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 熊晓鸽向右
9512300000014

第14章 弹不虚发的投资“猎手”(2)

投资易居中国是在沈南鹏创建红杉中国之前,2004年年底,他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进入易居中国。当时的易居中国刚成立不久,规模还很小,总部设在上海的易居中国业务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

沈南鹏在投资易居之前,很清楚易居中国的发展历程。

易居中国成立于2004年,其历史可上溯到2000年成立的上海房屋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其董事长名叫周忻,1967年出生于上海。周忻拥有多年的房地产行业工作经验,1990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后,周忻就进入房地产行业发展。

经过商界的多年摸爬滚打,2004年,周忻在海外成立了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周忻看到了房地产的发展前景,果断进入该领域,开展房产的营销策划、推广和销售等业务,占领了行业的先机。易居中国的主要业务为一手房的代理销售、二手房中介业务,以及房地产信息咨询,目标是要成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流通服务公司。

2004年年底,周忻找到了上海老乡沈南鹏。此时,携程已经上市,而如家正一步步走向正轨,沈南鹏手中正好有一笔热钱,他也在寻找着好的投资项目。周忻的出现给了双方一次机会,易居中国想要有更大的发展,很需要有丰富资本操作经验的沈南鹏的加入。

经过数次接触之后,沈南鹏很看好周忻和他的易居中国。当时易居中国所在的房地产服务市场前景广阔,更重要的是易居中国独特的运营模式。

易居中国不同于其他流通服务企业,它的模式实现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它既有房地产门户网站,又有实体门面支撑。这种“网站+网点”的经营模式可谓是携程的翻版,它集中了无形网站和有形门店的综合优势,构建起一个涵盖全国几大城市的服务体系。周忻的经营理念是“网络+实体=成功”,这个超前的想法吸引了沈南鹏。

项目很不错,沈南鹏也很看好项目执行人:“对于周忻所带领的团队的执行力我十分看好。与周忻很早之前就认识,他是一个很能团结人才并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做事情的人。”

在沈南鹏看来,“2004年,国内的房地产服务市场仍旧相对分散,易居中国这类企业的发展推动着整个行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所以,即使“在当时很多人还不太看好的情况下”,沈南鹏仍然决定进入,“算是对易居中国有一些帮助吧”。于是,沈南鹏以个人身份成为易居中国的初始天使投资人和董事。在沈南鹏进入后,目标直指海外上市,他对易居中国的业务架构也重新进行了定义。

易居中国原有的业务集中于上海和华东地区,沈南鹏建议要做全国性的覆盖。在专注于新房代理的同时,也要适度关注二手房。这样的业务决策,对易居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巨大。

在此之后,易居中国迅速将业务由上海扩展至中国其他19个城市。2004年其营收为3120万美元,2006年已经增至5600万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34.0%。2004年易居中国的净利润为560万美元,2006年增至1810万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80.0%。2006年,易居中国81.6%的营收来自新房代理服务。

到2006年,经营二手房业务的易居臣信成立。至此,易居中国的整体架构全部搭建好,成为一个涉及房地产代理、中介和咨询研究等领域的公司。2004年到2006年期间,易居中国连续三年被“中国房地产TOP 10研究组”评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代理和咨询服务公司。

沈南鹏的战略眼光给了周忻极大的帮助,在2007年9月周忻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易居的发展是找对了人,就是引入了沈南鹏做天使投资人,这是我们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沈南鹏带来的不仅有宏观上的战略部署,资金也是周忻最迫切需要的。沈南鹏的个人投资对当时的易居中国称得上是雪中送炭,有了这笔资金,2005年易居中国获得了强劲的发展。这还不是全部,沈南鹏在投入热钱的同时,也开始将自己在资本市场上的资源带给了易居中国。

