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
9512000000017

第17章 阿玛斯卷(1)

雕琢心灵的钻石

阿玛斯简介

阿玛斯,“钻石途径”创始人,1944年,生于科威特,精通物理、数学及心理学。

阿玛斯具有完整的现代心理学背景、丰富的个案经验,并受过最高层的佛法训练和东方修炼法门,又撷取了葛吉夫的教诲、苏菲神秘主义、金刚乘和禅宗的精髓。他最主要的贡献是将西方心理学与东方智慧整合起来,发展出一条循序渐进、直接而精准的“钻石途径”。

超个人心理学界的精英肯·威尔伯,将钻石途径誉为西方心理学和东方智慧的最佳整合途径之一。威尔伯说:“它整合了向上回旋和向下回旋之道,成为一个前后连贯而又十分有效的内在工作形式。”连托尼·施瓦茨和拉里·斯皮罗这两位难以取悦的知识界精英,也给予钻石途径高度的肯定。《狂喜之后》的作者杰克·康菲尔德更是对钻石途径倍加赞誉,他说:“阿玛斯将深刻的灵性智慧及心理学知识注入钻石途径里,这项工作令他成为现代心理学划时代运动的先驱。”

阿玛斯认为,我们的心灵就像一颗有许多切面的钻石,大部分的心理学派与灵修体系,都只琢磨了这颗钻石的某些面向。而他开创的“钻石途径”则运用广泛的方法,整合了情绪治疗、认知治疗、直觉式地揭露、呼吸技巧、静坐冥想,以及精微能量的探讨,来探索心灵的深度和广度,帮助人们面对各种心理障碍和关卡,活出充满关爱、智慧、喜悦、活力的人生。

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

你不是你的人格

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不同的人会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这视每个人的境况、发展以及理解能力而定。这句话其实是一个定位问题,我们会深入地探讨这句话的含义,以便你能更清楚地了解我们所做的事。

刚刚诞生的婴儿,他的生命形式可以说是一种纯然的存在,全然活在本体中,那是一种无区分性的、与母亲浑然一体的婴儿本体。在这个婴儿的成长过程中,他的人格会逐渐被拓展,大部分父母认同的是自己孩子的人格而不是本体,因此他们无法鼓励孩子活在本体中,本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被遗忘,人格取代了本体。孩子开始认同种种经验、概念,以及各种社会给予自己的身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经验、概念、身份在头脑里根深蒂固,逐渐形成了人格。当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个人格当成了真正的自我。

本体一开始就存在了,虽然你看不见它、认不出它,甚至还会用许多方法拒绝它、伤害它,但是它仍然存在着。为了保护自己,它只好藏身于人格之下。

拥有人格并不是什么坏事,要想生存在世界上,我们就必须拥有它。但是人格并不是我们真实的身份,如果我们把人格等同于自己那就是在扭曲事实。过去的经验、信念、身份组成了你的人格,不过你还是可以发展出真正的个人性——个人性的本体。它与掩盖于本体之上的人格截然不同,虽然这份潜力通常会被我们所谓的自我,以及习得的身份感所接管。

如果一个人认同他过去的经验和信念,并深信那就是他的自我,那他就是一个“属于世界,但不活在世间”的人,他不知道其真正的身份是他的本体。

人格只是一个冒牌货,并不是我们的真实身份,本体才是。对本体和人格而言,世界是同样的世界,但是它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却大相径庭。一个人之所以会“属于世界,但不活在世间”,是因为他的定位方向出现了差错。

发现无价之宝

每个人都想要证明自己是独立的、坚强的、成功的、有所作为的,这似乎是社会中永恒的议题,几乎所有人在自己的人生中都设立下了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可能来自于本体,也可能来自于人格,这其中存在着很多差别。立足于世上和独立自主,意味着建立起本体的个人面向,这其实是一项内在的成就,也是一份很深的想要实现自我的欲望。活出真正的你,意味着摆脱过往建构出的所有错误身份,这和你在社会上的作为与成就没有关系。你在社会上的作为和成就能显示出你是谁,却无法定义出你这个人。如果你能活出个人性的本体,也就是你的真实身份,那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定位与本体的。我们常常认为我们所从事的职业能够给自己一个真实的身份——让我们成为一位水电工、一位科学家、一位老师,但是,这意味着我们只认同自己世俗的那个部分。

