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9508800000028

第28章 轻安:身轻如叶,行疾如奔(2)

这时,老教授把玩具船拿上来,抖落玩具船船舱内的水,一拧开关,玩具船又开始自在地游来游去。

看着台下若有所思的男女,老教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可以仔细地想一想,究竟是谁搅动了你们婚姻的清水,让婚姻之船沉到了水底?”

“其实,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污点,都会发脾气,是脾气搅动了生活的水,有的人稍微发一发脾气、搅动一下就好了,就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忘记了;而有的人对某些事情总是耿耿于怀,不断发脾气,不停搅动自己的心情,搅动生活的水,然后随着力度的增大,小船就沉到了水底。其实,生活中难免有不愉快,发脾气也是很正常的,但一定要控制好,适可而止。在发完脾气、平静了之后,一定要反思,注意保持自己平和的心态,快乐自在地生活,不要再因为以前的事情而搅动生活的水,否则还会使小船下沉。”

很多事情不必耿耿于怀,凡事都要坦然对待,淡看繁华落寞,笑看潮涨潮落,让那偶尔泛起的风波快速远去,以我们本来快乐自在的心迎接人生的下一个美好。懂得了人生的浮沉起落、欢乐忧愁、幸福悲伤,对所有的这些保持好心态,无论波峰波谷,都能自在前行,这才是最高的人生境界,最终才能到达人生的彼岸。

人生一世,花开一季,谁都想让此生了无遗憾,谁都希望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永远正确,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可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可能不走弯路。做了错事,走了弯路之后,会后悔,会抱怨,这些都很正常。须知,再怎么悔恨都于事无补,要用豁达的心态坦然面对,平和处之。

盏茶铭心

智常禅师说:“生活如波浪,有波谷,也有波峰。”在高峰的时候,且慢高歌;在波谷的时候,不必落泪;一浪翻过一浪,一波过一波,便是彼岸。

鸟窠禅师茶语:百年一梦,从容是福

星云大师把人生比做浮生一梦,在这梦中有悲喜沉浮,常令人哭时醒来醒时哭。许多人无法看清梦的真相,于是痛苦万分,不能自拔。

浮生虽如梦,但做什么、怎么做,都可以由人自己选择。如何活得更好,活得更加有意义,且看人是否能宽心,从容应对世间百态。

相传,鸟窠禅师在一棵枝叶茂盛盘曲如盖的松树上栖止修行,好像小鸟在树上筑巢一样,时常有人来向他请教佛法。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来到树下拜访禅师,抬头一望,道:“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

禅师答曰:“太守,你的处境才危险。”

白居易不以为然:“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

白居易领悟到他是指官场浮沉钩心斗角,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白居易听了很失望,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

禅师道:“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白居易顿时悟道。后来,白居易又以偈语请教禅师:“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禅师也以偈回答:“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人生如幻如化,短暂如朝露,因为看不透,便觉浮生苦,然不知浮生其实是一场梦。什么时候才真正不做梦呢?星云大师的建议是,必须看透,只有大彻大悟大清醒,才能看清浮生的虚幻。

世人忙忙碌碌一辈子,以为自己是清醒地做着轰轰烈烈的事情,过着风风火火的日子,其实有时也只是虚梦一场。本来天地间无主宰,没有人能够牵制你,是你让自己被它限制了,自己不做自己生命的掌控者,这就是冥顽不灵。

看透了生命这样的本质,人们就应该对苦乐放宽胸怀,空出心智,合于自然,如此悲喜荣辱、沉浮生灭都不会让人痴狂疯魔,心也就自然能舒适一点,生活也就更闲适一些。管它梦也罢,醒也罢,都能获得欢乐的生活。

盏茶铭心

在有限的生命中体悟到“无生”的道理,认识到“动静一如”、“生死一体”、“有无一般”、“来去一致”的人生真谛,放宽胸怀,空出心智,合于自然,从而超越智勇奇巧,超越悲喜荣辱,超越沉浮生灭,超越时间“去”“来”的限制,那么,你的人生将会于无尽的空间中绵延而去,直至进入生命本真永恒的圆满之境。

拾得禅师茶语:人贫道不贫,洞明得自在

南怀瑾先生曾经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婴儿生下来不到一百天,手里拿着一个东西好像很牢,其实他没有用力,若有若无之间,安详而宁静却把握得很牢,这就是自在。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若有若无之间把握住万物的根本,自在自得。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的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渐渐长大以后,就让他担任行堂(添饭)的工作。时间久后,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是一个名叫寒山的贫子,相交最为莫逆,因为寒山贫困,拾得就将斋堂里吃剩的渣滓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用。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地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世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

