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家庭幸福经济学
9510200000035

第35章 保养心灵,幸福人生(1)

经济学家认为欲望是人自身提高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正是由于欲望的无限性,人才会不断提高,社会才会不断进步。经济学家把欲望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不过,欲望并不是无止境的贪婪。

攀比别人,你的理性哪里去了

王先生是一位香港人,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他有着不错的生活。当时,香港经济很繁荣,王先生工作上年年加薪,股票、基金都在上升。在看着周围朋友都纷纷投身房产时,王先生也心动了。

1997年,香港的房价处于高位,王先生在攀比的心理作用下,拿出了100多万积蓄准备买房。当时他向银行贷款280万买下了一套价值400万,70平方米市区的房子。在那时400万的房算不上什么好房子,因为房价整体很高。看着房价天天上涨,王先生根本没想着再出手转让。

随后,亚洲金融风暴来袭,房价一下子降了来。王先生的那套房子迅速贬值到180万,王先生认为房子还可以自己住,房价跌了也无所谓。不过,银行却不这么认为。银行是做生意的,它借给你280万,你的抵押品却只值180万,银行会担心你还不起钱,它会亏本。于是,银行马上向王先生施压,迫使他加大了还贷力度。结果,王先生不得不告别过去优越的生活,经历多年苦苦挣扎,才得以还清贷款。

王先生看到别人买房,不能从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出发,在盲目攀比的心态驱使下,作出了错误的投资行为,最终让自己吃到了苦头。

其实,很多人在作出买房决定的时候,都会像王先生一样,头脑发热。买房的人一方面嫌房价太高,但在看到大家都买房的时候,就会出现焦躁的心理。于是,在焦躁的催促下,买房人常常在高价位上花大钱买房,把房价推得更高。

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会存在高低起伏的。当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时,市场规律便会发生作用。房地产市场也不会例外,于是房价暴涨之后总会伴随着暴跌。

在房价的不断上涨中,房地产高额利润的气息会诱使人们蜂拥而至。资金雄厚点的投资者们竞相建造更多、更大的楼盘,希望获得更多的利润;小投资者们争着买下几套房产,希望高价时出手;而买房自住的人,在相互攀比中,也把自己的买房标准从一套供家人生活的小户型调高到令人羡慕的豪宅。

然而,建造房屋是个缓慢的过程,完成一个楼盘往往需几年。在这几年里,房产投资者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利好消息,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把更多的钱投入房地产。终于有一天,大家会发现原本房屋供给短缺的现象,一夜之间突然不见了,房屋供给出现了大量剩余。这种剩余,并不是针对居住人口的剩余,而是针对付得起高房价人的剩余。

于是,房价便出现了回落。因为之前的不理性增长,一旦出现一次回落,购房者投机的心态便会被打破,房价会迅速暴跌。

有人会说,房价的跌落正好可以让更多的人买房。实际上,房价的跌落是相对最高房价来说的,10000元一平方米的房价跌40%,余下也有6000元,穷人还是买不起。但是,40%的房价跌落对于房地产投资者们来说,简直是噩梦。他们的贷款变成银行的不良资产,银行坏账迅速增多,便会大幅削减贷款额度。缺少银行贷款,投资者们会紧缩自己的腰包,整个国家经济都会失去增长的动力。

有钱买房的和有能力卖房的都是经济能力较强的人,难道他们没有理性吗?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业的特殊性,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理性的经济人冲动了起来。

房子不同于粮食,粮食的价值在吃下去后立刻得到体现,并且几小时后就会消失。所以,只要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市场里买卖粮食,粮食的价格就一定理性。然而,房子的价值能延续几十年,大多数人一生只买一次或两次房子,所以买房人对房子的价值判断包含许多主观因素。

投资房地产的收益也需要几年才能看到,这就导致房地产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判断包含更多的主观心理因素。在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下,人们的买房思维变得很简单:别人买房,我也要买房;别人买大房子,我也要买大房子。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买房,买的是一种心态。在买房的过程里,蕴涵着人们太多的期望。买房需要量力而行,在买房越来越成为人们一辈子拼搏目标的今天,买房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它已衍变成一种心态的比拼。

