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家庭幸福经济学
9510200000003

第3章 构筑你的幸福模型(1)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我们精心去打造。在构筑我们的幸福模型时,要弄清楚幸福在经济学中都有哪些来源,需要通过怎样的渠道才能实现幸福。无论是激励、付出,还是选择、互利与比较,这些都是幸福模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激励是幸福之始

著名经济学家曼昆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人们通常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定,因此当成本或收益发生变动时,人们会相应的改变行为。大多数公共政策的制定改变了人们面临的成本或利益,从而使人们改变行为。比如政府对汽油收税,人们会更多地选择小型、节油汽车。如果税收足够大,企业就会加快研制电动汽车。因为对汽油征税使得耗油量大的汽车面临更高的使用成本,而研制电动车显得有利可图。

又如安全带的发明。安全带改变了一个司机的成本收益,它降低了司机的车祸代价,因为车祸因为它的存在而降低了司机的死亡概率。换而言之,安全带减少了缓慢而谨慎开车的利益。人们对安全带的反映是更快更放肆地开车。开车谨慎程度的下降对行人显然有不利影响,他们更可能遇上车祸,却(与司机不同)没有获得增加的保护利益。

经济学家萨姆·佩兹曼说:法律减少了车祸死亡人数(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立法要求将安全带作为新汽车的标准配置),却增加了车祸次数。安全带措施出台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司机死亡人数变得很少,而行人死亡人数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受安全带政策的激励,原本谨慎的司机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成为高速一族。

这些是宏观层面上的典型案例,政府可以从中找到政策制定的目标及激励导向。作为经济学中的重要原理之一,激励现象存在于人们的任何决策和行为之中。就个人领域的事务而言,根据行为科学理论,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有激励作用,已经满足的需要只能提供满意感。需要本身并不能产生激励,对满足需要的期望才真正具有激励作用。

经济学家由此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成就激励。成就激励不是来源于个人成就需要已经满足了多少,而是来源于人们对满足自己成就需要的期望,即每个人都期望因工作成果中凝结的个人贡献较多而得到更大的满足,每个人都期望因自己比别人取得更好的工作成就而获得更大的满足,正是这样一种期望,使得个人总想取得更好的工作成就。而且,这种期望越强烈,个人受到的激励就越大。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的结论是激励的大小决定着成就的高度。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望梅止渴”的故事:三国时曹操要去征讨张绣,由于行军时间很长,又找不到水喝,大军疲惫不堪、军心动摇。这个时候,曹操告诉他的军队,在前方不远处有一片梅林,走到那里就可以吃梅子止渴了。士兵一听,士气大振,结果既完成了行军任务,又找到了水源。这就是激励的神奇效果。

威廉﹒詹姆斯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他通过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里,人们的潜力只发挥出五分之一,而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一个人可以发挥出其潜力的五分之四,甚至百分之百。可见,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就,就必然离不开激励。

但是,激励理论中的过程学派认为,要想获得成就,就必须通过制定一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弗洛姆,他的“期望理论”认为,一个目标对人的激励程度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目标效价,二是期望值。

目标效价是指人对实现该目标有多大价值的主观判断。如果实现该目标对人来说,很有价值,人的积极性就高;反之,积极性则低。期望值是指人对实现该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只有人认为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很大,才会去努力争取实现,从而在较高程度上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如果人认为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完全没有可能,目标激励作用则小,甚至完全没有。

美国管理学家洛克和休斯等人发展了弗洛姆的观点,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点有三个:目标难度、目标的明确性和目标的可接受性。他们认为,目标应该具有较高难度,那种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目标缺乏挑战性,不能调动起人的奋发精神,因此激励作用不大;目标应明确、具体,诸如‘尽量干好’、‘努力工作’等笼统空泛、抽象性的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不大;在组织中,只有当成员接受了组织目标,并与个人目标协调起来,目标才能发挥应有的激励功能。

同时,他们也认为高不可攀的目标会使人望而生畏,从而失去激励作用。因此,应把目标控制在有较大难度,又不超出人的承受能力这一水平上。能够观察和测量的具体目标,可以使人明确奋斗方向,并明了自己的差距,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激励作用。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九天揽月”为什么在古代是梦想、在现代却成为航天人激情工作的原因——受其他国家航天成功的激励,辛苦的科学家们终于研发出神舟系列飞船。

目标产生激励,激励影响成就,而成就决定着价值感的产生。获得的成就越大,我们拥有的价值感就越强。根据幸福的一般定义,因价值感而产生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激励是幸福之源。或者说,幸福之旅是以激励为始的。当我们因为一个小小的成就而尝到甜头,受到激励时,我们会作出相对比较大的成就。激励会使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产生良性循环,而幸福感就在循环中不知不觉产生了。

付出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经济学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交易。在职场,我们和老板进行交易,我们付出劳动,获得老板付出的薪水;恋爱中,我们付出情感,换回对方的情感。这是失恋痛苦的经济学根源:只有付出,没有回报,自然使人伤心;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促使我们购买住房而付出精力和时间成本,所以他获得了我们付出的佣金。生活的交易真相告诉我们:要想得到回报,就必定要有所付出。

从前,有一位国王,爱民如子,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深谋远虑的国王担心自己死后,人民不能过着幸福的日子,于是他招集了国内所有贤士,命令他们找一个能确保人民生活幸福的永世法则。

三个月后,这帮贤士把三本三尺厚的帛书呈给国王,说:“国王陛下,天下的知识都汇集在这三本书内。只要人民读完它,就能确保他们生活无忧了。”

国王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人民生性驽钝,不会花那么多时间看书。所以他再命令这帮贤士继续钻研。

