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哈佛哲学课
9509800000030

第30章 幸福有标准吗(4)

他又开始对生活失去信心,并开始消极生活,甚至尝试用自杀解决这种痛苦,但第二天一早,他仍会好好地躺在床上等待着早晨的到来。

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以后,菲尔终于大彻大悟,既然无法逃避这一切,不如好好地过每一天。于是他开始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去努力学习一切,而不单纯是为了什么目的,尽情享受生活。

最后,在经历了无数的2月2日后,他发现自己的生活已完全不一样,一年才去一次的小镇上他认识了所有的人,并且和他们都发生了各种故事,他也变成了一个广受欢迎的好人。

改变后的菲尔也因此在一天之内打动了丽塔的心,并且共度良宵。让菲尔更为惊喜的是,在第二天起床后,他发现丽塔并没有消失,而是还在他身边,而时间也变成了2月3日,那无休止的土拨鼠日总算过去了。

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就会像最初的菲尔那样漫无目的地生活,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过着“土拨鼠日”般的生活。所以,生活需要有个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当然,有了目标与方向还不够,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实现目标,如何去享受追求目标的过程之美。当菲尔厌倦了“土拨鼠日”般的生活,下定决心改变生活后,他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如何有意义地过好每一天,于是,他的生活开始发生了改变,在生活的过程中他也真正体会到幸福的味道。

一个人要想有所收获,首先就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一个目标,一个明确的承诺,可以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帮助我们找到到达目标的路线。有目标的人成功率要比没有目标的人大得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明确目标通常会带来更好的表现。这是不是意味着有了明确的目标后也可以收获幸福呢?

生活中,很多人都误以为幸福就是达到目标。在达到目标之后我们会感到满足,但这种满足感往往是很短暂的。就像我们搬进一栋新房子,买下一部好车,职位获得晋升……这些都可以让我们有一种满足感,可是,过不了多久,当我们对事物的新鲜感一过,我们就会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事实上,这些事情只能短暂地影响我们的整体幸福感。而幸福应该是一种长久的满足感,所以,达到目标后短暂的满足感并不能称之为幸福。

相反,我们在为买新房、买车、职位晋升的奋斗的过程中的那种积极的心态却能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而这种积极的心态是可以长久维持的,也可以转化为长久的满足感,而这才是幸福的所在。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过程,而并非结果。很多人之所以会觉得不快乐,是因为他们往往只是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之美。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的目标就可以带来更高的幸福感。

就好比爬山,如果你只把注意力放在尽快登上山顶,就会被前面的山路所影响,无法尽情享受攀登的乐趣,最终导致失去了攀登的愿望和毅力。反之,如果在爬山过程中你不把爬到山顶看成是唯一要务,而只把这当做是自己行动的方向,这样,在爬山的过程中,你就可以轻松愉快地享受沿途的美丽风景,就不会被前面的山路所困扰,也不会感觉那么辛苦了。

总之,一个人要有目标,目标的作用是为了帮助解放自我,而能不能实现它则在其次。追求目标,而不是达到目标,这才是带来幸福和积极情感的要素。目标是为了让我们能享受眼前,目标是意义而不是结局。如果想保持幸福感,我们就必须改变对目标的错误期望:与其把它当成一种结局,相信它可以使我们幸福,不如把它看做意义,相信它可以增加我们旅途中的快乐。因为我们把目标认可为意义时,它会帮助我们去规划旅途中的每一步,而不像目标被认为是结局时,它所带给我们的只是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正确的目标认知,可以带给我们一种安宁祥和的感觉。

目标是获得幸福的必需品,但它并不是幸福的全部。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去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尽情享受幸福。

我们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看过电影《生死朗读》的人一定都会记得影片中的女教官汉娜,她曾引起了不少人的同情。

在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席上,站着这样的一个女教官汉娜,她曾经做过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或许是出于自责或是对法律的无知,汉娜对指控供认不讳,并因为不愿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认字的事实,认下本不属于自己的重责。最终,汉娜被判终身监禁。

汉娜本来不应该承受如此重大的惩罚的,只因为她过于依赖别人对她的看法,为了维护那所谓的仅有的“尊严”而不愿意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识字的事实。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太过依赖别人的看法,就会丧失对自我的最基本判断。这样的人往往容易受到他人言行的影响,倾向于选择别人已经走过的路,甚至用机械地辛苦工作来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赞扬,被限制在固定的模式中。

一位大学导师问自己的学生:“你每天都在做什么?”学生很自豪地回答:“我从早到晚都在做实验。”他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但老师只是反问了一句:“那你什么时候思考?”

越是被日常的琐事包围,我们的思考就越少,而这时候我们的服从性就会越高。有这样一个实验:

你坐在椅子上,手放在可以启动电流电击你不认识的实验者的按钮上。电压为60伏时,对面的实验者可能没什么反应,而电压每次增加15伏,直到120伏的时候,对面的实验者会说:“好痛!”这时候你向旁边的指导者征求意见,他要求你必须继续实验。然后你继续增加电压,哪怕实验者已经开始痛苦地嚎叫,可你在指导者“必须继续实验”的要求下,通常还是会继续增加电压。实验发现,指导者在一直说“必须继续实验”的情况下,63%的实验者会将电压增加到350伏。但是,如果在电压增至75伏时,实验对象说:“好痛!”旁边的指导者要求你必须继续实验,但给你15分钟的休息时间,大部分人都不会再配合指导者的指令了,因为在15分钟的暂时冷静的时间里,很多人都会想:“我疯了吗?干吗留在这?”甚至会报警。但如果没有15分钟的缓冲时间,一直是“必须继续实验”的命令在你耳边环绕,你可能会做出残忍的举动。

这种服从的现象在现代社会很普遍,一味服从,完成别人要求的事情,没有自己的意愿。因此,就像一个“隐形的魔咒”降临在你身上,你要过这样的生活吗?