“弥勒菩萨偈语说——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如果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事秘诀。”

所谓寒山、拾得乃文殊、普贤二大士化身。台州牧闾丘胤问丰干禅师,何方有真身菩萨?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礼拜,二人大笑曰:“丰干饶舌,弥陀不识。”意指丰干乃弥陀化身,惜世人不识。说后,二人隐身岩中,人不复见。胤遣人录其二人散题石壁间诗偈,今行于世。寒山、拾得二大士不为世事缠缚,洒脱自在,其处世秘诀确实高人一等。

一个人对生命之中的一切,总想把握得很牢,其实生命永远都不会让你完全把握,人生不可能完全被掌控,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中总有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无须太过执著。

呱呱坠地的婴儿,生下来都是两手紧握,成为两只小小的拳头,仿佛想要抓住些什么;看看垂死的老人,临终前都是两手摊开,撒手而去。无论穷汉富翁,无论高官百姓,无论名流常人,都无法带走任何东西。上天总让人两手空空来到人世,又两手空空离去。既然如此,又何必偏执于某一点、某一事、某一物呢?生命的历程往往也像河流一样,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达到某种程度的突破,必须放下“执著”。

盏茶铭心

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蕴藏着无限的哲理与深意,它就像一本书,只有用心去读,才能品味到生活中的学问。只有驾驭了生活中的真理,眼光才能看得更远;只有深知生活中的诀窍,才能活得更自在、更洒脱、更游刃有余。生活闪现着智慧与学问,只有用心去领悟,才能体验到自在的真谛。

马祖禅师茶语:谦退保身,涵容待人

俗话说,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方能成其深。

弘一法师常常提醒世人,也警醒自己,千万不能忘了谦虚的品德。大师时常向人请教,时时翻阅经典,熟习戒律,到处游学,只要自己有不明白的事情,无论老少,都主动请教。在大师看来,谦逊是学佛之人必不可少的,因为谦虚的人能够经常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得到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使自己不断进步。

有这样一个故事。

隐峰禅师跟从马祖禅师学习三年,自以为得道,于是有些扬扬得意起来。他备好行装,挺起胸脯,辞别马祖,准备到石头希迁禅师处试禅道。

马祖禅师看出隐峰有些心浮气傲,决定让隐峰碰一回钉子,从失败中获得经验。马祖临行前特意提醒他:“小心啊,石头路滑。”这话一语双关:一是说山高路滑,小心石头绊了栽跟头;实际却是说那石头禅师机锋了得,弄不好就会碰壁。

隐峰不以为意,扬手而去。他一路兴高采烈,并未栽什么跟头,不禁更加得意了。一到石头禅师处,隐峰就绕着法座走了一圈,并且得意地问道:“你的宗旨是什么?”石头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只是两眼朝上回答道:“苍天!苍天!”(禅师们经常用苍天来表示自性的虚空。)隐峰无话可对,他知道“石头”的厉害了,这才想起来马祖说过的话,于是重新回到马祖处。

马祖听了事情的始末,告诉隐峰:“你再去问,等他再说‘苍天’,你就‘嘘嘘’两声。”石头用“苍天”来代表虚空,到底还有文字,可这“嘘嘘”两声,不沾文字,真是妙哉!隐峰仿佛得了个法宝,欣然上路。

他这次满怀信心,以为天衣无缝了,他还是同样的动作,问了同样的问题,岂料石头却先朝他“嘘嘘”两声,再次让他措手不及。他呆在那里,不得其解。怎么自己还没嘘出声,就被噎了回来?

这次他没有了当初的傲慢,丧气而归。他毕恭毕敬地站在马祖面前,听从教诲。马祖点着他的脑门:“我早就对你说过‘石头路滑’嘛!”

科学家牛顿在听到有人称赞他时,曾说:“在我自己看来,我只不过是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美丽的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我面前浩瀚的大海,却全然没有发现。”牛顿定律的确立,万有引力的发现,微积分的创建,都是他毕生不懈努力的成果,可他从不满足。巴西球员贝利接受采访时,别人问他哪个球踢得最漂亮时,他总说:“下一个!”最终获得“球王”的称号。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事应当谦虚认真,不要满足于现状;学习要深入细致,不能心浮气躁。不要因为取得了小小的成绩就认为自己不可一世,其实处处都是学问,你所知道仅仅是九牛一毛、大海里的一滴水而已。

盏茶铭心

佛家常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句话说的是感恩,其实更多地包含了谦逊。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骄傲自大、好为人师。谦虚是一种品德,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