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必知的国学常识
9513900000021

第21章 拾精荟萃,集结成集(1)

§§§第一节 《楚辞》

《楚辞》概说: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总是与其名相随的,就是《楚辞》。

其实,在屈原出现之前,“楚辞”早就存在了,它的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只是“楚辞”的发扬光大,真的还全赖屈原之功。现今,“楚辞”的固定含义有两种:一是由屈原创造的诗歌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

《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西汉文学家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里面收录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严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所以《楚辞》中收录的作品虽然是以屈原的作品为主,也包括其他人的一些同类型的文章。这些作品中运用了楚地的文学样式和方言,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时,《楚辞》中收录的作品中还涉及了很多能凸显楚地文化和历史特色的资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在中国诗史上,《楚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继《诗经》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光辉之作,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其中的“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则指《楚辞》中的《离骚》,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此后,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而且,《楚辞》还开启了后来的赋体,对中国后世的散文等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楚辞》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解读:长路漫漫,但是我要努力寻找方向。屈原要在人生之路上上下求索,为了民生和家国要永远前进,其实他的投江,就是求索的最高乐章。

长叹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解读:我掩面流涕,为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困苦。不为自己的得失而流泪,社会的兴衰才让人痛苦。看到楚国民生艰难,作为公子的屈原忍不住流泪。他的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一直受到后世的君子崇敬和理解。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解读: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著追求的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影响了千百代的人民。今天,我们也应该学习他的这种为了理想而永不放弃的精神。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解读: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为人就应该保持正直而高洁的品格,绝不能为了迎合世俗而轻易改变自己。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解读:秋天的气息是多么的让人感到悲戚啊!萧瑟的景啊,草木荒的荒、落的落,一片衰败景象。这是宋玉的《九辨》中的名句,描述的是诗人对秋的体会。诗人的这种体会千百年来得到了很多文人的共鸣,相传古人有悲秋的传统,就源于此句。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解读:他唱的歌曲愈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宋玉的这句话表达了不为人知的苦闷,同时也表现了君子不与小人同日而语的崇高的情怀。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自己的良好德行,不要因为附和的人少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解读: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要“与世推移”,但屈原表示自己宁可投江而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渔夫走时,就吟唱了这两句诗。实际上,它表现出的是一种随波逐流的处世哲学。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解读:我一天天老去了,越来越担心为国立功的美名还没有建立起来。时间是人类的最大对手,没有人可以战胜时间。在有限的生命中多多努力,到了老年才不会后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解读: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我独独喜欢修养美德。爱好美德的人,至少能成为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能理解世间的美好所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建议“好修以为常”的原因。

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解读:方的和圆的怎么能和在一起,志向不同的人怎能相安无事。在宋代,王安石和司马光就是“异道”不能相安的典型,管宁和华歆之间,也正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好朋友只有志趣相同,才能友谊长久。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争光。

解读:我要和天地一样长生,要和日月一样光辉。人的生命是不可能与天地日月相比的,但是人的精神是可以永存的,屈原的精神就留在了人民的心中。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解读:候鸟飞走后,还是要回到故乡的,狐狸在弥留的时候,一定要将头向着巢穴。动物都如此思念家乡,更不用说人了。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解读:世人都浑浊不堪,只有我清白;大家都醉生梦死,只有我清醒。屈原的孤独是精神上的,他因为没有知己,所以赶到世间的可怕。如果有人能读懂他的心,也许就不会发生汨罗江上的悲剧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解读:长尺与竹竿比就显得短了,短寸与秋毫比就显得长了。任何事情都是相比较而言,在赶到不满足的时候,要想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能知事。

解读: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第二节 《淮南子》

《淮南子》概说:

现如今,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的数量是非常惊人的,这与当代人享有充分的出版权利有关。而在中国古代时期,出版权基本上都是被贵族垄断的,一般人是没有出版权的,我们今天所说的这本《淮南子》就是西汉时期贵族主导下出版的一本著名刊物。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以此为书名,意在表明这本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这本书并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由西汉初年的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论文集。

这本书的发起者刘安是当时贵族阶级的代表,他是汉高祖刘邦的曾孙,活动于汉景帝和汉武帝之间。刘安广招门客,手下不乏博学之才,于是他们一同编定了《淮南子》。这本书原本包括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但是至今留传下来的只有那二十一篇内篇了。全书在编写上很有特色的一点就是把全书的序言《要略》放在最后。从序言来看,全书在创作过程中都有统一的计划和安排。

后人一般将《淮南子》列为杂家,因为从思想来看,这本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来,虽然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但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融合趋向。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体现出了创作者们较强的融会贯通的思想。

《淮南子》中有先秦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但是对于孟子的取义又有发挥,书中认为不仅要从内在来自省,也要接受良好的教育。除了讨论一些哲学思想之外,《淮南子》还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都是靠这本书才得以流传的。