什么对你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什么事情能让你不在乎他人的肯定、赞扬、欢呼或者否定、批评?你的激情在哪里?你到底想干什么? 10年或者20年后,你会设想自己在干什么吗?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尝试着去回答的问题。而独立性和自尊较强的人往往更能够明确、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想想自己上一次废寝忘食地投入一件事情中是什么时候?或者,很多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曾体会“忘我”的境界了。其实,忘我投入的经历正说明什么对你来说具有吸引力,这会帮助你决定未来的走向。

追逐名利,名利会离你远去;远离名利,它反而会追逐你而来。名利其实是对自我的赞赏、自信,如果一直追逐一个又一个的赞赏,它会离我们而去,就像推石头上坡。下一个赞赏到来之前,石头会滚回原地,为了再次赢得赞赏,我们就必须推动石头上更陡的斜坡。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斜坡会越来越陡。反之,如果远离名利、谦逊行事,时间长了,真正的、自我产生的赞赏会翩然而至。

其实,能够回答自己究竟想要过怎样一种生活的人并不多。这个简单的问题背后是我们对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乐趣、和自身的优点这三个重要问题的综合回答。

一个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的人,必定会变得更加镇定,不用随时向别人证明自己,不需要时刻猜疑:“这个人到底喜不喜欢我?我怎样得到他的认同?”即便别人不喜欢他,他还能接受,因为他足够坚强、韧性十足。这样,他会发现一个更镇定自若的自我,生活会变得更轻松,他的人生可以用来享受存在于世的感觉,而不用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在现实和期待中间找到平衡

一味地积极就可以了吗?积极就一定能达到你的幸福吗?积极的态度中还有合理的积极态度和不合理的积极态度之分。如果我们总是对不现实的东西有一种盲目的积极,那么我们永远也无法得到真实的幸福或者长久的幸福。我们必须在现实和自我期望中找到平衡。

泰勒·本——沙哈尔教授将我们每个人应对现实世界的方式分成三种类型的心灵图式,这个图式无法影响现实世界,但是可以不断地调整与现实世界相适应。这三种心灵图式是:

第一种,不断更新。这种类型的人通过对现实世界不断重新认识,来更新自己的心灵图式。成长中的人就是属于这样的心灵图式,例如我们看过的那些讲人从十几岁到五十多岁的小说故事,主人公通常都会有一个逐渐认识世界的过程。

第二种,回避或者漠视。这样的人会努力去寻找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证据,而对那些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的事实视而不见。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不符合自己心灵图式的东西,他们常常采取忽略的办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子对他的老师说“我发现蜘蛛是利用腿来听到世界的”。因为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蜘蛛囚禁在一个小空间中,然后不断地拔掉它的腿,这个过程中他会用力地震动桌子,发出声响。一开始的时候蜘蛛听到声响会动,但是当他拔掉蜘蛛的最后一只腿的时候,无论他怎么震动桌子,弄出巨大的声响,蜘蛛都纹丝不动了。他最后总结说:“你看,如果蜘蛛不是靠腿来听世界的,那么就是蜘蛛的耳朵长在腿上。”

我们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是这个孩子愿意相信他的结论。其实我们经常也会做这样的事情。有一些人觉得努力是不能改变现状的,因为他们看到的尽是一些努力了但是没有成功的人,而那些卓有成效的正面案例则被他认为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成功的人”。虽然现实是存在的,可是我们故意视而不见,不断寻找符合我们图式的东西,来证明我们的图式是正确的。这样做会让我们永远活在一个自我的、没有进步的世界中。

第三种,接纳新的现实。爱迪生就是这种类型的人——在失败中寻找希望,把失败当做成功的台阶。成功者大多都是这样的类型。

我们如何自我期待,决定了我们能创造出怎样的世界,得到怎样的成就。如果我们处于第二种心灵图式中,那么我们的境况就不太乐观了。

既然自我期望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不告诉我们要对自己有高的期望呢?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长辈也许并不觉得这一点是重要的,因为他们自己对人生也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通常以为,高的期望会带来失望,把自己看得太高往往会带来更多的失落——这种想法的反面就是,如果我们的期望变低,我们就越容易达到自己的期望,就越满足、越幸福。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我们因为现在的社会如此混乱,为了让自己幸福,就降低标准,把“希望世界和平”这样的太宏大的愿望降低为“希望自己的家庭平安”,而你的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你就会觉得很满足,哪怕你看到别的地方依然在发生灾荒、疾病和政治暴动?

没有人可以真正忽视别人的痛苦而只满足于自己的幸福,每个人的幸福感都是在一个基准线上下浮动的,而且,不论你曾经有多么失望或者惊喜,最终你都会回到这个平均线上来。而且,人的这个幸福的平均线不是天生决定的,它是可以改变的,一个原本很容易悲观的人,可以慢慢变得快乐起来,在他平静的时候,也就是回到幸福平均线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是偏向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