人格寻求自主和身份的驱动,实际上是一种扭曲的心理反射,它真正想要的乃是本体的某个面向——我们称之为个人性的本体。在某些苏菲派的典故中称其为“公主的珍宝”或“无价之宝”。有许多故事都谈过这位“公主”——个人性的本体,如何从监狱之中解脱出来。当然,监狱比喻的就是我们的人格,在别的故事里,追求此珍宝则代表着对个人性本体的追寻。

我们要如何“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呢?我们可以继续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如继续当水电工、科学家或老师,但要明确这只是我们另一个东西的反射。但是我们的人生目的却不仅仅在于怎样才能做个小有成就的人,而是去发现我们的无价之宝——个人性的本体。如果你是个科学家,即使你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若找不到你的珍宝,你还是不会满足。

但是,我并不是说要你放弃目前正在追求的东西,也不是说你必须哪也不去只想着这个宝藏,我想告诉你的是,你必须把目标定位于本体,把个人性的本体体现出来。

活在世界意味着你真真切切地生活在社会中,而不是找个寺庙住进去整天在里面打坐。你的人生就是一场探险,无论在世上做什么都不是终点,而是将矿石熔成纯金的一场严酷的考验。当你认清自己便是个人性的本体时,做什么就不再那么重要了,你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能拓展及加强“真我”的工作。在证悟了最重要的那个部分之前,你不会有持续不断的满足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它的地位。

发现你是谁

如果你真的发现你在世上的处境只是一种扭曲的心理反射,你就会发现真正的存在是什么。你的事业、爱好、人际关系都很重要,你要让它们引导你深入理解自己。

发现“你是谁”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下面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

有位修行很深的禅师叫白隐,无论别人怎样评价他,他都会淡淡地说一句:“就是这样的吗?”

在白隐禅师所住的寺庙旁,有一对夫妇开了一家小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夫妇俩发现尚未出嫁的女儿竟然怀孕了,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这夫妻二人异常震怒。在他们的一再逼问下,女儿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在意,而且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但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样。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于是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住在附近的一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像微风吹过耳畔,转瞬即逝。

对于白隐禅师来说,无论外界发生了什么,对他而言都是没有差别的,真正的他一直没有改变过,无论发生的是好事还是坏事,他还是原来的他。

我们的本体拥有强大的智慧,会扔给我们一些冲突,好让我们有机会通过观察这些冲突,从而认清一些事情。但是这并不是在刁难我们,如果我们把那些冲突看做是一种困境,那我们一定会很痛苦。如果能看清我们之所以会跌倒是因为路上有东西绊住了我们,那我们就会认清障碍是什么。

我们想要探讨的,就是要看看本体给我们带来的障碍是什么。我们要消除它、分析它,看清障碍是来自童年、人际关系还是来自目前的生活。我们会逐渐发现属于我们的珍宝,当我们发现了内在的珍宝,其他的事情也会毫不费力。

培养你的觉察力

每一个人都是活在世间的,我们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那几件:吃饭、穿衣、买东西、睡觉、工作、争吵,等等,但是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觉察力,而不是一味地认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们把这份能力称作“留意觉察”或是“不认同”。为了了解自己,对这种“留意察觉”、“不认同”的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必须察觉内在心灵和外在环境所发生的事。世界是一间大教室,给我们提供不同的课程,有关工作、关系、孤独、依赖,等等,好让我们发展出自身的某个面向,或是本体的某个面向。

当我们渐渐地学会留意察觉和不认同我们生命中的冲突和障碍时,我们就能逐渐地看清真相,就像看到岩石中金矿的脉络一般。如果我们能够发展出留意察觉和不认同的能力,那它就会引领我们经验到我们的本体。