2006年3月,在沈南鹏的帮助下,易居中国又引入了瑞士信贷集团下属的DLJ房地产基金、崇德基金、SIG和Farallon Capital等4家基金公司。这4家投资基金共投入2500万美元,帮助易居中国由专注于销售代理转向营销、咨询、经纪、创业投资等全程流通服务领域,谋局全国市场。有了这些基金的加入,易居中国的发展有了更坚实的基石。当然,谋求海外上市也是沈南鹏引入基金的最主要目的。

2007年8月8日,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登陆美国纽交所,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房地产经纪概念股,易居中国也是中国第一只在美国上市的轻资产类公司。此次上市共发行1460万股美国存托股份,计划融资1.297亿美元,实际成功融资约2.01亿美元。

该股以18.12美元开盘,较发行价13.8美元上涨了31.3%。易居中国的最大股东周忻持有的3112万股价值达到4.3亿美元(约合32亿人民币)。这一年的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周忻以40亿元身价排名150位。

沈南鹏的付出也有了回报,据公开披露信息显示,沈南鹏持有易居中国11.88%的股份,是仅次于周忻的第二大个人股东。易居中国的成功上市,又给沈南鹏的投资经历添上重重一笔。

2003年,沈南鹏和他的创业团队一起将携程网带上纳斯达克。携程成为中国互联网海外上市第二波中的首家企业,打破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波登陆纳市之后长达近3年未有上市的坚冰。

2006年10月,沈南鹏又带着如家在三年内第二次登陆纳斯达克。

2007年易居中国的上市,“梅开二度”的沈南鹏与前两次有所不同,这次他不是以创业者而是以投资人的身份第三次出现在美国市场上。

从2003年到2007年,四年内带领三家企业成功赴美上市,沈南鹏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运动场上上演了完美的“帽子戏法”。

§§§第四节 “一茶一坐”:传统行业的新目标

随着分众、易居中国在海外市场的风生水起,人们开始慢慢相信沈南鹏真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在投资了这些高速发展的新兴行业的同时,沈南鹏的“金手指”也不忘“点”向那些传统的大众服务行业。

由台湾人陈定宗创办的“一茶一坐”中式餐饮公司,自2002年正式踏足内地以来,一直备受沈南鹏的关注。

1991年,第一家“一茶一坐”在中国台湾桃园市创办。2001年8月,台湾一茶一坐餐饮有限公司与旺旺集团各半持股合资成立上海一茶一坐餐饮有限公司,由中国台湾一茶一坐负责经营。2002年6月,一茶一坐在上海新天地开设了第一家旗舰店,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进驻上海的一茶一坐,当时的资源非常有限。除了21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外,只有先期到位的3名“骨干干部”。陈定宗的目标很远大,“要做中餐连锁的国际品牌”。

对于这家起步不久的公司来说,这并不是个现实的目标。首先,标准化是中餐连锁经营的第一道门槛。陈定宗知道:“麦当劳做薯条,马铃薯在什么湿度,多高的温度,用多少时间,到底是15秒还是16秒炸出来的好吃,这是别人经过了上千次的测试得出来的。”而一茶一坐要做到“西餐化”,就必须“先专业化,然后标准化,最后要简单化”。

“按照西餐连锁的标准,开发中餐的制作流程”,这是一茶一坐的运营理念。

一茶一坐从事的是传统的餐饮行业,却有着不一样的餐饮战略。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被称为“中央厨房”的商业模式。

2001年,一茶一坐在上海郊区建立了自己的中央厨房生产基地,可以为24小时车程内的餐厅配送全部品种菜式的半成品。这是借鉴了麦当劳的中央厨房模式,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制定了一套符合自己的标准化流程。

在一茶一坐的餐厅内,服务员只需按照操作规范将半成品进行简单的加热和组合,无须复杂的烹饪就可以为顾客提供快捷而美味的餐品。这样,复杂而富有艺术化的中餐烹饪演变成了标准化的工业制造过程,厨房被操作间取代,厨师则由服务员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