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
9512000000014

第14章 埃克哈特·托利卷(1)

体味当下的喜悦

埃克哈特·托利简介

埃克哈特·托利生于德国,从伦敦大学毕业后,他在剑桥大学担任研究员和导师。在30岁以前,他的生活一直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中,并时常伴有自杀性的抑郁。就在他29岁生日后不久的一个夜晚,他在凌晨醒来,感觉被一种强大的恐惧侵蚀,“我无法忍受我自己了。”这句话一直不断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于是,他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我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如果我没有办法忍受我自己了,那么,就一定有两个我:‘我’和‘自己’,而这其中只有一个是真实的。”当他惊异于这个想法时,他不再感到恐惧,而是任凭自己陷入他所感知到的空洞中。这个夜晚过后,他开始沉浸在深深的喜悦状态中。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致力于解释、整合和深化这种变化。埃克哈特·托利不倾向于任何一种宗教或传统,他努力将自己的心灵启迪实践传授给世界各地的人。在他的教学中,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埃克哈特·托尔的代表作、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当下的力量》被翻译成33种语言,畅销全球300万册。而后出版的《新世界》也得到广泛好评,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无意间读到他的作品后有“开悟”之感,她这样评价埃克哈特·托利:“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灵导师。”

跟随埃克哈特·托利,我们能真真切切地认识到,生命中的每时每刻都充满着奇迹。当我们深入他的文字时,我们的生命中就会出现积极的变化。

发现永存的灵性

生命的内在本质

花朵、鸟类、水晶和宝石,这几种生命形式自古以来一直对人类心灵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其他一切生命形式一样,这些东西也是自然万物中一个生命、一个意识的短暂显化,其脱俗空灵的特质让它们对人类心灵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对这些让他们倍感亲切的生命形式如痴如醉。

每个生命都有它的内在本质,这个本质即是每个生命形式和创造物中永存的意识或灵性,不幸的是,大部分人只能看到生命的外在形象——他们只认同自己的肉体和心理,而无法察觉到自己的内在本质。如果人类的认知中能够有一定程度的临在、定静和敏感,生命的本质就能够被体会到,并且人们能够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是和人类自身的本质合一的,这能让人类爱它如己。

花朵、鸟类、水晶或者宝石,由于这些事物空灵的本性,使得其灵性相对于其他生命形式而言比较不会被掩盖,当闻到一朵花的芳香、当看到一颗宝石的光芒、当远观一只鸟儿的飞翔,即使是一个没有临在的人也能够或多或少地感觉到:在这些生命的表象之外,存在着更多难以言语的东西,而这就是他们被吸引的原因。

还有一种生命形式——新生命,婴儿、小猫、小狗、羊羔等,这些生命那么娇嫩、柔软,在物质世界中尚未完全成形。美丽、天真、娇柔,从其身上能闪耀出一些不属于世俗的特质,甚至有人在看到这些生命时心情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

所以,当你聚精会神地对着一朵花、一只小鸟或一颗水晶深思冥想,但不让头脑去定义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成为你进入无形世界的一扇窗户。你的内在会有个开启,让你因而进入心灵的领域。也因此,自古以来,花朵、小鸟、水晶这三种“开悟”的生命形式,在人类的意识进化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佛教的一个重要的象征就是莲花之宝;而在基督教中,白鸽代表着圣灵。人类注定要发生一场深远的意识的转化,这将是一次心灵觉醒之旅,而这三种“开悟”的生命形式一直在为这场转化奠定基础。而人类意识一旦绽放,那么无论花朵多么美丽,都会在人类的意识面前黯然失色。

探看表象之下的美好

语言具有神态的力量,哪怕只是片言只语,无论是被口头说出来还是被写下来,或者只是以思想的形式存在着,都会像施了魔法一样让你迷失其中,并且让你对它们深信不疑。当你把一个词语与一个事物相联系的时候,你就以为你知道了它们是什么,而事实上,你只是用一个标签掩盖住了一个谜团,而并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万事万物——一块石头、一棵树、一只鸟,当然也包括人,都是没办法被知晓的,它们深不可测,我们知之甚少。我们所理解的、经历的、想到的这些语言,只是表象而已。

