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必知的国学常识
9513900000035

第35章 华夏精神,侠胆仁心(2)

五是日月或者昼夜的意思。唐代大诗人杜甫《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中的“阴阳”就是指日月,而汉代学者杨雄《太玄?攡》:“一昼一夜,阴阳分索。”中的“阴阳”则是表昼夜的意思。

六是用来表示寒暑或者春夏和秋冬等。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天说》中就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神农本草》则认为:“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七是用来表示夫妇或者男女的意思。《春秋内事》中说道:“ 伏羲氏 定天地,分阴阳。”这里所分的就是男女。

除了列举出来的这些意思,阴阳在古代的文章中还有表示君臣、雷电与雨雪、动静开合、生死、人间阴间等多种意思,我们在遇到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语境来具体地加以分析和判断。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阴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学说,甚至可以说,它贯穿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始终。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则在于阴阳学说被广泛地用于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其理论中,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可归结为阴阳,人体也莫不如是。中医中将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一归入阳性;而将那些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为阴性。并且认为二者总是时刻处于不断地消长之中,至多只有相对的、短暂的平衡却无法达到绝对的平衡,二者的不断变化和相对平衡使得各种生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而一旦活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即相对的平衡也被打破了,便会引起生理的变化,因而,中医理论非常强调阴阳的和谐与互补。

除了在医学领域,我们其他的诸多领域也会接触到阴阳的具体运用。可以说,随着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阴阳理论已经渗透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在哪个年代,讨论和阐释它们的人都是非常多的,时至今日,我们在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风水,占卜等各个领域也不难看出其影响。

五行概说:

对于“五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有人对它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是一种迷信的看法。而有人却很推崇五行学说,并将它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在取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测算生辰八字,然后看八字中缺少五行中的什么就在名字中补充什么。现代社会中,尽管拥护和诟病者都有,但真正理解并掌握五行学说的人还真不多。

那么,五行及其学说究竟是什么?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玄机呢?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人在认识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物质观,它具体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而这五者最初乃是五气,后才比喻为五种物质。古人认为,大自然就是由这五种要素构成的,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的变化都与这五种要素的盛衰紧密相关。这就是说,随着这五种构成要素的盛衰,自然界也在时刻产生着变化,不但影响到自然中的事物与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所以,简单地说,五行学说的主要观点就是认为宇宙万物的构成和发展都取决于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五行学说在中国起源得很早,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中在记述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时就明确谈到了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里不仅指出了五行的具体所致,而且还对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而在另一部诸子作品《孙子》中也有关于五行的论述:“天地八风五行客主五音之居”大致的意思是说天地、八风、五行、客主、五音在图中的位置。而与《孙子》同时期的另一部作品《左传》中也有这样的说法:“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在这两本书中,作者都谈到了五行但却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且从字里行间流露的意思还可以看出,五行学说在当时是很有影响力的,而且人们对五行的理解已经较为成熟了。

五行学说中还涉及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在古人看来,五行之间也存在着既相互生旺也相互斗争和制衡的关系,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表现于外则衍生出了五行的盛衰,而五行盛衰与宇宙万物的存在及运动密切相关。所谓的五行相生指的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而这样推倒的由来则是:金销熔生水,故金生水;水润泽生木,故水生木;木干暖生火,故木生火;火焚木生土,故火生土;土矿藏生金,故土生金。而五行相克则是指: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样推倒的由来为: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刀具可砍伐树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木可稳住崩土;实胜虚,故土胜水;因为堤坝可阻止水流;众胜寡,故水胜火;因为大水可熄灭火焰;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可熔化金属。

在这些原始的文献中,古人们充分意识到了五行的重要性,并认为它们与自然的存在及运动密切相关。后来的学者郑玄在研究这些文献时就说“五行”中的“行者,顺天行气也。”在他看来,五行是一种自然的作为。也正因为如此,古代的很多哲人都主张顺应自然,劝诫人们不要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如庄子就认为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而这“成理”无疑指的就是合乎自然规律的道理;大禹治水,也时刻谨记遵循自然规律,因势利导。

实际上,古人所说的这些,无非都是在表达着这样的思想,五行关系着物质的存在与运动,顺五行而动,做事时往往能事半功倍;逆五行而为,则难逃失败的命运。在现代人看来,这虽然有点唯心的成分,但依循自然规律,根据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策略的办事方式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五行的运用:

五行与季节的关系

古人将五行对应于世间万物,其中在与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对应的说法是我们最为熟悉的。

春天,万物生长,树木的枝条向四周伸展,养料由根往树木各个方位输送,因而,春属木,代表着气体向四周扩散的运动方式。

夏天,各种植物生机勃勃,涨势迅猛,因而,夏属火,代表着气体向上的运动方式。

秋天,粮食丰收,树叶枯黄凋零,金黄色是主要的色调,所以,秋属金,代表气体向内收缩的运动方式。

冬天,一切归于沉寂,万物休眠,同时又为春天蓄积养料,所以冬属水,代表气体向下的运动方式。

因有四季而有四行,但夏天和秋天之间要有过渡段,因此便有了土,土代表气的平稳运动。

中医五行

在现代,五行学说广泛渗透与中医领域,它不仅被用作在中医理论上的阐释,而且还发挥着自己的在医疗中的实际指导意义。

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木的事物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归属于火的事物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归属于土的事物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归属于金的事物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归属于水的事物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作用和性质。五行的这些特性是中医学领域中分析和研究机体构造、经络、生理功能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发现生理病变的主要线索。