《淮南子》名句: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解读:马要先驯服,然后才能锻炼成好马;人要先讲信义,然后才能追求各种技能。一匹千里马,但怎样都不听管教,脾气暴烈,也是不能有用的。先从最基本的道德上来培养,然后再加以能力上的提高,这样的人才不会犯错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解读:赛翁的马丢了,又怎能说这未尝不是一种福气呢?一件事情并不一定是简单的好与坏,可能会引发其他的一连串的效应。能够看多远,就要凭一个人的推断力,总之是不能盲目乐观和悲观的。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解读:不把池里的水放干了再捕鱼,不把树林烧光了再打猎。做事情要想到以后,涸泽而渔,将来就不会再有鱼,我们如果为了一时之气而伤害了朋友,将来就会因为孤独而后悔了。

稻生于水,而不能生于湍瀚之流;芝生于山,而不能生于盘石之上。

解读:水稻是一种生长在浅水里的谷物,但是它不能生长在水流湍急的浅准;灵芝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瑞草,但是它不能生长在巨石嶙峋的秃岭。比喻任何事物生存发展都要有适合其特点的特殊环境。

华骝、绿耳,一日至千里,然其使之搏兔,不如豺狼,技能殊也。

解读:华骝、绿耳这样的骏马一日可以走千里路,但要是让它们去捕捉兔子,就比不上豺狼,因为他们的技能不一样啊。不仅是骏马,人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做事不能太盲目,而应该先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发挥自己的特长。

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骥一毛,不知善走。

解读:只是看到老虎的一点斑点,不可能知道老虎的威猛;只见到骏马的一点毛发,不可能了解它善于奔跑。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只从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解读:看见一片落叶飘落就知道这一年就要过去了,看到瓶子里的水结了冰就知道天气要变寒冷了。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说山训》。

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也。

解读:就是百句话都说对了,也不如选择一句可行的加以审慎地去实践。这句话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

解读:不会耕种而想收获粮食,不会织布而好穿美丽的衣裳,不劳而获,这是不可能的。这句话出自《淮南予?说林训》。

不益其厚,而张其广者毁;不广其基,而增其高者覆。

解读:不增加厚度却扩展广度的一定会毁坏;不扩展根基却增加高度的一定会倾覆。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泰族训》。

有百技而无一道,虽得之弗能守。

解读:如果没有一定的方向,即使具有多种技能,即使能有所收获,也不能坚持长久。说明只有精专,才能长久,杂而不精就会半途而废。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诠言训)。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解读:一千个人同心协力,就可以得到一千个人的力量;一万个人,如果不齐心协力,就会一个人的力量也得不到。说明统一军心的重要性。这句话出自《淮南子?兵略训》。

循流而下易以至,背风而驰易以远。

解读:船顺流而下就会很容易到达目的地,马顺风而驰就很容易跑得远。要学会利用身边的条件,如果逆流而上,不仅事倍功半,也让自己的信心大受打击,这是不明智的。

不耻身之贱,而愧道之不行;不忧命之短,而忧百姓之穷。

解读:不以自己的身份低贱为羞耻,而以道义不能推行为耻辱;不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忧虑,而为百姓的穷苦而忧伤。这是古代君子的心态,一个人心怀天下,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非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读: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体会高尚的道德,不内心安宁就无法达到豁达的境界。淡泊名利、心安理得,这样才能接近世间的真理。

得隋侯之珠,不若得事之所由。

解读:与其得到隋侯珠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如明白事理可贵。是加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知识,不明白道理,就算珠光宝气也是可悲的。

多闻博辩,守之以陋。

解读:虽然是博学多识的人,但是也要认为自己是孤陋寡闻的。因为山外有山,只有虚心才能进步。

§§§第三节 《文选》

《文选》概说:

我们现今在图书市场上也经常会见到一些著名作家的文选,这些文选一般都是从该作家众多作品中遴选出来并进行汇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日臻成熟,名家名著层出不穷,想要一网打尽、全部收录史籍记载中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专门选录优秀作品的文学总集,这些文学总集在对以往的文学作品进行品鉴别裁﹑精简提炼的基础上,保存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据史书上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共出现了两百五十部文学总集,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但是流传下来没有丢失的,只有《文选》。

《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主要编著者是南朝梁太子萧统,因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又被称作《昭明文选》。据史学家分析,这本书虽然是以昭明太子的名义出版的,但编写者却有很多人。萧统和淮南王刘安一样,是当时显赫的权贵,门下有许多文人,当时负有重名的刘孝绰﹑王筠﹑殷芸﹑以及《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都曾做过东宫太子的属官或为萧统所赏识,一起讨论篇籍,商榷古今,《文选》就有可能是这些名家共同创造的。

《文选》共30卷,收录了130家作家,上起子夏﹑屈原,一直到当时,但是不录还健在的人,只收录作古的人的作品。这些作家的作品大致划分为赋﹑诗﹑杂文 3大类,又分列赋﹑诗﹑骚等38小类。由于赋﹑诗所占比重最多﹐又按内容把赋分为京都﹑郊祀﹑耕籍等15门﹐把诗分为补亡﹑述德﹑劝励等23门﹐这样的分类标准的确是细致,也为人们的查找提供了方便,但后世一些学者如章学诚、俞樾等人,就批评这种分类方法太繁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