“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不仅说明了自由人的情况,也说明了内心较深刻的面向——本体。然而,这个世界到底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呢?多种多样的事物构成了这个世界,但我们能够觉知到的世界主要是由思想、意想、情绪和觉知所构成的,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思想、意象、情绪和知觉。举个例子来说,一朵花只是一朵花,但是对于你来说它又是什么呢?它是你心中的一个意向、一种感觉。如果你坐在一张椅子上,你对这张椅子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呢?难道不是你屁股底下的一种感觉吗?你心中的某种意向让你以某种姿势坐着,这就是你的世界。

你的本体是“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的,就像宝石埋在大地之中但却不是大地一样。本体存在于你的思想、意念、情绪和知觉里面,但它并不是它们,只是深埋其中。

我们需要做的是进行一些探索的活动以便发现自己的本体,我们可以探索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比如,你可以在探索你的身体时,发展出对身体的敏感度,这么做能让你发现本体是什么;或许你可以探索一下自己的情绪和知觉,发展你的识别能力。你会看到你信以为真的情绪并不真的是一种情绪;你会认清你的某种肉体知觉并不是生理上的感觉,虽然很接近,但并不真的是一种生理上的感觉。本体好像是身体上的某种东西,却又不属于身体,它就像是肉身的另一个次元,另一个向度。

从人格中解脱

逍遥自在就是解脱

解脱是一种最自然的状态,自然到你即使拥有了这种状态,也不知道自己正在经历这种状态。处在解脱状态的时候,不会有令你震撼的经验,而是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很多人经常能够体验到这种状态,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平常,所以经常被我们所忽略。在生活中,当你没有自觉意识或不特别关注某个事物时,你就是在经验解脱。

当你的心变得不执著、不牵挂、不特别关注某个事物时,你就是解脱的。这种状态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定点,你不把注意力集中在任何焦点上,眼前存在什么就是什么。你的心是自由的,心里不会有“我要这个”、“我要想一想这件事”或“我非得这么做不可”这样的想法。你的心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逍遥自在”这个词就是我们解脱时的状态。

解脱意味着不执著于任何事物,担忧、挂碍、负担这些感觉都不存在。这时心不专注或束缚于任何特定的意识活动,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觉知到心中所生起的意念,甚至你并不想觉知它。如果你不在乎自己是否能察觉本体或者本体是否存在,也不在乎自己是快乐或悲伤,不在乎身边有没有人陪伴。那么对于你来说,这些事情就变得不再这么重要了,因为解脱的一刻,你脱离了生命的一切牵挂。但是这种状态不是你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的,它会顺其自然地出现。而且当你注意到它的时候,甚至不会认为它是多么了不起的事,你会像往常一样做你正在做的事。一旦把它看成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就会消失。当你有“天啊,太奇妙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要把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的想法时,它就会消失。

在解脱状态里是不存在执著的,事实上,正是因为我们对这个微细的境界的渴求,它才会一闪而逝。小孩子经常处于这种什么也不关注的状态里,比如当他们在玩耍或没什么事情可做的时候。但由于以前生活中的习惯,我们的心变得只能朝某个特定方向思考,这样一来,我们便只关注于一个点而拒绝了实相的其他部分。正是这种超特定方向思考的模式造成了解脱状态的丧失,五到六岁应该是一个分界线,在此之前,解脱状态来来去去,但在此之后,解脱状态的出现就越来越少了。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地经历解脱状态,只不过有些人比别人更容易经验到这种状态而已。这是一种我们不会特别去意识到的解放状态,在这种状态里,心中所有的事都放下了。但是这并不是一种从特定的压力之中解脱出来的感觉,而是最原始的解放状态。你的心是敞开的,你的脑子也没有特定的想法,你真正地接纳了一切,却没有意识到你在接纳。在这种状态下,不管你的存在有什么需求,你的本体都在那里,但本体并不是你所关切的焦点,因为它就是你当下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