又过了三个月,贤士们把三本简化成一本。国王还是不满意。

再过了三个月,贤士们把一张纸呈上给国王。

国王看后非常满意地说:“很好,只要我的人民都日后都真正奉行这宝贵的智慧,我相信他们一定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说完后便重重奖赏了这帮贤士。

这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免费的概念和付出相对应。假设在一个丰裕理想的伊甸园里,所有的物品都实行免费,仿佛沙漠中的沙子和海里的海水,所有的价格也都因此变成了“零”,市场也因此变得可有可无。在这个环境中,经济学当然也就不再是一个有用的学科。同时,因为免费获得,人们不再对所有事物怀有期望,从而丧失因为获得而产生的幸福感。

但是,现实不是伊甸园和乌托邦,而是一个到处都充满着经济品的稀缺世界。相对于需求而言,物品和劳务总是有限的。它通常需要支付一个正的价格才能获取。由此推及人们对幸福的认知:幸福不是空气,不是风,不会毫无根据地被某些人拥有;只有付出了足以换回幸福的成本,幸福才会出现在我们的内心感觉之中。

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付出成为获得幸福的条件。因为我们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任何东西,所以我们不得不有所取舍。但是,使用时间、能力、精力等资源完成某种事情的同时,会减少它们在完成其他事情上的供给。这符合了那些大臣写给国王的结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许多幼儿餐厅打出的广告是小孩免费享用美食,但是陪同前来的成人必须用餐。小孩在幸福地挑选他所喜欢的食物时,大人们却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付出高于外面同类餐厅价格的成本。

因为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我们必须牺牲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去换回一些东西,这种牺牲就是我们付出的成本。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成本。当我们换回的东西,比如美女、财富、地位、尊重感、自我价值的实现等,能够使我们产生满足、获得快乐、感觉幸福时,我们就获得了幸福,但这种幸福的获得以付出为前提,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不自觉地在享受幸福,从而忽视了对成本的计算和追究。

换个角度来考虑幸福的来源,假如一般人认为的幸福是拥有多于别人的财富、娶个貌似天仙的美女、占有显赫地位,那么,假定我们在没有任何付出的情况下,获得了这些东西,我们会觉得幸福吗?也就是说,我们不劳而获,并且比别人拥有更多,甚至到了让别人羡慕的地步,财富、美女和地位能够给我们幸福感吗?

也许,天使和诗人可以给我们答案。

有一个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的人,死后上了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让更多的平常人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一日,天使遇见一位诗人。诗人年轻、英俊、有才华且富有,妻子貌美而温柔。但是,诗人的财富是继承过来的,他不曾为挣得财富而参与过任何劳动;他的妻子是岳父送上门的,岳父羡慕他家的财富,就把美丽的女儿硬塞到他的床上;他的才华是天生的,当他仅仅会100个字时,就能写出令当时名流惊叹的诗,而他从不知道写诗有什么意义。

天使问诗人:“你过得快乐吗?”

诗人回答:“不快乐,我什么都有,只欠一样东西,你能够给我吗?”

天使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诗人直直地望着天使:“我要的是幸福。”

这下子把天使难倒了。天使想了想,说:“我明白了。”

然后,天使除去了诗人的才华,夺去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

三个月后,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一无所有的他饿得半死,正在薄田里辛勤耕作。

天使让他的禾苗立即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诗人将这些果实捧在手里,十分激动。

天使问:“你现在幸福吗?”

诗人回答:“幸福。”

天使问:“为什么?”

诗人说:“我和别人一样劳作,我的稻田先结出果实,这使我感到很满足,很幸福。”

生活是平等的,我们不要害怕付出,不要吝于付出,我们给予别人微笑,就能收获别人对我们的微笑;我们对别人施以仇恨,别人就回馈我们仇恨;我们对别人施以关爱,别人就回报我们关爱,只有在先“付出”的前提下,在概率上说,最有可能收获别人同样的“付出”。所以,我们想要获得幸福,就应先“付出”幸福。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们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并享受生活的幸福。付出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是幸福之源。

选择影响幸福程度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选择的学问。弗里德曼对经济学的解释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日常生活事务中过活、活动和思考的人们的学问。但它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有力、最坚决地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如果我们想要从资源中获得最大产出,就必须学会如何作出最佳决策。换句话说,不同的抉择决定着是否能够获得幸福感。

这让人想起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

有位上了年纪的单身汉乘坐飞机,靠着里侧、坐在他右边的是一位英俊的小伙子。由于临时出现了一点小故障,飞机延误了起飞时间。起飞后,机长向乘客们致歉,并宣布马上有免费的饮料招待大家。

当迷人的空姐推着手推车过来时,单身汉向她要了一杯果汁。空姐接着问那位小伙子要不要也来一杯果汁。小伙子有意调侃,说:“不,谢谢!我宁愿和你谈一场恋爱,也不要喝果汁!”单身汉一听,马上把他的果汁退还给空服小姐,说:“小姐,我刚刚不知道有另一个选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选择不当,就会失去更好的机会。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谓鱼翅与熊掌不可兼得。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而农夫也会羡慕国王的权势。只要作抉择,任何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局面:选择一件事,必然会放弃另外一件。假如航空公司真的提供和空姐谈恋爱的机会,当单身汉决定端起果汁的那一瞬间,他的机会成本就已经出现了——他失去了和空姐恋爱的机会,原本那位空姐有可能成为他的妻子。

这是选择影响幸福的第一个要义:因选择而产生的机会成本。我们时常面临选择,以经济学的观点解释,在有众多选择的情况下,我们会作出一个自认为是最好的抉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我们作出的选择不是最好的,结果造成我们失去了获得更好结果的机会。比如我们到了电影院才发现电影不是我们喜爱的那一种,而本来有机会去看话剧的,放弃看电影选择看话剧的朋友为此幸福了一晚,而我们遗憾了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