其实表象之下的万事万物,不仅与其象的事物相连,同时也和自己的生命源头相连。即使是一片树叶都能为你展示回归源头、回归神和回归你自己的道路。当你不加诸一个字句或是心理标签在它身上,只是看着它,握着它或是任由它在那里,你的内在都会升起一股敬畏和惊叹之情。它的本质会无声地与你沟通,然后把你的本质反映给你自己。伟大的艺术家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成功地表达出来。凡·高不曾说:“这是一张旧椅子。”他只是安静地看、安静地观察,感受着这张椅子的本体,然后拿起画笔开始创作。

当一个人开始不用语言的定义来诠释这个世界的时候,一种他原本拥有的奇迹般的感受就会重新被找回。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是缘何失去这种感受的?原因是人类不是在使用他们的头脑,而是被头脑所占有和支配。如果我们不再用语言和标签来诠释这个世界,另外一种深度就会回到我们的生命中,当我们审视身边的事物时会有一种不曾有过的新鲜感,而最大的奇迹是:我们能够发现那个本来的自我,那个在任何字句、思想、心理标签和形象升起之前就存在着的最真实的自己。这个奇迹的发生,需要我们将自我感和本体感,从所有和它们已经混淆在一起,也就是它们所认同的东西当中抽离出来。

当你加诸一个语言上的或是心理上的标签在人、事、物或情况上面时,你所面临的实相就会变得浅薄和无生命力,你也会更加远离实相,也远离在你之内和周围展开的生命奇迹。

即便如此,你可能也会有些小聪明,但是你所失去的是智慧、喜悦、爱以及创造力和生命力。

当然,语言和思想,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们有它们的美丽,但是你想永远被禁锢在它们之中吗?

美源于临在的定静

禅宗大师用“顿悟”来形容短暂的开悟或是无思维的临在状态,尽管顿悟只是灵光乍现,但你仍要心存感恩地对待它,因为它让你感受到了开悟的美妙感觉。也许你已经有过多次短暂的开悟感受,但是你却不知道那就是开悟,也没有体会到它的重要性。

在临在的状态下,你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伟大和神圣。你是否在晴朗的夜晚凝视过美丽的天空,被它的宁静与浩瀚所征服?你是否倾听过森林里溪流的声音?你是否倾听过鸟儿夏日的歌唱?只有你的思维安静时,你才会感受到这些美丽。你必须暂且放下所有的问题和烦恼,过去的包袱、未来的包袱、知识的包袱,放下一切去听、去感受,要全然的临在。

超越外在形式的美是那些不可名、不可状、在深处、在内在、神圣的东西,由于美的存在,这份内在的本质之光便会由内而外闪烁。只有在临在的状态下,你才能看到这本质之光,而这不可名状的本质与你的临在本质是同一样东西吗?如果临在没了,它还会在吗?请你深深地体会,你能找出答案。

由于临在状态与思维之间的间隔太窄,所以可能在经历临在的那一刻你不会体会到你是处于短暂的无思维状态。你的顿悟可能只存在了几秒,思维就又开始活跃了。但是,无思维状态确确实实地存在过,否则你就不会体验到美。对于美的认知和创造,思维无能为力,只有你完全地处于临在状态,美或神性才会出现。由于这种间隔的短促和缺乏的警觉,你可能无法体会到在临在状态下感受到的美和在思维状态下感受的美的不同。事实上,当思维进入的那一刻,你所有的感知只不过是对思维的记忆而已。

感知和思维之间的时间间隙越大,你就会越深入地体会到你的本然的存在,也就是说你就会变得更加有意识。

很多人在思维中陷得太深,因此,大自然的美于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存在过,他们也许看到了一朵花会说“这花儿真漂亮”,但这只是一个机械化的心理标签罢了,因为他们没有处在临在时刻,没有真正地看到花,没有感觉到花的本质和灵性,就像他们并不认识真实的自己,没有感受到自己的本质和灵性一样。

深深地进入当下

时间只是一种幻象

大脑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如果你运用恰当,那么头脑可以大有作为;可是如果你听凭头脑的控制,试图从头脑思维中寻找自己,并且误认为头脑思维就是你自己,就会变成一种小我的思维,并且控制你的整个生活。

当你进入当下的时候,你不会陷入思维之中,仅仅是允许思维存在。而有些人则认为人类沉寂在思维中,无法从中解脱出来。其实这就是关键所在,时间是一种幻象,时间和头脑一体不分,把时间从头脑中去除,思维就停止了——除非你选择使用它。