要想在这场比拼中获胜,需要拥有健康的心态。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保持经济人的理性,不以攀比的心态对待买房。这样,房子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归宿,而不是身心与经济的负担。

谁比谁聪明,博傻的股市

20世纪初,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了日后能专注于学术研究,免受金钱的困扰,曾拼命外出讲课赚取课时费。凯恩斯当时被人称为“一架按小时出售经济学的机器”,他什么课都讲,包括经济学原理、货币理论、证券投资等。

然而,仅仅依靠讲课赚钱,显然是不够的。1919年8月,凯恩斯借了几千英镑开始进行远期外汇的投机买卖。过了4个月,他净赚了1万多英镑,这相当于他讲10年课的收入。凯恩斯发现了投机买卖的“暴利”,他开始“沉迷”其中。投机生意赚钱容易,赔钱也快。在刚刚赚了10年讲课收入后的3个月时间里,凯恩斯又连本带利赔了个精光。

投机和赌博具有一样的特征:赢了想赢更多,输了要再赢回来。尽管输得血本无归,凯恩斯仍不放弃,他又涉足棉花期货交易,狂赌一通大获成功。凯恩斯后来几乎把期货品种全部做了一遍,而且开始涉足股票。

直到1937年,凯恩斯宣布“金盆洗手”时,他已经积攒了一笔巨大的经济财富。同时,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不断的投机买卖和股市沉浮中,还总结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理论——最大笨蛋理论。

凯恩斯的最大笨蛋理论,又称为博傻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可以完全不顾物品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也会愿意花高价买下。因为人们总是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出现,他会花更高的价格从自己手中将物品买走。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赢利就不是问题。当然,如果找不到愿意出更高价格的“笨蛋”把物品买走,那最终拥有物品的人就是“最大的笨蛋”。

“博傻理论”揭示了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而股市真是这一理论的最好体现场所。

在股市中,“博傻”是指在高价位买进股票,等行情上涨到有利可图时迅速卖出。这种操作策略,又被称为“傻瓜赢傻瓜”。从理论上讲博傻有其合理的一面,博傻策略认为“高价之上还有高价,低价之下还有低价”。游戏规则也很简单,就像击鼓传花,只要不在鼓声停下的时候拿到花都会“有利可图”。所有投身股市的人,都不希望自己是“最大的笨蛋”,但事情却不并因为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即使拥有非凡的智慧也难免成为“最大的笨蛋”。

1720年,英国股市非常“疯狂”。在一轮股票投机狂潮中,曾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人出资创建了一家小公司,自始至终大家都不知道这家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不过,公司在认购股权时,近千名投资者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始疯狂抢购。

没有人清楚自己能从公司中获利多少,而是期望有更大的笨蛋出现。股票价格上涨,自己就能赚钱。面对如此疯狂的投资热潮,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也参与了进来。很不幸,牛顿最终成为“最大的笨蛋”之一。面对尴尬境遇,牛顿不得不感叹道:“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但人性的疯狂实在难以估测。”

17世纪的时候,郁金香在荷兰的价钱和黄金等值,当时有一种名贵的郁金香,由于病态的寄生虫原因价格高得离谱。很多人清楚,郁金香球茎的价值并没有市场价格那么高。但面对高涨的市场行情,没人愿意放手。人们已经失去了理性,疯狂地购买郁金香的球茎,然后以更高的价格抛售。所有人都认为自己不是最后买到郁金香球茎的那个“笨蛋”,郁金香的价格也在不断地攀升。

到1636年前后,拥有郁金香的“最大的笨蛋”们终于出现,郁金香的价格开始崩溃,很多人倾家荡产。荷兰因此爆发了一场金融风暴,引起荷兰大范围的经济萧条,甚至被迫退出世界强国的竞争。

2006年-2007年的中国股市也出现过同样火爆的情况,沪指从2000点开始,一直不断攀升。当看到众多投身股市的人腰包鼓起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琢磨着自己也应该来分一杯羹。于是,全国男女老少一拥而上,投入到“热火朝天”的股市中,人人都想着赚个“盆满钵盈”。

经济学始终是围绕着“供需”二字,“供需”调节着经济,不会有永远的暴利,也不会有永远的优势行业。社会的报酬水平总是会朝着一个均衡发展的方向转移,股市也不例外,更不可能例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股市在大涨到6000点后,很多人开始成为“最大的笨蛋”。

其实,老百姓也懂得这个道理。即使在全民炒股的热潮下,随便到证券市场上去拉一个人问一下,他保证也不会相信股市会永远的这么繁荣下去。但假如再问一下人们会不会继续炒股,答案也是惊人的一致:肯定继续炒!

