象的一个著名描述,这里所说的“小人”并不是指坏人,而是有些缺陷的普通人。孔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所以就常常显得焦虑和忐忑。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读:孔子主张博学,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这里的“文”主要指文献典籍,“行”主要指德行,“忠”指尽己,对人尽心竭力,“信”指诚实。孔子在教学中让弟子博学于文,广泛学习文化知识;注重德行,加强品行修养;主忠信,做到待人忠诚笃厚,与人坚守信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解读: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多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这是孔子教育学生的方式,同时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学习方法。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对于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要举一反三,多思考,多自学。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解读: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但凡想要有所成就的人都应该先树立宏伟的志向,然后以顽强的意志及坚韧不屈的精神去刻苦努力,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解读: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有智慧的人像水一样看似柔弱,实际上拥有者无穷的力量,他善于利用物而不与万物竞争,所以有着精深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仁爱的人像山一样平静,不为外物所动摇,他以爱待人接物,所以总能保持豁达的心胸。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解读:早上明白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君子的信仰,也是做人处事的最高准则。孔子主张“士志于道”,要在寻求人生的大道上面努力,而不是只关心吃饭穿衣这样的事情;还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必须首先修养完善自身,才可能将道发扬光大;反之,只是以道来粉饰自身,哗众取宠,就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读:三个人当中,必然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学习他们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就在自己身上加以改正。孔子学无常师,经常随时随地虚心求教,他向老子学习过,也向路上的孩童请教过。他不仅要以正面的优秀的人为师,而且以不如自己的人为师,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就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有,就赶紧改正。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解读:智慧的人不会感到迷惑,宅心仁厚的人不会总是担忧,勇敢的人不会感到害怕。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孔子觉得这三条他都没有能做到,但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解读:天下的人,都可以称作是兄弟。当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而唯独自己没有兄弟时,子夏劝慰说你不要担心自己是个独生子女,只要你对人有礼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想要“四海之内皆兄弟”首先要自己做到对人有礼,处事恭敬没有偏颇,也就是“恭而有礼”。

礼之用,和为贵。

解读: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但不论小事大事,若一味追求和谐,不以礼来加以节制,也就不可能行得通。在此,有若既强调礼的运用要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无原则地进行调和,而要以礼节制之。这与孔子的中和理念是一致的。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也是出自这里,但并不是说任何事情都不追究,而是要按照礼来。

§§§第八节 《孟子》

《孟子》概说:

一个人能有多高呢?顶多七八尺高,像姚明那样就算是巨人了,可是孟子说,人体内可以有一种东西,顶天立地,高大无比。

一个人能走多远呢?顶多几千里,像郑和下西洋,他就算是航海家兼旅行家了,可是孟子说,人体内有一种东西,可以充满于天地四方,只要是宇宙之间,就可以无所不到。

一个人的身体能有多坚硬呢?顶多像健美运动员那样而已,有一身鼓鼓的肌肉就了不得了。可是孟子却说,人体内有一种东西,非常刚强,多么大的威力都不能把它摧毁。

一个人寿命能有多长呢?顶多一百来年,像七八十岁的人就算是寿星了。可是孟子说,人体内有一种东西,可以与天地并存而不朽,历万古而常新。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对孟子言论的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等。

孟子主张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就出自于《孟子》一书。此外,书中还提出了“仁政”“王道”等观点,主张德治。

《孟子》一书共约三万五千多字,如今有七篇传世,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书中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并长于论辩,从南宋至清末,一直被列为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名句: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读:我想要生命,但是也想要道义,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放弃生命,保存道义。在孟子看来,道义比生命还重要。只要行为符合道义,即使丧失生命也是值得的。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解读:都相信《尚书》上面的话,还不如不读这本书。我们在读书时应该坚持学习与思考的统一,对书本知识要加以分析和判断,而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对书本知识就照单全收、偏听偏信。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解读:不在富贵中迷失心灵,不在贫困中动摇意志,不在强大面前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能称作大丈夫。孟子虽然赞成儒家的仁爱思想,但是从来不被儒家的行为规范所束缚,他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的人,身心自由,坚持自己的原则。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解读:自身弯曲不正的人,也不能让别人变得正直。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我们都应该坚持统一的标准。这就是说,我们在要求他人要忠诚、正直的时候,也要先想一想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品德。如果自己都做不好,又凭什么要求别人呢?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解读:读书人在不得志的时候不要丧失道义,在得志的时候不要背弃道义。任何时候,道义都是为人的根本,是不能背弃的。如果得意或者失意的时候背弃了道义,这样的人是不足信的。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解读:不如别人还不知道羞耻,这样的人怎能赶上别人?羞耻心是一个进步的动力,懂得羞耻的人会时时反省自己,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和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如果不知羞耻,这个人也就真的危险了。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解读:贤德之人,先自己弄清楚了问题,然后才能让别人听明白问题。我们在与人交谈时就应该如此,说话前要经过思考,理清自己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如果自己都没有弄懂,就不能指望别人可以听懂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解读:站在正义的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道义,必定会陷于孤立。符合道德和正义的要求,这是我们做事的基本准则。不管是谁,如果做了有违道义的事,必然会受到多数人的指责,并陷于孤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读:在充满忧患的环境中,人更有生存的能力;在安逸的环境中,人容易沉沦灭亡。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能力;而安逸的环境则会让人变得只懂享受却不知奋斗。

我们现在生活在安乐的环境中,如果不居安思危,不自觉努力,就很容易堕落颓废,这是不应该的。

掘井九轫(音认)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解读:一口井就算是挖了九轫,没有得到泉水,也还是一口废井。我们不能犯五十步笑百步的错误,而应该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抱着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态度,我们才不至于前功尽弃。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解读: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学会放弃、善于取舍是我们做事的重要原则。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我们无法兼顾所有的事情,只有学会选择,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够集中力量把要做的事情做好,从而有所作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