一旦你与思维认同,就会陷入时间的泥沼中:你会想当然地活在对过去的追忆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盼望之中。被过去和未来占据着的大脑,一定是不愿意接纳、认同当下的时刻的,而你之所以对过去和未来执迷不悟,是因为过去会给予你一个身份,未来代表了一个救赎的承诺或是任何一种形式的满足。但事实上,过去和未来都是幻象。

有些人会反驳:“没有了时间感的存在,人要如何在这世界上生存、过去的时间塑造了今天的我,未来的时间又那么宝贵,学会明智地使用时间才是在这个社会立足所需要的。”

我要告诉你,其实时间谈不上宝贵,时间只是一个幻象。真正珍贵的东西不是时间,而是时间之外的那一点——当下!当下才是你所该珍视的宝藏,你越是执迷于过去和未来,你就会越多地失去当下。

当下是永恒不变的,生命就存在于当下这一刻,当下是唯一真正存在的东西,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是以当下的形式显现,任何事物都无法存在于当下之外。并且,当下是唯一一个能带你超越有限头脑局限的点,也是唯一一个能带你通往无时间、无形式的永恒存在领域的关键。

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会在你的头脑中成为一个记忆,那是过去的当下,当你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时,那个存在于头脑中的记忆就会被激活,而你是在当下做这件事的。未来是你想象的当下,只是一个幻象,而且未来最终还是会以当下的形式到来。当你憧憬未来时,你也是在当下做这件事。所以说,过去和未来并不会真实地存在,就像月亮的光芒不是来自它本身,只是反射出的太阳光。只有当下才拥有永恒的光芒,而过去和未来都只是当下之光的反射而已。

请不要用头脑来理解我所说的话,而是用心领会,当你顿悟的那一刻,你的意识就会从头脑转变到存在,从时间转变到当下,这一刻的到来会让生命中的一切充满活力,并散发出存在的能量。

正确利用钟表时间

在生活中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利用时间,这里所说的时间我们称之为“钟表时间”,而为了避免“心理时间”的出现,在事情被妥善处理之后,我们要立刻回到当下的觉知中。所谓的“心理时间”,就是认同过去,和对未来做持续且强迫性地投射。

钟表时间的作用不仅仅是安排会议或是计划旅行这么简单的,还包括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正确的方法,以免重蹈覆辙;指定目标并且努力实现;通过数学、物理模型,以及规律、法则等预测未来、检讨过去,并依据预测采取适当的行动。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离开了时间就做不成任何事,但是当下时刻还是最重要的因素,任何从过去学习到的经验都与当下时刻相关联,并适用于当下时刻。任何对未来的计划和目标的确立与实现,都是在当下时刻完成的。

开悟的人把当下作为其注意力集中的焦点,但是仍然会关注时间。也就是说,他们摆脱了心理时间,继续使用钟表时间。

在对钟表时间的利用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以免在不知不觉中把钟表时间同心理时间相混淆。

例如,当你从过去所犯的某个错误中吸取了教训,并让你下次能够避免同样的错误,那么你就是在利用钟表时间;但是,如果你一直纠结于这个错误,不断地批评自己、愧疚懊恼,那么你就把你所犯的这个错误变成了自我感觉的一部分,于是它就变成了心理时间。心理时间始终与错误的认同有关,不宽恕必定隐含着一个心理时间的重担。

再如,如果你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并且用努力的行动来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你就是在利用钟表时间;但是如果你太过执著于自己的目标,并且要透过这个目标的实现来获取满足感和幸福感,那你就是把当下贬低成了通往未来的踏脚石,这时,钟表时间就会转换成心理时间。你的人生就不再是一场华丽的冒险,而变成了一个不断想获得、想赢取的需要,这样一来,你就再也看不到路边花儿的芳香,听不到鸟儿清脆的啼叫,当下的生命之美再也不会入你的眼,这样的生命又有何价值呢?

发现生活情境之下的生命

有些人会说:“我的生活真的是一团糟,当我说服自己要活在当下的时候,我感觉到有点自欺欺人。当下的生活真的没有一丝美好,我无法在当下获得解脱,而只能通过幻想未来获取一丝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