一方面明知道这免费的午餐吃的并不会永远顺心,很有可能会被噎着;另一方面却还要拼命的吃。原因何在呢?道理很简单,大家都在“博傻”:在股市牛市的泡沫中,只要不是最后一个傻瓜就成。

所有人似乎都看到股市照当时的情况发展下去,吃亏的只能是“最后一个人”。于是,大家都想着“博傻”,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大的笨蛋”。

结果如何?2007年5月30日,沪指开始了一路狂跌,众多股民被套牢。众人心态的失衡,最终使自己成为“最大的笨蛋”。

可以有欲望但不可贪婪

大海边住着两个渔夫,第一个渔夫每天只打几条鱼,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掉,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剩下的时间,他就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第二个渔夫则不同,他每天起早贪黑,不停地打鱼。第一个对第二个的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便问道:“你这样不停地打鱼,是为了什么呢?”第二个渔夫说:“为了挣更多的钱。”

第一个很疑惑,回答道:“咱们卖鱼的钱够用了,你要钱做什么呢?”

“有了更多的钱,就可以买一条大船。”

“买船又是做什么用?”

“打更多的鱼,卖更多的钱。”

“你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我要用更多的钱买更多的船,组建船队。”

“要船队干什么?”

“去赚更多的钱。”

“你一定是疯了!”第一个渔夫觉得不可思议。

第二个渔夫没有理会他的惊诧,得意地说:“等我有了足够的钱,就在海边修一座别墅,雇人打鱼,然后我就可以在沙滩上悠闲的晒太阳了。”

第一个渔夫很不以为然:“你看我现在不正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么?你何必费这么大劲呢,现在跟我一起躺着吧!”第二个渔夫听了,不再理会他,继续去打自己的鱼。

几十年过去了,第二个渔夫经过艰苦的打拼,已经成为一家渔业公司的大老板。他在海边建起了一座豪华别墅,没事的时候他会躺在院子里悠闲地晒太阳。而第一个渔夫,已经变成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他依然靠打渔为生。不过他的体力已不及当年,早已没了躺在沙滩上睡觉的闲工夫,他每天倾尽全力打的鱼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相同的环境,不同的欲望,使两个渔夫的结局不同。一般传统伦理认为欲望是万恶之源,但在经济学家眼中,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这种利己,是人生存时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欲望。

经济学家认为欲望是人自身提高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正是由于欲望的无限性,人才会不断提高,社会才会不断进步。经济学家把欲望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不过,欲望并不意味着无止境的贪婪。

有欲望是好事,但过分追求反而会适得其反。欲望是人正当的要求,它与人满足欲望的能力是匹配的。欲望是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满足的,或通过正当途径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贪婪则是要去满足无法实现的欲望。明代有位名叫刘之卿的人,在他写的《贤奕篇》里面有个“王婆酿酒”的寓言。

王婆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一共喝了几百壶酒从没给过钱,王婆也不和他计较。这天,道士对王婆说:“我喝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井挖好后,里面涌出来的全是好酒。

王婆一下子发了大财,道士在云游四方后又回到王婆家,问她酒好不好。王婆回答道:“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道士听说,哈哈大笑,顺手在墙上写了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写完后便扬长而去,这以后那个井里再也不出酒了。

井里出酒,这已经满足了王婆卖酒的需求了,她仍希望井里既出酒又出酒糟,显然这是王婆不正当的欲望。于是,欲望变成了贪婪,道士收回了法术惩罚了王婆。

经济学家承认利己是人的本性,这种利己来自人的欲望。有了钱,才能购买满足各种欲望的物品。所以,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想多赚钱是无可厚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