五行学说中相生相克的理论也是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的。医学领域以含有辨证意味的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来认识、解释生理现象,强调养生的关键是要尽力适应内部自然规律,并且还以五行这种关系来帮助人们防病、治病。

§§§第三节 中庸

中庸概说:

对于“中庸”这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用它来形容一些做事没有原则,专走中间路线的人。在这里,“中庸”是以贬义词的面目出现的,几乎人人都对它避之唯恐不及,甚而大加批判。可是,你知道吗?在古代先贤眼里,“中庸”是一个闪烁着智慧之光的词汇,也是在很长时间内被圣人们历代相传的血脉。

就像中国古代的很多范畴一样,“中庸”的含义也是丰富而复杂的。前人们对于“中庸”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而且至今没有定论。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我们不妨先将他们分开来理解。在现代汉语中,“中”的意思主要有四个,一是表示中间、中心、平均水平;二是表内部;三是用来表示两者之间;四为合适、刚刚好的意思。而在中国古代,“中”有着深厚的文化与哲学意义,是表示价值判断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的第四种意思较为相近。

对于“庸”的解释,很多人也是各执一词的。人们主要将其理解为用处、用法,不可变化的、具有永久适用性的、恒常的,平常等。

而对前代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前人的理解中,“中庸”至少包含着以下三种主要的意思:

一种就是被儒家视之为至高之德的“中庸”。孔子以“中庸之为德至矣乎”中传达出他对“中庸”的极高评价。后来,他的孙子写了《中庸》一书,对中庸思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书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将情绪还没有产生和宣泄出来的状态称之为“中”,将情绪既有表露又有抑制的状态称之为“和”,并认为能否达到“和”,关键在于对情绪的掌控程度,而掌控的标准就是看情绪是否恰当合适。可以看出,这里也是视“中庸”为一种很好的状态。

“中庸”的第二个意思指的是平常的,也说成是中材,中人。这是贾谊在《过秦论》  “材(才)能不过中庸。”一句中所表达的观点。

第三种意思是泛指平庸、妥协、保守、折中。这并非中国古人对于“中庸”的理解,而是现代时作家鲁迅的表达的观点。鲁迅在《华盖集?通讯》中说:“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这里的“中庸”就要作为贬义词妥协、保守等来理解了。这也就是现今广泛流传的对于“中庸”一词的解释。

而在这三种解释中,流传时间最长,并且广泛被中国古人接受的还是第一种意思,即作为儒家道德教化概念的意义。

儒家的中庸思想:

我们前面提到了几乎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并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儒家学派,其实在最初的时候,“中庸”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如果想要深入地理解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忽视了这个词,是绝对不可能的。

让人将“中庸”与儒家思想联系起来的首先应该就是作为儒家“四书”之一的《中庸》。相传这是孔子的孙子所做的一篇文章,作者在书中对中庸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释,是后人理解儒家中庸思想的一个主要依据。

此外,“中庸”作为一个词语,还出现在了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中,在这本书中,孔子认为:“中庸之为德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德行,实在是最高的了,民众没有这种德行已经很长时间了!在这里,孔子没有对中庸的内涵进行界定,但从句子中传达出的意思来看,孔子是将中庸当做一种美好的德行来看的。

虽然孔子很少直接在自己的论述中提到了中庸,但中庸的思想却是贯穿于他整个思想之中。比如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认为一个人越是想要加快速度,结果往往完不成速度;孔子还认为,人不能光讲一些人性、天道之类的理论,因为这些理论距离现实人生是有距离的,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的这些观点都渗透着中庸思想,体现着中庸式的思考方式。

孔子不直接定义这一思想并很少论及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在他看来,中庸是一种至德,其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要给它一个封闭的定义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仅自己说不清楚,别人也很难理解,只有把它放到实际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去理解,才能把握中庸的内涵。

而且,中庸思想一直被古代圣贤作为正面的、值得推崇的价值道德来理解,这点还可以从对中庸思想有深刻阐释的《中庸》作品在历代的命运中就可以看出。

《中庸》本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文章,西汉时期,有人将它从原书中抽取出来,作为独立的单行本发行,虽然它的地位仍是作为普通的文献,但也有部分儒学者已经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到了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程颐首先发现了它的重大价值和意义,他认为《中庸》和《大学》这两篇较好地体现了儒家心性之学的观点和方法,并将之视为学习儒家思想首先应该接触的读物。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朱熹更是将《中庸》、《大学》与《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认为《中庸》是人们熟读其他儒家经典的必读书目。元代以后,“四书”成了国家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主要教科书,《中庸》的地位也随之而得到了更高的提升。

其实,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历代推崇《中庸》的人都在少数,古时的人们都认为它延续着从尧舜时就开启的中华传统,记载了在孔子的发扬之下更加闪烁着光辉的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不仅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界中事物的运行及规律,还能用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人们不经能以它来安邦定国,而且还可以用它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想要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离开了这把钥匙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